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9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对称”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多种对称图形和对称物体的图像,把很多实际生活中有趣的对称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观察,学生情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他认为教师不应只把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探索发现。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特定情境,使學生融入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我设计了以下学习活动,先是一道实践操作题:“用一根2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怎样围面积最大?”学生一开始不知道怎样去围,我运用多媒体画出多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长和宽的变化并算出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逐步认识到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越大,且长和宽相等时面积最大。最后,围出了长和宽都是6厘米的长方形,也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教师不易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难题,变抽象为形象,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之后,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条件将学校的布局(各建筑物和活动场所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表示)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使校园布局更合理,活动场地更大。学生通过讨论、研究,设计了许多新颖、有价值的方案。
  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合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运用多媒体出示“天坛”的主题图导入新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猜测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观察会感受到和圆的周长有关。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用不同长度的线段做直径画出的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再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主动探索并能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
  四、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实现的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生动形象地把教学过程展现出来,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实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可以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了让学生清楚的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把圆柱的表面展开的过程:先用剪刀沿圆柱侧面上的一条高把侧面剪开;然后,再分别把两个底面剪开;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学生会清楚地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容易的理解圆柱的表面积是一个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的和。之后,再让学生根据演示图找出圆柱侧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进而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就可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了。
  这种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环环推进的教学模式,直观、形象地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习充满乐趣。
其他文献
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分析探讨语文教学方法的新特征,进而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向,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一、教学方法特征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多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要目的,使学生为单纯接受知识和记忆储存的容器。因而主要是注入式教学法。它的特征被概括为“三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其致命弱点是:强调教师如何去教,束缚了学生主动性的积极发挥,忽视了学生在教
期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当前我国正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热点之一,它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不论从观念理论、制度体制还是从实践操作上都需要做艰苦的工作
期刊
【摘要】层次教育可从心理上改善孩子们厌学的心理障碍,协商式惩罚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还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指导孩子们正确使用网络,避免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教育模式;层次教育;堵塞与疏导  1990年,我师专毕业,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由于我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除了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外,我还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亲身经历了教学中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
期刊
缩短读物与读者间距离,使读者似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與作者同历悲欢离合,分享喜怒哀乐,即为本文所说的阅读教学中的“还原”。阅读教学中还原的操作,应以训练学生理解能力为目标,以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措施。具体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训练。  1.概括处具体。  选入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地方,可通过咬文嚼字并合理想象进行还原。如《李时珍》一文中有这
期刊
摘要: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兴趣的激发,情感的丰沛,态度的端正,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不仅要关注评价理念本身,更要用艺术的方法进行评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从细微处的评价入手,滴水成涓,完成有效的形成性评价过程,是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评价艺术;形成性评价  一、 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调查、
期刊
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当今,广泛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热切关注,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一个热点问题的是有关学生创新精神和创
期刊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校规校纪的执行者,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职责。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认为:爱即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里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去打动学生,去影响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也会去关爱别人,正所谓“亲其师,重其道。”  爱学生就是要充分的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锻炼机会。我在班
期刊
一个时期,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积累词句比较匮乏,生活阅历不够丰富,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使作文教学成了教师的“单相思”。  目前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的现状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以西师版教材为例,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共八个学期,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训练五十六次作文,而每次作文教学的训练重点内容、方法、目标是什么?都没有明确的指向,往
期刊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
期刊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是深受欢迎的,這是语文课无法相比的。然而,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我们身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必要的忧虑之外,更应该在如何增强语文课的魅力上多下功夫,下深功夫,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掌握语文知识,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现在,我想就如何加强语文课的魅力谈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美  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首先要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