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地上行走的快乐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2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我尚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与一位同学结伴到海南旅游,火车上碰到一对来自武汉的年轻父母。母亲是公司会计,父亲是中学老师。他们带着自制帐篷、煤油炉和3岁的儿子,一有假期便四处出游。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3岁孩童一定已经长成了很棒的小伙子。父母从他3岁开始就给了他最好的自然教育,这样的孩子必定能获得良好成长。
  能够给孩子多少自然的生活,跟钱没有关系,取决于家庭的理念。
  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带孩子去感受不一样的自然,多姿多彩的自然。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行走在大地之上那种自由满足的快乐。
  不一定非要名山大川不可。每次节假日看到华山、黄山人满为患的报道,我都深深觉得家庭旅游中要特别避免这种人潮汹涌的情形。我们家有过一次失败的旅游,便是某一年国庆期间去舟山群岛,每到一处都没有公共交通,我们必须打车从一个城市赶往另一个城市。旅馆和海鲜都很贵,且人满为患。等到我们万般不易地赶到某著名景点,人头攒动。
  由于旅游经济导致的景区开发,自然美景常常沦为商业景点。景点是被他人规划好的,按别人的目光来感受自然,自然也变得不自然了。我经常觉得从一个景点赶到另一个景点,不如在树林里、沙滩上有充裕的时间玩玩,而不要让旅游成为完成景点的任务性行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时候不妨有意让旅行慢下来。有一年,我们为此特地选择了长江上的航行。女儿秋秋那时5岁,我们站在甲板上眺望块状涌动的江水,看遥远江岸边如烟似雾的防风林,红彤彤的落日硕大得近在眼前,又一点点隐进晚霞中,霞光层层叠叠的变幻。我记得秋秋在甲板上欢笑着奔向我、把椅子搬到甲板上看图画书那一幕幕。她还带上了自己心爱的毛绒玩具小羊羔一起乘船,她怀抱小羊羔站在甲板上……虽然比起飞机、火车,我们用了多得多的时间在路上,但是这样的慢旅游的确让人难忘。
  二
  带孩子们回老家也是让他们了解自然奥秘的好机会。我小时候在一个山区县城长大,后来全家人都离开了那儿,我亦多年没有回去。秋秋渐渐长大,我就带她去老家一游。车子在山里开过,山谷里的野百合一闪而过。车子一停下,她撒腿就往回跑,没有人知道她要干嘛。她顺着长长下坡的山道跑啊跑啊,一直跑到有野百合的山谷。原来,她不满足于车窗里一掠而过的野百合,而要跑下山谷观看个仔细。老家山清水秀,并非什么旅游景点,但是什么景点会比野百合的记忆更美好?那次的老家之行,有这一幕就足够让人满足了。
  那次回老家,我们喝山涧流下的清泉,采摘腐木上的簇簇蘑菇,回到南京她就买了一本关于蘑菇的书,对着彩图研究各种形态的蘑菇。
  我猜,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做不到上文那对武汉父母那么好。借口有很多:没有时间,要工作……其实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这万丈红尘羁绊了我的脚步。
  在这点上我的歉疚是永恒的。我自身就是被城市之井所拘囿的卑微生靈,人是唯一每天到办公室上班的动物,从一幢建筑物迁移到另一幢建筑物,换来衣食饱暖。某种程度我们多少都是贫穷的:经济不富裕,时间很有限——这算物贫,物贫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
  只要心不穷,我们就一定会想出千百种在大地徜徉的办法!你唯一要做的,是在这深井一般的城市生活中,鼓励孩子对自然的爱与向往。
  我记得我们去江心洲的故事。江心洲是南京城区边上长江里的一个岛屿。我们骑自行车到渡口,坐轮渡过江,然后就到了岛上。一家三口骑车做环岛游。
  路上看到桑树,我指给秋秋:“这可是一棵桑树啊!”
  秋秋大喜若狂,因为生物老师曾问班上同学愿不愿意领养蚕宝宝,秋秋也很想领养,但我告诉她我们弄不到桑叶,领来蚕也只会把它们害死。所以当她听说这就是桑树,树上的叶子就是宝贵的桑叶,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发财了!我要摘好多好多桑叶带回去,让养蚕的人全来向我买桑叶!”
  每一片桑叶她准备卖十块钱。而且由桑叶推广开去,一支麦穗也要卖钱,因为同学可能没见过麦穗,地里摘的几颗蚕豆也要卖钱,因为蚕豆只在餐桌上见过,餐桌上的蚕豆,能和地里长的蚕豆相提并论吗?路边的一朵野花、几根小草也要卖钱……
  这真是一个既可爱可笑又让人心生小小酸楚的故事。孩子们的生活范围是多么狭窄,生活内容又是多么单调啊!在他们自身无力走得更远的阶段,父母们可以以自身的力量带领他们走得远一些,看得多一些。让大地上行走的快乐成为永恒的记忆,常驻心间。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春,百花争艳;夏,热情奔放;秋,硕果累累。而我却对冬情有独钟。  我爱冬天的雾。早晨,大雾弥漫。乳白色的雾笼罩着大地,一片白茫茫。大树、房子都穿上了一层白纱裙,朦朦胧胧的,像蒙着面纱的维吾尔族姑娘。好漂亮的白纱啊!我伸手一抓,想扯一块送给妈妈,可是手心里什么也没有。浓雾中,只听见“嘀嘀嘀”的车声,却看不见人影,车灯像眼睛一样,一眨一眨的。  我爱冬天的雪。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先断斷续续,星星点点的
期刊
这是一个大雪天,雪积得很厚,兔子阿杰急匆匆地往家赶。突然,阿杰的脚被什么绊了一下,回头一看,雪里埋着个铁家伙。  “啊,原来是个小铁桶。”阿杰把它拎了起来。  阿杰想:我正需要它来烧水呢。  “我带你回家去喽。”阿杰拎着它就往家赶。小铁桶在它手里扭来扭去,说着:“不,不。”  回到家,阿杰生起火,把装着冰雪的小铁桶放在火上。他拿出杯子,喜滋滋地等着水开。  突然,阿嚏——阿嚏——阿嚏——  小铁桶
期刊
一天,妈妈整理我的笔筒,发现了许多铅笔头。它们很长时间没有人搭理了,一个个灰头土脸,静静躺在被遗忘的角落。  原来,我每次用短一根铅笔,就觉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就把铅笔头扔进笔筒里。日积月累,竟然攒了一大筒。  这些铅笔刚买回来的时候,身着五彩斑斓的衣服,仿佛翩翩仙子。可是现在,它们有的碰掉了帽子,有的蹭破了肌肤,有的露出了肚皮,横七竖八地躺着,就像懒散的乞丐。  看着桌子上一堆
期刊
从圣诞节前到新年之后,加拿大多伦多市经历了一百多年来最冷的一个跨年。经历了几天气温-24°C、体感-36°C的极寒天气,这两天总算有所回暖,今天下午气温甚至到了0°C以上。因为天气太冷,幼儿园已经好几天没让孩子们到户外活动了,天气一暖和,我家小姑娘自然高兴起来。  我:今天你们到外面玩了吗?  她:去了!  我:上午去的还是下午去的?  她:上午和下午都出去了。  我:你们玩什么了?  她:玩雪。
期刊
你会聊天吗?  亲子之间的交流,不应该是唠叨、吐槽,甚至抱怨、怒怼,可以是亲切友好平等的聊天。而聊天的主题、语态、起承转合,不同妈妈不同风格,也决定孩子不同的格局。  表达遇到表达  外婆警告说,你如果不听话,长大了连老婆都讨不到。  丰哥答:我可以去农村找老婆,只要不是山里的就可以了。  外婆提醒说:你不要搞错啊,越是偏僻的地方,人越纯。  丰哥答:那就去珠穆拉玛峰找一个。  丰哥,7岁。外婆,
期刊
读小学五年级的小诗人铁头,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姥爷是一名作家,出版过多部作品;爸爸和妈妈都是国家级媒体的记者,妈妈还是一名诗人,曾经出版过《突然天蓝》《对视月光》等诗集。  总有人问铁头的姥爷,神童是怎么培养的。他想通过本文告诉每一位父母,神童是没有的,家庭的文脉相承和父母有效的引导,才是培养孩子的关键因素。正如铁头的诗那样,怎样和蜜蜂交朋友,给蛋糕还是水?  外孙成了小诗人  外孙铁头(学名粱胜
期刊
一只蚂蚱闯入了我们的赏春之旅。  “快看快看,这儿有只土蚂蚱!”一个女同学的尖叫把大家的目光吸引了过去,随即,一只土蚂蚱进入了我的眼帘。咦?只眨了一下眼睛,土蚂蚱竟不见了踪影。我蹲下身子,拨弄着青草,和同学们细细找寻。风轻轻地吹着,一片枯叶被风卷了起来,从我的眼前一晃,静静地躺在一旁的小树丛中。难道土蚂蚱会变戏法,还是想和我们捉迷藏?  “在这!”顺着同学手指的方向望去,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不
期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我们都理解错了——  人类的母亲印刻敏感期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一半来自生物基因决定的遗传,一半来自环境影响。父母的基因遗传对孩子的人生影响占到50%。近年来,关于生物基因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发现,不仅人的思想行为,而且人的个性也都与基因遗传有关。  由此看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我们都理解错了。基因遗传才是孩子人生的起跑
期刊
1.条理性差  做作业时,乱找东西,做题没顺序,经常出现遗漏或者做错的情况。  对策:  父母须放手,不要什么都帮孩子包办,让孩子学着照顾自己,自己安排生活和学习。甚至可以让孩子适当帮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  2.橡皮综合征  有的孩子,虽然作业工整,成绩也好,就是写作业特别慢。写的字稍微有一点不整齐或者页面有一点不干净的地方,就会马上擦掉重写,有时甚至把本子擦破了,像有强迫症
期刊
1  假期去朋友办的早教中心。大多是两三岁的小孩子,由妈妈或奶奶带着,来上手工课、游戏课、音乐课。有个男孩大些,大家都叫他“队长”,马上要上一年级了,妈妈带着妹妹在教室里上课,他就在外面等。朋友跟我说:整个一小魔头。  正说着,队长已经爬到活动区滑滑梯的顶上,像只大蜘蛛一样不肯下来。好不容易把他弄下来,又去抢了小小孩的碰碰车,小小孩在后面哭着撵,他卡在小车座上,以脚代轮,满屋子跑。  朋友过去把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