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d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王晓春名师工作室成立于哪一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成立的?成立的宗旨是什么?
  王晓春:王晓春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9月。名师工作室是太仓市教育局一项创新性培养优秀教师的试点工作,旨在充分发挥太仓市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教育人才。当年,太仓市一共成立了四个名师工作室,分别诞生在太仓职教集团、太仓市高级中学、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和太仓市实验幼儿园四个单位。成为太仓教育中不同层面、不同学科的教师发展载体。我们工作室秉承着“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的宗旨,围绕专业发展和课改研究两大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推动本地区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和语文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
  记者:工作室选拔学员的标准是什么?预期的目标是什么?现在,有多少学员?能介绍一下学员的情况吗?
  王晓春:工作室选拔学员的标准主要体现两个“优先”和两个“兼顾”。两个“优先”具体指:优先考虑太仓市学科带头人,优先考虑实验学校中指导语文教学改革的管理者;两个“兼顾”具体指:选拔时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老师兼顾,具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和富有潜力的教学新秀兼顾。我们工作室的预期目标可以概括为:一种追求,两种表征,三级发展,四项抓手。一种追求是:做智慧型教师;两种表征是:上课有风格、交流有思想;三级发展是:依次成为太仓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四项抓手是:勤于学习有底气、敢于探索有志气、乐于反思有灵气、善于总结有才气。
  目前工作室有八位学员,分别来自八所学校,从称号上看,七名是太仓市学科带头人,一名是教坛新秀;从工作岗位来看,三名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两名是教导主任并分管语文教学,两名是教科室主任,还有一名是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这些学员都是女教师,年龄都在三十多岁,都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经历。总体而言,她们热爱语文教学,有着较深厚的语文功底,积累了较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较强的语文研究能力,取得了不少语文教改成果。
  记者:工作室平时是怎样运作的?开展过哪些活动?收到哪些成效?
  王晓春:我们工作室确定了运作的几项原则:一是辅导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二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三是导师指导与自我实践相结合,以自我实践为主;四是本地观摩与外地学习相结合,以本地观摩为主;五是专家传授与互相研讨相结合,以互相研讨为主。我们每月集中一次,组织主题式研讨活动,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类:一是导师指导学员开展磨课研讨活动,逐步形成教学风格,提炼教学思想;二是学员间开展教学沙龙,邀请语文教学专家前来点评指导;三是每学期举办一届太仓市“精致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邀请专家、教研员指导引领,各校语文教师共同参与;四是每年组织学员参加全国“现代与经典”“千课万人”等大型语文观摩研讨活动;五是开展语文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讨论,对经典的语文教学录像进行微格式评析与研究。两年多来,我们坚持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相结合,坚持实践探索和理论学习相结合,坚持丰富内化与集中辐射相结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员们开阔了语文教学的视野,厚实了语文理论的积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提升了语文研究的能力,积累了大量的语文教改成果,引领着太仓地区的语文教学改革,带动了各自学校乃至于本地区一大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记者:你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导师有压力吗?你是怎样化解压力的?是怎样与学员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其发挥特长不断进步的?
  王晓春: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导师,我的压力是比较大的。首先,这种压力来自于上级领导的殷切期望。太仓市教育局成立四个名师工作室,以此来探索名优教师成长的新途径、新方式。这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需要我不断地探索并总结。其次,这种压力来自于自身需要的不断超越。这个工作室,为我的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搭建了更宽广的舞台,需要我不仅做一个好的“演员”,更要做一个好的“导演”,这需要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超越。最后,这种压力来自于学员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衡量名师工作室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评价这些学员各自专业发展的质量、效率以及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这些学员的专业成长,需要我这位导师的有效指导与不断激励,这就给我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深刻地感受到,有效化解上述三种压力的根本对策只有一条,那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术指导能力。我作为沪太外国语小学的校长,现在又在托管一所农村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管理工作占据了我大多数的时间。另外作为苏州市的名校长,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也需要我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我还是想方设法地挤时间、投精力,以教科研为核心抓手,做到学校管理与语文教学两项实践与研究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在与学员的共同研讨过程中,我总是既做学员,又当导师。要求学员执教的研讨课,我也会提前独立备课和研究;要求学员参与的主题式发言,我也会提前思考并撰稿。“教学相长”,我在指导学员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研究并得到提高。与学员集体研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大家都有个性、有主张、有创意,所以每次的研讨都是思想与智慧的碰撞,大家都会在探索与发现过程中获得欣喜和满足。作为导师,我借助每次的研讨活动,引导每位学员去学习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去发现自己个性与特点,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语文思想。目前,这八位学员的课堂教学个性与风格正在逐步地形成与完善,比如陆丽琴的课“朴实、和谐”, 施彩萍的课“简约、有效”,汤艳梅的课“生动、扎实”, 仲怡新的课“清新、细腻”, 高枫的课“厚重、典雅”,陆丹的课“激情、灵动”, 顾煦婷的课“清新、自然”, 滕凌燕的课“自由、舒展”。可以说,在工作室学习、锻炼的两年,是她们业务能力飞速成长时期。
  记者:相信工作室不是闭门造车。你们是怎样“请进来,走出去”,以此让教学研究更活跃的?学校老师欢迎你们去吗?
  王晓春:是的,工作室的很多研讨活动都是在“请进来,走出去”中开展的。两年多来,我们以沪太外国语小学为主要的活动基地,举办了很多“请进来”的活动,比如苏州市第三期名校长、名教师培训班学员小学语文公开课展示活动,沪太外小与常熟、吴中等地区语文骨干教师同课异构活动,省级课题“小学生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结题会等。工作室学员积极参与这些较高层次的区域性研讨活动,聆听了苏州地区很多名师的课,并参加了深入的研讨,还有幸结识了很多语文专家和特级教师,如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朱家珑、袁浩、徐晓华、钱锡铭等,特级教师许红琴、张敏华、孙春福、唐晓芳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七彩语文·教师论坛》副主编钱锡铭先生,对本工作室的活动始终给予热情的关心和指导。他曾多次参与工作室举办的主题研讨活动,与每位学员进行深度对话,在“语文学会学习”和“语文生活化教学”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切实提高了学员们在语文相关领域的认识和实践的水平。
  工作室“走出去”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走出太仓、苏州乃至江苏,坚持参加一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比如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现代与经典”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杭州举办的全国小学语文“千课万人”研讨活动、在广州举办的全国“生本教育”研讨活动等。在这些高层次的活动中,学员们观摩了上百节特级教师和名优教师高质量的课,聆听了语文教学专家数十个精彩的讲座,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积淀、大大提升了语文教学研究的综合实力。“走出去”的另一种形式就是每学期举办一届王晓春工作室“精致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邀请太仓市各小学的部分语文教师参与。每一届活动我们都精心安排,除了学员上课、说课、讲座以及听课老师间互动评课外,我们还邀请了《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李振村来作学术报告、副主编朱文君执教了示范课。我本人也坚持作“精致语文”方面的专题讲座,以此不断地将“精致语文”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的每一届“精致语文”研讨活动,都由不同的学校承办,到目前已经举办了四届,它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这项活动得到了太仓市教育局、太仓市教培研中心和许多基层学校的高度评价,也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
  记者:经过两年的运作,你觉得名师工作室模式对于提高地区教科研起到了哪些作用?还存在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王晓春:教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最有力的抓手就是教科研。同样,名师工作室的任何一次活动,都与教科研有着密切的联系,讲得更明白一些,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的教科研活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感到名师工作室模式在三个层面带动着教科研的深化。首先,它让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更有品位。我们工作室的追求: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让教师轻轻松松教语文,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我们工作室的特色:探索“精致语文”,打造精致课堂,追求一种有品质的教育生活。其次,它让工作室学员所在学校的课题研究更富实效。工作室学员在自己的学校都是教科研的领头人,工作室以“精致语文”为核心价值目标的系列研讨活动,给学员们提供了很多教科研形式的借鉴,并在各自学校中实现着教科研模式的成功迁移,提高了学校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最后,它让太仓市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更有方向。一个地区的学科教学改革,主要依靠当地教研部门的有力推动。我们的工作室,已经成为了太仓市教培研中心的一支生力军,通过每学期一届的太仓市“精致语文”观摩研讨活动,有效引领着太仓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太仓市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学科教学的崭新视野。总之,名师工作室模式是一种精英教师团队发展模式,它肩负着本地区名师队伍培养和壮大的重任,而地方教研培训机构主要肩负教师的群体发展模式。精英发展模式与群体发展模式,正好实现了各自优势的互补。
  当然,我们工作室成立才两年有余,还十分年轻,工作室成员只有八名,规模比较小,而且与太仓以外地区名师工作室的联系还比较少,对外影响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记者:两年来,工作室学员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科研成果?
  王晓春:两年多来,工作室的八名学员,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和专家引导,在语文教改的园地里用智慧播种,用汗水浇灌,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比如陆丽琴老师感觉到自己对文本解读更加到位,更关注主题文本的精妙,在课堂教学时,也刻意通过言意互转,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品质,从而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学实效。施彩萍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也逐步走向精简,主线简明,凸显课文的精华、精彩、经典部分,以生为本的理念深植于心。汤艳梅老师在实践中探索,努力以联系的观点精准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风格逐步形成。仲怡新老师是工作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两年多来,通过外出观摩、课堂实战演练、评课研讨等多种形式,教学能力有较大提高,2009年12月,被评为太仓市的学科教改带头人。
  总之,我们工作室中每位学员的成长都是喜人的,成果也是丰硕的。据不完全统计,八名学员在太仓市执教公开课20多节,作专题讲座16个,立项省市级课题9个,发表或获奖省市级论文50余篇,两名学员荣获苏州市“教坛新秀暨双十佳”称号,两名学员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多位学员在苏州市和太仓市语文评优课中分获一二等奖。我本人编著的第三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著《精彩童年:学校文化品格建构研究》也于2010年12月正式出版。
  记者:想问问学员们,你们在王晓春工作室经历了哪些甜酸苦辣?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高枫:我珍惜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珍惜导师的每一次引领。记得工作室第一次活动时,我就以“我觉得我是这个团队中水平最差的一个”作为开场白,导师那句“工作室是研究的组织、合作的纽带,更是各位成长的舞台”,让我坚定了“一定要学会自信,快速成长”的决心。事实上,我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显得那么艰辛。第一次研讨“主题文本与文本主题”,我突感自己以前从未关注过同一主题单元的文本,原来在文本主题的把握上竟然还大有学问;第二次探讨“精致语文与有效教学”时,发现自己对言义转换的策略原来思考得是那么浅薄,顿生焦虑。怎么办,只有从头学起!挑灯夜读成了我两年来的生活习惯,在阅读中充实自己,在反思中完善自己。第一次工作室开课,导师和同伴对我的评价是串讲、琐碎,让我无地自容,心酸欲哭。但在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真诚、热情、互助、真实的研讨中,彼此分享智慧,我在集思广益中调整方案、反复研磨、同课多次改进,慢慢地我的课堂清晰起来,精致起来,也深深体会到李振村教授所说的:“精致是一种境界,精致是一种责任。”
  陆丹:刚进入工作室的那些天,我的压力很大,毕竟是特级教师带领下的团队,肯定是高标准、高要求、高密度的。2009年12月,我执教《江雪》一课,初次磨课时,我扣词扣句,分析得过细,使古诗的意境之美没能凸显。导师和学员们建议我要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要注意古诗景情意的融合。果真,这样一处理,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意志坚强的渔翁形象就立体起来了。2010年11月,我执教《黄果树瀑布》,导师亲自为我写下了1500多字的教学建议,我深受启发,觉得必须对我的课堂动“大手术”。什么都教,等于什么都没讲;什么都是重点,就等于什么都不是重点。老师讲得太多,就剥夺了很多学生讨论、交流、思维的机会。生本课堂,我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分析了前几次磨课失败的原因,并思索改进的措施,实践、反思、再实践,直至自己满意为止。每一分付出,每一次收获,都给了我蓬勃向上的激情。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败,都给了我历久弥坚的信念。我很快乐,我是沉浸在研究中的幸福教师!感谢工作室,感谢导师和学员们。
  滕凌燕:工作室成立,我唯一不是太仓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学员,说实话,当初申报时,没抱多大希望,然而,我入选了。幸福之余,是压力。之前,有一点激情,但温和的时候多;有一点思考,但想法居多,没有思想;有一点实践,但不够深入;有一些勤奋,但失之浅薄……来自一所农村小学,还缺乏引领,简直有点自卑。工作室每个月都有聚会,有时安排听课,然后评课,意见坦诚而富有建设性,上课者不会脸红,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候;有时组织沙龙活动,围绕一个话题,你说我说大家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末了还有人质疑,甚至反对……工作室营造了平等的学术精神和温暖的沙龙氛围。名师王晓春是这个团体的灵魂,我们从他身上学到的很多,不仅学教语文,还学读人生。王校长经常说,“我们要跳出语文看语文,要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语文教学,来追寻‘精致语文’。”我突然发现,我把自己关在封闭的房间已经太久了,应该走出来,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这样也许对自己的教学更有好处。于是,我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个对语文教学现实进行观察,进行理性思考的世界,是一个不停探索“精致”的世界。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但它对我们教科研和教师成长一定很有益处,我们有理由相信,王晓春工作室一定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
其他文献
阅读图式,是我们建构图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学心理学认为,“教”只是帮助学生“学”。“教”之所以出现一些比较固定的步骤,并表现出一定的序列性,完全是由于它所帮助的“学”有一定规律性的缘故。如果我们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形成一定的“教”的程序,并转化为学生“学”的程序,学生就学有方向、学有方法,学有优法。为此,课题组经过多年实践,提炼出五步阅读程序:“猜一猜、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用一用”。下
期刊
最近,在调研中听了几位教师的古诗教学课:  【案例1】 一位教师在教学《元日》一课时,首先播放了歌曲《过大年》并展示了喜庆的图片,揭示课题后,教师又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年”的传说,和“屠苏酒”“桃符”等方面知识,在学生自学了古诗大约3分钟后,教师由词到句,逐句讲解,然后欣赏了一些春联,补充阅读春节民俗资料和背景资料,最后便让学生试着背诵这首诗。  【案例2】 另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
期刊
主持人:周 婷  参与者:南京市教研员 芮 琼   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员 朱廷梅   南京市鼓楼区“周婷特级教师工作室”部分成员  周 婷:“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走在课改路上的语文课堂,从“穿新鞋走老路”,到滥用媒体、活动频繁,拓展过度,再到走向平实、追寻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我们且行且思,努力做着自觉的思想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直深信:“教什么”始终是第一位的,今天我们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强调了对学生习作兴趣,特别是表达欲望的激发和培养。那么,如何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呢?  一、 要有最能吸引学生眼球和触动情感的习作素材  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注意与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注意引
期刊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去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应找准学生的起点,多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  一、 分析学情,找准起点  《青海高原一株柳》篇幅较长,情感凝重,道理深刻。其中,课文的第6~7自然段,主要是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进一步表达
期刊
广阔的农村,有千姿百态的春夏秋冬的自然景物,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有焕然一新的现代气息,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一优势,帮助学生寻找到习作的活水之源,从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作水平。  一、 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激发热爱之情去习作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获得感性材料是习作的前提,习作的动力——兴趣,只有在具体的形象面前,具体的情景之中才
期刊
一、 谈话导入,寻找训练切入点  1. 拍手齐读儿歌《菜园里》。儿歌里的豆角、黄瓜、茄子、萝卜、辣椒、南瓜都属于什么?(板书:蔬菜)  2. 星期天,大家都到菜市场亲自体验了一下,和妈妈爸爸去买菜。(板书:买菜)你都看到了哪些蔬菜? (评价预设:这个同学不仅告诉了我有哪些蔬菜,还说清楚了蔬菜的样子和特点)怎样才能抓住蔬菜的特点呢?(板书:特点)  二、 猜谜游戏,丰富词句积累  1. 老师这儿有几
期刊
神话故事具有神奇的想象、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十分贴合儿童的阅读兴趣。如何提高神话故事教学效率,为学生开启神奇的神话之旅,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课题。  一、 在感受神奇中激发想象  1. 在感受人物的神奇中激发想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性格鲜明,都具有超凡的能力。造人补天的女娲、逐日的夸父、开天辟地的盘古……他们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这些“神”的形象鲜活起来,不可以将神话的人物以“平民化
期刊
一、 初步感知“京剧”  1. 知道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吗?(板书:京剧)  2. 简介京剧:我国戏曲种类很多,京剧是一个大的剧种。从清朝开始,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京剧中的脸谱、服饰、唱腔都很优美。演员特别善于用眼睛表达角色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物丰富的情感。京剧表演浓缩了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的精华,因此,被称为“国粹”。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对京剧的陌生,让学生感受京剧表演,初步了解京剧艺术
期刊
[编者按]2010年11月4日~5日,“凤凰语文校园行” 走进江南名城张家港,举行“同课异构阅读教学观摩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主题研讨活动。凤凰语文网版主飞来飞去(李伟)、山泉(吉云兰)与张家港市青年骨干教师徐敏美、钱秋芳同课异构,分别执教了《牛郎织女》和《田园诗情》。在随后的课堂观察与评价研讨中,与会代表分别围绕故事类和写景类文体的特点,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期“凤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