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策略,让合唱教学卓显成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合唱是一门集体艺术形式,每一个参加者都要有相应的技能技巧和合作精神,合唱技巧、音乐基础是创造合唱艺术作品的手段。合唱是声乐艺术中最有表现力、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演唱形式,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合唱声形艺术教学策略
  
  合唱是一门集体艺术形式,每一个参加者都要有相应的技能技巧和合作精神,合唱技巧、音乐基础是创造合唱艺术作品的手段,而每个人的向力心、凝聚力和那种“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是创造合唱艺术作品的灵魂。合唱中最重要的音乐感觉和节奏感觉也都是建立在集体共同感觉的心理因素基础上。合唱艺术是集语言、音乐、演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合唱是声乐艺术中最有表现力、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演唱形式。多层次(多声部)的合唱旋律,灵活多样的演唱形式(领唱、对唱、齐唱、轮唱、表演唱),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分组唱各自的不同声部,对于合唱团成员,我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小组里演唱不同的声部,逐渐锻炼声音的融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同一个小组内演唱不同声部的人数,直至全班打乱位置让声部完全和谐,让个体的声音融入到班级的音乐海洋中。声音的融合是合唱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化难为易,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寻找和谐。对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举例子、打比方,深入浅出,让学生在生动的体验中反复琢磨、反复实践,获取正确的发声方法,达到声音的融合。
  
  二、训练学生的协同合作倾听能力,让合唱参与者受到教育和获得美感。
  
  所有的一切合唱训练的技能均离不开耳朵的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培养学生听觉的艺术。著名声乐教育沈湘先生曾这样认为:学习声乐的人要有一副好耳朵。没有好的听觉不能对嗓音问题有正确判断,没有正确的判断就不会有好的、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音乐又是培养良好听觉能力的最好学科。实践证明,在合唱的训练中,通过倾听,学生能够更好地控制合唱时的音准、音色的统一力度、速度的变化等及声部间的旋律配合。平时培养在演唱各自旋律声部时,学生能清楚地听到他人的声部,通过相互间的协调会学会谦让,并知道,任何过分突出自我的做法,都会影响集体声音表现的和谐性和均衡感。实践证明,通过倾听,他们能培养掌握控制音准、音色、力度变化的能力,生成强烈的集体意识,用心感受音乐,从而真正理解合唱里面“没有我而只有我们”的这个道理。合唱的目的是把优美感人的歌声奉献给听众,使听众从中获得美好的享受,同时也使参与合唱的人受到教育和获得美感。实践证明,只有具备极为扎实的音准基本功、统一的音色、均衡的声部、极强的控制力,声音才能达到和谐。合唱需要我们用耳朵去倾听,用脑子去想,用心灵去演唱,这样才能真正地享受美的音乐。
  
  三、结合学生的特点,用科学发展观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不同年龄的儿童存在心理上的差异,这与他们的个性形成有很大关系。比如低幼儿童喜爱节奏鲜明的音乐,在小学中,低年级的儿童喜爱艺术形象美的音乐,而再大一些的孩子则更偏爱感情深厚、流行的音乐等。因此,在合唱曲目的选择上要富有儿童的特点,内容、情趣要为孩子们所理解和喜爱,至少要选择在经过努力学习之后,有可能让孩子们理解、表现和喜爱的曲目。选择少数演唱技巧稍难的曲目(只要曲目的艺术水平高,孩子们爱听、爱唱),会有利于合唱队演唱水平的更快提高。以我曾经训练的曲目《雪绒花》为例,这是一首中、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歌曲,他们脆嫩、稚氣、明亮、甜美的音色很适合演唱旋律声部和低声部。低年级孩子在生理上有着不可逾越的限制,孩子的发声器官小、稚嫩,因此老师要加强科学的童声训练。童声训练最突出的矛盾表现在真、假声运用的问题上。一些孩子的真声很亲易达到e换声点太高,因此童声在高声区假声成分的运用与成人的假声不同,发声方式成人化会失去童声脆嫩、甜美的音质特点。童声的假声,其声音的位置略微靠前些,也较为开放些。在现阶段比较流行演唱“虚假声”、“半声”。“虚假声”、“半声”宜于表现带有“朦胧色彩”、“柔和含蓄”意境的歌曲。用“虚假声”、“半声”来训练声音力度、速度、音色等变化,能增加声音的适应能力和灵度,宜于在合唱中训练声音的和谐和靠拢。但是,完全用“虚假声”、“半声”来演唱所有的歌曲是不适合的,因为它有不可克服的弱点。“虚假声”、“半声”的唱法,一般声音位置比较靠后,更为关闭,因此缺乏童声脆嫩、甜美的音色,听起来更为成人化,缺乏孩子们歌声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力,降低了童声的光彩与热情。特别在表现少年儿童的活泼、欢乐、健康向上的情感时,这种唱法句显得单薄了。所以用“虚假声”、“半声”作为童声演唱的唯一方法或基本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老师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四、训练音准,提高学生能力。
  
  音准训练是合唱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班级的合唱有别于专业的合唱队训练,就不能简单地做专一的单纯的练习,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学中,我经常用柯达伊的手势引导学生唱音阶,并变换多种形式进行。如:学生跟钢琴听唱,学生练唱并根据教师弹奏的旋律自我检验等。加强学生识谱、唱谱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帮助学生建立良好音准的方法。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唱准音阶,对于一些学生学过的歌曲,要求让学生听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来学习曲谱,有利于识记音符的音高,还有利于建立自信心。
  
  五、讲究训练方法,追求音色的统一和和谐。
  
  合唱与其他音乐形式一样,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有着其自身特殊的精致要求。合唱是多声部的声乐艺术,对声音的要求很高,讲究整体声音的和谐、统一均衡性。当今世界合唱教学的风格呈多元化(有立声、美声、柔声、真声、假声、真假声结合、民族、原生态、自然声等,但无论是哪种演唱风格,均离不开音色的统一),而“轻声”、“高位置”的演唱正是训练学生音色统一行之有效的发音方法。人的嗓子是一种天然的“用声”乐器,最自然的声音就是最美的声音。教师在训练合唱时,应告诉学生切不可太挤压嗓子,声音尽量往后靠,并在口腔里竖起来,经常用轻声训练,以达到音色的统一。
  
  六、增强教师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训练出一支出色的合唱队。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修养,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声部听觉才会敏锐,才能训练出一支出色的合唱队。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多向专家请教,可以多听音乐会,多看指挥家的处理,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我在进行《雪绒花》这首歌曲的合唱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三拍子的旋律和节奏及它的强弱规律。然后要求学生体会这首歌的情绪,在演绎的同时要表达出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接着我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统一的声音来达到合唱的最佳效果。由于这首歌还有一遍是用英文演唱的,因此我在让学生掌握了中文基础上再来演唱英文,告诉学生一些英文的发音要领,学生学得很有热情,合唱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总之,合唱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音乐教师常抓不懈,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事业才能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孟大鹏.童声合唱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3]钟维国.童声合唱的训练与指挥.人民音乐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其次,还表现在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加强当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包括:更新教师观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教育研究等。  关键词: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随着一年又一年的乐器考级热,琴童的数量越来越多。钢琴教师面对学生稚嫩的小手和家长殷切的目光,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觉得压力很大。如何科学地把这些孩子领入音乐的殿堂,让钢琴真正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良师益友呢?这是钢琴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钢琴启蒙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盲目追求快。  浮躁的社会心态造成家长对孩子的学琴求成心切,盲目追求考级。有的家长让孩子学一年就考三级,学两年考
摘要: 本文以文献综述的方式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设计中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启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具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格智能等,并具体论述了这些智能的行为表现形式和特殊的
对于亿万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对英语永远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从原先初中开始学ABC到如今小学就推广英语,从原先中考英语要求到现在要求级别的不断提高,可见社会对英语教学是越来越重视。尤其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对英语的需求尤为突出。学生刚学英语时,都有极大的好奇心,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非常浓。但随着他们所学语言知识的增加,内容的加深,尤其是词汇量的增加,相近的词汇也日趋增多。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从研究型课程实施现状可以发现,目前该课程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教师能力有限、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因此,为了改善研究型课程评价现状,有效评价学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