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要制造需求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如果还以投资为导向,将会导致利润降低,经济问题加剧。
  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下滑后,金融化改革的要求就越来越迫切了。通过金融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金融创新屡屡被政府文件提及,说明政府意识到了这点,要鼓励金融创新。然而金融创新的手段并非一种,其有效性则需要实践检验。
  金融创新的头等举措,莫过于股市注册制改革,由此塑造的牛市。通过牛市的高杠杆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这是规模宏大的金融创新。然而金融创新欲速则不达,牛市出现的风险也更难以控制,注册制改革本身是要造成熊市的,而被塑造出来的杠杆牛市,就只能看谁会先下手做空。
  股灾的来临令股民猝不及防,社会失血,中产阶级的财富由此进一步缩水,需求将更加不振。虽然国家试图力挽狂澜,但早已于事无补,后果已经形成,而注册制改革并未如期推出,这样的金融创新是失败的。再如“中期借贷便利”的金融创新,定向借贷防止资本流向房地产。然而最终的结果呢?房地产还是暴涨了。
  当社会需求成为问题时,消费信贷成为解决需求问题的手段,由此扩大消费信贷也是一种金融创新。网络信贷、P2P,纷纷以响应此金融创新的口号而崛起,这的确解决了部分消费不足的问题,然而得小失大。大量民间信贷陷入了庞氏骗局的境地,又纷纷陨落,如e租宝等,动辄让社会损失数百亿元。
  这实际是让普通中产或者消费者丧失消费能力,是削减需求,让需求不足变本加厉。轰轰烈烈的各种金融创新,并没有带来预想的结果,金融创新要么是创错了地方,要么是中途夭折,这并非有效的金融创新。
  这些都是无效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金融创新。如今当局又在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的“债转股”方案了,上万亿元的不良债务规模。不出预料的话,最终的风险承担者仍旧是公众,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这些金融创新,实际是让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什么样的金融创新是有效的?是趋向平等的创新。金融评论人士总是对金融创新的各种方式津津乐道,但对根本的目标却置若罔闻,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当下中国经济不振的病症,合理的药方是什么?还是看经济不振的根源在哪里。经济增长的来源有两条——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平等的实现。这对应的是产业升级状况与贫富差距的控制。至于为什么是这两条,因为产业升级本身创造新分工、新需求,而贫富差距缩小,则提高社会需求能力。
  金融创新离不开这两点,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低效而不平等。只有顺应产业升级的要求和控制贫富差距程度,才是它的根本社会任务。然而当下的各类金融创新,如以上提到的几点,与这两个基本的硬要求大相径庭。在控制贫富差距方面,根本属于背道而驰。
  当下中国的金融观察家们,对中国金融化的主要批评意见在于顺应产业升级的要求,如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金融体制本身要向西方看齐等。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全然无视了第二个要求,就是缩小贫富差距,这才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
  如果细究中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我们会发现根本问题在于贫富分化,需求总体不足,造成资本过剩状况——放水搞通胀只会加剧这个过剩状况,而需求问题根本没有解决。这与分配方式有关,当下的社会财富分配,根本点还是金融的分配。同时我们却发现,金融与科技已经密切关联,要提升金融效率,促成产业升级,会造成诸如互联网科技领域更加疯狂的造富能力。这不啻是一方面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创造问题,这是创造需求的同时又在消灭需求。而产业升级与缩小贫富差距扩大的要求,形成了对抗关系。
  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金融创新?实际上就是消弭两者的对抗关系,这是重大的全球性金融创新困境,解决不了的后果就是动荡,时代要求的不仅是效仿美国的金融化。
  这个创新任务解决似乎有些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门道。比如资本视为私有财富还是公共权力的分歧,或许就是解决金融分配创新的要点。不过无论如何,对中国来说,要合理的金融创新,至少要做到不做无谓的折腾。金融创新,需要有个清晰的格局意识。
其他文献
互联网行业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聚焦当下,企业需要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更好的服务来留住客户。  我常常自问,我们现在到底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点上。上半年,我们把一部分精力花在了团队融合上面,现在,从我们公司的发展历史来看,下半年的工作刚刚开始。  大众点评在2003年成立,美团在2010年成立,后面百团大战、千团大战,到千家变五家、五家变三家、三家变两家。去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就像两条大河汇
期刊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或许是军队常态,但一定不是企业的常态。员工跳槽、离职的背后,不是因为“忠诚度”的缺失,而是员工和企业对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产生了认知分歧。  企业所有的战略,最终都要通过人来实施。没有优秀的员工,企业的一切愿景都是空谈。有些企业甚至将优秀人才的选拔上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然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被发展得复杂无比,除了传统的职能和模块,企业还会引入各种考核人才的机制
期刊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两房的次贷债务危机。  2010年的欧盟经济危机,始于2009年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  每一次经济危机,债务先行。2014年,我国只有5只信用债违约,2015年扩大到21只。进入2016年,企业信用债违约频繁,截至今年4月底已经达到了22只!频繁的债务违约不能不让我们警醒。
期刊
“人单合一”的套路与打法  “人单合一”从海尔提出到现在已经十年了,现在已经进入2.0阶段。“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用户连到一起。  穆胜:  海尔之所以能够把“人单合一双赢”的理念落地,在于你们有一套工具体系,从战略分析到绩效计量几乎都是新的模型工具。让我们回到对于工具的讨论,海尔这种以用户为起点的商业逻辑为何非要用新的模型来分析?  张瑞敏:  这个时代,传统的
期刊
平台型企业给员工制造连接资源的机会,员工则化身“阿米巴虫”,捕捉个性、善变的用户需求,创造长尾市场机会。  互联网时代,组织的首要功能是整合与协调资源,以达成战略目标。组织形态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如今互联网连接一切,包括人、财、物,为组织形态变革带来了巨大的新可能。从小组织到云组织,从生态组织到网络组织,如何选择有效的组织形式,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商业本质也许不变,埋头拉车或有
期刊
豌豆荚最终败给了应用分发市场商业模式的缺陷。此时此刻,对它而言,“嫁给”阿里或许是一个最佳选择。  7月5日,豌豆荚正式宣布,其应用分发业务将并入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以下简称阿里移动),双方已经正式签订并购协议。这就是商业的本质,从估值最高15亿美元到最后以2亿美元贱卖,豌豆荚恐怕实在是说不上成功。更何况,在这其中,有多少投资商也是这场失败生意的注脚。  王俊煜的那些猫现在还好么?  “比王俊煜更
期刊
同一时刻,一个经济体很可能处于三类周期的不同阶段,这种时候,周期信号就格外复杂,需要科学甄别。而中国经济的现在,就处于这样一种复杂状态。  经济周期和而不同。虽然市场喜欢谈论经济周期,但经济周期并不是一个寓意集中的概念。很多时候,市场没有区分周期类型,就已经陷入了无谓的争论之中。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根据决定要素的不同,传统理论将经济
期刊
国内票房火爆依旧,大家都想着在百年不遇的好光景里多多变现,于是,“对赌”协议应运而生。明星们趁现在“身价”还值钱,乐于把未来打包卖个好价钱。而影业公司锁定经纪合约,要求明星们发挥势能,想方设法为公司市值注入“故事”,可谓一举两得。  赌输了如何赔偿?  与大部分企业“考核及格”相比,也有一部分企业没能迈过对赌线。这里有个简单的补偿协议计算公式:每年应补偿金额= 截至当期期末累积预测净利润-截至当期
期刊
中概股万里归来,风尘仆仆,只为借壳上市,套利市场价差。监管层“黄灯”突亮,中概股归程急刹车,秒变“中丐股”。“奇虎360”,正骑虎难下。  奇虎360回归,企业和投资人都闻到了肉味儿。治眼睛的馋了,卖保险的饿了,搞传媒的无法淡定,做制造的也按捺不住……这是一块“唐僧肉”,股价的联动飙升,将会带来巨大的杠杆效益,使分食者“得道升仙”。  然而,一切在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中概股回归的“黄灯”也一直悬在
期刊
不仅是资本进入了寒冬,在这个共生链条上的孵化器、众创空间也受到影响,随之进入了冬天。今年以来,陆续传出了孵化器关门、转让的消息,其中围绕深圳地库孵化器高价转让、老牌的孔雀孵化器倒闭的讨论声最大。  即使如此,创业者仍然“不够用”  2014年,国家对孵化器建设规划:2015年各类孵化器数量应当达到1 500家,孵化场地达到5 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万家。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孵化器在孵企业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