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鸽

来源 :译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外正是一派3月风光,太阳恣意照耀着,冰凌像流泪似的滴着水,但在这里——散发着一股旧物气息、架子上放着陶瓷小摆件的15号住宅里,却是永远的秋意。
  一个小老太太,简直就像朵蒲公英,一吹就散。她年届八旬,稀疏的银发细如绒毛,梳得服服帖帖,只有那么一小绺在右耳上面翘着,使得“蒲公英”的模样略显轻浮。小老太太站在窗前,把干巴了的紫罗兰一朵一朵地揪下来。
  只是她的心思并不在紫罗兰上,也不在冰凌滴下的水珠上。小老太太明显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忽而四处张望,忽而倒换着双脚,忽而张开嘴巴,可马上又闭拢了。最后,小老太太终于痛下决心,迈起小碎步快速走到门口,大声央告道:“科拉拉·阿列克谢耶夫娜!科拉拉·阿列克谢耶夫娜!”
  第二声哀求后,隔壁房间里传来了床铺的吱嘎声和愤怒的呼哧声。“蒲公英”不禁害怕起来。
  “这是怎么了?好人儿,您还在睡吗?”
  “睡个球啊,塔玛拉·瓦西里耶夫娜!”一个低沉的声音带着怒气回应道,“刚给高血压折腾完,这就又被你这个蠢货吵醒啦!”
  “蒲公英”的脑袋都快缩进脖子里了,但她已经铁了心,已经没有退路了。
  “科拉拉·阿列克谢耶夫娜,劳您大驾……能打扰您一下吗?”她的唤声透着老妪特有的那种客气劲儿。
  钢丝床暴躁地嘎吱作响。光着脚丫的后跟踏在地毯上发出一阵闷响,接着声音就更响了——这是踩在地板革上了。听见这样愤怒的脚步声,“蒲公英”把身子缩得更紧了。
  一个75岁左右、有唇髭的胖老太朝房间走来。此人名叫科拉拉·阿列克谢耶夫娜·什维德琴科,是“蒲公英”的远房亲戚——她嫂子的侄女,而她哥哥已去世多年,反正就是这样一类的亲戚关系。胖老太那件蓝色的睡袍上散落着一些花朵图案,犹如一个个巨大的斑点——这是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罂粟花和玫瑰花的混合体。
  科拉拉一开口就暴露出了南方人身份,而在感到惊讶或者高兴的时候,她就会摊开两手,用一种夸张的表情惊叹道:“噫!你说啥呢!”
  但这会儿却不是那种时刻。这会儿老太婆刚被吵醒,气不打一处来。科拉拉进得门来,便怒气冲冲地瞪着“蒲公英”。
  “还有完没完?饭——我做,菜——我买,药也是我抓……我累得像死狗一样,您还要来烦我。您到底想干啥,塔玛拉·瓦西里耶夫娜?又要我来念信?”她唠叨着。
  “蒲公英”一个劲地点着头。
  “念啥呢?恐怕您都会背下来呢。莫非还能念出点新名堂?”科拉拉·阿列克谢耶夫娜一面挖苦着,一面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并开始抱怨起来。
  “蒲公英”歉疚地眨巴着眼睛,等待着暴风雨结束。终于,胖老太从桌上抓起一封皱巴巴的信,凑近眼睛,刚要张口念的时候,忽然想起:美梦被扰醒——这气还没出够呢。
  “您怎么自己不念呀?信是写给您的,又不是我!还是您念吧,我才不管呢——我可受够啦!”她絮叨着,把信硬塞到“蒲公英”手里。
  小老太太接过信,眯缝起眼睛,反复摩挲着。科拉拉用审视的目光观察着,胖大的身躯似乎透出某种优越感和挑衅的意味。
  猛然间,“蒲公英”像变了个人。什么事情她都可以忍让,唯独这件事情不行,因为对她来说,这可是天大的事儿。她气得噎住了,连话都说不全了,结巴道:“您……您……我……您……”
  有唇髭的老太婆默默地听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蒲公英”那焦急不安和期期艾艾的情状,对她而言并不陌生,所有这一切她都已领教过多次了。科拉拉心里清楚得很,在如此这般的车轱辘话中马上准会蹿出一个像蟹钳般扎人的字眼——“白内障”。科拉拉耐心地等着。这个字眼终于如期而至,于是这位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扬扬得意地点了点头。
  “蒲公英”消停下来,好让自己深吸一口气,接着,边打着嗝,边眨巴着微肿的眼睑。
  “您还是滚回文尼察去吧!不过即便在那里您也不会太招人待见的。您跟谁没吵过架呀!”末了,“蒲公英”抽噎似的说道。
  这番话打乱了吵架时的惯常节奏。被戳到痛处的科拉拉怒上心头,开始大喊大叫,似乎不是要以理服人,而是要以声压人。那里没人需要她?她怎么就不招人待见了?这莫斯科又有什么好的呀?她干吗要给这老太太当老妈子?
  科拉拉嗓门越来越高,因为她真切地意识到:在文尼察确实没有人需要她了。即便在那里她也无处投奔。
  分贝越来越高。惊恐万分的“蒲公英”将干瘪的脊背紧贴在壁纸上,并准备尖声呼叫“救命啊”。就在这当口——按常理接下来就该发生大爆炸,并把“蒲公英”炸成碎片了——科拉拉却忽然泄了气。尽管她还嘟囔了一阵子,可已经没了势头,没了冲劲儿,最终偃旗息鼓。
  挂着玫瑰色窗帘的房间里一片寂静。“蒲公英”眨巴着眼睛。科拉拉冷静下来,脚后跟重重地踩在地毯上,发出咚咚声。约莫过了十分钟,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气鼓鼓地停下脚步,拿起信。
  “蒲公英”怯生生地坐到沙发的边沿上。大家都心平气和了。
  “那您就听着吧,塔玛拉·瓦西里耶夫娜,我的好人儿!”科拉拉故意学着她的腔调说,接着便念了起来。
  她口齿清晰地念着,嗓门很大,却没有任何表情,也不断句,让人觉得好像每隔一个相同的时段,就有一粒硕大的芸豆掉落在铁板上似的。亲爱的奶奶!
  每封信里你都问我过得怎么样。我一直都是老样子,也就是说,一切正常。我住在北方,还在原来的地方上班。单位里大家都尊重我,我表现得不错,跟同事们相处融洽。我身体很好,从不生病,也没有冻伤过,從未住过院。老太太呀,你就别烦神啦。伏特加我已经不喝了,因为它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偶尔喝点儿红酒或一小瓶啤酒,不过那也只是赶上什么大事或节日。
  我吃得很好,胃也没啥毛病。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因为这边有不少人得了胃溃疡,都是吃干粮吃出来的……
  “我的老天爷呀!胃溃疡!”“蒲公英”骇然惊呼道。   科拉拉用一种不满的眼神望着她,继续念道:
  我穿得很暖和。前不久买了一件进口的高领棉袄,牌子叫作“阿拉斯加”。说到穿鞋子,这要看天气。所以奶奶呀,你就放心吧。每天晚上我都看电视,包括《新闻报道》节目,以便及时了解世界上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这里电视画面特清晰,虽说离电视塔比较远……
  “你念念‘瘦得干巴巴’,对,‘瘦得干巴巴’的那段!”“蒲公英”急不可耐地提醒道。
  科拉拉皱了皱眉头,提高了嗓门:
  奶奶呀,你在信里问我娶媳妇了没有。上哪儿找媳妇去呀,这里一个正派的女孩都没有,都是些骚……口红涂成那样,裙子短得连屁股都看得见,就这么到处显摆,也不管冻得长筒袜都快粘在腿上了。这样的女人我怎么能看得上呢。再说,她们都瘦得干巴巴的。这不,前两天我跟一个小丫头轧马路去了——就像常言说的那样,瘦得都没人样了。假如你把她抓在手里,她都会从手指缝里滑出去的……
  读到这里,科拉拉重重啐了一口,斜睨了“蒲公英”一眼,接着念道:
  所以呀,奶奶,我暂时还没娶上媳妇,也不打算……还该给你写些什么呢?你在信中要我尽快去你那儿,或者把你接到我这边来,要不然你就活不下去了,连送你入土的人都没有了。没事呀,奶奶,怎么会活不下去呢?咱们老太太身板硬朗着呢,不过我不能把你接过来,因为你习惯不了的,再说这里气候寒冷。我也没法去你那儿,因为车票太贵,路途又太远。由于挣钱不多,我就没法给你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了。奶奶,这你可得原谅我。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因为一张纸已经写满了。
  你的孙子谢辽沙
  信早就念完了,可“蒲公英”一直坐在沙发上,一脸宽慰而幸福的表情。这封信她昨天就已经听过了,上周也听过一遍。要是收不到信,她就会因不安而憔悴不堪,可这会儿就没事了,就可以活下去了。只可惜眼睛不好,就连谢辽沙的笔迹也看不清了。不过这也不要紧,科拉拉会念的,虽然她——科拉拉并不好相处……算了,还是不说她了吧。
  之后,两个老太太开始吃晚饭。“蒲公英”咀嚼着,吞咽着,可感到无滋无味。她又动起了心思。
  “科拉拉·阿列克谢耶夫娜,好人儿,咱们写封回信吧?”她怯生生地问道。
  “都回了两封啦!”科拉拉回答道,听上去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打碎了,不过她的声音还是挺温和的。
  “蒲公英”叹了一口气,但也不再坚持了,只是问道:“那地址您写对了吗?”
  科拉拉动了动身子,但并无恶意。今天她便就此打住了。
  “难道我是第一回给他寄信吗!”她低声埋怨。
  过了一个钟头,“蒲公英”又不安起来,迈着小碎步走到科拉拉跟前。
  “谢辽沙好久没有来信了!也不知为什么,他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又说丧气话了……他们老爷们儿写字又不难。没事儿,会来信的,跑不掉的。”科拉拉答道。
  这一天——3月诸多日子中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2月也是如此,1月也是,5月,如果她俩都能活到那会儿的话,也将会如此。
  晚上,“蒲公英”睡觉去了,科拉拉悄悄来到她的房间门口,往里看了看,然后转身走进厨房,拿出一张纸,不假思索地动起笔来:
  亲爱的奶奶!
  这不,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知道你肯定又担心坏了。我的身体还是跟之前一样好,什么病也没有,甚至连感冒都没有过,虽然这边好多人都得了流感。下了几天雪,现在又出太阳了……
  科拉拉全神贯注地写着,似乎进入了角色。其实她早已驾轻就熟了。这是第几封信了?第30封,还是第50封?她已经数不清了。
  除了孙子,“蒲公英”没有一个亲人了。而孙子17年前就到雅库特钻井去了,从此音讯全无,没有来过一封信、一张明信片、一个电话。科拉拉曾试着打电话询问过,可一无所获。人家回了一句“收件人已不在该地址”,就挂断了。
  孙子不是把老奶奶给忘了,就是被抓进去了,也极有可能,他早就死了。北方嘛,大家都知道,天寒地冻,酒喝多了,一旦倒在路上睡着了,那就死定了。而谢辽沙以前就很喜欢喝酒。
  写完了信,科拉拉打了個哈欠,把信又读了一遍,装进了信封。明天她要去商店买食品,回来后,她就说是在信箱里拿到的。科拉拉站起身来去睡觉了,她那硬得像石头一样的脚后跟踩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响声。
  (谢子轩: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邮编:210023)
其他文献
一個人无聊时通常就是你想象的那样:手托着面颊,肘部靠在平坦物的表面或者直接放在另一只手臂上、腿上或膝盖上。他们的目光望向外侧,有时直接看向盯着他们看的人,有时,目光空洞,越过别人,看向远处,面无表情。这就是所谓“十英尺房间里的十二英尺的凝视”,这也正是售卖莫斯科纪念品的小贩的常见姿势。  当然,无聊还有其他特征。他们背部通常是直的,令人惊讶的是,无聊是通过后腰和臀部表现的,而不是肩部。就像莫斯科红
秀子一早就挎着篮子出村了。她打了满篮子猪草,直起腰来喘了一口气,抬头看看天,发现空中有一大群云朵。云朵们变幻着形状在玩耍。有一朵云调皮得很,她离开了大部队,独自表演起了低空飞行。  一不小心,这朵云挂在树枝上。她慌了,拼命地挣扎、呼救。没有云朵看到她。云朵们玩了一会儿,浩浩荡荡地向远处飞去。  这朵云绝望地哭了。  秀子跑到树下,说:“你别哭,我来帮你。”她像猴子一样爬上树,小心翼翼地把缠在云朵身
911警务的电话录音伴有沙沙的杂音,音质业已失真:这首先让狄娜想到夏日里电影放映员曾为她展示过的那些手法。当时她在电影院做零售员,电影院地处闹市,规模不大,仅有五个放映厅。  影院大厅没有安装空调,所以狄娜不得不时刻保持小心,以免汗珠滴进奶油爆米花或装有道氏或朱诺牌糖果的大纸箱上。末场电影一开始,狄娜就会溜进放映室,用苏打水或玉米片贿赂放映员斯图,好让她在放映期间享受一下小房间里的冷气。斯图三十七
三国时期,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朱然,他活着的时候曾干过擒杀关羽、打败刘备的“壮举”,但这些事情都不足以让后人记住他、对他产生什么好感,可是他死后却干了一件令世人不得不感谢他的壮举,那就是给自己修了一座等级甚高的朱然墓。这座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关三国时期考古的一项重要发现,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规模最大、国宝珍品较多、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而墓中出土的14
马库斯·梅灵不是三十四岁就是三十五岁,他自己也常常搞不清楚。他住着一套两居室的公寓,带一个小厨房,一个小阳台。跟他的邻居们所不同的是,他没有电视。他不看电视,而是读探险小说。他最喜欢的是《白鲸》—已经读了四遍—也非常喜欢约瑟夫·康拉德和格雷厄姆·格林。他在一个机关里工作,在那里他拥有一张写字台、一个图章和许多支圆珠笔。电话他用不着。他的工作是审阅即将升职的人填写的表格,从中找出格式上的错误。如果发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等现象。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从大量的阅读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效率。  关键词:阅读课;提问;有效;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2-028-02  我们知道,小学生学英语需要接触各种
【摘要】本文通过仔细观察学生英语听力问题的种种表现,进一步探寻了影响学生听力的障碍因素,继而在分析了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听力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听力 学习现状 对策  听力考试在各类各级考试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听力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英语的综合成绩,也直接制约学生的交际能力。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教学目
经理有祈祷的习惯,但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或在教堂里什么的。祈祷的时间要看周围的环境;至于地点,则没什么要紧的,只要他是独自一人,并且确信没人能打断他。  他不是信徒,不相信自己的祈祷会得到回应。他不参加宗教仪式,也不了解教义问答手册上的基本祈祷文。他滔滔不绝的祈祷文完全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并在年复一年的诵祷中逐步完善。  祈祷能帮助他明确并且评价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从而给它们排
拉特利奇记得那个新兵蛋子是什么时候上前线的。杜格尔·克尔身材结实,却没有大部分同龄人的个子高。是一名好士兵。话不多,可靠。一年,不,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不到,他就将成为众多阵亡士兵中的一个。和往常一样,拉特利奇那天晚上特意抽了点时间叫这个新兵过来,和他说了一会儿话,问他是什么地方人,还问了一点他的家庭情况。等到要给阵亡士兵的家人写信的时候,对士兵的情况有所了解还是很重要的。  杜格尔说:“我来自格
楔 子  这种感觉该怎么描述呢?  从身体的深处,下腹部的位置隐隐传来了一丝似乎要痉挛的不适感。倒还远远称不上是疼痛,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隐约感觉到那里在咕咕作响。  “要下雨了。”有吉州波这么想着。  从36层楼的窗口俯瞰大地,哈得逊河已经被薄薄的雾霭所笼罩,远处的自由女神像依稀可见。  如果说那座雕像是遥对祖国而立,那这15年来,州波或许也是身朝东京方向硬撑着活下来的。  1993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