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裔美国人对中国饮食的态度看其身份认同的困境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673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伍慧明的作品《骨》中,美籍华人对祖国饮食态度的变化,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代华裔对中国饮食为绝对推崇;第二代华裔的态度变成忠实的眷恋;第三代华裔则转为矛盾的接受。思乡情结、落叶归根是第一代华裔对中国饮食绝对推崇的思想原因;推崇祖国饮食,遵循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节导致第二代华裔忠实眷恋中国饮食;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变异以及对唐人街鲑鱼巷的厌弃,形成第三代华裔对中国饮食矛盾接受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分析作者对华裔文化身份认同的解决方案:求同存异、和谐融合。
  关键词:《骨》 华裔美国人 中国饮食 身份认同 困境
  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华裔在离开中国之后在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诉求,他们一方面在中西文化冲突之下艰难地生存,另一方面在香蕉人的标签下努力拼搏,力图“洗白”。美国华裔既追求在异乡的生存权,也不放弃在异乡的归属感。众多的学者已就华裔文学的两大主题从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角度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较多的意向是食物。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是指由饮食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意识文化等反映的植根于中华文化的饮食思想和观念。①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的作品中屡有提及。著名的华裔作家伍慧明的《骨》就是一部在整本小说中透露出浓厚的中国饮食文化的著作。读者可以清晰地通过文中涉及的各种食物,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华裔的影响以及历代华裔对待中国食物的态度的变迁,从而看出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寻求身份认同的矛盾和复杂的内心挣扎。
  一、第一代华裔:绝对的推崇
  书中以梁爷爷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对中国食物的态度是深入骨髓的绝对推崇。作者虽然在文中对第一代华裔着墨不多,读者仍然可以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婚丧嫁娶等活动中管中窥豹。
  生活在唐人街的老华裔大多是光棍汉,他们住在“三藩公寓”,喜欢去街口的“大叔小吃店”吃着“炸混沌”“叉烧包”“肉馅饼”;掏着鸡内脏;喝着“虎骨酒”、草药泡的酒,完全的中国口味。在这些老人的认知里,还是中国的食物合自己的胃口,他们下中国象棋,喝中国传统的药酒,吃蔬菜。他们并没有因为生活在美国而对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做出丝毫的调整。
  第一代华裔对中国传统饮食的执着还体现在婚丧嫁娶、节庆宴会的准备和礼仪上。梁爷爷去世时后人供奉橘子之类的祭祀品,分吃葬礼上的糖果,清明节去祭拜先人时的祭品也是“一堆橘子、一条干鱼、一只鸡和几块蒸好的糯米糕”②,在这里,西餐和他们彻底绝缘。这是一个讲中文吃中餐讲中国礼仪的世界。这个世界仅存在美国的一条小小的唐人街上,他们固守着多年来的传统,并没有因为身在异乡而有丝毫的改变。在梁爷爷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身上,读者只看到华裔的生存挣扎,没有任何的带有异乡归属感的身份认同。
  二、第二代华裔:忠实的眷恋
  以母亲和利昂为代表的第二代华裔,仍然推崇中国饮食,遵循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节。
  母亲总是在重大的场合准备丰盛的中餐。他们习惯炒菜时加姜和蒜,喜欢吃咸鱼、腌萝卜、干红枣、米饭、鹌鹑、牛舌头、苦瓜和燕窝粥等中国味浓郁的食物。在鲑鱼巷的华裔大多从事餐饮行业的工作:开饭店、办面条厂、经营猪肉铺、卖炸饺子等。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尽管他们客居他乡,但是口味不曾改变,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丝毫不会动摇。
  中国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向来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合一”,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③母亲和利昂坚守中国饮食中的“医食同源”理念。在母亲的观念里,中餐是最有营养的、最好的食物。她为了修复和利昂的关系,为他精心准备的食物是人参和金银花熬制的排骨汤,并同时为女儿女婿打包。
  华裔习惯按照中国人的餐饮节庆礼仪生活。在新年举行特有的仪式上,“他们总是摆上一桌宴席敬奉神仙:酒、水果、一只鸡和一条鱼,还有几个馒头”。在母亲看来,莱拉不同父母商量偷偷结婚,并不打算举行婚宴仪式的行为不仅大逆不道,而且名不正言不顺;安娜的葬礼要订“一种有馅的中式点心”;利昂在和鲁西诺谈好合伙生意时,他“买回来一整只鸭子和一磅烤乳猪”来庆祝。这些充分地说明中式饮食在第二代华裔的观念里有着根深蒂固的重要地位。
  三、第三代华裔:接受、逃离、矛盾的接受
  对于中国的传统饮食和与之相关的礼仪,以莱拉为代表的三姐妹的态度迥然不同,她们要么部分接受、要么部分厌弃,要么彻底厌弃,非常矛盾。
  (一)乐于接受的安娜:离世
  文中的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安娜,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她懂得体贴长辈,安慰父亲,孝顺母亲,甚至乐于接受一切中国食物。莱拉认为“她是我和尼娜的混合物”。
  安娜爱帮大人拔鸡毛,喜欢碰猪耳朵,看猪鼻子和牛舌头。她找个华裔男朋友,吃着中餐,仿佛一切都不错,直到后来她和男友被迫分手。于是,文中唯一一个非常喜欢、乐意接受中餐的华裔自杀了。按照大姐莱拉的理
  解,安娜想要逃离并结束她所面临的矛盾和痛苦。作者从一个侧面暗示读者,在中美交汇水土不服的边缘地带,
  一味地传承中国式的文化行不通,终将会被淘汰出局。
  (二)彻底厌弃的尼娜:逃离
  尼娜是文中最叛逆也最“美国”化的一个新生代华裔。她对一切中式的东西充满了厌弃。她离家出走,讨厌中餐聚会,拒绝吃中式食物。拿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喜欢三根齿的叉子。也许这挺可笑,可我现在几乎不再用筷子了。在家里我也用是叉子在盘子里吃米饭,我现在只用筷子插头发”。
  这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加速白化,她不承认中国是自己的故土,甚至觉得满眼都是中国人很奇怪,她因为工作关系吃二十七天的中餐便觉得是在受苦,坚持要在美国餐厅吃点好的。在她看来,中餐只是承载她沉重苦难的填饱肚皮的食物,是不得不吃的东西,而西餐却是美味,吃西餐可以令她放松、开心,甚至可以和侍者调情。   这种对中国饮食完全的厌弃态度足以说明新生代的华裔试图摆脱自己华裔的枷锁,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然而,她的这种逃离并没有使她摆脱华裔的身份,照样有人问她是不是中国人,她赖以生存的工作也必须和中国人打交道。尼娜努力的结果尽管尚待加强,但是她的态度向来坚决。这代表了新生代的美国华裔正在寻找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途径。
  (三)部分接受的莱拉:矛盾
  莱拉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态度是最矛盾的。一方面,对于母亲把她们心爱的宠物鸽子鸟做成食物的行为极端不认同,另一方面她觉得梁爷爷葬礼上的糖果不能不吃。在母亲列举她爱吃的中餐时,私下里向妹妹抗议“我的口味已经改变了”。可是当母亲给她装上人参汤时,她尽管觉得“人参汤黑得像泡了两天的茶一样”,尽管“这汤的味道苦而绵长”,她还是一口气喝掉了。并且,在母亲的坚持下,她还给丈夫带了一份。
  莱拉不认同利昂的喝酒方式。“他用他的饭碗喝,样子就像喝热汤一样。但到了饭快吃完的时候,他又像和凉茶一样大口把酒喝完了。”莱拉反复提到利昂喝酒的器具和喝酒的样子,这一点其实和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餐具和菜式般配的理念不谋而合。
  莱拉也不认同妈妈吸吮“鸽子身上剩下的部分美味:脖子、背和脑袋”这种吃法,她把别人送的装五香和芥末的罐子也扔掉了。然而,在迎接利昂回家时,她带着全家吃了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尼娜请她在美国餐厅里吃饭,莱拉反而觉得很奇怪。在她的观念里,重要的时刻,郑重的场合还是要吃中式餐的。然而,她最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吃了一餐美国饭。读者可以看出,在这些矛盾中,莱拉形成了对两个世界较成熟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尽管矛盾,她仍然力求达到双方的平衡。
  这就是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形成的身份诉求、双重身份,在矛盾中寻求平衡。
  四、造成华裔对待中国饮食态度迥异态度成因
  几代华裔对待中国饮食的态度迥然不同。如果说梁爷爷那一代人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口味的话,在母亲和利昂的身上体现的同样是牢不可破的中国饮食观念和传统礼仪,尽管他们也会偶尔喝喝洋酒、喝点咖啡;而在新生代的华裔身上,他们的这种中国饮食观念和习俗礼仪的传承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和缺口。这些截然不同的态度,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和现实的因素。
  (一)中国人落叶归根的老一辈思想:口味与坚守
  法国知名食物研究专家布里亚·萨瓦兰在他的名著《味觉生理学》中明确指出:“告诉我你吃什么东西,我就可以说出你是什么人。”民族性食物选择与差异不仅仅是族群身份的象征,而且民族饮食文化完全可以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④由此可见,我们是什么人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食物。
  第一代华裔留在美国本不是他们个人的意愿,而是历史所造、现实所迫。美国人对华裔的排斥通过《排华法案》达到合法化。第一代华裔整日挣扎在贫困线上,根本无法和白人、美国本土的居民有接触,他们固守在唐人街的华人小圈子里生活、劳作。因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携骨回国,落叶归根。在美国式生活和他们的生活背道而驰的时候,他们的思乡情结日益加重,主要就体现在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固守和传承上。于是,这一辈的华裔们固步自封,秉承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在异国他乡仍然过着纯中国式的生活。
  (二)中式思维和生活方式:念旧与习惯
  以母亲和利昂为代表的第二代华裔的根仍然是中国,他们在中国出生、长大,然后才来到美国。第二代华裔秉承中国式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但凡是华裔文学,我们不难发现,华裔的工作大多都和最基本的吃穿用相联系如洗衣店、小饭馆、小吃摊等。这种工作既繁琐卑微,又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收入较低。华裔们整日为了谋生和养孩子奔波劳碌,没有太多的时间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他们利用宴会联络华人之间的感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中国饮食文化活动。尽管他们已在美国生活多年,但是他们还坚称“我们永远首先都是中国人”。第二代华裔身在美国,却仍然依照中国的固有观念行事。
  这种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决定了第一二代华裔即使生活在美国,照样过的是中国式的生活,他们甚至过得比在中国的生活更加艰辛,因为缺乏了纯中国的“营养”。
  (三)中美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冲击与矛盾
  “食物背后代表的是一个民族,食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撑起族群划分的边界。”⑤由于中美文化的不同和冲突,使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么对中式餐饮全盘接受,要么厌弃,全盘否定。
  1.夹缝中的冲击
  第三代华裔出生于美国,成长于美国。他们吃着中国式的食物,受的却是美国式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对于中式饮食既接受又厌弃。他们不认同父母的观念,什么都能做成食物,诸如他们视为宠物的鸽子鸟和青蛙、动物身上奇怪的部位如牛尾、猪头、牛舌头等。中国式的家庭让他们明白这些是可以食用的东西,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美国式的教育使他们觉得母亲认为的某些美味特别怪异。这深刻地体现出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对第三代华裔的身份认同和观念认同的冲击。正如尼娜所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也不想走进我们的世界中来。我们得一直生活在他们的世界中,而他们连一点点都不能改变。”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中,还包括讲究餐具与菜式“般配”的习惯,固素有“美食不如美器”的说法。文中提到利昂在聚餐中的饮酒方式是粗鄙和随意的。这一点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迥然不用。中国的饮食强调“美食不如美器”,利昂却教女儿用茶碗、饭碗喝酒。这种生活方式令人不敢苟同。由此可见,女儿们对中国式饮食的排斥,除了有文化的冲击息息相关之外,还与第二代华裔固有的饮食陋习密不可分。
  2.文化碰撞的断层
  文化和社会是不能隔离的。华裔们尤其是第三代华裔生活在缺乏中国养分的美国,他们固有的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而他们本身的饮食观念和习惯的传承也会有所变化。从第一第二代华裔身上,读者可以体会到浓厚的中式饮食思维观念,包括烹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和饮食民俗等等,尤其是“医食同源”“药膳合一”的观念。   中国的饮食十分注重医疗保健。第一第二代华裔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虎骨酒、药草炖汤。文中母亲多次劝女儿喝中式汤,少吃美国餐,甚至由于熬得药膳太多,以至于她身上总是有一股浓浓的“干金银花梗和苦涩的人参的味道”。可惜的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下一代对“医食同源”这一饮食观念的认同。莱拉觉得人参汤不仅色泽难看,还难以下咽,她们对于母亲精心制作的燕窝汤也只认为是“燕子的口水”,只是出于不让妈妈难过才喝下的。
  不言而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第三代华裔的身上出现断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认同、不理解、不接受的局面和范围会更加加剧。
  (四)饮食环境的变化:对唐人街鲑鱼巷的厌弃
  第三代华裔对中国式饮食的矛盾态度,还和他们的饮食环境休戚相关。他们从小生活在唐人街的鲑鱼巷,这是一个远离美国主流世界的“贫民窟”。父母每天为了生计奔波劳碌,从事诸如餐馆跑堂工之类的繁琐而低薪的工作。他们经常在饭桌上谈论钱,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周围的环境脏乱差。遇到婚丧嫁娶、新年宴会或聚会时,一定要围坐一个大圆桌,聊天,和不熟悉的人喝酒吃饭,这些饮食的礼仪在第三代华裔们看来,是枯燥乏味、毫无意义的。
  与其说她们厌弃中式饮食,倒不如说她们是渴望脱离那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饮食环境,对贫穷落后生活方式的厌弃。毕竟,在她们看来,那些饮食观念和礼仪都是和贫困、粗鄙落后联系在一起的。
  《骨》描写在父母所代表东方文化的恩威观念中,三个女儿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而走上了或自杀、或崩溃、或彻底反叛的道路。当亲情之爱以“同类相食”的残忍形式出现时,既牺牲了父母生活的幸福,也牺牲了孩子人生道路选择的自由,让美国华裔家庭陷入了无穷尽的痛苦循环中。{6}
  文中主人公莱拉多次提到她渴望逃离鲑鱼巷,重过自己的新的生活,试图忘掉过去。在她采买的食物清单中,可以有果汁、牛奶、面包、薯片,就是没有诸如青蛙鸽子之类的食物。她一遍一遍地往返于鲑鱼巷与新家之间,除了安抚父母,一刻也不肯在鲑鱼巷停留。尼娜甚至不愿意回来。姐妹俩的共识是“在唐人街,你只能谈现实的事情;而在美国餐厅里,那里的气氛可以让你忘掉那些事情”。因此,她们拒绝中式饮食,就是在和过去的饮食环境挥手再见。
  五、结语
  饮食涉及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方各面。饮食折射出华裔美国人在文化身份诉求中的态度和矛盾。透过伍慧明的《骨》,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饮食对于各个时代华裔的影响。通过他们对待中国饮食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读者可以深入到华裔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第一第二代华裔在异国他乡艰难的求生诉求,第三代华裔及新生代华裔在中美两国文化剧烈冲击下的身份诉求与社会认同诉求的双重矛盾,他们不断地挣扎,试图冲破重重障碍,在夹缝中寻求新生。由此可见,“他们从一味地拒绝排斥一种文化升华到了从两种文化之中建立第三种文化,即非纯粹的母国文化亦非纯粹的美国主流文化,而是超越了叙事与反叙事的二元对立的话语了的第三种文化立场。他们既不一味地排斥自己的中国文化背景,也不盲目崇拜白人文化,而是坦然地承认自己的双重文化背景,清醒地认识到拥有两种文化背景的优势,以正常、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面对他们的独特生活”{7}。长此以往,正如总序中陆薇认为的那样,“她(较理想的人物形象莱拉)再也不是那个对中国文化一味反抗,不顾一切地要与西方文化认同的女孩”{8},他们会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性的社会观念。
  ① 张少飞:《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43页。
  ② [美]伍慧明:《骨》,吴冰、张子清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60页。(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
  版本,故不再另注)
  ③ 杨丽:《试析饮食文化特色旅游》,《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年第2期,第43页。
  ④⑤ 周鸿承:《论中国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遗问题》,《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年第3期,第8页,第10页。
  {6} 梁燕丽、江映林:《美国华裔文学的“食物”小叙事》,《文艺争鸣》2013年第2期,第190页。
  {7}{8} 陆薇:《全球化语境中跨界的华裔美国文学》,《思想文综》2005年第9期,第44页,第49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每一位文学作家创作文学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陌生化文学语言是众多文学作家习惯使用的语言表达风格。特别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的使用频率会更高一些。读者通过深入挖掘语言的更深层次含义而对文学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更为正确的理解。本论文以《尤利西斯》为例,深入研究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关关键词:英美文学 语言特点 《尤利西斯》 陌生化语言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最为突出
期刊
摘 要:在山水诗歌中,经常会有诗人就同一景色大发诗兴。本文就楼钥与袁枚两人笔下都曾描写的大龙湫的景色,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比较这两首诗歌,以期直观感受在“理性”或“感性”视野笼罩下的大龙湫不一样的美。  关键词:大龙湫 理性 感性  楼钥与袁枚两人都曾经写诗《大龙湫》,研读完两首诗歌之后,笔者发现,虽然都是描写大龙湫,但是诗人在对大龙湫景色的选取以及所写作的方式上,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
期刊
摘 要:《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布莱希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通过对该剧的文本细读,我们不仅可以探寻戏剧家在剧中表达的思想题旨,还可以从侧面观照他关于“史诗剧”所提出的理论问题,纠正我们对于他的理论的片面认识,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戏剧艺术作品的内涵。该剧展示了大胆妈妈不幸而愚昧的一生,揭露了战争对于人性和人格的巨大戕害,使观众在人物命运中看清战争的本质。  关键词:布莱希特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战
期刊
摘 要:《巴尔》是布莱希特最早的作品,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戕害与异化的批判,还是对个人与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探索等布莱希特后来剧作中的主旨,都可以从该剧中找到线索,可以说,《巴尔》是戏剧家今后戏剧创作的出发点。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布莱希特向来关注的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被认作马克思主义者的布莱希特,从他刚刚度过青春期后,就在思想上走上了与前贤一致的道路。虽然《
期刊
清明前回了一趟重庆老家,既为祭祖,也为看望父亲。八十多岁的父亲是个老党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学校毕业后,辗转重庆、成都多地工作,晚年叶落归根回到重庆。  这次回老家,感觉父亲老了很多,双腿似乎没劲了,走不了两步就要歇一歇,其中有条腿还有些瘸。父亲却一点也不在意,他已经替我们安排好了第二天的行程——参观渣滓洞。  坐车前往渣滓洞的路上,我的记忆穿越时空,回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一年,父亲去成都看望
期刊
小外孫姓陈名博朗,字面的意思一看就明白,长辈们希望这个孩子博闻强识,性格如阳光一般开朗。我写这篇文章时,小家伙已三岁零四个半月,对其名字不妨小做验证。不日前,幼托班的老师教杜牧的《清明》,老师教了三遍,他回到家就给妈妈背了,居然一字不差,只一两个字的口齿尚欠明晰。博闻强识大概还算不上,但似乎显出些许端倪。后一个“朗”字感觉倒是达标了——整天乐呵呵的,见谁都一脸笑;两岁多送他到托管班,没半天便和小伙
期刊
6万多元的旧玩具  儿子上小学时,一次偶然机会,我带他参加了一场艺术品拍卖会。拍卖会上,一辆老旧的铁皮汽车玩具居然拍出了6万多元的价格,这令儿子惊讶不已,追问我们为什么旧东西这么值钱,为什么那么多人收藏旧物件。看着儿子充满求知欲的眼神,我决定和他一起寻找答案。  我和儿子一起查资料,了解到那件铁皮玩具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生产的。当时,上海一家制罐厂生产罐头盒后剩下很多边角余料,生产者舍不得扔,于是
期刊
摘 要:乡土意识作为《生死疲劳》之中潜在的“精神指引”已然成为一个解读此小说的重要突破口。小说以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为背景,在西门闹不屈的灵魂轮回转世、生命更迭之间叙述了五十年跌宕起伏的民族、家族历史,作者以悲悯、以深情、以对土地的眷怀与挚爱完成了一曲悲歌。乡土意识作为其创作的指引与资源,无疑成为文本灵魂的高点,传递出作者于时下的关怀与隐忧。  关键词:乡土意识 莫言 生命轮回 土地  当《红高
期刊
小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日三餐时,父亲都会反复念叨这一句。父亲对这句话的注解是:一是要勤劳,二是要节俭。  “庄稼人就是要勤劳,不勤劳就活不了,因为粮食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更不会从天上落下来。庄稼活必须实打实地做,不实打实地做,你就得饿一年肚子。”每每说到这里,父亲就会指着面前的饭碗,“这碗里的每一样食物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浪費,哪怕是一粒米,一片
期刊
掃地、做饭、擦洗、整理、美化居室环境、倒垃圾、洗衣服,这些不起眼的活儿,是生活最朴素的真理。  家务活,如果天天做,需要娴熟的料理能力,更需要耐心、甘为人仆的心志。尤其是甘为人仆的心志,那可是一个人品格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可以随时让家人和身边人受益的珍宝。  甘为人仆,是人性中可以拥有的最高贵的品质。  那么,今天,就引导孩子把这种品质种在操练家务的田野上吧。1  很多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