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复习 灵活积累 巧妙运用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求小学必背古诗75首,其中选编在人教版教材的60首古诗(包括“日积月累”里出现的古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精华,是学生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针对毕业班的古诗复习,笔者实施了以下策略。
  一 、摸清底细
  为了摸清学生掌握古诗的情况,课前我设计并油印了编有序号的古诗题目、朝代和作者的表格,让学生课前把自己还能背诵的古诗做个记号。
  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发现大多数同学记得比较牢的都是最近年级学过的古诗,学习时间越久远的忘得越多。同学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有的能背二三十首,有的只能背七八首。背得多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小学阶段的课本完整无缺地保存着,且时常翻看。背得少的同学则几乎没有翻看过以前的课本,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丢了或者当废书卖钱了。
  二 、范例引路
  要重温六年教材出现的60首古诗,甚至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求小学必背的75首古诗,方法很重要。我向学生推荐了“归类复习法”中的“按内容分类”来记忆古诗。以小学最后一学期(六下教材)一组“古诗词背诵”里的古诗为例子,以新带旧,一首诗带出一组内容相类似的诗。如:学习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我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这首诗写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类似这样的古诗,还学过哪些?”这样,一首新学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带出了一组过去教材学过的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求背诵的75首诗中出现的送别诗:《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赋得古原草送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谓是“一发动全身”,既增进了理解,还加深了记忆。
  同样的方法,教学六(下)教材里的两首古诗:《石灰吟》《竹石》,带出了之前的托物言志诗,即《墨梅》《马诗》;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带出了另外的两首爱国诗,即《示儿》《过零丁洋》。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挥教材“例子”功能,复习课也可以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一首诗带出一组诗,有利于学生进行横向地比较与联系,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容,还可以顺带让学生领悟类似内容的古诗的表达方法,埋下创作古诗的种子。例如:在归类复习送别诗时,引导学生发现除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没有直接抒发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的诗句外,其它几首送别诗都有直接抒发情谊的诗句,且大多数都是放在了诗的最后两句。可让学生把表达朋友间深厚情谊的诗句找出来,并告知学生这些都是名句,经常被引用在朋友的惜别和情谊的表达上,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人们常用它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厚情谊。
  三、编辑诗集
  范例引导学生按内容分类复习古诗后,我又引导学生通过“编辑诗集”集中强化来复习古诗。我让学生用A4纸订一个50页厚的小本儿,将教材里出现的60首古诗或者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求背诵的75首古诗按给定的内容主题“送别篇”“咏物言志篇”“爱国篇”“读书篇”“边塞篇”“山水田园篇”等分类誊写,一页写四首。学生在易写错的字词下面标上小三角符号,提醒自己注意。“诗集”编好后,请父母在扉页题写鼓励或指导背诵古诗的话语,给诗集编上目录,设计封面并拟定诗集名,最后写上编者姓名。这样,诗集就算编好了。
  给定内容主题和具体的任务,指导学生课后自行分类整理古诗并编辑成诗集,这样学生就有了深入动脑思考的过程,记忆的效果要比教师硬灌进去的效果好很多。
  四、集中诵读
  “编辑诗集”是一个记忆过程,是学习方法,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已学过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求背诵的古诗。因此,编了诗集,就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上集中读读、背背、讲讲、写写、说说(诗意),要求学生课外抽时间反复诵读,适当默写,牢牢记住。也可以发挥课前三分钟的作用,抽签背诵,即:将学过的古诗题目、作者、朝代写在纸片上,老师在准备好的写着学生姓名的纸片上抽学生上台抽签,抽到哪一首背诵哪一首古诗。
  五、强化难点
  将学生容易理解错的词句当作重点和难点来复习。如:
  1.通假字
  “风吹草低见牛羊”“月黑见渔灯”两句中的“见”都是通假字,都通“现”,显现,显露出来之意,因此读“xiàn”,不读“jiàn”。而在“洛阳城里见秋风”也有“见”,但在这个“见”是“看见”的意思,并无“显现”之意,不是通假字,所以不读“xiàn”。王维《鹿柴》中的“柴”是通假字,通“寨”,所以应读作“zhài”,不读“chái”。“不教胡马度阴山”中“教”也是通假字,通“叫”,故读“jiào”。
  2.古代单音节词
  古诗中,有的两个单音节词语连在一起,很像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比较典型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妻子”和“衣裳”。在现代汉语中,这是两个双音节词,“妻子”和“衣裳”的后一字“子”“裳”均要读作轻声。但是在古代,“妻子”两个字分别表示“妻子”和“子女”;“衣裳”在古代也有“上衣下裳”的说法,“衣”是穿在上身的服饰,“裳”是穿在下半身的服饰,类似于今天的裙裤,男女都可以穿。鉴于此,在本诗中的“子”“裳”作为单音节词,不能读作轻声,应分别读作“zǐ”“cháng”。
  3.多音字从义
  杜甫《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重”是多音字,花“重”表现了春雨后花儿“红艳艳、沉甸甸”的红艳欲滴状态,因而要读“zhòng”,不能读“chóng”。而张籍《秋思》中的“欲作家書意万重”,是说家书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多很多,“万重”,就是“很多层”的意思, 要读“chóng”,而不能读“zhòng”。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里“重”作“再”“重复”讲,也要读“chóng”。
  4.推敲字义和词义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中的“青春”是指“明媚的春天景象”,现代汉语的“青春”是指“青年时代”。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的“坐”字作“因为”讲,不是现在的“坐下”之义。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和李贺的《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中的“走”都是“跑”的意思。古代称“跑”为“走”,现在说的“走”,古代叫“行”。
  六、巧妙运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如果学生在说话、写作时能恰当运用古诗,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适当出了一些考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让学生理解记忆古诗,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说话、习作中用过或者还可以运用的诗句。
  古诗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我们教师是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纽带,因而古诗复习的任务不只在“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厉害了,我的国!继“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后,“高铁外交”又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名片。从总理出访介绍高铁,到中国参与东南亚、英国等多国的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和创造的代名词。据此完成1~2题。  1.(2018年·四川)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的优势在于  A.运价低 B.机动灵活  C.成本低 D.运速快  2.(2018年·四川)
【摘要】听写是帮助学生复习字形、丰富积累的好办法,历来为语文老师所重视。常规的听写都是以老师读、学生写为主。形式单一,鲜有变化,教学效果不显著,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变换形式,让词语听写有趣、高效,就成了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变換形式;有趣;高效  听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传统语言训练方式,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和积累字词、句式。但单一化的“一听一写”模式令人厌倦。怎样提高学生的
【摘要】 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应该包括社会活动,即学生应在学校里学习公民活动,使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协调,而不是把学校当作象牙塔,与社会生活完全脱节。体验式教育是通过实验来认识周围事物,用亲身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小学的德育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理论过多,实践过少的状态,我们尝试用体验式教育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
【摘要】高效课堂被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是最理想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教师们努力的目标。高效课堂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教师教学轻松,教师的工作压力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好。简单地说就是营造一个“优质、高效、轻松”的课堂,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追求。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在小学数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例如,结合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创设一些
【摘要】课外阅读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包括人的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审美情趣、道德修养、胸怀境界、价值观、人生观。物理课外阅读对于加强物理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物理;兴趣;科学素养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信息传递的一种良好方式,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内阅读和教学毕竟是有限的,学生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愈加紧密,外语在我国各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在此背景下,外语教学成为我国各大高校中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外语人才十分必要。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语言实验室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较为强大的支撑,语言实验室的自身功能十分全面,相关教学资源也较为丰富,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便利、开放的环境,也可以为推动高校外语专业教
【摘要】乒乓球运动是本镇的特色体育运动,本校是本镇唯一一间国家级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线条是绘画中最为概括最为简明的表现形式,我们把线描画活用起来,把最贴近学生身边的运动项目(乒乓球)作为线描画教学的源泉,以乒乓球活动为载体,进行低年级儿童线描画教学尝试和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线描画教学;低年级;儿童线描画;线条;美  乒乓球运动是本镇的特色体育运动,是当地最普及、最有影响力
【摘要】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影响阅读的效率和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会影响所有学科的读题、审题能力。在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掌握一些实用有效的教学法,就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的要求中提到:“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阅读是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了解世界的主要手段。但是,我国农村山区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阅读教学中对生词和歧义词处理不当、阅读教学中偏重对阅读材料的教学,忽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偏重对知识的教学,缺乏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当前,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最大弊端,就是学生的作文,如内容不具体、满纸套话、瞎编乱造、抄袭等。那么,怎样有效地克服这些弊端,让学生喜欢作文呢?这是教育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寓教于乐;作文;兴趣  兴趣是对于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心理活动,當发展成为爱好时,就成为一个人较长久而相对稳定的倾向。兴趣和爱好都是积极性的来源,影响着人的能力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