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逐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在复杂的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并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管理;优化;创新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40-02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并逐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教育娱乐方式的改变,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日益复杂,他们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表现出鲜明的务实性与功利性。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管理工作制度落后、管理工作者素质差等现象。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管理,使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优化和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利益结构逐步向多样化发展,高校大学生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徜徉于理想的世界之中,而是更看重实际利益;参加集体活动不再是为了荣誉,而是追求实际的收益。
他们思想早熟,信息化能力强,熟悉运用互联网,掌握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有时也良莠不分。如:早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很多学生加入了我校各地区招生qq群,询问关于学校专业的事宜,咨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便于选择专业。甚至有些“90后”新生在加校前就通过学校的bbs寻找老乡,安排进校的向导。但是有些网络也给90后这一代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网虫”、“火星语”、“网恋”等。也有少部分90后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盒虚幻世界无法自拔,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态度,最终导致学业的荒废。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在大学期间刚好处于转型期,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思想容易受到冲击,是否观念不强、判断标准不一、理想信念不坚定,大学生易用个例否定理论、用极少数现象解读政策,以发牢骚来发泄对社会、政治和生活的不满。第二,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表现为社会责任感淡化、社会公德和传统文化缺失。 第三,道德判断标准模糊。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冲击了大学生传统的道德观念,西方伦理与传统道德产生了冲突。“快餐文化”、追求享受、交往开放等大量西方的观念被大学生所接受。在追逐西方现代观念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念上的思想碰撞,造成大学生道德判断标准模糊。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
(一)开拓现有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如今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将教育管理模式从“封闭式”转变为 “开放式” ,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传统大学生管理模式过于死板,忽视其自主能力,这样易导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可以让部分学生参与某些特定的教育管理工作;从传统的管理主体向管理客体传递信息转变为管理主客体双向传递信息。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如学生会、社团管理中心、志愿者协会等。在各团体的组织下,让学生们参加各种征文、演讲比赛以及优秀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对教育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力求用先进思想去引导大学生。
面对新形势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应随之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从培养现代社会新人才的高度,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尤其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教育领域,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三)学生信息化管理的完善
随着互联网的盛行,网络正在悄悄改变着90后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互联网几乎是他们成长的土壤。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就必须紧跟网络时代的要求,实现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内容的创新。 将网上疏导和网下引导结合转化。如:通过网络建立班级qq群,博客,人人网bbs,在此基础上开展话题互动和专题讨论活动,从而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拉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 建立学生电子档案,促使学生心理状况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由此一来,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对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四)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学校,他们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实现知识结构的建构与完善,还应该在心理、精神、体质和情感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校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多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从必要的情感需要上进行交往;营造自由、民主、轻松的讨论氛围,对学生进行人格发展的引导和情感体验的激发。
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应该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同时注重从学生的心理、道德以及思想上进行教育。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部分,这四部分的有机整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促进作用。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
(五)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抓好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建设
学生管理工作者是与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者,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有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消除与学生的隔阂,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不倚,做到公开透明,坚决不能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要促使学生管理工作者达到以上水平,学校必须对学生工作者从专业素质、校规执行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同时要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选择与培养制定相关的标准与制度,从平时作风、学生工作知识等方面进行考评与选拔。在学生管理工作者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要全面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
(六)实现高校与社会良好的衔接
由于受到社会不断变化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也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各种问题都是因为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形成的。为此,作为高校,就要能够促使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有效实施,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促使学生的有效管理,进而通过多种措施的实施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高校要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提供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人才。对于高校而言,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力量,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与时俱进的紧跟社会的步伐,不断发展自己并服务于社会。
三、结语
高校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影响,作为学校重要的管理者,必须能够引领各个管理部门,对整体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积极性主动性的开展,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从研究学生行为入手,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新时代注重人本观念等方面综合进行思考,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并不断依据问题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依据自身特点及学生的状况,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创新性的解决,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并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的素质人才。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对于学生管理的基本方法要想方设法去加强、改进。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本,在管理活动中将广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对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的运用,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光应.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
[2] 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3] 严冰,李浩然.以人为本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方法[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唐永升,唐洪刚.大学生管理方式创新的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3).
[5] 唐春荣.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你、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5(2).
[6] 周定财.“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1,(5).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管理;优化;创新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40-02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并逐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教育娱乐方式的改变,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日益复杂,他们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表现出鲜明的务实性与功利性。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管理工作制度落后、管理工作者素质差等现象。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管理,使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优化和创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利益结构逐步向多样化发展,高校大学生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徜徉于理想的世界之中,而是更看重实际利益;参加集体活动不再是为了荣誉,而是追求实际的收益。
他们思想早熟,信息化能力强,熟悉运用互联网,掌握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有时也良莠不分。如:早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很多学生加入了我校各地区招生qq群,询问关于学校专业的事宜,咨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便于选择专业。甚至有些“90后”新生在加校前就通过学校的bbs寻找老乡,安排进校的向导。但是有些网络也给90后这一代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网虫”、“火星语”、“网恋”等。也有少部分90后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盒虚幻世界无法自拔,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态度,最终导致学业的荒废。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在大学期间刚好处于转型期,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思想容易受到冲击,是否观念不强、判断标准不一、理想信念不坚定,大学生易用个例否定理论、用极少数现象解读政策,以发牢骚来发泄对社会、政治和生活的不满。第二,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表现为社会责任感淡化、社会公德和传统文化缺失。 第三,道德判断标准模糊。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冲击了大学生传统的道德观念,西方伦理与传统道德产生了冲突。“快餐文化”、追求享受、交往开放等大量西方的观念被大学生所接受。在追逐西方现代观念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念上的思想碰撞,造成大学生道德判断标准模糊。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
(一)开拓现有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如今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将教育管理模式从“封闭式”转变为 “开放式” ,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传统大学生管理模式过于死板,忽视其自主能力,这样易导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可以让部分学生参与某些特定的教育管理工作;从传统的管理主体向管理客体传递信息转变为管理主客体双向传递信息。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如学生会、社团管理中心、志愿者协会等。在各团体的组织下,让学生们参加各种征文、演讲比赛以及优秀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对教育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力求用先进思想去引导大学生。
面对新形势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应随之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从培养现代社会新人才的高度,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尤其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教育领域,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三)学生信息化管理的完善
随着互联网的盛行,网络正在悄悄改变着90后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互联网几乎是他们成长的土壤。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就必须紧跟网络时代的要求,实现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内容的创新。 将网上疏导和网下引导结合转化。如:通过网络建立班级qq群,博客,人人网bbs,在此基础上开展话题互动和专题讨论活动,从而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拉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 建立学生电子档案,促使学生心理状况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由此一来,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对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四)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学校,他们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实现知识结构的建构与完善,还应该在心理、精神、体质和情感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校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多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从必要的情感需要上进行交往;营造自由、民主、轻松的讨论氛围,对学生进行人格发展的引导和情感体验的激发。
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应该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同时注重从学生的心理、道德以及思想上进行教育。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部分,这四部分的有机整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促进作用。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
(五)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抓好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建设
学生管理工作者是与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者,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有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消除与学生的隔阂,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不倚,做到公开透明,坚决不能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要促使学生管理工作者达到以上水平,学校必须对学生工作者从专业素质、校规执行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同时要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选择与培养制定相关的标准与制度,从平时作风、学生工作知识等方面进行考评与选拔。在学生管理工作者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要全面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
(六)实现高校与社会良好的衔接
由于受到社会不断变化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也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各种问题都是因为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形成的。为此,作为高校,就要能够促使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有效实施,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促使学生的有效管理,进而通过多种措施的实施对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高校要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提供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人才。对于高校而言,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力量,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与时俱进的紧跟社会的步伐,不断发展自己并服务于社会。
三、结语
高校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影响,作为学校重要的管理者,必须能够引领各个管理部门,对整体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积极性主动性的开展,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从研究学生行为入手,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新时代注重人本观念等方面综合进行思考,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并不断依据问题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依据自身特点及学生的状况,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创新性的解决,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并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的素质人才。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对于学生管理的基本方法要想方设法去加强、改进。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本,在管理活动中将广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对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的运用,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光应.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
[2] 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3] 严冰,李浩然.以人为本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方法[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唐永升,唐洪刚.大学生管理方式创新的思考[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3).
[5] 唐春荣.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你、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5(2).
[6] 周定财.“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