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 大智慧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8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低段儿童活泼好动,课前准备不充分,较难进入课堂状态,直接影响课堂效率. 教师应结合心理辅导知识“暖身活动”理论和经验,创设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暖身活动. 设计复习活动促使知识迁移;游戏活动激活学习愿望;故事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提升学习热情;问题互动引起认知冲突;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和效率.
  【关键词】 小学低段;数学;暖身活动
  【基金项目】 2012年浙江省教研重点规划课题(072039).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72—),浙江金华人,副校长,金华市教育学会先进个人;郑小龙(1988-),男,浙江兰溪人,小学一级教学,主持参与多项省市课题.
  一、缘由:进入课堂效率低
  小学低段儿童活泼好玩,课间10分钟尽情玩耍,往往上课了很多孩子还沉浸在课下的愉悦中,孩子注意力根本不在课堂,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面对实际情况,教师往往缺少应对的方法和策略,照旧按预设展开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无趣,自然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不高.
  二、思考:借用暖身活动
  “暖身活动”是心理辅导课的第一部分,也是关键部分. 它的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班级气氛,及打消学生的防卫心理,其中包括动作类活动和语言类活动. 数学课堂采用“暖身活动”一说,指在课堂前3~5分钟,开展围绕相关数学知识内容的趣味思维活动. 暖身活动可以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如做游戏、对口令、讲故事、猜谜语等,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为后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数学课堂暖身活动,暖身活动追求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具体生动. 暖身活动主要有以下作用:首先,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致和兴趣;其次,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最后,学生在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式,培养模式建构的能力,清晰展现数学化的过程.
  三、践行:暖身活动的创设
  (一)创设复习活动,促使知识迁移
  小学数学是一门极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学科,知识间相互联系和作用. 合理运用知识迁移规律, 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设计复习活动,为新知内容及方法的迁移奠定基础.
  如教学“连加运算”时,设计了复习暖身活动. 第一环节口算抢答,41 7、24 20、29 4、37 15. 第二环节列竖式计算,32 14、49 26. 第三环节算一算、比一比,7 5 6、9 9 9. 第四环节交流反馈,教师提问:“将这些算式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从而引入要学习的连加运算. 这里主要设计抢答、必答等形式进行复习,首先激发了学生计算的动机和兴趣;再者复习100以内的加减运算,列竖式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运算等知识,为100以内连加运算奠定基础;最后将算式进行分类,进一步感受连加运算形式、得数等方面的特征,促使知识的迁移.
  (二)创设游戏活动,激活学习愿望
  “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方式特点显著,效果明显. 这种学玩合一的形式利用低段学生好玩好动的年龄特征,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效果自然好,也会慢慢喜欢数学. 游戏是玩的重要载体,创设游戏暖身活动,是利用低段儿童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特征,进而激活学生学习愿望.
  如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时,设计了计数器的游戏活动. 上课一开始,教师要求学生准备计数器,进行“我说你做”的计数器游戏. 第一步,先拨23. 第二步,再拨3个珠子,可以在十位或个位拨. 第三步,用算式表示. 第四步,交流为什么都拨3个珠子,结果不同. 简单的游戏活动,一方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区别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初步感受位值制,为理解算理奠定基础,激活学生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愿望.
  (三)创设故事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指出:“儿童是拥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 ”生动趣味的故事对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效果不小,说到故事时原本叽叽喳喳的教室立即安静下来,可见故事对孩子的影响. 因此,要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根据数学内容整理和编写趣味性、关联性和启发性的故事,创建故事乐园. 引导孩子享受故事的快乐,交流倾听故事的感受,思考体会故事的启发,真正发挥故事的辐射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小数点搬家”时,笔者设计了故事暖身活动“蚂蚁快餐店”. 一上课,老师就和孩子们讲起故事,话说一只小蚂蚁在森林里开了一家蚂蚁快餐店,快餐一份是0.01元. 快餐很便宜,所以有很多小动物来吃. 过了几天,蚂蚁一算账,客人是很多不仅没赚钱,还亏了一点. 蚂蚁很犯愁,这个时候小数点说话了:“没关系,我搬搬家吧!”小数点搬到哪里了?这个时候变成0.1元,还是有些小动物来吃,尽管动物少了一些,但是蚂蚁一算账,有利润了. 蚂蚁很高兴,小数点也很高兴,于是它说了一句话:“太好了,我再搬一次家吧!”它这一次搬到1元,于是再也没有小动物来吃了. 生动趣味的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让孩子体会小数点变化引起小数变化的知识,为后面重难点知识奠定基础.
  (四)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内容和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这样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效接纳知识,进而提升学习热情.
  在教学“我和小树一起长”时,笔者设计“猜节日”生活情境. 第一步,交流猜一猜节日,看谁知道得多. 第二步,出示日期,大声说出. 如6月1日儿童节;1月1日元旦;10月1日国庆节;5月1日劳动节;3月12日植树节. 第三步,交流小结,植树节可以做什么事情,植树问题里面有很多数学问题等我们去解决. 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热情,也为后面关于“植树”实践活动埋下伏笔.
  (五)创设问题互动,引起认知冲突
  问题是学生对理解水平进行自我监控的过程. 在学习新知识时,问题可帮助学生确定已有知识是否支持新知识或已经掌握新知识.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结合知识“生长点”和“延伸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起认知冲突.
  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了问题互动暖身活动. 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和数位表,并提出不同层次、循序渐进的4个问题. 第一问,如果卡片1表示100元,将卡片摆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写?第二问,卡片1表示10元,怎么摆?怎么写?第三问,卡片1表示1元,怎么摆?怎么写?第四问,卡片1表示1角,摆哪里?为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互动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同时引导学生经历小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从整数到小数的拓展.
  (六)创设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课程标准提出,要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教学中,设计实践暖身活动,提供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如教学“认识图形”时,设计了实践暖身活动. 安排“四个一”的实践活动:赏一赏,欣赏七巧板拼图;想一想,它们像什么;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拼一拼,用神奇七巧板拼图. 通过“四个一”实践活动,为认识七巧板奠定基础,也为用七巧板拼图埋下伏笔.
  总之,小学低段数学课堂的暖身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应遵循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数学知识内容,目的是提升学生进入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沃建中.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2]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學出版社,2005.
  [4]李玉龙,邓芙蓉.论小学数学情境及其有效创设[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2):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模型是数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将现实问题归纳为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而加以解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重点研究的是数学模型在应用问题中构建函数模型、方程模型等,笔者尝试应用书本中的定理教学构建模型并加以归纳形成方法模型,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数学建模;定理模型;方法模型  《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
【摘要】 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精心预设,更要随时捕捉生成的资源,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高效课堂;精心预设;以学定教 ;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
【摘要】 新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萌生兴趣、生成问题、积极探索、有效习得新的数学知识. 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缺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 恰当的情境;农村数学;课堂效率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方面存在
【摘要】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标明确指出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本文以此为基本理念,提出了使数学课堂生活化的观点,具体阐述了如何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 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学好数学,而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进行再创造.  【关键词】 数学;生活现象;生活化;数学现实  2011
摘要 高等数学作为大学课程中一门基础课程,在各个领域及学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由于对定理、定义理解得不够透彻,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错误。文章对一道典型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导数的概念。  关键词 高等数学;典型问题;定理;定义
【摘要】凡事预则立,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做好课前预设,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生成?本文从四大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的杰作,它以出彩的创意,凸显社会的独特之美:没有最好,只有适合.教学设计是为学生的,再精彩的“预设”不能替代“生成”, 教学设计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学生的才更好.“教学设计”“非诚勿扰
【摘要】高考数学复习是一门学问.通过复习教学要对每一章的知识进行梳理,构建框架,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要求学生对每个问题要想明白、写清楚、算准确,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才能真正实现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特色;亮点;启示;数学文化  2013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全国卷是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试卷的结构保持了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的一
2011版新课标实施以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学教学开始走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们开始摒弃原先举例加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而从各种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出发研究数学问题,解释数学问题. 这一切,无不使数学教学更多地充满了实践性、趣味性. 但是,数学在生活中,生活却不是数学,在倡导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不认识
什么是美?美是世间永恒的话题. 美丽的东西,总让人过目不忘. 教学也一样,假如你所编织的教学旅程是五彩缤纷的,就会紧紧地抓住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美丽”可以陶冶心灵,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  一、外在的美——让孩子喜欢上数学  今天我有幸执教最新修订的一年级数学,我发现了数学的“外表”更加美丽了:彩色的插图、童话般的学习情境、动感十足的数学课件,“美丽的外表”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成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文、图、声并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对传统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若能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多媒体;教案;动手实践;形体语言;黑板;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