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acafa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以五千年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化延续至今。我们知道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势在必然。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利用好这一传承的载体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具体实践,谈谈我的一点思考。
  一、语文学科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教材文本中有相当多的文化因素。从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层面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
  1.伦理道德文化。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精神和中华民族在近代形成的民主、科学的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始终是割舍不去的精神文化主导。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语文教材的编选更为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把道德的体验与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学习的情感体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新教材就选编了以前未进入过教材的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莫怀戚的《散步》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2.历史哲学文化。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的历史人物、文学作家、文化名人和历史事件,历史的积淀很厚重。这些文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睿智的哲学精神,既有积极入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抱负和豁达的人生观,又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质,还有对社会各色人等的深刻剖析、对不同时代的理性批判,可以说,语文教材是一座开采不尽的历史文化的宝库。
  3.民俗乡土文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著名作家鲁迅、老舍、周作人、沈从文、冯骥才、莫言等的作品,以及四大古典名著节选,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这些作品包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因为这些作品大都是从作者熟悉的时代风俗入手,语言风格也都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如鲁迅小说《社戏》、《故乡》中的社戏、省亲、江南水乡的菱角、罗汉豆、科举考试、茴香豆、酒店里的曲尺柜台,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的腰鼓等,真是中国传统民俗的大百科全书。这些文章,能够把学生从现代生活拉回到对传统风俗人情的关注,品味到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内涵。
  二、如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语文教材从中精选的上百篇诗文佳作,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通过学习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珍品中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脉搏。我们要立足新课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升华为做人的行为作为重点内容,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继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2.在語文教学中,给学生留出时间来诵读经典美文。
  可开设阅读课,利用晚读前20分钟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发给文言版本或白话版本的书籍,扩大阅读面。上午、下午课前10分钟预备时间,可利用校园广播进行传统经典的诵读。①在初一年级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家诗》等内容。②在初二年级进行《四书》、《五经》选读。③初三年级“经、史、子、集”泛读。④开设校园“百家讲坛”,让优秀学生上台讲解国学经典,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可促使学生主动地感知事物,并使注意力持久、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记忆牢固、意志坚强、情绪高涨。总之,兴趣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有生气、有成效。
  如在教学《内蒙访古》时,如果结合课文中对历史上民族矛盾的追述、对民族之间往来的称颂,诱发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早就交往密切,即使在战争年代,各民族人民仍然盼望民族之间加强友好往来,今天更应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这样就十分自然地进行了一次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再如可以拓展学习阅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等优秀的文章或诗歌,多角度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深刻地体会民族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在语文课堂上师生是在平等对话中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的,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
期刊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教学了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真可谓“老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无趣”。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却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对教师更多的却是探索与挑战。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我校已大力推行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而数学活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数学探究活动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思想,包含尊重学生的兴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大家都知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真正操作起来就没那么到位了,牵着学生鼻子走、“填鸭式”的课堂还时有存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改变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
期刊
粘胶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水,其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和大量纤维资源的流失浪费,急需研究开发既可靠又经济的治理新工艺。  一、粘胶纤维生产废水处理后的改进工艺及中试效果  根据目前国内粘胶纤维生产废水治理工艺存在的一些不足,结合该废水的实际水质水量情况,通过中试试验研究,提出了在常规的“物化+生化”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添“浅层气浮+铁屑过滤”的改进新工艺(如图1所示)。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  一、可异中求新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与课文不同的方法和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呼唤教育教学改革,新的课程背景要求教育创新。面临物理学生怕学、老师难教的现状,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学懂物理、乐于学习物理。  关键词:教育创新 学习兴趣 情感激励 实验能力学校 262100    许多进入初中的同学都感到物理难学,怕学物理,老师也感到难教,不管老师多么用心,学生成绩总是难以大面积提高。新的
期刊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的针对班上的某一倾向性问题、全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而召开的班级会议。它既是班主任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开好主题班会呢?我认为:一要走出几个误区,二要明确其作用,三要把握几个设计原则。  一、召开主题班会的几个误区  1.主题不鲜明,目的不明确  主题班会的“主题
期刊
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在对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练习之后尽量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培养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學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反思解题关键,促使思维精确化、概括化  通过反思能提高解题质量和
期刊
摘 要:班集体是学校直接面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身体成长、品德形成、个性发展的主要场所,只有培养好班集体,才能使班集体充满活力和蓬勃生气、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而奋斗目标又分为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使学生们时时刻刻在新的目标的鼓舞下活动。培养班集体,还要有愿为同学服务的班委会,还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在这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