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甘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li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矛盾无处不有,甚至连文化遗产保护也被卷入政治旋涡之中。缅甸的政治生态恶化导致联合国拒绝向它提供必要的援助,亦拒绝批准缅甸政府提出的保护蒲甘文化遗产的申请。对于在蒲甘兴建旅游设施开发旅游,缅甸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也颇有微词,据认为修筑公路破坏了蒲甘的整体面貌,蒲甘正面临着开发旅游项目和保护历史原貌的两难选择。
  蒲甘(Bagan)是骠族人(Pyu)最后的京都。骠王自从室利差达罗(Criksetra)迁至坦泊地巴之后,便一蹶不振,后为缅族人取而代之,建立蒲甘王朝。
  公元1044年阿律耶陀统一全缅甸,建立蒲甘王朝,也统一了佛教。印度的佛教由孟族人带入缅甸之后,当时的人民对宗教很虔诚,为了死后能上天堂,到极乐世界,贵族以及奴隶主致力于建佛塔,耗费巨大,这并非一般劳苦大众所能办得到的。
  蒲甘王朝在243年(公元1044~1287年)中共建了大大小小4400多座塔,现在保存下来的仅有2200多座(有的统计说,蒲甘王朝建的塔有4万座,现存有5000多座)。蒲甘王朝给蒲甘带来了黄金岁月。蒲甘也因此成了佛塔之林。700多年后,蒲甘成了缅甸著名的旅游胜地,到蒲甘看佛塔也成了最重要的旅游活动项目。
  当时用来砌砖的材料只是石灰、牛皮胶、榀椁果及白皮合欢树皮混合成泥浆来接合砖石,没有用钢筋水泥和铁钉(当时还没有此类建筑材料)。但蒲甘的佛塔寺庙建筑大部分至今仍非常坚固。然而,为什么当时老百姓的住房和皇宫建筑均没有保存下来呢?这是因为当时皇庭不允许老百姓用砖石来建房屋,只能建简陋的屋宇,所以在蒲甘地区今日才看不见民房,当年的皇宫早巳消失的无影无踪,而视野所及之处都是佛塔寺庙。
  蒲甘是缅甸十大手工艺的集中之地,同时又是与东南亚闻名于世的古迹印尼的波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等并列,同负盛名。在蒲甘的寺塔内的墙壁上还绘有精湛的壁画,这些壁画都是以佛的本生经故事为题材。释迦牟尼在印度诞生、成佛、涅磐。佛教由印度传入缅甸,而缅甸当时的艺人工匠多数为印度人,所以最早期的佛像(尤其是脸型)及寺塔等建筑均受到印度建筑艺术的影响,直到十三世纪才逐渐摆脱印度建筑艺术的影响,出现缅甸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
  缅甸佛塔的装饰,一般以狮(象征权力》、大象(象征战胜一切敌人)、猴(保护神)、莲花图案(象征纯洁)为基础。
  蒲甘是历史名城,也是缅甸古代蕞著名的蒲甘王朝的国都。公元九世纪,缅甸中部的巴玛人(Bamar)在蒲甘一带崛起,建立国家,首都就在蒲甘。缅甸王朝的几代君主信奉的是万物有灵与大乘佛教混合的教派。这教派的教规以及一些恶习被国民反对而得不到发扬。阿律耶陀王在1044年建立了蒲甘王朝,决定换一种文明的宗教,强化自己的统治。
  下缅甸的孟王建都在直通(达通)市,信仰从印度传入的小乘佛教,国民普遍接受这一信仰。阿律耶陀王就派使者到直通市,索取三藏经。孟王不仅不答应,还侮辱了使者,驱逐出境。
  阿律耶陀王勃然大怒,于1057年派兵攻打直通,3个月后直通被攻破,孟王摩奴诃被俘,阿律耶陀王带回三藏经30部,同时带来孟国的僧侣、各类工匠,开始在蒲甘弘扬小乘佛教,建塔,并定为国策。阿律耶陀王宏才大略,在蒲甘发挥的影响力传遍全缅甸,成为缅甸历史上最著名的君王。同时也掀起了蒲甘的建塔潮。
  蒲甘佛塔中,以瑞西贡最出名,此塔是阿律耶陀建的,塔内珍藏有佛牙,是一座金塔,也是蒲甘最早建的塔,1059年开始兴建,直到阿律耶陀死后才竣工。这座宏伟壮丽的金塔是阿律耶陀国王的丰碑之一。
  传说蒲甘塔林中,有佛牙的塔共有4座,除瑞西贡塔之外,另外3座是丹吉当塔、罗迦南达塔和古隐当塔。此3座塔比瑞西贡金塔规模小一些。
  阿难陀塔也是名塔之一,塔内的佛像千姿百态,塔内的浮雕、壁画以及各种图案在其他塔中罕见。有人称这是缅甸的“龙门石窟”。
  大彬瑜塔规模大、保存完整,亦是名塔之一。以上的塔和蒲甘其他的塔,供奉的臣像、坐佛、立佛,多是紧身袍服,左肩披襟,有的头戴玉冠,这是受印度的小乘佛教艺术的影响。自蒲甘王朝后,小乘佛教传遍缅甸各地,为缅甸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的蒲甘市,已成为一个单纯的旅游城市,常住人口不多,方圆数十公里的荒漠中,全是古朴风味的佛塔,那种苍莽荒凉,像在细诉时代的兴衰变迁,感觉格外动人。要在蒲甘看遍所有的佛塔谈何容易,一般游客只能走马观花看看著名的有代表性的10多座佛塔。
  现蒲甘有一座历史文物陈列馆,展列蒲甘王朝历代的文物、碑文、雕刻,是研究蒲甘文化、缅甸古代佛教、建筑艺术、雕刻和绘画艺术的理想之地。现在,蒲甘的古塔少部分已在修复之中,残旧的古塔本身就是一种韵味。
  蒲甘正面临着开发旅游项目和保护历史原貌的两难选择。缅甸领导人2004年12月底视察蒲甘时要求有关方面既要重视旅游项目的开发,也要重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
  近年来,缅甸政府一方面加大力度保护蒲甘的古迹,另一方面也在大力开发旅游项自。一个重建阿奴律陀王宫的计划正在实施,一个高达60米的瞭望塔将于2005年2月建成,届时登临塔顶就可眺望整个蒲甘大地。
  据官方公布的最新数字,截至2004年底止,蒲甘吸引缅甸国内外游客6万多人次。蒲甘目前拥有80多家旅馆客栈共2000多张床位。旅游部门正在对旅游设施加紧改造升级,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据缅甸饭店与旅游部吴特昂司长介绍,2004年度到缅甸旅游的外国游客有656910人次,计划2005年争取达到750000人次。
  近年来,由于世界的旅游目的地受恐怖活动的威胁,缅甸虽然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但相对比较安全,很多游客都很喜欢到这个国家旅游。旅游人数逐年上升。
  缅甸有纯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佛教文化。外国人喜爱到的地方既有南部秀美的海滩,也有北部冰雪覆盖的宁静山峰;既有东枝的水上人家,更有蒲甘成子上万的佛塔。
  对于在蒲甘兴建旅游设施开发旅游,缅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也颇有微词,据认为修公路破坏了整体面貌,另一方面是有些无知的好心人在文物上涂油漆,导致文物表面脱落。然而,缅甸政府则一再强调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要适度开发利用自己的独特资源发展旅游业。
  (编辑:潇 桦)
其他文献
重庆市北温泉,它的前身是温泉寺,创建于南北朝刘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距今近1600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开发利用最早至今仍在使用的温泉之一,故称中国温泉故里。  重庆富集温泉,是一个有名的温泉之都,北温泉居重庆温泉之冠。清朝雍正时期的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亲笔书写的“第一泉”刻于嘉陵江边岩壁上。北温泉的泉水水质绝佳,且水量丰富,现有泉眼10处,日出水总量为6000--8636吨,水温38度左
期刊
重庆市的旅游业发达,拥有长江三峡、大足石刻、都市旅游三张传统旅游名片,以及火锅、山城夜景等三大都市旅游景点,因此每年吸引了大批外地和外国游客,同时本地市民的近郊短程休闲旅游也发展迅速。2004年,重庆市的旅游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预计2010年可达到9300万人次。2004年末,重庆市政府提出要发挥重庆的温泉资源优势,把重庆打造为“温泉之都”和重庆旅游的第四张名片。  从今年开始,重庆市北碚区的
期刊
(一)    大家都知道当代世界著名的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大家都记得庞贝,那座在2000年前被火山灰埋没的古城;大家都熟悉《重归索莲托》那首歌,歌颂那南欧风景如画的小镇。这一切就是古罗马帝国和当代意大利。我有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那个神奇的国家生活过,而去年又踏上亚平宁半岛,旧地重游。我想告诉你,你若要出国游,这是一个必须要见识的国家啊!  从北至南我曾经访问过除了西西里岛外的二十多个意大利
期刊
今年春节期司在甘南就听人说起祁连山丹霞地貌,后来又见过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赵广田主席拍的作品,那绚丽的色彩奇美无比。离开甘肃我就一直向往那个神奇的地方。四月的一天,我终于按奈不住一颗被强烈诱惑的心,背起行囊踏上西去的旅程。  经过两天两夜的乘车、换车,到达一个叫南台子的小村时已是上午十点。这里地处祁连山脉中段北侧,偏僻荒凉、村落稀疏。在一户农家我匆匆泡了一碗方便面,顾不上歇息就朝丹霞山进发了。进山的
期刊
计划终究是赶不止变化的。这次和我交流的是位吉林蛟河的漂亮女孩,我的本意是谈谈蛟河,但是却没有禁得住思想上的“越轨”,这恐怕是对我的又一次考验吧。  在开始之前,我还想多唠叨两句。土期杂志面市后,我的那篇文章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赞同,同时也遭到了一部分人的置疑。赞同的我就不多说了,而对那些有些置疑的朋友,我想在这里多说说。上期文章中我的有些言语可能太暴露或者说直白了,但是一旦我想起小说《白鹿原》的主人公
期刊
1.春季时下正是“乍暖还寒“之时,天气变化无常,时风时雨,时冷寸热。因此,春季旅游寸,游客都会遇上低温阴雨、浓雾、强对流天气以及雷电的气候状况,所以,游客要注意穿着适当,不必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来说,一定要提前取得旅游当地的气候资料,记得随身带件保暖的外套、一把折叠伞或雨衣;鞋一定要舒适,女士出游不要穿高跟鞋。如果走到脚部红肿了,就在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疏通一下经脉。  2,春季是一个潮湿多雨水
期刊
当期待了很久的滑雪之梦终于变成现实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不止一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滑雪场,那一个个在银色世界里纵横驰骋的身影,让我的心随之飞翔。那飞翔的渴望积淀了太久太久,就像陈年的老酒一样浓一样香。  我的故乡在黑龙江畔中俄边界一个叫鹤岗的地方,冬天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仿佛一个童话世界。有一次从老家的同学那里偶然得知家乡也有了滑雪场,我就感到美梦成真的时刻已经离我不远了。  
期刊
1845年,有一位名叫约翰·富兰克林的英国探险家,带领了一个138人的探险队来到北极地区,希望开辟出一条新的通道。谁料在途中碰到了无情的风雪,全队在冰天雪地中失踪。后来,英国在十四年中先后派出了三十多个探险队,前往北极找寻富兰克林等人的下落。最后,才知道他们全队138人因饥寒交迫,全部死在一个海岸附近。这是北极探险史上最大的一次遇难事件。  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人们对于富兰克林之死仍然觉得迷惑不解。
期刊
在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期间,我们一家三口跟随秦皇岛海燕国际旅行社赴韩国七日游。我们乘坐的“秦仁海运”公司的“郁金香”号客轮,刚一抵达仁川港,《仁川日报》记者便对我们这些中国游客进行拍照宣传。《仁川日报》还刊登了配有大幅照片,以“在韩国过春节—中国旅客145名到仁川港入境”为题的消息。  据韩国导游老宋讲,仁川是韩国的卫星城,人口180万。仁川市与我国辽宁省的盘锦市是友好城市,它的发达程度
期刊
曾以数次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征服“生命禁区罗布泊”、指挥“博格达大营救”,和为,“寻找最后的野骆驼”作向导、并“独闯‘魔鬼谷’”等惊险探秘活动而广为人知的“西部奇人”赵志允(简称“赵工”),在刚接受记者独家专访的半个月后,突遭车祸不幸遇难。噩耗传来,记者不胜震惊和感伤,手头这篇由赵工亲口讲述的他不惜20年历险圆一梦,终于找到鲜为人知的清代“大金厂”的充满传奇色彩故事,也就成了赵工传奇生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