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地方资源 活用地方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发掘、收集、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活用、用活本土文化资源、拓展创作空间是优化美术教学、进行本土文化传承的一条有效途径,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又能让本土文化在学生的感知、体验与创造中得以传承。
   关键词:本土文化;发掘利用;传承创新;优化教学
  
  闽北古风民俗浓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结缘,是八闽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积带”。既有古老的遗址、民居、庙宇,又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传说、民间美术等,如:武夷山的“古汉城遗址”,下梅的“古民居”,邵武的“和平古镇”,建阳的“考亭书院”、“建窑”,建瓯的“鼓楼”、“挑幡”等为我们开发、利用和传承本土文化提供了许多很好的素材,让学生在亲近本土文化“美”的感染中,受到审美教育,并在融入与拓展中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而在南平市美术重点课题《闽北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的实验探究中,通过深入各课题实验校的调研,对各实验校本土文化传承的经验成果进行疏理与小结,希望这些成果能给同行们有所启发与帮助。
  
  一、在发掘与利用中拓宽审美视野
  
  广东省教育厅的周凤甫教授指出:“美术教育教学应该立足并根植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把发扬民族传统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导性工作。这是当今乃至今后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应有的定位。”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把美术教育和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地方文化进行发掘、利用,让学生在收集的审美体验过程中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激发审美并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在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中,首先,要把开发利用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审美空间。在校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建瓯第一小学的教师们充分利用走廊墙上的有限空间,创设了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画廊,把学生原创的版画作品和其他的美术作品悬挂其上。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看一看,问一问:这是谁画的?多棒呀!这无形中让作者感到了无比的自豪,也调动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欣赏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而在校外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要把建筑、公共设施、公园及自然景观等作为开发与利用的内容,特别注意把当地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作为教学内容开发。例如:武夷山的崇安中心小学的教师们充分利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特有的资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传说故事的收集、讲解,用剪纸、彩笔画的方式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如“大王与玉女”等,同时让学生走进闽北历史博物馆,聆听解放战争年代英雄的故事,进而对陈列的物品进行写生,以线描的方式予以呈现,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又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使本土文化资源得到极大的开发和不断的丰富,使教育思路更为宽广,学生的审美视野更为扩展。这样,在长期的耳闻目染、身临其境中,学生们将受益匪浅。
  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渗透优秀的传统本土文化,弥补单一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满足不同特点学校和学生的具体需求,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欣赏水平,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多元化发展。例如:建瓯第一小学开发的版画校本教材,取材于建瓯的本土文化,如“挑幡”、“光饼”等,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于身边的美易懂易学。而邵武实验小学自编的校本教材美术欣赏课《精雕细刻的建筑构建——砖雕》,则结合学生实际,把砖雕的艺术风格和闽北地区的砖雕分布及制作工艺进行发掘与教学,在玩乐与欣赏中将知识点渗透给学生,既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又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继承和弘扬了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在活用与用活中激活课堂教学
  
  1.要活用资源
  著名的美术特级教师候令指出:“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中,这样的结合既自然,又使学生感到亲切。”因此,在领会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及本土的实际情况活用资源,创造性地融入地方文化拓展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审美创作领域,让学生在亲近本土文化“美”的交流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增强审美情感体验,加强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这样,既激活了课堂,又弥补了教材地方乡土性的缺憾,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例如,林老师在上《家乡的建筑》一课时,他们充分利用和平古镇的文化资源,让学生走进古镇,了解家乡的历史现状、民族特色、建筑的背景故事等,在合作互动的探究中,学生们获取了审美感知,了解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及它的象征意义、艺术价值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课堂上,学生们把自己采集到的资料和伙伴们一起分享,明白了“大夫第”的建筑年代、“谯楼”的意义及建筑图案“花开富贵”等的内涵。在创作中,学生非常投入地从建筑的整体、局部、故事、图案等方面进行创作,创作了作品《印象》等。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情境中,学生们想学、乐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沉浸在浓浓的审美氛围之中。
  2.要用活资源
  如《小吊饰》一课,展示的是用一次性纸杯、卡纸、果冻盒等做小吊饰。但有的地区特别是农村找不到废弃的纸杯、果冻盒等,如果要买这些材料花费较大,学生负担不起。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根据本地的情况就地取材,在城市可以利用废旧的纸杯,而在农村则可以选用芦苇秆、竹子等裁成段,用适合的连接或插接方法制作。这样,学生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创作,倍感亲近,制作起来得心应手,课堂氛围也就易被激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拓展与创新中优化美术教学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努力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源,拓展资源,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究本土文化的过程中确立感兴趣的创作主题,并以综合活动的形式拓宽时空、延伸内容、扩大视野、发展思维。
  例如:在上《家乡的建筑》一课时,叶老师先引导学生欣赏了富丽堂皇的故宫建筑群,感受东方建筑的气派,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鼓楼”、“光孝寺”等。为了进一步拓展资源,激发创新,在欣赏到具有一千余年历史的“崇仁禅寺”时,结合图片让学生根据平时收集的资料讲述它的建筑年代、建筑样式及柱栏上优美图案的内涵。在优美的自然风光的感染中,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对古寺的感受,使学生对古寺更有一份亲近感,为家乡有这样一个艺术宝库而感到自豪。这时,学生学习氛围正浓,老师抓住这个佳境,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2004年“崇仁禅寺”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毁的画面。通过介绍,孩子们都惊讶地说:这么美而神奇的千年古寺就这样被烧毁了,太可惜了!可见,学生的情感已被激发。老师抓住这个“兴奋点”,进一步引导,现在景区正在征集重建这座古寺的方案与图样,如果让你们来设计,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重建以后的“崇仁禅寺”不再受火灾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威胁而再次消失?孩子们怀着对文物古迹、对生活的热爱,投入到小组的探讨、想象与设计创作之中。有的小组为“崇仁禅寺”设计了防火、灭火报警系统,只要出现火灾,并会发出报警信号喷水灭火;有的小组则为它设计了移动的基座和机械手,只要山洪和泥石流来了,基座便会自然升起,同时机械手会自动清理泥石,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最后,全班同学以贴五角星方式,对各组的设计进行了评选,并为独具创意的设计颁发了“奖杯”。这样一个富有情智的欣赏、设计与创作的拓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孩子们保护文物古迹、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再如,延平区胡敬勇老师承担的实验课题“蛇文化节”的研究,在让学生亲身体验蛇文化魅力的的基础上,进行蛇文化标志、蛇文服饰、专用腰鼓、蛇灯面剪纸的制作,再到蛇文化纪念品、绣花蛇的制作等,让学生从体验到参与制作,到服务于当地旅游的纪念品设计、制作,是对文化资源应用的有效拓展,对优化美术教学、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发掘地方文化资源、活用与用好地方文化资源是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既可弥补美术教材地方乡土性的缺憾,又有利于激活课堂,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在本土文化的传承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提高审美意识与创新能力,让本土文化在学生们的真情体验、探究与绘画中得到传承。
  (责任编辑:符洁)
其他文献
铁岭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42047平方米;在岗教师129人;有教学班37个,初中部18个,小学部19个,在校生1419人.新学校整合了原开发区一中、二中、一小的优秀教育资源,做大
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牛津初中英语》8B教材共计两个模块(Module)、六个单元(Unit),其分布情况以及各单元主要话题内容见下表。  表一:《牛津初中英语》8B教材模块分布以及各单元  主要话题内容概述  ■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整册书六个单元讲述的话题内容都是围绕“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展开,体现了“教材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的编
2006年4月14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向我办下达在河北开展“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试点任务后,我办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研究部署。一致认为:国家开展
依据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这次测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七级目标为依据,结合我省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主要考查英语必修1~5的主要内容。下面就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试卷的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单项选择题目突出基础,更侧重了词法的考查,15个单选题中词法占了10个,包括冠词、形容词、
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农民兄弟烧麦秸那一阵子,空气污染指数立刻上升,可吸入颗粒物一多,呼吸就不那么顺畅,连心理上都不舒服。空气质量差,就需要环境治理。网络空
采用结晶动力学方法对Li2O:B2O3=1:4和1:5在20%LiCl-H2O中的过饱的溶液在20℃时的结晶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两种不同Li2O:B2O3(摩尔比)配比的过饱和溶液均析出LiB5O8·5
测定了不同MgO的碘值和比表面积,给出了MgO活性与煅烧温度之间的关系式.研究了MgO活性、煅烧温度、溶解温度和MgCl2浓度等对MgO溶解的影响.并讨论了活性MgO在含不同硼碱比 [n
信息产业部正加紧研究具体措施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成本较高的问题。信息产业部要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服务商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面向农村的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