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活动教学法相对传统题海战术与“一言堂”式教学来说更突出实践特性,能够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并使他们通过实践体验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的主要途径,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需要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感知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为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旨在于落实学科的实践特性,充分提高课堂教学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活动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35-02
新课程改革视阈下的初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旨在于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使之建立终身学习意识。基于此,教师应把课堂构建为学生发散思维、沟通交流、实践体验的场所,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启发学生产生质疑并通过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探究精神、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教学活动内容多元多样,形式灵活多变,且其所具备的实践性特点能够培养学生提取、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将其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在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更好地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目标。
一、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应体现出人文性特征,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发展探究精神。这便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要确立坚持主体的主动性,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主体的生成性。主动性是指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创设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将教材知识与生活问题相连接。生成性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生成新知、建构知识体系,如此便可使之通过发展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与人生价值观。坚持主体性原则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更有益于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究,促使他们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二)家校社共同体的开放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参与社会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不应是局限于课堂与教材的,而应该与学校、家庭、社会相连,将教学活动面向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教师需构建家校社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组织一些拓展学生社会见闻的教学活动,如企业参观、社区志愿者、绿色先锋活动等。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引与帮助,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家长与社会的协同作用,家长的家庭教育与社会的整体环境对学生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坚持开放性原则构建教学活动可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三)注重生活实践的实践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本身就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新课程改革政策下,教师应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保障学生切实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首先,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人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是在生活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只有让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进而提升教学实效性。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教材中的问题放在生活事件中,让学生以生活角度分析问题的缘由与解决策略,有利于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通常包括调查、分析、探究、思考与总结,每个步骤都是学习能力的体现,教师需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资源拘泥于教材
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为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拘泥于教材知识,这种教学活动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夯实课本知识,但会导致他们的思维固化,仅学会结合教材内容认识问题,却无法将课本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运用,以至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师应拓展教学素材,围绕课程目标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实践活动,使教学活动能够真正作用于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
(二)教学活动空间局限于課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是服务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无论是课程研究性学习还是社会实践性劳动,都应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让学生脱离课堂空间的限制,走进真实社会中增强综合实践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教师不得不将课堂时间用于讲授基础知识、培养应试能力,在教学活动的计划制定中存在很大漏洞,这些因素导致了教学实践活动无法充分准备。另外,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在校外活动中管理起来较为困难,这使得学校管理部门更偏向于校内活动与课堂教学。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不佳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活动正处于初步探索实践的阶段,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活动虚而不实、流于形式,目前课堂活动中常出现的问题便是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但活动中学生往往将重点放在如何参与情境表演中,而忽略了活动重点应是探究情境中的问题,并分析出解决对策。这种偏离重点的教学活动虽然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但难以实现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的课程目标,以至于课堂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此外,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容易出现学生参与不平衡、覆盖面不广的现象。 三、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生活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其原本就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往往更偏向于知识理论与应试技巧,脱离了生活实际,这意味着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成为真空,并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其内涵精髓。基于此,教师可通过开展生活体验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即创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探究特定生活事件中都蕴含着哪些道德与法治知识,以促使他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教学“珍视生命”这课时,笔者在班级中组织“火灾自救”活动来教授学生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在模拟活动中,将班级场地分为“楼梯”“窗户”“受灾房屋”三个模块,其中放置一些椅子并贴上“电闸”“灭火器”等标签,在逃生过程中,学生要增强集体意识,在争分夺秒的时限内冷静思考逃生方案,并帮助出现状况的同伴共同逃离现场。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生活事件,可以使他们通过实践运用,逐渐将知识概念内化为主观行为意识。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组织调查访问活动,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
社会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切身感受课本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并通过观察与走访调查了解真实数据、搜集鲜活事例,使他们进一步感受生活、了解生活。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数据资料大都是教材中固有的或是教师从网络上摘录的,是脱离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这种“概念式”教学无法满足他们的实践探究需求,以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进行真实的调查访问,让他们通过切身参与的方式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增强他们整理资料、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职业”这课时,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访问身边的人都从事哪些职业,并谈谈自己职业的工作权利、工作责任与职业素养,最后根据调查访问结果,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学生可以访问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社区邻居,去了解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目前都在做哪些工作以及他们的工作心得。从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目前国家对各职业人才都有所需求,但提高职业素养是第一准则,并且在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与修养,如此才能积极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举行模拟辩论活动,发展学生理性探究思维
理性探究思维是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与态度,也是促进他们自我完善与发展、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理性探究思维可以让他们以辨析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事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趋向选择。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模拟辩论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搜集资料中扩充知识,而后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辩论探究深化对知识细节的理解。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使之形成良好思维习惯。
在教学“网络改变世界”这课时,笔者在课堂中以“网络社交的出现,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主题开展模拟辩论会活动,学生分为“利大于弊”与“弊大于利”两个对立小组,首先让他们在课前分工搜集相关案例资料,然后整合资料制作出演讲稿,接下来在课堂中双方互相发表观点,最后总结多方观点得出结论“网络社交的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学生在辩论活动中能够听取多角度、多层次的辩论观点,促使他们学会从辨析角度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四)借助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学生文化感知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中,在课程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举措备受关注,旨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学生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发展道德品质,进而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十分契合,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助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情操的形成与提升,进而使之拓展视野见闻、深化文化底蕴。据此,教师可借助传统文化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文化感知素养,不仅能增强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还能逐渐实现学生道德品质与时代需求的内在统一。
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课为例,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开展了“《周礼》学习周”活动,旨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来拓展自身文化知识储备。《周禮》中涉及许多有关个人行为准则的内容,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查阅周礼的相关资料,这本著作中涉及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社会正义原则,学生在活动中将此与课本知识相贯通,可以认识到传统道德思想对现代社会规则的影响,并了解到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促使学生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切实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运用更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方式展开高效教学。教学活动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真正融入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开展特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他们的学科感知能力,使之探索到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进而构建出知识理论与实践运用兼具的完整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郭然.核心素养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丁紫俊.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D].扬州大学,2018.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活动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35-02
新课程改革视阈下的初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旨在于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使之建立终身学习意识。基于此,教师应把课堂构建为学生发散思维、沟通交流、实践体验的场所,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启发学生产生质疑并通过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探究精神、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教学活动内容多元多样,形式灵活多变,且其所具备的实践性特点能够培养学生提取、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将其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他们在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更好地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目标。
一、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应体现出人文性特征,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发展探究精神。这便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要确立坚持主体的主动性,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主体的生成性。主动性是指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创设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将教材知识与生活问题相连接。生成性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生成新知、建构知识体系,如此便可使之通过发展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与人生价值观。坚持主体性原则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更有益于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究,促使他们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二)家校社共同体的开放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参与社会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不应是局限于课堂与教材的,而应该与学校、家庭、社会相连,将教学活动面向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教师需构建家校社共同体的开放式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组织一些拓展学生社会见闻的教学活动,如企业参观、社区志愿者、绿色先锋活动等。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引与帮助,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家长与社会的协同作用,家长的家庭教育与社会的整体环境对学生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坚持开放性原则构建教学活动可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三)注重生活实践的实践性原则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本身就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新课程改革政策下,教师应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保障学生切实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首先,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人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是在生活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只有让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进而提升教学实效性。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教材中的问题放在生活事件中,让学生以生活角度分析问题的缘由与解决策略,有利于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通常包括调查、分析、探究、思考与总结,每个步骤都是学习能力的体现,教师需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资源拘泥于教材
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为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拘泥于教材知识,这种教学活动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夯实课本知识,但会导致他们的思维固化,仅学会结合教材内容认识问题,却无法将课本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运用,以至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师应拓展教学素材,围绕课程目标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实践活动,使教学活动能够真正作用于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
(二)教学活动空间局限于課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是服务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无论是课程研究性学习还是社会实践性劳动,都应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让学生脱离课堂空间的限制,走进真实社会中增强综合实践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教师不得不将课堂时间用于讲授基础知识、培养应试能力,在教学活动的计划制定中存在很大漏洞,这些因素导致了教学实践活动无法充分准备。另外,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在校外活动中管理起来较为困难,这使得学校管理部门更偏向于校内活动与课堂教学。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不佳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活动正处于初步探索实践的阶段,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活动虚而不实、流于形式,目前课堂活动中常出现的问题便是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但活动中学生往往将重点放在如何参与情境表演中,而忽略了活动重点应是探究情境中的问题,并分析出解决对策。这种偏离重点的教学活动虽然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但难以实现激发学生探究精神的课程目标,以至于课堂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此外,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容易出现学生参与不平衡、覆盖面不广的现象。 三、教学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生活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其原本就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往往更偏向于知识理论与应试技巧,脱离了生活实际,这意味着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成为真空,并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其内涵精髓。基于此,教师可通过开展生活体验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即创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探究特定生活事件中都蕴含着哪些道德与法治知识,以促使他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教学“珍视生命”这课时,笔者在班级中组织“火灾自救”活动来教授学生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在模拟活动中,将班级场地分为“楼梯”“窗户”“受灾房屋”三个模块,其中放置一些椅子并贴上“电闸”“灭火器”等标签,在逃生过程中,学生要增强集体意识,在争分夺秒的时限内冷静思考逃生方案,并帮助出现状况的同伴共同逃离现场。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生活事件,可以使他们通过实践运用,逐渐将知识概念内化为主观行为意识。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组织调查访问活动,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
社会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切身感受课本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并通过观察与走访调查了解真实数据、搜集鲜活事例,使他们进一步感受生活、了解生活。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数据资料大都是教材中固有的或是教师从网络上摘录的,是脱离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这种“概念式”教学无法满足他们的实践探究需求,以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进行真实的调查访问,让他们通过切身参与的方式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增强他们整理资料、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职业”这课时,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访问身边的人都从事哪些职业,并谈谈自己职业的工作权利、工作责任与职业素养,最后根据调查访问结果,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学生可以访问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社区邻居,去了解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目前都在做哪些工作以及他们的工作心得。从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目前国家对各职业人才都有所需求,但提高职业素养是第一准则,并且在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与修养,如此才能积极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举行模拟辩论活动,发展学生理性探究思维
理性探究思维是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与态度,也是促进他们自我完善与发展、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理性探究思维可以让他们以辨析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事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趋向选择。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模拟辩论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搜集资料中扩充知识,而后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辩论探究深化对知识细节的理解。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使之形成良好思维习惯。
在教学“网络改变世界”这课时,笔者在课堂中以“网络社交的出现,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主题开展模拟辩论会活动,学生分为“利大于弊”与“弊大于利”两个对立小组,首先让他们在课前分工搜集相关案例资料,然后整合资料制作出演讲稿,接下来在课堂中双方互相发表观点,最后总结多方观点得出结论“网络社交的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学生在辩论活动中能够听取多角度、多层次的辩论观点,促使他们学会从辨析角度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四)借助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学生文化感知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中,在课程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举措备受关注,旨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学生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发展道德品质,进而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十分契合,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助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情操的形成与提升,进而使之拓展视野见闻、深化文化底蕴。据此,教师可借助传统文化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文化感知素养,不仅能增强他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还能逐渐实现学生道德品质与时代需求的内在统一。
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课为例,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开展了“《周礼》学习周”活动,旨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来拓展自身文化知识储备。《周禮》中涉及许多有关个人行为准则的内容,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查阅周礼的相关资料,这本著作中涉及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社会正义原则,学生在活动中将此与课本知识相贯通,可以认识到传统道德思想对现代社会规则的影响,并了解到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促使学生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切实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运用更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教学方式展开高效教学。教学活动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真正融入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开展特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他们的学科感知能力,使之探索到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进而构建出知识理论与实践运用兼具的完整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郭然.核心素养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丁紫俊.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D].扬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