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历朝历代的奇装异服现象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都存在奇装异服的现象,成因各有差别,但大致都是人追求自由和社会要求秩序之间发生了冲突。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对奇装异服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接受尺度。

东周“礼崩乐坏”,出现奇装异服


  目前所记载的奇装异服现象,几乎都是在东周以后发生的。
  周王朝有《周礼》来规范国家体制和个体行为,曾经有过近四百年的稳定期。在那个时代,《周礼》确实是先进的,但其所倡导的格式化生活,也会逐渐变成对人性的束缚和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于是在各种力量的碰撞消长中,服装层面也上演了一场“礼崩乐坏”的大戏。
  从春秋到战国,一连串的人物以挑战的姿态出现了。比如齐桓公,不以周王朝的红色为尊,毫无顾忌地带动紫服潮流;比如老子,对《周礼》所倡导的堂皇、尊贵、繁复进行了观念上的颠覆,直言“圣人被褐怀玉”。
  那个年代,齐灵公的宫女女扮男装,齐景公身穿奇装异服,郑公子子臧头戴鹬冠,孔门弟子子路年轻的时候也戴雄鸡冠,楚国大夫屈原甚至自称一辈子喜欢“奇服”。荀子在《荀子·非相》中提到:“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儇子指的是轻薄巧慧的男子,可见当时确有很多男子追求一种细腻柔弱的审美。
  奇装异服的问题似乎出在奇异二字:所谓奇,就是没见过的;所谓异,就是跟大多数不同。中国古人的看法却颇为犀利,把奇装异服定义成了政治和天道的叛逆者,于是,如下三种服装会被视作奇装异服。
→ 《高逸图》(局部),所绘内容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第一,违背了制度和规定。古代服装等级森严,上级可以向下兼容,但下级绝不能穿上级的服装,否则就是僭越。这种等级表现在款式、色彩、材质、花纹、数量、工艺等各个方面。除等级之外,还有其他关于场合、职业、时辰的复杂规定,如有违背,则视为奇服。《礼记·王制》中规定“作异服者,杀”,足见奇装异服的影响日渐强大,为统治者所深恶痛绝。
  第二,男女错乱的服装。阴阳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深刻的理论,凡事都会按阴阳进行分析。比如,男为阳女为阴,就是最典型、最概括、最本质的描述;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才是正确和谐的状态。因此,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除了特殊情境,都会被视为奇装异服。虽然这样的装扮不是杀头的罪过,但社会的态度普遍是否定的。
  第三,引发灾难的服装。五行与阴阳一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样具有解释一切的功能。在五行当中,木是大地的外观,所以与人的服装对应。汉代文献《洪范五行志》中说:“貌之不恭,是为不肃,厥咎狂,厥罚常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意思是,帝王如果态度不恭敬,外表不端庄,就犯了狂妄的罪过,将会受到大雨连绵的惩罚,后果会很严重,社会上就会有奇装异服等问题出现。服妖,既可做奇装异服的别称,也可指其背后的神秘力量。

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


  虽然奇装异服每个朝代都有,但整个时代都引为典型特征的,当数魏晋。
  魏晋是从曹操家族开始的,他们的装束也算是魏晋风度的开篇。在《曹瞒传》中,曹操是这样一种形象:“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曹操身披轻纱,带着个小包,里面装着手帕和细软。很难想象一代枭雄曹操,居然有如此细腻的一面。
  有这样的父亲,接下来又有了这样的儿子。《三国志·魏略》中这样描写曹植:“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曹植为了接待客人,令侍从取水过来洗澡,敷粉,粉面出镜。有这样的儿子,接下来又有了这样的孙子。《晋书·志第十七章》:“魏明帝著绣帽,披缥纨半袖,常以见直臣杨阜,谏曰:‘此礼何法服邪!’帝默然。”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戴着织绣的帽子,披着淡青色薄绸半臂,以这样的装束接见大臣杨阜。杨阜嘴直,当面提了意见:这是依照什么礼法的服装呀!魏明帝默然无语。
  除了皇族,文人雅士也是引领潮流的力量。“竹林七贤”是一群特立独行的人物,这群人似乎不屑于参与政治,服装也表现出挑战常规的怪异。他们当中有人袒胸露臂,有人头簪鲜花,也有人散发赤足,这种“粗服乱头”即使在现代恐怕也很难被普遍接受,在当时更是惊世骇俗。然而不管遭到多少人的唾骂,他们依然如此逍遥,全然不把正统思想宣扬的礼俗放在眼里。
  有人说魏晋人物是垮掉的一代,也有人说他们是思想解放的先锋,不管如何评价,这种现象的形成一定有相应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混乱时期。作为个体的人安全感极低,可以说无论什么都只是短暂的存在,没有长久的意义。既然没有长久打算,眼前的舒适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人们不想再受礼制约束去穿衣戴帽,服装自然会变得随心所欲。
  在这种局面下,为了摆脱生命的苦难,一定会有人做超越现实的思考,玄学便应运而生。魏晋名士崇尚清谈,追求玄妙境界,讲究的穿着反而会对纯真的境界造成干扰。外在越不作修饰,内在的深刻越容易彰显,返璞才能归真。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或都有能力追求玄学境界,人类对自身美的关注是一种本能。此前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人本身要让位于天地并受礼教约束。到了三国,人们对自身美的追求逐渐得到放大,进入魏晋则到了热情迸发的时代。妆容服饰受到极大的重视,涂脂抹粉,服装华美,很多男人把自己变得细皮嫩肉,皮肤吹弹可破。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妆容服饰,堪称一个“媚”字。

宋朝开始,“服妖”的故事越来越多


  魏晋时期奇装异服的故事虽然多,但人们并没有将其归结为服妖。而从宋朝开始,出现重大社会问题,经常会把服妖作为一种说辞。
  给宋人心中留下难以治愈的伤痛的靖康之恥,就被认为和服妖有关。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到,在靖康初年,京城里的女人流行穿一种服装,首饰和花纹体现四季,桃花、荷花、菊花、梅花等各色生香,构成了一年的风景,名为“一年景”。陆游写道:“而靖康纪元,果止一年。盖服妖也。”意思是,“一年景”服装是不祥之兆,所以靖康这个年号只用了一年。   两宋之际,金人南下,朝廷惶惶不可终日。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就会追求在短期内享乐。而从朝廷角度,指责“服妖”,进可以借机整顿社会风气,退则可以作为借口,推卸责任。之后的文人也经常用这样的思路来解释社会现象。
  在清朝,官贵子弟流行过乞丐装。近代文人李孟符在京城亲眼见识了一个少年行乞。这位少年面色黧黑(黑里透黄),袒裼赤足(敞开上衣赤着脚);下身仅着一犊鼻裤——就是司马相如穿過的那种大裤衩,长度还不到膝盖,又脏又黑,破破烂烂,几无法遮羞;脚上穿着破旧的草鞋。看这少年的装扮应该是位丐帮弟子,但他身边有好多随从,其中竟然还有戴三品冠帽的人。等这位少年玩够之后洗了一把脸,露出“白如冠玉”的本色,原来是某王府的贝勒。原来,乞丐装在京城贵人中广为流行。后来经过庚子之乱,李孟符顿悟,原来这种服妖是神州陆沉之兆。
  其实李孟符说得没错,乞丐打扮确实是清王朝将要覆灭的预兆,只是跟妖魔鬼怪没有关系。任何时尚的流行,都有背后的社会心理支持。

往前一步可能是时尚,懂时尚就是懂人心


  古代一出现奇装异服,往往遭到诟病,但如果我们以现代的理念,去指责古人压制人性,也是武断的。祖先在那个年代,需要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传统之所以形成,就是因为曾经帮助过祖先的生活。
  第一,古代没有报纸、电视和网络,官员长什么样子,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所以需要一些外在的标志来说明身份和级别,服装就是标志之一。
  第二,古代战争频发,当外敌侵入,穿同样服装的人自然会聚集在一起,团结对敌,如果混穿,且不说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恐怕连眼前的敌我都分不清楚。
  第三,古人衣着宽大,如男扮女装,可能看不出性别。历史上的确发生过男扮女装,以教良家女子针线活为幌子进而性侵的案件。《旧唐书·李密传》也记载过效忠李密的王伯当带领数十人,穿着女性装束,藏刀裙下,诈称是军士的妻妾,混入城门后突然下手,占领了县城。
  但不可否认,很多服装时尚是从奇装异服开始的,时尚之初,往往会被诟病为奇装异服。明代莲花大师所著的《竹窗随笔》当中谈到了时尚一词,与现代的意义基本相通——“今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种种所作所为,凡唱自一人,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时尚在形成之初,往往是一个人的事情,但这个人不小心做对了,唤醒了普遍存在的渴望,于是大众纷纷响应,成为潮流。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国军服,在推行之前遭遇强烈反对,但是后来得到了多国的响应,引发了大面积的军服改革。袁绍戴缣巾,因为不符合官服制度而遭人非议,但没有他的这一举动,也就没有后来的羽扇纶巾、东坡巾子,中国历史不知道会因此少了多少精彩的事和精彩的人。
  一种奇装异服诞生之初,的确看不清楚将来会演变成什么。也许能美化生活成为流行时尚,最终被凝结进传统;也许昙花一现之后被历史遗忘,甚至还败坏了社会风气。我们需要对所谓奇装异服有适度的包容,不然虽然败坏的危险减少了,但创新的机会也就失去了。
  奇装异服的出现,是人心变化的信号,有成为时尚的可能;而一种时尚之所以存在,少不了其背后无数人的支持。所以,时尚是了解人心的钥匙,懂时尚就是懂人心。
  (摘自2020年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作者为百家讲坛《中国衣裳》系列讲座主讲人)
其他文献
最近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引起关注。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导致10多个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一些粮食产量和储备量较少、几乎完全依靠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风险陡然增加。数据显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保证3个星期的粮食储备量,而中国的粮食储备为6.7亿吨,相当于储备了一年的粮食,但在粮食进口中,大豆占85%左右,而从巴西、美国进口的大豆占進口总
有人说,他是极具潜力的IT才俊;也有人说,他是思想深邃的现代诗人。他身处IT行业,却不像其他IT人那样喜欢打游戏;他热爱诗歌,却不像其他诗人那样透着浪漫的气息。“IT诗人”代腾飞自信、有野心,却不冒进。  IT和诗,这两条看似平行互不搭界的线,在2 6岁的代腾飞身上却顺理成章地有了一个交点——“IT诗人”。目前任职于成都一家著名IT公司项目经理的他,曾主导了多个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目前经管的PDA
2021年的世界癌症日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彩莲表示,除了新发癌症人数逐年递增,癌症年轻化也值得关注。部分高危人群,如果能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关于肿瘤筛查,要看清这些误区   王彩莲介绍,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前五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也非常高,同时呈现年轻化趋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早期治疗效果好,到了中晚
新的一年正向我们走来,万众瞩目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迎来正式实施。  “通过!”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民法典,举国欢腾。作为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出台承载着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是一部人民法典,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每一款条文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它的实施将深刻影响14亿中国人的生活。  明法于心,守法于行。要让
这次抗疫,是非司法重大事件中法治化程度最高的一次。这种法治程度的明显提升,与检察机关的积极作为密切相关。此次疫情期间,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是重大的公共利益事件。人民检察院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当然不能置身事外,甚至不能反应迟钝,而应站在维护公共利益的一线有所作为。这次“大考”,检察机关提交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战绩,也为公共利益做了很多的实事,其成绩是
老板不在    《老板不在》  李志敏 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推荐指数★★★★★  对待工作,人们难免会有这样一种思考:公司是老板的,自己只是一个打工的,没必要拼死拼活,那么卖力气干吗?于是在工作中用一种对付的心理去干活,当老板不在的时候,就觉得浑身轻松,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员工的任何努力都是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积累资本。虽然你是在为老板的公司工作,
六月栖栖,恐怕有两类学生最为惴惴不安:一是等待公布高考成绩的高考生,另一类则是等待社会大考成绩的应届毕业生,这个社会大考就是就业。后一种考试更为激烈甚至是惨烈。  最近國内很多知名网站发布了中國失业率最高的前十个专业,计算机类专业赫然列位第三。我不知道这个排名的数据依据源于何处,但因在IT业界工作多年,每年都会招聘和带领应届生工作,也确实发现了计算机类专业应届生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借此机会写出来与
意大利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欧洲国家,疫情已蔓延至全国101座城市。意大利卫生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3月11日18时,意大利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462例。病人增长速度过快导致医院处于高度压力和紧张状态。  面对疫情的肆虐,中意两国通力合作、并肩作战。中方已表示将克服困难,向意方提供口罩等医疗物资援助,加大力度向意出口急需的物资和设备。中国同意大利的友好省市和一些企业也将向意方提供
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加快发展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在关键时期国家重点部署的“新基建”项目,被视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推进器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有望带来新一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专家和公司高管表示,“新基建”将促进我国产业链升级、新技术新产品的爆发和新业务模式的诞生。而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新基建”所涉及的每个模块当中,大力发展安全物联
“两山”理念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既突破了以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悖的旧观念,又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更客观更全面的发展依据。结合各地实践及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特点来分析,绿水青山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大致可以概括为市场化交易、生态补偿和社会回馈等三个路径。  市场化交易。市场交易形式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最有效路径。当前,生态产品市场化主要受到生态资源产权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