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阅读】
谁的故乡不沉沦
□耿 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般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将“背”理解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作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作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这话真是说到了骨髓,彻肤彻骨。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木,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治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那些炊烟留在土里,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制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人们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选自《北京文学》2011年第6期)
写作借鉴
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本文作者对此深感忧虑。文章脉络清晰,以“谁的故乡不沉沦”为题、为线索,贯串全文,引人深思;行文中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全文句式整齐,层层推进,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习作展示】
乡 事
□陈娅宁
青石板的小路上,有我留下的脚印,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到不了的都叫远方,回不去的叫故乡。
乡村是城市的根,是水泥森林中彷徨的人回不起的故乡,回不去的过去。
我们再也离不开电子产品,看似多彩的生活实则单调而空虚。想想那些在乡村的暑假,彻耳的蝉鸣也不显得聒噪。每一个村子都有一棵大树,五个人拉手才能合抱的大树,而大树多是空心的,空心到让人担心它会支撑不住。恰恰相反,这空心的大树往往枝繁叶茂,在夏日为乡人投下一地婆娑的树荫,提供一席谈天之地。树下只有几块石板,没有规整的大理石气派,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被多少宽大的手掌摩挲,它变得平整。饭后,晚霞满天,乡人手持蒲扇,相聚于此,说着农忙的劳顿,烦心的家事。乡人时不时抿一口自家种的清茶,妇人怀中的婴孩在软软的乡音中沉沉睡去,不知月上柳梢头。家门前一盏昏黄的灯,一声妻儿的呼喊和着山中猫头鹰那怪异的叫声,乡村快睡着了……
乡村的夜黑得干净、纯粹,因为乡村没有彻夜的灯火,只有微红的木炭在灶中偷偷燃着,是母亲对游子的归来心存的一丝期望。
每当我们穿越隧道,汽车尾气让我们作呕,便情不自禁怀念起那炊烟的味道。炊烟便是家的味道,一家人守着一缕炊烟,就是守着一生的幸福。
乡村的冬日,雪飘得惹人驻足,当你在雪中茫然不知所措,外婆扯着嗓子喊,或生起灶火,在家的上空飘出一缕熟悉的炊烟,引着我回家。她总会用她布满老茧的双手递上一杯热茶,还一直嘱咐着要双手接。踮着脚,用她的大手在我的衣帽间摩挲着,用掌心的温度悄无声息地去融化总也不肯落的雪花。总有忙不完的家务事,耳畔总有她厚厚的棉鞋踏在木台阶上沉闷的声响,让人心疼。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我们总在路上,我们是离弦之箭,期待和弓的下一次重逢,又注定必然远去。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天涯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炊烟梦里萦,心乡有此影。炊烟是乡村的丝巾,炊烟是家人呼唤儿女的回音。炊烟是古典田园诗的韵脚,是流传在土地深处、民间摇篮曲中的一部分。
当炊烟的温暖融化屋檐上的积雪,迎来乡村的春日;当朝阳在炊烟的萦绕中升起,又是乡村美好的一天。
相似对比
相似度:百分之五十。全文充溢着作者对归不去的故乡的深情呼唤,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故园一去不复返。故乡的夜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却暖得让人安心;故乡的冬日冷得让人不知所措,却少不了一双温热的大手。作者的情感在城乡景物的两相对比中喷涌而出,引人共鸣和深思。另外,文章语言含蓄隽永,如诗如画的意境让人沉醉。
谁的故乡不沉沦
□耿 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般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将“背”理解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作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作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这话真是说到了骨髓,彻肤彻骨。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木,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治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那些炊烟留在土里,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制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人们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选自《北京文学》2011年第6期)
写作借鉴
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本文作者对此深感忧虑。文章脉络清晰,以“谁的故乡不沉沦”为题、为线索,贯串全文,引人深思;行文中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全文句式整齐,层层推进,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习作展示】
乡 事
□陈娅宁
青石板的小路上,有我留下的脚印,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到不了的都叫远方,回不去的叫故乡。
乡村是城市的根,是水泥森林中彷徨的人回不起的故乡,回不去的过去。
我们再也离不开电子产品,看似多彩的生活实则单调而空虚。想想那些在乡村的暑假,彻耳的蝉鸣也不显得聒噪。每一个村子都有一棵大树,五个人拉手才能合抱的大树,而大树多是空心的,空心到让人担心它会支撑不住。恰恰相反,这空心的大树往往枝繁叶茂,在夏日为乡人投下一地婆娑的树荫,提供一席谈天之地。树下只有几块石板,没有规整的大理石气派,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被多少宽大的手掌摩挲,它变得平整。饭后,晚霞满天,乡人手持蒲扇,相聚于此,说着农忙的劳顿,烦心的家事。乡人时不时抿一口自家种的清茶,妇人怀中的婴孩在软软的乡音中沉沉睡去,不知月上柳梢头。家门前一盏昏黄的灯,一声妻儿的呼喊和着山中猫头鹰那怪异的叫声,乡村快睡着了……
乡村的夜黑得干净、纯粹,因为乡村没有彻夜的灯火,只有微红的木炭在灶中偷偷燃着,是母亲对游子的归来心存的一丝期望。
每当我们穿越隧道,汽车尾气让我们作呕,便情不自禁怀念起那炊烟的味道。炊烟便是家的味道,一家人守着一缕炊烟,就是守着一生的幸福。
乡村的冬日,雪飘得惹人驻足,当你在雪中茫然不知所措,外婆扯着嗓子喊,或生起灶火,在家的上空飘出一缕熟悉的炊烟,引着我回家。她总会用她布满老茧的双手递上一杯热茶,还一直嘱咐着要双手接。踮着脚,用她的大手在我的衣帽间摩挲着,用掌心的温度悄无声息地去融化总也不肯落的雪花。总有忙不完的家务事,耳畔总有她厚厚的棉鞋踏在木台阶上沉闷的声响,让人心疼。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我们总在路上,我们是离弦之箭,期待和弓的下一次重逢,又注定必然远去。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天涯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炊烟梦里萦,心乡有此影。炊烟是乡村的丝巾,炊烟是家人呼唤儿女的回音。炊烟是古典田园诗的韵脚,是流传在土地深处、民间摇篮曲中的一部分。
当炊烟的温暖融化屋檐上的积雪,迎来乡村的春日;当朝阳在炊烟的萦绕中升起,又是乡村美好的一天。
相似对比
相似度:百分之五十。全文充溢着作者对归不去的故乡的深情呼唤,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故园一去不复返。故乡的夜暗得伸手不见五指,却暖得让人安心;故乡的冬日冷得让人不知所措,却少不了一双温热的大手。作者的情感在城乡景物的两相对比中喷涌而出,引人共鸣和深思。另外,文章语言含蓄隽永,如诗如画的意境让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