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教材对于语文要素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还隐含在编排体例中,不同内容、不同学年间呼应配合,总体呈现螺旋上升的规律。对于这些信息进行汇总解读,才能完整把握。”[1]以小说教学来说,七年级教材中,小说分散在各单元中,有绘本、科幻等类别,学生主要学习通用的阅读方法。九年级教材安排了三个单元的小说教学:九上第四单元现代小说、第五单元古典小说、九下第二单元现代小说,突出文体特点,关注小说类型,重在学习小说文体阅读方法。具体到每篇小说文本、小说单元,小说的语文要素、阅读方法前后勾连,既有连续性,又有明显的梯度。尤其是九下的第二单元,将所学的所有小说作了一个总结,我们在教九下的第二单元的小说时可以勾连之前所学的所有小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小说的丰富性、多样性。统编教材学习内容的关联引导着教师教“课程的语文”,帮助教师从“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的错误认识中走出来。而“统编教材强调,在一个单元中,教读是关键,它是实现单元目标的基础”,如何实现螺旋上升的小说教读课教学?我们以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和下册第二单元的《孔乙己》《变色龙》教读课为例,从三方面探讨螺旋上升的小说教读课教学路径。
一、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的承前启后
教学之前,目标先行。我们通过梳理教材与教材、单元与单元、单元内的小说知识,把某一篇小说文本放在教材的整个小说知识(方法)体系中去透射,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每一篇小说教学的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比较这两个单元的文本,九年级下册的小说,相比九年级上册的小说,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有所拓展和深化,理解起来更有难度。再比较两个单元的语文能力要点,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能力要点: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在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这些能力要点在4篇小说的“助读系统”中分布情况如表1:
解读单元导语、“助学系统”、文本,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单元的小说教学涉及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主题、小说风格、视角等有关的核心知识,教学任务从学习小说的基本要素提升到学习分析小说、反思现实、了解小说的多种风格。王荣生教授主编的《小说教学教什么》一书指出:“每一篇小说的教学内容都是特定的,同时又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在教特定内容的同时,照顾到共通的东西。”由此,我们为4篇教读课拟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表2):
“小说教学,一定要找到每一篇小说的独特之处与独特的价值,并据此进行教学。”[2]表2既落实教材要求,又体现教出小说独特之处独特价值,还体现了小说教学的梯度。选定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表明我们想清楚了要教什么,接下来就要通过设计导学任务,落实我们所教的目标。
二、导学任务之间的连续性、梯度性
“从学生的语文生活出发,发现真实的学习需求,走进言语材料,建构言语经验,通过情境素材形成驱动性任务来引导学习,这是当下探索的要点。”[3]学习任务因综合性、思维性、开放性,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课堂教学的抓手,我们把教读课上使用的学习任务称之为导学任务,这体现了教读课教方法的课型特点——教师教方法,学生学方法。小说单元的“助读系统”练习题既兼顾单元的整体性又体现了单元之间的梯度,我们以这些练习题作为教学切入点,设计导学任务,不仅把握住小说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体现小说教学的整体性和梯度。
如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把握情节能力要素,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情节梳理,而教学《孔乙己》和《变色龙》,学生在梳理情节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能够发现情节运行的特点。以下是这四篇小说的情节导学任务及设计意图。
《故乡》的梳理情节导学任务: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3。
设计意图:归纳情节主要内容,了解“故乡与返乡”情节模式。
《我的叔叔于勒》的梳理情节导学任务:根据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并回答问题。
⑴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结构梳理。
⑵按“原因→结果”的逻辑关系梳理。
⑶按“期待→破灭”的心理线索梳理。
⑷按“悬念→结局”的小说技巧梳理。
⑸从不同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你发现小说有哪些“变”与“不变”?
设计意图:了解小说情节发展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梳理情节。
《孔乙己》的探究情节导学任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你在咸亨酒店看到孔乙己的场景,并思考小说情节安排与课文中其他小说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描绘场景,了解小说情节构成特点。
《变色龙》的探究情节导学任务:按图表提示,完成情节梳理,并思考情节发展的规律,将之画成线形图。
设计意图:按照图表梳理小说情节,发现情节运用的规律。
这四项任务分别根据情节的特点设计,从感知情节内容上升探究情节如何运行,能力层级逐步增加。以此帮助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相对外在课文的关于小说的情节知识,培养读一篇进而读一类的能力。这4篇小说其他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任务设计,但我们在做任务设计时不仅考虑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连续性、梯度性,还要体现一篇小说教学任务之间的递进性。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设置四个递进性的任务:⑴从不同角度梳理故事情节。⑵探究以若瑟夫这一孩子视角讲故事的好处。⑶分析“轮船”环境设置的作用。⑷想象假如于勒發财,菲利普夫妇的表现。这四个任务,通过梳理、探究、分析、想象,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学习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到学习阅读这篇小说的方法,对小说有自己真切的感受和体验。
一、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的承前启后
教学之前,目标先行。我们通过梳理教材与教材、单元与单元、单元内的小说知识,把某一篇小说文本放在教材的整个小说知识(方法)体系中去透射,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每一篇小说教学的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比较这两个单元的文本,九年级下册的小说,相比九年级上册的小说,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有所拓展和深化,理解起来更有难度。再比较两个单元的语文能力要点,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能力要点: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在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这些能力要点在4篇小说的“助读系统”中分布情况如表1:
解读单元导语、“助学系统”、文本,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单元的小说教学涉及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主题、小说风格、视角等有关的核心知识,教学任务从学习小说的基本要素提升到学习分析小说、反思现实、了解小说的多种风格。王荣生教授主编的《小说教学教什么》一书指出:“每一篇小说的教学内容都是特定的,同时又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在教特定内容的同时,照顾到共通的东西。”由此,我们为4篇教读课拟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表2):
“小说教学,一定要找到每一篇小说的独特之处与独特的价值,并据此进行教学。”[2]表2既落实教材要求,又体现教出小说独特之处独特价值,还体现了小说教学的梯度。选定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表明我们想清楚了要教什么,接下来就要通过设计导学任务,落实我们所教的目标。
二、导学任务之间的连续性、梯度性
“从学生的语文生活出发,发现真实的学习需求,走进言语材料,建构言语经验,通过情境素材形成驱动性任务来引导学习,这是当下探索的要点。”[3]学习任务因综合性、思维性、开放性,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课堂教学的抓手,我们把教读课上使用的学习任务称之为导学任务,这体现了教读课教方法的课型特点——教师教方法,学生学方法。小说单元的“助读系统”练习题既兼顾单元的整体性又体现了单元之间的梯度,我们以这些练习题作为教学切入点,设计导学任务,不仅把握住小说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体现小说教学的整体性和梯度。
如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把握情节能力要素,教学《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情节梳理,而教学《孔乙己》和《变色龙》,学生在梳理情节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能够发现情节运行的特点。以下是这四篇小说的情节导学任务及设计意图。
《故乡》的梳理情节导学任务: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3。
设计意图:归纳情节主要内容,了解“故乡与返乡”情节模式。
《我的叔叔于勒》的梳理情节导学任务:根据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并回答问题。
⑴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结构梳理。
⑵按“原因→结果”的逻辑关系梳理。
⑶按“期待→破灭”的心理线索梳理。
⑷按“悬念→结局”的小说技巧梳理。
⑸从不同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你发现小说有哪些“变”与“不变”?
设计意图:了解小说情节发展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梳理情节。
《孔乙己》的探究情节导学任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你在咸亨酒店看到孔乙己的场景,并思考小说情节安排与课文中其他小说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描绘场景,了解小说情节构成特点。
《变色龙》的探究情节导学任务:按图表提示,完成情节梳理,并思考情节发展的规律,将之画成线形图。
设计意图:按照图表梳理小说情节,发现情节运用的规律。
这四项任务分别根据情节的特点设计,从感知情节内容上升探究情节如何运行,能力层级逐步增加。以此帮助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相对外在课文的关于小说的情节知识,培养读一篇进而读一类的能力。这4篇小说其他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任务设计,但我们在做任务设计时不仅考虑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连续性、梯度性,还要体现一篇小说教学任务之间的递进性。
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设置四个递进性的任务:⑴从不同角度梳理故事情节。⑵探究以若瑟夫这一孩子视角讲故事的好处。⑶分析“轮船”环境设置的作用。⑷想象假如于勒發财,菲利普夫妇的表现。这四个任务,通过梳理、探究、分析、想象,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学习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到学习阅读这篇小说的方法,对小说有自己真切的感受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