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师者为大、知识为上一直是课堂上的主旋律,而教育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把人当物、当工具或抽象化。新基础教育研究让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是一个个具体、有生命的个体。
关键词:学生立场;理念更新;互动生成;日常研讨;累累硕果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中国的老话,除了传递学会感恩之情外,也隐含着师生间那种特殊的关系:教师就如父母一样,高高在上,我说你得听,不许有忤逆的情绪,至此才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也曾听到过不少诸如“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语句。由此看来,传统的教育观更加凸显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仆”关系,并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们明白:要培养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则必须更多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珍视课堂上产生的各种资源,为此,这一年多以来综合学科也对自身开始了“看病抓药”式的实践研究。
一、扫描自身,寻找病灶
“新基础教育”研究中,课堂教学被视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整体性实践活动,是师生交互作用并生成智慧的动态过程。
(一)放得过多,形式大于能效
(二)盲目效仿,缺乏深度思考
(三)眼光“狭隘”,育人价值缺乏深挖
(四)课堂动态资源的创生、捕捉和提升能力不足
当然,亟待解决的毛病还有很多,但也非一朝一夕就能修正,轻重缓急,找到我们的主要症结,对症下药,疗效才会明显。
二、抓住症结,对症下药
新基础教育研究强调“基于各学科教学改革实践的日常推进,增强教研组、备课组在‘全实深’推进中的研究功能”。让全体成员参与,让所有学科动起来,扎实推进与落实专题研究,我们主要采用現场研讨、网络互动以及专题论坛等方式,及时把有效的专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日常化的研究实践。
三、持之以恒,疗效初显
“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一)教师的变化
1.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2.珍视资源、重组资源
3.下移重心、强化设计
课堂的设计,开始能够基于学生的立场做大胆的改变,如,在观信息技术吴燕妮老师《拯救废片》这堂课时,她的初建与重建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区别不是在内容上,而是在观念上,在教学行为上,从教师占据主导到学生自主参与和学习,这是一次“洗心革面”的改变,课后,我对吴老师说“你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
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机会,自然才有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资源的产生。
4.改变立场,活跃课堂
“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课堂上慢慢改变老师占据主动,按部就班的教学行为。在观体育课叶志毅老师《发展快速跑能力水平》时,这堂课他通过设置四种不同的场景,学生根据兴趣内容自行分组,各小组再自己选取其中一处场景进行快速跑的自主学习和演练,而后邀请小组轮流上台为全班讲授他们自己的所学,之后再交换场景,小组继续轮换学习。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兴趣盎然,也特别积极主动地召集小组成员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则是静静地参与到他们组织的活动中,偶尔给予点拨和指导。
(二)学科组的变化
“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综合学科一路的携手相伴,在新基础教育研究领域里手拉着手齐头并进,虽有磕绊,却处处充满着温暖和进步。
1.强化了组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2.提升了学科研讨的广度和深度
3.形成了学科融合的大课程观
直至今日,综合学科的新基础研究也仅仅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之中有许多艰难险阻要去面对,如,缺乏专家引领指导,闭门造车,很多研究浅尝辄止;理论书籍内容相对晦涩,较难理解,而书中实例均为语数英班队,并无涉及我们综合学科,无法参照领会;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和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变成改革的最大障碍;课堂开放了,多向互动中生成的各种资源虽能关注,但捕捉、判断和重组的能力还很弱等等。我们也深知,成长需要付出代价,成长需要耐心等待,一蹴而就的心态不可取,所以今后我们仍会致力于日常化的研究,一点点突破,一点点进步,相信通过我们的决心和实践,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明亮。
最后,借由叶澜教授的一句名言自勉: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我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张向众,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1.
[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9.
编辑 张珍珍
关键词:学生立场;理念更新;互动生成;日常研讨;累累硕果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中国的老话,除了传递学会感恩之情外,也隐含着师生间那种特殊的关系:教师就如父母一样,高高在上,我说你得听,不许有忤逆的情绪,至此才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也曾听到过不少诸如“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语句。由此看来,传统的教育观更加凸显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仆”关系,并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们明白:要培养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则必须更多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珍视课堂上产生的各种资源,为此,这一年多以来综合学科也对自身开始了“看病抓药”式的实践研究。
一、扫描自身,寻找病灶
“新基础教育”研究中,课堂教学被视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整体性实践活动,是师生交互作用并生成智慧的动态过程。
(一)放得过多,形式大于能效
(二)盲目效仿,缺乏深度思考
(三)眼光“狭隘”,育人价值缺乏深挖
(四)课堂动态资源的创生、捕捉和提升能力不足
当然,亟待解决的毛病还有很多,但也非一朝一夕就能修正,轻重缓急,找到我们的主要症结,对症下药,疗效才会明显。
二、抓住症结,对症下药
新基础教育研究强调“基于各学科教学改革实践的日常推进,增强教研组、备课组在‘全实深’推进中的研究功能”。让全体成员参与,让所有学科动起来,扎实推进与落实专题研究,我们主要采用現场研讨、网络互动以及专题论坛等方式,及时把有效的专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日常化的研究实践。
三、持之以恒,疗效初显
“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一)教师的变化
1.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2.珍视资源、重组资源
3.下移重心、强化设计
课堂的设计,开始能够基于学生的立场做大胆的改变,如,在观信息技术吴燕妮老师《拯救废片》这堂课时,她的初建与重建有着天壤之别,这种区别不是在内容上,而是在观念上,在教学行为上,从教师占据主导到学生自主参与和学习,这是一次“洗心革面”的改变,课后,我对吴老师说“你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
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机会,自然才有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资源的产生。
4.改变立场,活跃课堂
“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课堂上慢慢改变老师占据主动,按部就班的教学行为。在观体育课叶志毅老师《发展快速跑能力水平》时,这堂课他通过设置四种不同的场景,学生根据兴趣内容自行分组,各小组再自己选取其中一处场景进行快速跑的自主学习和演练,而后邀请小组轮流上台为全班讲授他们自己的所学,之后再交换场景,小组继续轮换学习。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兴趣盎然,也特别积极主动地召集小组成员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则是静静地参与到他们组织的活动中,偶尔给予点拨和指导。
(二)学科组的变化
“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综合学科一路的携手相伴,在新基础教育研究领域里手拉着手齐头并进,虽有磕绊,却处处充满着温暖和进步。
1.强化了组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2.提升了学科研讨的广度和深度
3.形成了学科融合的大课程观
直至今日,综合学科的新基础研究也仅仅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之中有许多艰难险阻要去面对,如,缺乏专家引领指导,闭门造车,很多研究浅尝辄止;理论书籍内容相对晦涩,较难理解,而书中实例均为语数英班队,并无涉及我们综合学科,无法参照领会;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和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变成改革的最大障碍;课堂开放了,多向互动中生成的各种资源虽能关注,但捕捉、判断和重组的能力还很弱等等。我们也深知,成长需要付出代价,成长需要耐心等待,一蹴而就的心态不可取,所以今后我们仍会致力于日常化的研究,一点点突破,一点点进步,相信通过我们的决心和实践,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明亮。
最后,借由叶澜教授的一句名言自勉: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我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张向众,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1.
[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9.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