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要论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p286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功之层次
  
  禅分三乘,内功亦分三乘。
  其上乘者,运化刚柔,调和神气,任意所之,无往不可。刚非纯刚,刚中有柔;柔非纯柔,柔中有刚。其静止也,则浑然一气,潜如无极;其动作也,则灵活敏捷,变化莫测,能运其一口大气击人于百步之外,且无微不至,无坚不入。猝然临敌,随机而作,敌虽顽强,亦不能御,且受伤者不知其致伤之由,跌仆者不知其被跌之故,诚如天矫神龙,游行难测,有见首不见尾之妙,固不必运用手足而始能制人也。此种功夫,为内功中之最高者。古之剑仙,能运气铸剑在百步内取人有如探囊取物者,即此功也。唯此等功夫,高深已极,不得真传,决难练得。且运气如此,亦非一二年所可成,势非费尽苦功历尽磨折始能如愿。其法在今日虽不能谓为完全失传,但绝无仅有,能者实不易见。
  至于中乘,则功夫略逊于此,然亦能刚柔互济,动静相因。神气凝结,虽不能运气以击人,亦可以神役气,以气运力,使其气能周行全身,充满内膜。气质本柔,运之成刚以御外侮,非但拳打脚踢所不能伤,即用利斧巨锤以劈击之亦不足以损其毫发。此等功夫,少林门中能者极多,即今日亦甚易见。此步功夫虽不足制人,但则御侮有余。武术本为强身防患而练习,得此外侮不能侵,寿康亦可期,亦已足矣,更何必定求制人不法哉?此中乘功夫虽可自习,顾其精奥之处,如不得名师指点,亦不易领悟。练习之时,最少亦须六七年,如天性鲁钝之人,或体弱多病之人,则困难尤多,更不止费此六七年也。
  至于下乘,则不仅不足以运气击人,即运柔成刚用以御侮亦感不足。但能将神气会合,运行于内府,而不能达于筋肉之内膜,其功效则在求内府调和,百病不生,强身引年,以享寿康之乐也。此步功夫可于治脏法中求之,练习时亦极简便,但能持之以恒即有成功之望,固不必如练习中乘、上乘之繁复也,大约两年之间即可见效。且此一步功夫,实为内功入手之初步,即欲练习中乘或上乘功夫者,亦须同时注意于治脏。外邪袭入,即足以发生种种疾病。有病之人欲行内功,实为不可能之事。气散神伤,决难使用,非先去其病使其神气完固不可。此治脏之法,即廓清内府、消除疾病之极妙方法,勤谨行之功效极大且甚神速,故练习内功之人宜兼治脏也。
  
  二、内功与打坐之关系
  
  打坐一事,无论道家释家皆视为极重要之法则,在道家为内观炼胎息长生之道,在释家为禅定修明心见性之功。虽志趣之不同,实异源而同果。
  打坐者,实从静中以求自然之机者也。儒家亦曾云:“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此可见“静”之一字其功之妙矣。练习内功之人本与外功相反,外功皆从动宇上做功夫,内功自当从静字上悟妙旨,此所谓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者是也。
  夫吾人生于今世,事物纷繁,情感杂沓,声色攻于外,憎爱萦于中,自然之机渐被蒙蔽而至于消灭。在此时而欲其摒七情、远六欲,举一切贪嗔痴爱之事而绝之,返本还原,使四大皆空、三相并忘、六根清净,此非难而又难之事乎?若非苦行修持曷克臻此。打坐者,即忘机之妙法也,故道家、释家皆重视之,而练习内功者尤当于此入手。
  内功之主要关键,固在于凝神、敛气、固精三事。若心如明镜,一尘不染,一念不生,一念不灭,则神自凝,气自敛,精自固。若心中杂念纷投,憎爱起灭,则神耗、气散、精败矣。于此而欲收摄,非借力于坐忘不可得也。且内功者,固以柔制刚之法也。以安详之态度而克敌人之暴动,是欲得其安,必先能定;欲得其定,必先能静:欲得其静,更非坐忘不为功。由此观之,则打坐一法在内功中所占地位之重要,固不待智者而知之矣。
  唯吾人处身尘俗,欲其忘怀一切本非易。故在入手打坐之初,其意念必不能立刻即达静止之境,犹不免有纷扰之虞,然必设法以驱除妄念,使心境明澈达于止境而后可。其法为何,即自观而已。
  昔人谓打坐之人必具三观。三观者,即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是也。在打坐之时必集吾人之意于此三观,然后杂念可渐远矣。余谓不必定念三观,即默念阿弥陀佛,或数~二三四等,皆无不可。盖所以要如此之故,欲其意志专一不生杂念也,非必一定三观。或三观于此具何法力也,此不过初入手时之一种方法。及至心意渐坚,杂念自然远去,而达于自然之境。功夫既深之后,非但杂念无由而生,即我自己之躯体亦置之意外,而至物我俱忘之境,则静止极矣。功行至此,则利欲不足以动其心,荣辱不足以扰其志,心地明澈,泰然自适矣。
  故练习内功者,必先从坐忘入手,尽求其静,复于静中求动,是为真动。强身健魄,行气如虹,纵不能白日飞升,亦无殊陆地神仙矣。
  
  三、打坐之法则
  
  打坐一事,以静为贵,能辟静室、设禅床最佳。 禅床之形式,略如一极大之方凳,约二尺半见方,皆以木板制成,务须坚固。如无余屋为静室,即于卧榻上行之亦无不可,唯以板铺为佳。以棕藤等垫皆有弹力,坐时不免歪斜倾倒之病,故宜用木板。
  每日于早晚各坐片时,时不在乎过久,缓缓垫加易收实效。坐时勿着相,勿管呼吸,一任其自然。脊柱亦正,口宜闭,牙关亦咬,舌宜舐住上腭,两手轻握,置丹田之下。
  坐有单盘双盘之分。单盘者,即以一腿盘于下,而另一腿盘置其上,法较简单易行。双盘者,即依单盘之式,将盘于下面之脚扳起,置于上面膝头之上,使两足之心皆向上面,而两腿则交叉绾成一结,此则较单盘为难。
  手之位置亦有两种,以左大指轻捏中指,而右大指插入左虎口内,以右大指、食指轻捏左无名指根者,称为太极图;而两掌皆仰,重叠而置者,贝U为三昧印。
  凝神趺坐,先自口中吐浊气一口,再自鼻中吸入清气,以补丹田呼出之气。呼时稍快,吸时稍慢,呼须呼尽。如此三呼三吸之后,内府之浊气完全吐出净尽,然后再正式行功。
  在初入手时,必有杂念萦心,而欲祛除,则宜念南无阿弥陀佛,或数数目,以自镇定其神意。久后功夫既深,则心境自然明澈,不复须如此矣。
  坐时宜清神寡欲,收敛身心。早起因晚间静定,是为静中之动;晚间行功,因白日劳动而习定静,是为动中求静。如此操持,是为动静有常,阴阳相生。
  佛家坐禅,皆用双盘之法,全身筋络得以紧张,身体容易正直,而收效较宏也。
  坐时有数要,不可不知:一为存想,即存欲静坐之念而冥心屏息也;二为盘足,即依坐法,盘足趺坐也;三为交手,以两手交置护于丹田也:四为搭桥,即以舌舐腭,使之生津也;五为垂帘,即下覆其睫,稍留缝隙也;六为守丹田,即意存于丹田,而不即不离也:七为调息,即调和其气息,使之绵绵不绝也。知此七要,而打坐之法尽矣。
  此外坐法犹有所谓五心朝天者,实系道门中之坐法:而观音坐、金刚坐等法,则为禅门中之别法。随人之性情而变,爱何种坐法即坐何式,固不必拘泥于定见也。唯终以双盘坐法为正宗。
  坐之时间,以一炊时起手,以后逐渐增加,直至半个时辰以上为止。能坐至如此长久,则心境澄澈,一切杂念无由而生,一切邪魔无由而入,则明心见性,可归正觉矣。
  ——摘自《少林内功真经》
其他文献
世上没有不发力的拳。发力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发力亦是能量的释放,是能量做功的形式表现。  力与劲在拳界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今之仍有争议。在外家拳中劲与力似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内家拳中则称力之为“劲”。劲之根本仍是力,劲有大小,力有快慢。无力则没劲,没劲则无力。其实,劲与力只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内家拳之所以称之为“劲”,是因为对力的认识不同,它认为“劲”是整体,是内发的,是局部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师要结合农村孩子的实际,注意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想说;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让学生乐说;重视口语交
鲜花和掌声属于强者。开拓者的脚步,从来都不畏艰辛,从来都勇于挑战,从来都敢于超越。他们有理想,有激情,有智慧。成功,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和追求。作为北京金隅集团党委书记
期刊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东经115°51’-117°45’,北纬24°23’~26°02’。市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东高西低状,平均海拔342.3m,丘陵和中低山占总面积的94.83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少林午门拳之所以用“午门”命名,喻其是少林正宗拳术,而非左道旁门。  少林午门拳源于清康熙年间,因少林寺遭难,一位鲁和尚和一位安和尚逃出寺外,流落江湖,落脚于山东聊城(东昌府),将此拳传授于李锡侯,李锡侯又传于刘金钟。刘金钟是金胜镖局总镖头,人称单臂刘金钟,有“万将无敌手”之称。刘金钟又将此拳传于郑本立、王占鳌,王占鳌传于王
期刊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问:打拳关键在何处?曰:在百会穴下,自胸后大椎通至长强,其动处在任督二脉。”  “百会穴领其全身。”  “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不领则气塌,领过不惟全身气皆在上,足底不稳,病失上悬,即顶亦失于硬,扭转不灵,亦露笨像,是在似有似无,折其中而已。”  “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提纲全在顶劲,故顶劲一领而周身精神皆振。”“顶劲中气是股正气,心中意
本人喜爱太极拳运动并投师学艺多年,对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的作用深有感受,练拳2年多时间里,我的慢性支气管炎基本痊愈,性格也渐平和。在恩师的传授下,加上自己每天坚持保证练功时间,本人在劲整和懂劲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  因为喜欢太极拳,也喜欢看别人练拳,本人有时也和拳友一起交流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练拳体会,从聊天中发现不少人练完拳后有腰痛、膝关节痛等不适情况,还有些人练拳很多年了可是一搭手就明显感觉出其重心不
1.加强行员队伍建设,提高行员的综合素质。一要挖掘现有人才潜力,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做到人尽其才;二要面向社会招贤纳才,严把录用进人
常言道:“拳技书艺两相通。”相通,这里是指理法上有着可供相互借鉴之处。这就像拳谚所说的“拳医相融,一功两用”,说明懂拳术的人去学练书法或医术,都有其便利之处。近年来,武术界爱好和学练书法的人日益增多,为此,我愿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运气方法,并联系太极拳经略加评述,供读者研究参考,兼助初学者之妙趣。  我国古代武术家和书法家都十分注重运气功夫,往往以此为不传之秘而深藏不露。旧时武术界流行“传拳不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创意,不仅体现在建筑,更渗透在建筑的每一个"细胞"之中。从创意的角度出发,用设计的目光去看世界物质文明的集聚,是全世界设计师实现梦想的乌托邦,是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