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消费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shui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渠县地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甘孜州最北面,幅员面积2519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26米,县城距州府康定697公里、省会成都1070公里,是四川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区位最边远的县,也是全省乃至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量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户5824户23837人。近年来,石渠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用好用活东西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政策,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坚持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累计实现91个贫困村退出,4816户20083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地形地貌奇特,冰川、雪山、草原、湿地构成了风格独特的自然景观,神秘的利山巨石群,长沙贡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真达神鹿谷—白唇鹿省级自然保护区、洛须白马神山、呷依格萨尔温泉等旅游资源禀赋独特,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17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星罗密布,湿地面积达110万公顷(泥炭湿地约30万公顷),是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腹地,享有“世界最美湿地”之誉。
   (二)唐蕃重镇地位凸显
   石渠是藏汉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的十字路口,是文成公主进藏—千年唐蕃古道不可替代的历史重镇。这里有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驻藏大臣赵尔丰行辕遗址,更有打响解放西藏第一枪、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洛须红色历史文化,被定位为“千年唐蕃古道”。
   (三)石刻文化异彩纷呈
   石渠吐蕃石刻考古入选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拥有世界最长的巴格嘛呢石经墙、最远古的松格嘛呢石经城和穆日嘛呢石经墙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照阿拉姆石刻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系列唐蕃摩崖石刻佛像等各类级别的文物18处,被赞为“石刻艺术王国”。
   (四)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石渠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区,传统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藏区特色,民俗文化、部落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真达锅庄等民俗艺术别具特色。全县有46座寺庙、5个尼姑活动点,“格鲁、宁玛、萨伽、噶举”教派俱全,色须寺是康巴藏区唯一有资格授予“格西”学位的寺庙,志玛拉宫是康巴地区四大著名的度母庙之一,有“吉祥太阳部落”之称。
   (五)特色产品丰富齐全
   石渠地大物博,农特产品琳琅满目,中藏医药神奇独特。已查明药用植物有271种,并盛产虫草、贝母、鹿茸、大黄、羌活等野生动植物药材,被赞为“高原特产宝库”。
   二、强化政治担当,坚定决胜信念
   石渠县作为甘孜州乃至四川省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县委把脱贫攻坚作为天字号政治工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州相关脱贫攻坚重要精神,紧扣《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厚植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理念,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凝聚起攻城拔寨的责任担当和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在全县上下树牢了“海拔再高也要发展、贫困程度再深也要致富、贫困面再大也要摘帽”的决战决胜思想。房、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解决,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域旅游打造、产业发展布局”相结合,洛须镇成功申报为省级特色小镇。
   三、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一)探索“支部+协会+合作社”模式,多渠道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按照“立足资源、建强基地、做大品牌、拓展市场、惠及群众”的原则,以建成沿S456线绿色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带为契机,给11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注入产业发展资金6270余万元,努力探索高寒牧区产业扶贫新路子。同时,成立石渠县太阳部落农畜土特产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500万元,将全县零星的合作社聚力成拳,抱团取暖,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有效解决了合作社“量小质弱”等问题。目前,该公司已开发牦牛酸奶、奶渣、野生枸杞等11大类45个产品,石渠白菌、藏系绵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特色牦牛酸奶获得国家SC认证、牛羊肉获得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2018年至今,销售金额达560万元。
   (二)采取“园区+龙头企业”模式,規模化促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抓实G215沿线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投资2.62亿元(完成投资1.9亿元),建设占地3479亩的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旅游休闲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三区合一”的现代农业综合体,采用“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各相关主体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2018年9月至今实现收入1960万元,带动了18个入股合作社及1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收入251万元,使石渠县成为青海省玉树州、四川省成都市乃至广东省深圳市优质绿色新鲜果蔬供应且富有竞争力的“菜篮子”基地,引领全县农业经济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强力推进青藏药谷特色中藏药材基地建设(其中:大黄7000亩、沙棘2700亩、野生枸杞1000亩),实现沙棘、枸杞、种养殖业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创新“生态+全域旅游”模式,全方位促进特色旅游产业提升
   以“石渠湿地”品牌打造为机遇,通过走“农旅、牧旅、文旅”融合发展路子,成功创建邓玛湿地、真达神鹿谷、色须部落文化和巴格玛尼4个国家4A级景区,普公坝等4个省级湿地公园,长沙贡玛国家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2018年至今,实现旅游收入8.1亿元。努力将“世界最美湿地、千年唐蕃古道、石刻艺术王国、吉祥太阳部落”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四、搭好援建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一)突出生产交流合作
   加强与对口帮扶(援建)单位交流合作,通过对口帮扶单位牵线搭桥,组织开展群众技能培训2034人次。建立“产地保原料、院校提质效、企业注活力、农民增收益”的机制,建成牦牛奶检测中心,与成都大学食品学院签订《食品加工研发协议》,加强与新津伍田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牦牛肉系列罐头产品,切实拓宽产品生产链、提高附加值。
   (二)突出销售渠道拓展
   结合州委、州政府迎春购物月、甘孜消费促进月、农牧区集市贸易、地方节庆会展等积极开展惠民促销活动,有效改善和丰富了市场商品服务供给,引领带动了全县消费市场提质升级。与深圳市携手结对开展“吉祥太阳部落·邀请深圳回家行动”,积极开展礼遇吉祥太阳部落、体验藏区民俗民风、感受草原部落文化、品尝无公害农畜产品等系列活动,切实促进消费扶贫工作。
   (三)突出品牌宣传营销
   深入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强化“圣洁甘孜 太阳部落”品牌打造,积极参加广东省丝博会和四川省农博会、西博会等国家、省、州级展会,对口帮扶单位免费设立1200余平方米以上省、州、县三级产品销售展示专区,举办以“太阳部落、云端石渠,相约蓉城”为主题的农特产品推介会,与徽记集团、苏宁集团、成都中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石渠造”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四)突出惠民促销工作
   大力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鼓励优质“石渠造”产品参与“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等省、州级市场拓展活动,举办“石渠+对口帮扶单位”惠民促销活动4场次,地方性节庆促销活动3场次;并与广东省深圳市、成都市金牛区、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中粮集团可口可乐公司、成都大学等7家对口帮扶单位签订《消费扶贫—以购代捐框架协议》,覆盖消费扶贫人群15万人,进一步拓展流通渠道,拉动消费增长。
   (五)突出旅游环线打造
   结合石渠三省区结合部区位优势,积极建构“一环两带三区”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打造“一日游三省”精品旅游环线,实现让游客“游在牧区、住在洛须”的完美享受。充分发挥玉树巴塘机场、果洛机场和甘孜格萨尔机场及国省干道物流优势,攻克地处高原而造成的“双向流通”梗塞。
   (六)突出服務平台建设
   全面推进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打通了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到村物流站点“最后一公里”,深化电商品牌打造、网货培育、电商大数据、人才培养、产品溯源等电商生态系统建设,商务服务民生能力水平不断提升。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哄抬物价,假冒伪劣现象,治理欺诈消费、绑架消费行为。建立产品追溯机制,加强对扶贫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建立产品质量投诉机制,加强市场整治,及时处理消费投诉,建立科学和完善的配套措施,确保消费扶贫不走样,不变质,持续健康发展。
   五、秉持综合施策,激发内生动力
   (一)抓好“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贫困户既是消费扶贫的帮扶对象,也是消费扶贫产品的供应者。县委通过积极转变帮扶思路,从单一给钱给物“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鼓励各级机关和干部职工认购贫困村农产品的方式,建立稳定长期供需协作关系,将对口帮扶贫困村作为干部职工生活物资采购点的“造血式”扶贫,实现慈善与扶贫双赢,切实调动贫困户参与消费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抓好“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结合
   依托电商平台,强力推进线上“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促进全县牦牛肉、白菌、人参果等特色农产品消费扶贫覆盖面;并进一步规范老农贸市场销售渠道,积极与对口帮扶单位合作,新建石渠县第二农贸市场,建立扶贫公益专柜,让贫困村新鲜果蔬第一时间进入消费者餐桌,切实保障农牧民群众利益。
   (三)抓好“前半篇文章”与“后半篇文章”衔接
   县委在充分调研县域与周边县市肉、果、蔬供应市场的前提下,既通过合理引导,因地因人施策,做好“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坚决防止一窝蜂上项目,产量过剩,卖不起价的情况,又整合产业发展资金,抓好产业基地投入打造,做好宣传推介,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稳定的消费市场,切实解决贫困户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的会种不会销问题,确保实现“立足资源、建强基地、做大品牌、拓展市场、惠及群众”的目标;坚持“政府让权、群众参与、贫困户受益”的原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让群众参与草场补播、草原灭鼠、犬只驱虫等工作,切实激发其内生动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六、前景展望
   (一)有利于贫困户的稳定增收
   消费扶贫是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有力抓手,社会各界通过消费石渠特色产品和贫困户服务,可以有效避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的懒惰思想和单纯给钱给物造成的依赖思想,可以充分调动全县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二)有利于特色产业培育发展
   石渠各类特色产品数量大、品质高,但多数特产“养在深闺人未识”,通过消费扶贫,不仅可以扩大社会各界和各类消费市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而且可以帮助本地企业和贫困群众及时预判市场动向,更好的找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做到产品适销对路,质量改进提升,推进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
   (三)有利于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消费扶贫,可以改变过去简单的联系单位“以购代捐”模式,促进全社会消费群体的共同参与,拉近企业、贫困群众与市场的距离,由特色产品的消费向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开发转型,促进乡村旅游、民宿接待、特色手工艺品等产业发展,在满足消费升级对绿色生态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石渠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收入准则的基本理念是基于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收入。只有与客户签订了合同,企业才有权利获取客户所支付的对价,才会承担向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义务。企业想要对收入进行更加精准的衡量,需要业务部门前端管理的合规性、合同条款的把控性、业务与财务部门的配合性。  关键词: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 五步法 业财融合 会计核算  新收入准则与国际新准则趋同,它打破了原有收入确认的理念,以新
期刊
摘 要:农业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具有较强的财务舞弊动机。为了控制农业企业的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该类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农业企业ZL公司审计案例为研究对象,构建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AHP法和FCE法相结合,确定权重,进而对ZL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进行定量评估。提出应更加严格地执行存货监盘程序、有效设计函证程序并执行到位、对收入实施分析程序等应对
期刊
2018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构建起以党建扶贫为引领、“天镇山泉粮”区域扶贫公共品牌为对外窗口,“农业认养”为创新方向,电商扶贫为重要抓手,“五进九销”为具体路径的消费扶贫模式。2018年,全县消费扶贫规模超过2亿元。2019年4月,天镇县出台《关于创新开展“农业认养”消费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短短4个月时间,已有累计超过240亩土地被认养,惠及200余名贫困户,亩均增收2000元。 
期刊
摘 要:全面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争议不断。以广东省为例,运用2005-2016年广东省20个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FDI对广东省全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U”型特性,现阶段正处于抛物线右侧;第二,区域性特征,粤西地区呈“U”型关系,而在珠三角地区倒“U”关系;第三,产业性特征,第三产业的FDI与第二产业的FDI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目前将近2800个县(市、区),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县域经济总量达到39.1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联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重要节点,是建设经济强国的基础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工业化程度低、支柱产业缺乏、产业关联度不强、城镇化发展相对迟缓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强大起来,中国的经济才能真正强大起
期刊
一、铜仁市基本情况   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铜仁市地处贵州省东部,隶属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片区。全市下辖2区8县,设立了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人口440万,聚居着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70.45%。铜仁市10个区(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共有1565个贫困村,其中沿河县为深度贫困县,石阡县国荣乡和德江县桶井乡
期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学界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经济学者,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并借鉴、吸纳西方经济学中合理、有益成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创新,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积累
期刊
岑巩县古称“思州”,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东部,面积1486.5平方公里,辖9镇2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8万人,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自2013年定点帮扶贵州岑巩县以来,电子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消费扶贫工作,校地双方共同探索并实践出了“一个目标、两大保障、三项计划”的消费扶贫路径。2018年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324.04万元,帮助销售农特产品
期刊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白云飘过大顶子山……”一首《乌苏里船歌》让边境小城饶河闻名中外,而如今,大顶子山下的西林子乡小南河村再一次聚集了人们的目光。这个沉寂了80多年的偏远贫困村,在短短几年间骤然变成一个全国关注的地方,从“花钱等救济,吃饭靠天收”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谋划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走旅游与产业互哺互促的路子。实现了脱贫“摘帽”,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小南河村也被国家
期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发达省(市)对口支援四川云南甘肃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41号)要求,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广东省安排8个市对口支援甘孜州18个县(市),其中珠海市对口支援甘孜州稻城县、理塘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扶贫工作,多次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