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9-126-01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而言,阅读不但可以培养其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成才、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学习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其中,“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教育是培养人的,其目标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因素很重要,所有的发展最终决定于人的发展,人可持续发展了,一切都会更好地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种可持续发展更为基础、更为关键。
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中,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标。基于此,对于学生的学习也要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习惯、科学知识得到发展,并具备继续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学习的特点体现基础性和可持续性。基础性即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成长打基础,其表现在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础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生活习惯、人生观和世界观确立等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持续性即学习的良性发展。基础性和持续性是统一的。
二、学生阅读与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的目标要求
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外乎两条:其一是直接的实践,其二就是间接的接受。阅读就是间接接受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获得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习惯和兴趣得以培养,情感世界得以丰富,世界观得以确立并逐渐完善。所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强化课外阅读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一个量的要求,新增了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和课外阅读的数量标准,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开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三、阅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的重要作用
1、阅读是可持续发展学习的基础
阅读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因此,重视学生阅读是一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阅读的过程,也是人的认知构建过程。现代思维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动力是由思维内部矛盾决定的,通过广泛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不断被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所顺应或同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原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况,这样就会缩小学生原有智力水平与解决问题客观需要智力水平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动性。
2、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可持续发展学习的保障
人的习惯养成很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他还说:“养成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的确,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我们教师统筹安排,科学指导,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自己要读”的好习惯。
3、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学习
语感(语言感悟能力)是人的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阅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法,学生阅读过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刻顿悟和体验过程,是语感培养过程。吕叔湘说过:“一个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专家的话指出了语感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语感增强了,学生对所接触到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不会人云亦云,思维的独立性得以确立。而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使他们继续学习具有可持续性。
4、激发阅读兴趣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学习
学生在不同阶段对感兴趣读物的阅读方式不同,在阅读中,体味到读书的快乐。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读物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心理环境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可以说,阅读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这有利于人一生的可持续学习。
5、人文精神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学习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被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语文教学中十分讲究字、词本身结构的学习,讲究某个词语是名词、动词抑或其他,讲究一句话的主、谓、宾结构,讲究语言本身的修辞运用。如此一来,语文老师也好,学生也罢,俨然成了一个个身穿白大褂,手拿手术刀的医生,为语文开膛破肚,务求在语言使用时做到准确、明白。这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性,学生体会不到其中的鲜明情感色彩,体现不到文章的人文特征。阅读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文章情节,整体感受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接受文章传递的信息,感悟文章所反映的生活。
总之,阅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阅读能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知识储备,形成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因此,阅读是可持续发展性的学习,它奠定一个人一生再学习的根基,并使其终生受益。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而言,阅读不但可以培养其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成才、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学习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其中,“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教育是培养人的,其目标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因素很重要,所有的发展最终决定于人的发展,人可持续发展了,一切都会更好地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种可持续发展更为基础、更为关键。
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中,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目标。基于此,对于学生的学习也要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学习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习惯、科学知识得到发展,并具备继续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这种学习的特点体现基础性和可持续性。基础性即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成长打基础,其表现在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础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生活习惯、人生观和世界观确立等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持续性即学习的良性发展。基础性和持续性是统一的。
二、学生阅读与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的目标要求
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外乎两条:其一是直接的实践,其二就是间接的接受。阅读就是间接接受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获得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习惯和兴趣得以培养,情感世界得以丰富,世界观得以确立并逐渐完善。所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强化课外阅读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一个量的要求,新增了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和课外阅读的数量标准,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开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三、阅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的重要作用
1、阅读是可持续发展学习的基础
阅读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因此,重视学生阅读是一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阅读的过程,也是人的认知构建过程。现代思维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动力是由思维内部矛盾决定的,通过广泛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不断被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所顺应或同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原有心理水平或心理状况,这样就会缩小学生原有智力水平与解决问题客观需要智力水平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动性。
2、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可持续发展学习的保障
人的习惯养成很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他还说:“养成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的确,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我们教师统筹安排,科学指导,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自己要读”的好习惯。
3、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学习
语感(语言感悟能力)是人的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阅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法,学生阅读过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刻顿悟和体验过程,是语感培养过程。吕叔湘说过:“一个学生的语感增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专家的话指出了语感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语感增强了,学生对所接触到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不会人云亦云,思维的独立性得以确立。而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使他们继续学习具有可持续性。
4、激发阅读兴趣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学习
学生在不同阶段对感兴趣读物的阅读方式不同,在阅读中,体味到读书的快乐。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读物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心理环境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可以说,阅读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这有利于人一生的可持续学习。
5、人文精神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学习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被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语文教学中十分讲究字、词本身结构的学习,讲究某个词语是名词、动词抑或其他,讲究一句话的主、谓、宾结构,讲究语言本身的修辞运用。如此一来,语文老师也好,学生也罢,俨然成了一个个身穿白大褂,手拿手术刀的医生,为语文开膛破肚,务求在语言使用时做到准确、明白。这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性,学生体会不到其中的鲜明情感色彩,体现不到文章的人文特征。阅读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文章情节,整体感受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接受文章传递的信息,感悟文章所反映的生活。
总之,阅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阅读能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知识储备,形成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因此,阅读是可持续发展性的学习,它奠定一个人一生再学习的根基,并使其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