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自己的表达语式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的“眼的聆听”惊喜地发现,在只讲黑白语言的水墨国度,青年画家郭楚开的写意花鸟画似乎是深情的乐章演奏,不仅令其自身沉醉,也令“眼的聆听”者为之沉醉。
  楚开坦言,他对中国画不待“丹青朱黄铅粉”的水墨写意表现之所以眷恋有加,是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单纯而丰富的艺术形态,其独特性从来就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密切的血脉关系,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对此,我完全认同。
  因为,只要我们走进时间的深处去追寻,便可以隐隐窥见,早在三千多年前,《易经》以阴阳刚柔为范畴,“观物取象”就为中国画艺术的水墨黑白語言,提供一种哲学背景和法源了。虽然,水墨黑白语言在花鸟画中得到充分生发,并取得了王者的地位,是到了南宋的时候。并且南宋的水墨花鸟画是经过了元季,至明清才出现了像陈淳、徐渭、八大等这样一些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巨匠。他们的光焰照后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楚开作为当代青年画家,其对古人怀着自觉意识的追蹑,实与他尚是孩童时就在潮汕家乡受到了启蒙老师给予的传统文化的濡染,不无关系。这注定了楚开的心灵道场早就对水墨黑白语言的顶礼膜拜,充满了虔诚的情感和敬畏。
  然而重要的是,楚开的追蹑只是个大致的方向,并非亦步亦趋的踵继。他保持着自己的审美理想,决不可能对闪着历史的粼粼之光的水墨黑白语言没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也不可能不试图透过新的表达语式的探索,为自己寻求某种个性化的可能和解释权,从而为水墨写意花鸟画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品格。
  明代袁宏道所说:“善画者,师物不师人。”从写生中去获取客观物象的生动性的真切感受,也正是美术院校给楚开的一条宽广的创作道路,并且这同时也是贯穿于楚开的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极具生命魅力的一根主线。比如,楚开写云南南瓜园的几个花卉图卷,那些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花卉,就都因带有写生的印记,而富于原始生态的自然美。而“用墨,色如兼五彩”的表现力,则更令画面予人以色彩烂漫缤纷,满园春色关不住,生气勃勃之感。楚开的另一芭蕉图轴,写夜雨后的芭蕉,也因有着明显的写生印记,而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来自于田园的山野气息。
  这里,也许还有一点不应忽视,即八大山人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善于“取质取势”,楚开似乎并未拒绝有所取法,活学活用。比如,南瓜园花卉图卷都是横向展开,藤蔓不知自画外何处爬进了画面,繁花茂叶满眼,也不知道是从画外什么地方开始蔓延了过来,并且几乎快要把整个画面都占满了。必须承认,这样的取“势”,显然颇为有效地造成了繁花无尽、春色无边的空间感。芭蕉图轴则是竖式的呈现。夜雨后的芭蕉,香蕉掉落了,阔大的蕉叶也都低垂了下来。但芭蕉的躯干依旧屹立着,无所动摇,与竖式的空间形式相一致,直向上指向了高远,尤其是最上端的那一片条状的新叶。这又是不无心理张力的取“势”,予人以一种特殊的气概与力量感。至于楚开的取“质”,也值得多说几句。我们知道,所谓取“质”,在八大,其实就是作者内心世界赋予客观物象的精神品质与含蕴。客观物象因此成为了创作主体的“心像”,具有超越于“形似”的造型特质。但在这方面,楚开的水墨写意花鸟画不仅其情感内涵已截然不同于八大,而且其取“质”,虽也是“心像”的结果,却也已有别于八大的变形造型,甚至也有别于徐渭脱略“形似”的造型,而是得益于美术院校长期严格的专业训练,而多了一些“形似”的理性和亲和力,不再那么任情恣性,把“形似”推向造型的边缘了。故作为“心像”的客观物象,不管形态多么纷繁复叠,在楚开的笔下,其花之为花,芭蕉之为芭蕉,都是结构准确合理,肖真性很强的造型。
  也因此,楚开的写意黑白语汇,已远非八大和徐渭的笔墨“词典”的照搬。可以再看看南瓜园花卉图卷及芭蕉图轴。显而易见,如果说八大和徐渭大体都是以润墨为主调,追求水墨渗化的淋漓效果的话,那么有着当代艺术精神的楚开,似乎更多的是喜欢带粗犷意味的用笔,以之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来显示出自己取“质”的审美倾向。在这里,繁花茂叶之间的互相簇拥,顾盼呼应,大都由笔力沉着,或枯笔淡墨,或浓墨重笔的扁笔侧锋线条来完成,并统一于黑、灰、白的节奏变化中,因而花卉不再显得轻盈柔弱,而是仪态灿然焕发,具有生命力度的舒展了。而芭蕉似乎还体现得更充分些。其半截躯干从画面的下端挺拔而起,这一宁折不弯的气势,作者以焦墨用笔与枯笔淡墨并出,恰到好处地把它给精神化了。与此同时,几片阔大低垂的蕉叶,也以浓墨与淡墨、润笔与枯笔的扁笔侧锋粗线条,积线成面,或加复笔,以构其形。这种刚健兼柔韧的用笔,也仿佛使蕉叶有了铁板般的厚实感,并一扫衰颓之态。而郁勃舒张的蕉叶,因配合了蕉干的挺拔,也使得画面整体上透示出了一种生命的尊严感与倔强。并且这种笔墨语态,我感到是含蕴了作者青春意识的激荡和亢奋的。因此我相信,对于楚开来说,尽管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假以时日,他将以日渐成熟的个人表现风格,向着更高的艺境挺进,是一种必然。
  需要提到的是,楚开不仅擅长花鸟画,事实上人物画也是其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他的人物画常常从面部表情和姿势的刻画,揭示当代人无助的精神状态及心灵的迷惘,有着很明显的学术追求。不过,这里就不多论了。
  郭楚开
  1985年出生于汕头市。201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2017年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许钦松教授。现为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美术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广东青年画院画家、广州国家青苗培养计划杰青班画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与全省展览。获庆祝建国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第二届广东岭南国画大展银奖,2012年广东青年美术大展铜奖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广东画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山水画在走向当代世界文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际遇空前复杂,一方面面临着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继承,另一方面差异性的衔接更是融合中西绘画的重要课题。而宗其香作为中国近代绘画史上最早借鉴西方绘画来改造中国山水画而获得成功的画家之一,其艺术作品的精髓,既根植于传统笔墨的精神内涵,又着眼于融汇西方优秀绘画元素的广阔视野。宗其香的一生贯穿着对于中国传统笔墨和西方光影结合的思考。在对于画面形式的改
期刊
江西吉安人,现为廣西师范大学油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在读研究生。
期刊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學位,现任教于岭南师范学院,讲师。作品多次参加邀请展,多幅作品发表于《美术》等刊物,多篇文章发表于《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部分作品被私人收藏。岭南师范学院校级青年项目,项目编号:QW1217。
期刊
期刊
中国画的水墨人物写生,是中国人物画的一门重要课程。画家通过水墨人物写生,锻炼对人物的笔墨造型能力,挖掘和表现人物内在精神,水墨人物写生不是画像,是借所要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以中国画特有的笔墨形式表现人物的精气神。  水墨人物写生,不论你画过多少人物,不论你有过多少种艺术处理的办法,但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人物、新的形象时,仍要以极大的热情去对待。观察他的造型,分析他的结构,设计他的笔墨,用我们已掌握并能
期刊
当水墨画坛喋喋不休地谈论“笔墨”“非笔墨”之时,云门张岩作为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根植传统水墨的笔墨精神,以“古”入“今”,以“变”求“不变”,大胆机智地诉求于“传统”,建构了一种开放而宽泛的美学视域,从而突破当代水墨的新维度。毋庸置疑,他在保持了传统的书写性的前提下,关注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以及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思考,对生态自然的强烈呼唤。在其内在结构、文化逻辑和视觉机制上均与传统一脉相承,不同的只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绘画史中中国山水画不断地发展与丰富为诸宗之最,存世之胜,风格之浩瀚。然若需从艺术领域,另辟新径,自成一家者是为难事。强子师承国内卓然大家白云乡先生,名门之下加之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强子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别具情趣的艺术佳作。  强子的画是现实的,现代的,是传统、当代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强子在景致布置上极其严谨,但又不受传统山水画程式法则的束缚,时刻坚持从生活出发但又不拘泥于现囿。真正
期刊
《道》  由于职业原因,腰、肩等不舒服时,都会去按摩店舒舒筋骨。几年下来,就和店里的师傅们熟悉起来了,也会在等候时和师傅们聊聊天。这些师傅们的身体状况各异,有盲人师傅(先天的、也有后天事故原因的),也有的是有其他疾病的。因此,在聊天中我会很小心地避开他们的身体缺陷,以免伤及他们的自尊。事实上是我想多了,他们并不忌讳,相反个个都很乐观,甚至还会劝解有情绪的客人说:“我们这种人都还努力地活着养活家人呢
期刊
【摘要】艺术鉴赏课是践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解决高职学生想象力匮乏、思维程式化等创新能力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本文从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路径出发,从课程、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具体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艺术鉴赏课的实际和特色,运用现代艺术教育理论和手段,探讨艺术鉴赏课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策略,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高等职业院校艺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
期刊
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常常以现实生活为源泉,但又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和事物,实质上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从哲学角度来说,艺术创作是我们对客观生活的主观认识和能动创作,是主客体的结合和统一。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组织写生采风,其实就是在为我们的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从中生发独特的感受,激发强烈的情感,创造出鲜活的、生动的形象,从而真实地反映出对象的本质。  一、灵感来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