开展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做好文本解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123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加之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赋予语文更多的意义,这样对语文及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要想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还要具备正确的教学方法、手段。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整体教学的效果。为了有效改善、解决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积极革新、优化教学理念、方法。其中,比较阅读逐步被老师在阅读中所应用,并且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拓展。所谓比较阅读,主要指的是在具体阅读时,围绕一个重点,有的放矢地对阅读内容、题材或者风格等,从不同的层面进行阅读,并就此展开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文本的个性化特点。实际上,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阅读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先进的阅读思想。与传统阅读相比,比较阅读有着更为鲜明的优势。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充分发挥比较阅读的优势,那么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恰当的比较素材。比较,主要指的是对比两种或以上事物的高下,同理,要想实现比较阅读,仅凭单个内容是无法进行的,教师必须提前准备好比较的素材,并且确保素材与原有文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这样才能够确保比较阅读的顺利开展;其次,找出两种或以上素材的比较点。在比较阅读中,教师不能对毫无关联的素材进行生拼硬凑,否则将会适得其反;最后,比较的素材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对于比较阅读中的素材,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保证这些素材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且具有可操作性,如此,则能够将比较阅读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开展比较阅读,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和综合能力。比较阅读是一种方法,要想真正发挥其功效,就不能舍本逐末,必须严格遵循比较阅读的原则,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比较阅读的主人。具体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及文本,我们该如何开展好比较阅读呢?
   一、从人物语言特点上展开比较
   纵观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即便是相同主题的文本,其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对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文本的主题、内容、语言等作为入手点,指导学生就此展开比较阅读,以此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即:弄清楚作者以何种方式呈现思想内容,教师对学生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语文要素的训练以及应当训练到何种程度。只要理清了上述问题,那么本节课的目标自然也就达成了。
   就《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以及《猴王出世》的阅读来说,这些课文都来源于名人名作,其中的人物有着鲜明的特点、语言也独具个性。可以发现上述文本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即采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对此,教师在完成上述文本的教学后,为了把握其中的语言,组织学生开展了比较阅读。具体来说,教师以“言为心声”为主题,要求学生找出《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以及《猴王出世》中关于语言描写的语句、段落,并且将其标注出来;接着,再让学生反复阅读这些语句,细细品味蔺相如、诸葛亮等人物的语言。通过细致的比较和剖析,学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不论是蔺相如、诸葛亮,还是武松、猴王,都具有“无畏”的特点,但是对于不同的人物的“无畏”,所采用的表現形式又有一定的区别。那么,是什么区别呢?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比较,让学生懂得:蔺相如的“无畏”时而直率,时而婉转,不仅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还彰显了他的智慧;诸葛亮的“无畏”更多的是足智多谋、胸有成竹;武松的“无畏”则给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即武松不仅技艺高超,胆子也很大;猴王的“无畏”,主要来源于猴王的顽钝、不服管教……接着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与人物语言描写相关的片段,让学生试着展开品味、揣摩,并补充结尾部分,推动事件的发展。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这类文本的特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且语言组织、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二、从写作风格上展开比较
   不可否认的是,题材相同的文本风格也有所差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将题材一致的文本整合起来,带领学生展开比较阅读,从文本的风格出发,以此品析不同文本的特点、感悟不同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主旨的把握,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鉴赏、阅读等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
   在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不少与动物相关的文本,其中,《燕子》以及《珍珠鸟》讲述的都是鸟类。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将以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展开比较阅读,并且试着分析《燕子》《珍珠鸟》的不同之处,如下:“请大家认真阅读这两篇课文,说说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点?”片刻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就个人的想法展开了阐述。学生1说道:“虽然两篇课文写的都是鸟类,表达了作者对鸟类的赞美与喜爱。但是,从写作风格来看,它们之间却截然不同。”学生2补充道:“《燕子》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写燕子来表达对春天的赞颂之情;《珍珠鸟》表面写鸟,实际上写的却是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可以发现的是,在比较阅读下,学生对于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教师不必再重复讲解,只需要稍加引导即可,学生则能够获得深刻的领悟。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两篇都是写景类文本,教师依旧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为学生设计引导性的疑问,如“作者是如何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的?”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分析问题,直至问题的解答。这样,不但能够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还可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不同风格下事物的魅力。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比较阅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使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技巧。
   三、从写作意象上展开比较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纵观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可以发现这些古诗词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语言精练,通常只有几十字,作者通常是借助意象进行思想、情感的抒发与表达。然而在不同的语境下,相同的词汇所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对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古诗词意象出发,找出不同古诗词中的意象,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手法、艺术,明白“意随境迁”这个道理。
   教材里有《村居》《草》两篇古诗词。在《村居》中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其中的“草长”给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即春草的勃勃生机,当读者诵读到这一句时,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春天的景象。在《草》这篇古诗词中,同样提到了草,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对此教师就可以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如:“同学们,这里的‘草’和《村居》中的‘草’是一样的吗?”通过细致解读、剖析,学生明白“离离原上草”中的“草”与“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草”代表了不同的含义,《草》中的“草”指的是“顽强的生命力”,代表了作者的性格和品质。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引申出《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与上述古诗联系起来,判断“谁言寸草心”中的“草”的含义。这样,学生对于不同语境下的意境就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把握。总体而言,在古诗词教学中,即便是完全相同的字词,所代表的含义与发挥的作用也可能会有所差异,通过对意象的比较阅读、剖析,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感知力和理解力,让学生对文本的表达艺术、手法有一个更加立体的感知。
   语文课堂上运用比较法实施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特点和独特价值的理解、把握,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语文老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比较阅读的优势,并且严格遵循相关原则,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融入到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文本之间的异同,不断改善思维品质,更好地把握不同文本的核心、内涵,夯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学习和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范娜,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不同的古典诗词,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也是不同的,在实际的阅读中,作为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古典诗词的美学内涵,通过由易到难、由小及大的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领悟古诗词的美,以此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古典诗词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古诗词教学中,根据诗词特点及教学实践的探索,古典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最好的方式方法是诵读与品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读写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从课本阅读做起,将阅读理解和对话、体验、感悟、写作、表达等整合在一起,不仅能让学生在显性层面学习知识,还能让他们在隐性层面沉淀读写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鉴赏景物描写,渲染心情   不少经典的作品中都有景物描写
整本书阅读是当今教学的热点更是难点.整本书阅读根据阅读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特点建构不同的课型,能较好地提高阅读效益.我们根据“精致教学”的“教学主题精炼深刻、教学内容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1914年圣诞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战场上出现了奇异的一幕:战线两侧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士兵不约而同地放下武器,爬出战壕,走到曾经的“无人区”庆祝节日,交换礼品。这就是著名的“圣诞节停战”。人性的光芒终未被残酷的战争所掩埋。   材料二:2007年,科特迪瓦内战频仍。足球明星德罗巴提议将3月的非洲杯预选赛放在叛军首都布尔凯举行,
《昆明的雨》是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选文,和以往教材不同,本单元所选散文类型多样,或写景抒情,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
期刊
依据文本解读的概念,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获得学科教学所期望的阅读或者写作的经验.也就是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文本解读行为,
期刊
对于一些经典文本的解读,常常要深入到文本的内部,站在文本中主要人物的角度,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深度的思考。之所以在开篇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些经典文本的经典之处,正在于这些经典文本往往都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在某一个具体的环境当中演绎出来的。如果在课文解读的时候,不能进行这样的深入,那课文解读就会失之于肤浅。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这样的肤浅是要不得的,是应当极力避免的。   《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展开整本书阅读,和文本、作者进行愉悦的对话,和同伴、教师进行深度合作,进而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率。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到对话的角度,掌握对话的方法,渗透对话意识,这样才能提升他们整本书阅读的效率。   一、
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需要遵循历史主线,纵观高中语文学科20多年来的教学,在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本学科的教学正经历着一些显著的变化,从三维目标的实现
期刊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教师把写作知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上给学生大量讲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写作课成了写作知识讲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