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审美与旅游相关性分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游客对于旅游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需求日益高涨,文化与旅游的关联性也日益密切。本文从中华饮食文化的美学特征出发,探讨了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关于饮食文化审美的旅游发展建议,并有针对性的对湖湘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华饮食文化 审美 旅游 相关性 湖湘
  
  随着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颁布,我国旅游业引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而近年来,我国旅游产品大多数仍集中于观光、度假型,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需求也逐渐增加。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旅游开发将成为未来几年我国旅游业的开发重点。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文化宝库当中的瑰宝之一;中华饮食又与法国饮食和土耳其饮食并称为世界三大饮食体系。因此,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有益于丰富我国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也在一定层面上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往往被摆在首要位置。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在当下旅游活动中不仅能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文化享受,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与弘扬的良好平台。饮食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结合,一方面使得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饮食文化亦能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二者有机融合,将发挥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的优势效应,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当前,我国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多数还停留在以味觉体验为主的外在形式,很少能够全面反映饮食文化的全面特征和内在底蕴。中华饮食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具有取材丰富、烹饪技法发达的直观特点,更重要的是艺术、哲学、医药、宗教等传统文化在饮食文化领域均有所体现。在食物形象、饮食环境、器具、风俗等方面,中华饮食均呈现出了丰富的美学特征,而这一系列审美元素正是旅游活动尤其是旅游审美活动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和发展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各类审美元素,使饮食文化和旅游经济得到真正的互动发展。
  二、中华饮食文化审美的要素分析
  1.菜肴之美
  人们通过“色、香、味”来品鉴一道菜式,以此评判菜肴的整体水平,这便是通常意义的菜肴之美,也是最普遍、最直接的饮食审美。古人在饮食上很重视色的美感,如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曾有“色恶不食”一语 。这里的“色”可理解为是菜肴给与人的视觉体验,包含色泽及造型之美。传统饮食通过借助各类食材的天然色泽及质地,运用不同装点与烹饪技法将菜点以工艺品一般呈献给食客。“香”是菜肴付诸人的嗅觉器官后给人的一类审美体验。中华菜肴香气类型丰富,它同“色”一样,能提前为人们带来饮食的美感。“味”则是一道菜肴关键审美要素之一,中华饮食在食材本身之特性的基础上,辅以各类特有香料,采取不同的加热方法最终形成五味俱佳的菜品。
  人们运用视觉、嗅觉以及味觉的综合感官,最终完成对菜肴的体验过程,从中体会饮食之美,这也就是认同范围较广的对于饮食的基本审美过程。
  2.菜名之美
  菜名的艺术是中华饮食独有的美学元素之一。人们对于一道菜肴的第一印象,菜名往往比色泽和香气更加直接。因此,古往今来,中国菜的命名都经过反复推敲,甚至与文学、民俗等传统文化联系紧密,这是中华饮食相对其他国家饮食所特有的。我国菜名除通过色彩、造型、味道、原料或烹饪方法等直接命名之外,更具特色的是以其象形性、寓意性等命名,如佛跳墙、龙虎斗等。尤其是在宴客之时,还菜谱整体的寓意和关联性,如同诗文中字、句、篇的关系,需要“字斟句酌”,使人们在享受饕餮的同时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器具之美
  中国菜肴在餐具的选择使用上十分考究,人们把使用和欣赏各式器皿作为容器的菜点视为享受。古人讲究不同类型的食物与不同材质的器皿予以搭配,颜色、款式等也颇有讲究。菜肴的分量与盛器的大小协调、菜肴形式与盛器的形状适应也有相应的原则,甚至菜肴的身价也应与盛器的贵贱相匹配。“美食不如美器”,美器早已成为中国古人对于饮食文化的审美对象之一,饮食器具的审美也是传统饮食美学传承到现在较为完整的领域。
  4.环境之美
  优雅和谐、陶情怡性的格调是传统饮食环境的标准。人们认为在高山流水般的自然幽静之景下饮宴能为饮食整体过程带来更多愉悦之美。另一种则是人造的饮食环境,人们从建筑、装饰风格、灯光布景等方面创造出一片理想的餐饮氛围,为食客打造一种饮食的意境之美。
  5.礼仪之美
  中国向来被称作“礼仪之邦”,中国人也向来将进餐之时视为交朋会友的绝好机会。这也就使得中国的餐饮礼仪更为丰富和广博。中华饮食礼仪不仅仅讲求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等,更强调人们在觥筹交错时的言行和仪态。人们甚至将“礼”上升到“情”的层面,将这种礼仪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联系起来,使得餐饮的社会功能更为丰富,饮食文化中的礼仪之美也随之显现。
  6.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和”可以理解为“适当与和谐”之意。在中华饮食文化中,菜肴的制作、命名等过程中无所不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基于养生学的五行说与五色五味的调和、基于太极说的食物阴阳特性的搭配、基于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饮食模式等等,包括中国最早的饮食文献《礼记•内侧》的相关记载 ,均充分反映了中华“和”文化的美学特征。
  此外,中华饮食文化与绘画、雕塑、乐舞乃至诗词等多个艺术领域融会贯通,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体现。所以,一定程度上说,对于中华饮食文化的审美过程也是一次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全面体验的过程。
  三、关于湖湘饮食文化美学特征的旅游资源开发
  当下我国的文化旅游市场仍较多处于游客的文化参与性和体验性不强的初级阶段,真正成熟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甚少。因此,我们应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进而推动真正意义上的饮食文化旅游发展。而对处于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之下的以湘菜为表的饮食文化也应作为湖湘地区旅游开发的重点,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1.将湖湘饮食文化的美学元素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目前我国的文化旅游或者饮食旅游多数停留在对于菜肴的单一体验性阶段,我们应全面挖掘中华传统饮食的其他美学元素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从而丰富饮食文化旅游活动的内涵。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饮食文化的特点,将涉及各个传统文化领域的不同美学元素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真正做到将文化作为首要资源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湘菜向来以其丰富鲜艳的色泽、鲜香咸辣的口感著称,而湘菜体系的起源主要由三大分支构成,以长沙为中心的官府菜、以湘西为发源地的农家土菜以及以洞庭地区为主的民间特色菜。这令湘菜光鲜的外表之下增添了几分湖湘文化的厚重感,或者说把现有的对湘菜菜肴的体验式消费和旅游进一步同湘菜背后的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将打造出文化韵味浓厚又富有创造力的饮食旅游资源。例如曾出现的以“湘菜博物馆”和“长沙窑”作为品牌推介的新式创意菜馆,他们套用博物馆布展的方式通过少量的历史资料陈列以及特色饮食器皿等的展示,为游客打造了一个极富有文化气息又不失新意的饮食场所,与此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方面的饮食审美体验,是值得借鉴的。
  2.细分湖湘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打造不同审美主题的旅游产品
  通过之前对饮食文化美学元素的分析可以看到,饮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有较高的融合度,文化内容和深度都具有多元性,这一方面显示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其文化重点较难把握。因此,为了实现饮食文化旅游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市场细分,从而有针对性的吸引不同游客,满足其差异化的文化需求。例如按照其审美特征和其他传统文化的交融度分别设计重点于菜肴品味、古典文学、建筑艺术、药膳养生等不同类型的产品。
  对于湖湘饮食文化的细分产品构建,我们拥有的优势资源较多,诸如以长沙官窑为代表的饮食器皿、以中原文化为背景的饮食习俗等等。对于这些不同元素的饮食文化资源,我们应加深对其的认识,进而有针对性的予以开发和挖掘。 只有这样,才能使游客能够充分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达到真正的文化旅游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亚洲面积最大的酒楼——西湖楼的案例。创办灵感来源于北京故宫的长沙西湖楼占地达到88亩,设有108个包房,l0个零店大厅,营业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0人就餐。通过打造宫廷御膳区、特色小吃区等不同功能和文化分区进行不同的演艺活动以及通过不同的装潢风格营造丰富的餐饮环境和氛围。餐厅将中华饮食文化尤其是突出湖湘饮食文化为出发点,通过生动的用餐情境为消费者和游客创造多元性的文化体验。饮食文化的环境之美、礼仪之美皆一一呈现。同时,该酒楼的选址和营销也充分考虑到与其他都市旅游资源的配套与衔接,真正实现了从饮食文化角度充实旅游资源和产品内涵的目的。
  3.丰富饮食文化旅游形式,提升以红色旅游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的品质
  现阶段我国饮食文化旅游不论着重哪一方面的审美体验,均局限在观光型为主、参与性为辅的阶段。换言之,即便是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也保持着走马观花式的对于各类与饮食相关的遗迹游览,辅之以较为粗糙的菜式品尝和环境复制模式。而随着旅游活动的多元化发展,饮食文化的各种特点可以采取多重体验性活动予以呈现。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南品质也令潇湘大地向来不缺少伟人的诞生,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红色旅游和历史名人遗迹游是旅游业的重要角色之一。与此同时,享誉全国的“毛家菜”和“谭府菜”也是菜系中不多见的具有“名人效益”的独特资源。为此,我们可以将现有的又是旅游资源与湘菜文化尤其是湘菜与名人的品牌效益结合,将饮食历史文化真正同旅游活动结合。例如在韶山等红色旅游较为发达地区以“毛家菜”为主要载体,打造一些旅游产品,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饮食产品,更重要的是富有历史人文特征和文化特质的同饮食相关的旅游线路和活动,依次真正意义上提升文化旅游活动的品质。
  四、结语
  中华饮食文化凭借着其与多门中华传统文化交融的特性,具备了其他传统文化不可比拟的多元审美元素,这使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设计有了更为广泛的开拓空间和发展余地。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利用我国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资源,尤其是其涉猎各文化领域的美学特征,大力发展饮食文化旅游,使其成为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从而促进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
  同时,在湖湘传统饮食文化的沿袭同湖南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创新的和谐融合下,通过采取富有创意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打造新型饮食旅游设施与场所、进一步细分传统文化旅游市场以及利用现有优势充分结合湖湘饮食的文化底蕴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以湘菜为代表的湖湘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赵荣光 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张建忠: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长治学院学报.2009,1:9-11
  [3]张宇光:吃到公元前——中国饮食文化溯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4]胡爱娟:饮食文化与现代旅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吴澎: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6]李星明:旅游文化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章海荣:旅游美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梁峰:旅游活动审美化倾向及旅游业要素变化趋势分析[J].经济论坛.2009,5:124-125
  [9]朱晓翔:我国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江苏商论.2008.10,27-2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山东超越轻工制品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分析传统外贸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外贸企业要改革的方向,并制定了具体措施。本文在传统贸易企业转型方向上提出了让企业建立品牌意识、发展供应链管理思想以及利用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节省成本的理念,使得当今一部分处在迷茫中的中小型传统贸易企业寻求到转型之路。  [关键词] 外贸企业 转型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影
期刊
[摘 要] 宁波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完全具备加快发展企业总部及功能机构的基础条件。但宁波总部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比较滞后,较之其他综合发展能力相近的同类城市也有一定差距,因此非常有必要比较分析同处长三角城市之间总体经济发展状况,为宁波发展总部经济提供实践借鉴。最后根据宁波基本条件和状况及其它城市的经验,提出适合并能有效促进宁波总部经济的一系列政策。  [关键词] 总部经济 长三角城市 经验 政策建议 
期刊
[摘 要] 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为例,从游客管理容量、满意度、行为、体验、投诉、安全管理方面杭州景区内游客管理存在优势和不足,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迭连出现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疑虑,彻底解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还要一段时间。本文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出发,做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 真实性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研究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
期刊
[摘 要]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财务管理尤其是资金管理的难度加大。如何强化资金控制,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资金过度分散引起的低效率,成为管理层高度重视的管理项目。本文就此话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资金集中管理中两种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 资金集中管理 模式有效性 企业集团    一、模式介绍  内部银行是指企业集团引进专业银行的管理模式,设立内部银行作为内部资金管理中心。企业集团二级核算单位在内部银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产业链管理视角深入剖析了甘肃省制种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试图构建出甘肃制种产业链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构建更为完善的制种产业链来培育制种产业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产业链管理 制种产业 培育 甘肃    一、引言  制种产业链是依据商品种子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客观实际,由相关环节组成的链条。根据种业实际,制种产业链可以划分为比较细致的小环节,进一步整合成品种选育、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浙江省1995-2008年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10个主要投资国对浙江省的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促进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它对贸易的贡献度为0.084;各投资国的投资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属于贸易创造型投资,其中以美国的投资贸易促进效应最为显著,它的边际贸易倾向为0.277;英国、法国两
期刊
[摘 要] 2009年9月,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简称“新农保”)正式进入了试点阶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重要惠农政策。湖北省宜都市是首批新农保试点之一,本文以该试点为视角,分析新农保政策的试行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新农保在试点地区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出现参保的逆向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 新农保 宜都市 逆向选择    一、引言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
期刊
[摘 要]休闲农庄作为绿色休闲区,它的兴起得到全国范围内的响应。农庄的合理建设,拉动了游客消费,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不少盲目跟从建设的农庄,在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等方面给农民赖以生存的这片净土带来了隐患。合理开发休闲农庄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但怎样提防“变异”农庄,促进乡村经济有序发展,维护乡土自然生态环境,将成为有关部门面对的新课题。  [关键词]休闲农庄 潜在问题 解决对策    随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实施股票期权的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选择2005—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以及实证分析,认为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与民营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之间相关性较低,并挖掘这一激励制度失效的深层次原因,借鉴我国古代晋商身股制,并对此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股票期权 财务绩效 身股制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价值日益凸显,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货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