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新型党群服务中心即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基层提升凝聚力、夯实基层党建的有力抓手,通过对德州市部分县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调研可以发现,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服务能力、资金保障、运行规范、公众认可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提出完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路径。
【关键词】基层治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党群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是省委组织部提出的“一市一品牌”集中攻坚项目,也是完善落实好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本课题主要是在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对德州市域内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考察、访谈等方式,对当前我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供路径选择。
一、建设新型党群服务中心的现实考量
(一)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现实之需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基层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出现很多新情况,特别是疫情防控中暴露出基层治理体系运行的短板和不足。要化解这种困境,必须准确找到突破口和切入点,所以建立新型党群服务中心就是基层社区治理改革的重点方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社区各项事务的统一集中管理,而且以中心为纽带实现党群、干群关系的拉近,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够有效落实到基层,群众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得到反馈,真正实现了矛盾解决在源头。
(二)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
传统的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欠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重心在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尝试,如党员干部进社区“双报到”制度,党员干部“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的攻坚行动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来说缺乏系统性。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后,可以实现系统性、随时性的服务群众工作,夯实基层党建工作。
二、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问题——以德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例
近年来,德州市德城区共打造了50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并且统一建立了智慧办事平台,统一建立了“两委一站”的工作模式。德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中推广社区改革加事项下沉的发展模式,方便市民到社区办事,目前已经将首批13大类167项高频民生事项和部分法人事项下沉到50个城市社区的试点,并实现全区通办,企业群众可自主选择在社区、镇街两级办事大厅申请办理。此外德城区还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将优秀年轻的街道干部下沉到社区,充实基层工作力量,让社区专职工作者从对上的行政服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开展群众自治和为民服务。所以,目前德州市城市社区工作人员数量,从430余名增加到了500余名,每个社区至少拥有10名社区工作者,大大增强了为民服务力量。
虽然就德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为市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德城区相对来说是市中心城区,资源、政策等相对集中和充足,而对宁津、平原等县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调研,以及与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座谈发现,在县市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公共服务能力还不够强。从德城区的情况来看,虽然已经扩大了办事事项,但在其他县区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来看,建设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政务服务方面,比如民政、计生、医保社保等简单的代表服务事项,其他大部分业务常常出现无法办理甚至找不到办事工作人员的情况,即使能够办理也需要上级部门层层审核,程序繁琐、耗时较长,给群众带来极大的不便。调查也显示,有的县虽然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下放部分县级行政权力,但实际下放的情况并不理想。
二是資金保障不足。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中心建成后,还要解决办公、社工等一系列的后续的运行经费,大大加重了财政部门的承担力度,因此容易造成很多为群众服务的活动场所建设相对简陋。另外有一些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置不够优化,市民停车困难,给办事群众带来不便。
三是运行不规范。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虽然存在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出现制度落实不到、人员执行不力的现象,大大影响了中心服务功能的发挥,弱化了党组织的基层治理效果。例如,某些党群服务中心值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纪律松散,迟到早退时有发生;某些中心基层党组织制度也落实不力,如“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规范、不严格。
四是公众知晓率和认可度不高。调查显示,就德城区而言,办事群众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缺乏全面认知,很多群众虽然知道服务中心能够办理一些事项,但是对具体包含的业务、办事的流程都不太了解。而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职能也认识模糊,部分群众不清楚中心配有图书馆、老年活动室、妇女儿童活动室等多种文娱活动场所,有的群众对服务中心这些活动场所有了解,但是认为只是摆设所以不会去真正使用。调研发现,目前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宣传几乎为零,群众只有去办事才有所了解,显然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对中心的认可度。
三、完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路径选择
德州市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创新基层治理的角度,重新对其进行定位,增强党群服务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切实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要规范标准运行,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集聚整合各类服务资源,配齐配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选派街道(乡镇)干部下沉办公,提高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和办事效率,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各级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组织部门摸排建立社区的党建工作台账,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党群服务中心办理,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全力支持配合中心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一方面继续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发挥财政部门投入主渠道作用,加大各级党费支持和政策倾斜,实现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另一方面用好社会资金资源,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与城市商圈经营者和新建小区开发商协调沟通,开展共商共建共享,解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场地问题。
(三)打造好“智慧党建”服务平台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互联网这个载体,必须借助网络平台打造“互联网+服务”的工作模式,将“数字民生”融入基层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及时性、开放性的特点,一方面通过网络普及,让群众遇到难事就想到党群服务中心,另一方面搜集党员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时发现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如德州市德城区借助“灯塔党建在线”平台,扎实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试点工作,确保了党群服务中心线上服务高质量开展。
(四)构建选拔考核保障机制
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公平选拔机制,把好选人关,建立一支专业高效、服务实效的人员队伍,激活服务窗口;建立合理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实现从体制内考核转向体制外评价,探索引入第三方社会化评价机制,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给予奖励和惩戒;建立稳定的保障机制,解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留人难的问题,激发工作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简介:
于媛(1987.09-)女,汉族,籍贯山东德州,硕士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关键词】基层治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党群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是省委组织部提出的“一市一品牌”集中攻坚项目,也是完善落实好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本课题主要是在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对德州市域内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考察、访谈等方式,对当前我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供路径选择。
一、建设新型党群服务中心的现实考量
(一)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现实之需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基层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出现很多新情况,特别是疫情防控中暴露出基层治理体系运行的短板和不足。要化解这种困境,必须准确找到突破口和切入点,所以建立新型党群服务中心就是基层社区治理改革的重点方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社区各项事务的统一集中管理,而且以中心为纽带实现党群、干群关系的拉近,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够有效落实到基层,群众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得到反馈,真正实现了矛盾解决在源头。
(二)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
传统的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欠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因此,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重心在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尝试,如党员干部进社区“双报到”制度,党员干部“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的攻坚行动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来说缺乏系统性。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后,可以实现系统性、随时性的服务群众工作,夯实基层党建工作。
二、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问题——以德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例
近年来,德州市德城区共打造了50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并且统一建立了智慧办事平台,统一建立了“两委一站”的工作模式。德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中推广社区改革加事项下沉的发展模式,方便市民到社区办事,目前已经将首批13大类167项高频民生事项和部分法人事项下沉到50个城市社区的试点,并实现全区通办,企业群众可自主选择在社区、镇街两级办事大厅申请办理。此外德城区还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将优秀年轻的街道干部下沉到社区,充实基层工作力量,让社区专职工作者从对上的行政服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开展群众自治和为民服务。所以,目前德州市城市社区工作人员数量,从430余名增加到了500余名,每个社区至少拥有10名社区工作者,大大增强了为民服务力量。
虽然就德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为市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德城区相对来说是市中心城区,资源、政策等相对集中和充足,而对宁津、平原等县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调研,以及与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座谈发现,在县市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公共服务能力还不够强。从德城区的情况来看,虽然已经扩大了办事事项,但在其他县区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来看,建设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政务服务方面,比如民政、计生、医保社保等简单的代表服务事项,其他大部分业务常常出现无法办理甚至找不到办事工作人员的情况,即使能够办理也需要上级部门层层审核,程序繁琐、耗时较长,给群众带来极大的不便。调查也显示,有的县虽然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下放部分县级行政权力,但实际下放的情况并不理想。
二是資金保障不足。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中心建成后,还要解决办公、社工等一系列的后续的运行经费,大大加重了财政部门的承担力度,因此容易造成很多为群众服务的活动场所建设相对简陋。另外有一些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置不够优化,市民停车困难,给办事群众带来不便。
三是运行不规范。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虽然存在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出现制度落实不到、人员执行不力的现象,大大影响了中心服务功能的发挥,弱化了党组织的基层治理效果。例如,某些党群服务中心值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纪律松散,迟到早退时有发生;某些中心基层党组织制度也落实不力,如“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规范、不严格。
四是公众知晓率和认可度不高。调查显示,就德城区而言,办事群众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缺乏全面认知,很多群众虽然知道服务中心能够办理一些事项,但是对具体包含的业务、办事的流程都不太了解。而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职能也认识模糊,部分群众不清楚中心配有图书馆、老年活动室、妇女儿童活动室等多种文娱活动场所,有的群众对服务中心这些活动场所有了解,但是认为只是摆设所以不会去真正使用。调研发现,目前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宣传几乎为零,群众只有去办事才有所了解,显然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对中心的认可度。
三、完善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路径选择
德州市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创新基层治理的角度,重新对其进行定位,增强党群服务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切实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要规范标准运行,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集聚整合各类服务资源,配齐配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选派街道(乡镇)干部下沉办公,提高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和办事效率,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各级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组织部门摸排建立社区的党建工作台账,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党群服务中心办理,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全力支持配合中心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一方面继续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发挥财政部门投入主渠道作用,加大各级党费支持和政策倾斜,实现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另一方面用好社会资金资源,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与城市商圈经营者和新建小区开发商协调沟通,开展共商共建共享,解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场地问题。
(三)打造好“智慧党建”服务平台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互联网这个载体,必须借助网络平台打造“互联网+服务”的工作模式,将“数字民生”融入基层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及时性、开放性的特点,一方面通过网络普及,让群众遇到难事就想到党群服务中心,另一方面搜集党员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时发现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如德州市德城区借助“灯塔党建在线”平台,扎实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试点工作,确保了党群服务中心线上服务高质量开展。
(四)构建选拔考核保障机制
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公平选拔机制,把好选人关,建立一支专业高效、服务实效的人员队伍,激活服务窗口;建立合理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实现从体制内考核转向体制外评价,探索引入第三方社会化评价机制,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给予奖励和惩戒;建立稳定的保障机制,解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留人难的问题,激发工作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简介:
于媛(1987.09-)女,汉族,籍贯山东德州,硕士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