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等因素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高中地理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体系十分复杂庞大,概念性知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学习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难度,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创新是当今时代教育的主流,教育是面对全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建设情况下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创世思维作为当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合理的规划教学内容,营造出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探究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合理的运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营造生动形象的轻松学习氛围
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十分紧张,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枯燥,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教学技术,制作PPT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资料将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生动呈现给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案例:在《行星地球》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宇宙中的银河系相关教学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料,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运动和太阳系中各个行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将地球围绕太阳进行的公转和自转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中,让学生掌握地球公转造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的节气变化。即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引起了温带的延伸和收缩进而引起了季节的交替变化,每年的3月21号和9月23号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季节全球各地昼夜各半,太阳每日6时升起,傍晚18时落下,而6月22号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处于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而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与之相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营造出轻松地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宇宙中行星运动的探究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动态的PPT教学课件,建立地球平面模型,根据太阳照射程度的不同,引起气压的变化和气流的流动,最终形成各个气压带和风带。赤道地区常年受到光照气温升高而气压变小,赤道上空的气压向南北方向流动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度地区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高纬度地区则形成了负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盛行西风,极地地区温度低下,为极低高气压带盛行极地东风。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作助学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都是不同的,为提高整体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制作助学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例如在“城市与城市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城市空间结构图和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相关概念以及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写入助学稿,学生根据助学稿上的知识点按顺序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学习,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和结构布局,如兰州市的沿河带状城市布局、北京市的环形结构布局以及上海市的沿海格状布局,对不同等级城市的构造有初步的了解,并掌握各功能区的分布和注意事项。此外学生还要注意“逆城市化”现象和减缓城市化压力的措施。
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训练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社会技能,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对此在高中地理的创新模式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性学习能力。例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农业发展”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将学生进行五到六人的分组,明确每个人的职能,对当地的年降水量、气温、土壤肥力和地形地貌状况进行收集分析,当地是否符合立体化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的农业生产模式改良建议,开放性的探究学习,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在合作交流中进行实践探究學习,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
四、开展微课地理教学进行预习和复习,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压力较大,学生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缺少自主预习和复习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为主科所占据,鉴于此教师可以开展微课地理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年降水量以及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等知识点录入微课教学视频中,便于学生的自主预习和课后复习,从而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应用学科,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制定出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意识,通过微课教学巩固所学知识,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磊.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3):175-176.
[2]周利琼.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08):143-144.
[3]王凯梅.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6(12):151-152.
[4]徐莉.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知识经济,2016(07):55-56.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创新是当今时代教育的主流,教育是面对全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建设情况下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创世思维作为当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合理的规划教学内容,营造出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探究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合理的运用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营造生动形象的轻松学习氛围
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十分紧张,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枯燥,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教学技术,制作PPT教学课件或教学视频资料将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生动呈现给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案例:在《行星地球》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宇宙中的银河系相关教学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料,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运动和太阳系中各个行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将地球围绕太阳进行的公转和自转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中,让学生掌握地球公转造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的节气变化。即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引起了温带的延伸和收缩进而引起了季节的交替变化,每年的3月21号和9月23号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季节全球各地昼夜各半,太阳每日6时升起,傍晚18时落下,而6月22号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处于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而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与之相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营造出轻松地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宇宙中行星运动的探究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动态的PPT教学课件,建立地球平面模型,根据太阳照射程度的不同,引起气压的变化和气流的流动,最终形成各个气压带和风带。赤道地区常年受到光照气温升高而气压变小,赤道上空的气压向南北方向流动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度地区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高纬度地区则形成了负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盛行西风,极地地区温度低下,为极低高气压带盛行极地东风。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作助学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都是不同的,为提高整体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制作助学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例如在“城市与城市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城市空间结构图和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相关概念以及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写入助学稿,学生根据助学稿上的知识点按顺序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学习,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和结构布局,如兰州市的沿河带状城市布局、北京市的环形结构布局以及上海市的沿海格状布局,对不同等级城市的构造有初步的了解,并掌握各功能区的分布和注意事项。此外学生还要注意“逆城市化”现象和减缓城市化压力的措施。
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训练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社会技能,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对此在高中地理的创新模式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性学习能力。例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农业发展”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将学生进行五到六人的分组,明确每个人的职能,对当地的年降水量、气温、土壤肥力和地形地貌状况进行收集分析,当地是否符合立体化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的农业生产模式改良建议,开放性的探究学习,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在合作交流中进行实践探究學习,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
四、开展微课地理教学进行预习和复习,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压力较大,学生的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缺少自主预习和复习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为主科所占据,鉴于此教师可以开展微课地理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年降水量以及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等知识点录入微课教学视频中,便于学生的自主预习和课后复习,从而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应用学科,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制定出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意识,通过微课教学巩固所学知识,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磊.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3):175-176.
[2]周利琼.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08):143-144.
[3]王凯梅.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6(12):151-152.
[4]徐莉.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知识经济,2016(0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