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培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落实中小学教师发展的重要举措。教学反思是在“国培计划”背景下提出的核心问题,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国培计划”背景下,阐述教学反思的内容,研究中小学教师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实践性探索考查和分析,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新课改顺利实施,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国培计划 中小学 教学反思 能力培养
1.引言
当前,在“国培计划”实施推动下,我国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动下,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才能在时代要求下顺应教学改革的浪潮,才能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国培计划”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发展,更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教师教学反思成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国培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落实中小学教师发展的重要举措。
2.教学反思的内容
(1)教育理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省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另外,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还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执行者和研究者,是教学改革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育是教学行为研究课题思考的对象,应把一些教学现象作为研究内容,找出自己的想法,并从理论高度满足这些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自己专业发展。
(2)教学目标设计: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领域的目标取向,重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关注人文精神领域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首先,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准确、规范和合理。其次,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而且要区别不同个体的年龄、性别及身体发展差异,才能正确把握教学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核心,反思教学实践可以帮助教师找到富有教育意义过程中的教育行为,支持这一行为的教学理念和教师个体知识结构系统。
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思,其次是对教学有效性的反思,要反思学生“学”的有效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合作性。
3.教学反思培养
(1)结合实践强化教学反思效果:在领导与专家的理论基础上,教师进行必要的反思,自然会发现真相,教师与专家、学者的合作是双赢的。不仅有利于教育理论创新,而且有利于了解更多关于教育的专家和学者的实践,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研究专家理论为学者开展教育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在结合专家理论行动研究下,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更新教师的个人知识和技能,更快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从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2)营造良好的教学反思文化氛围:领导要具备反思意识和素质;试行鼓励教师教学反思的制度;教学反思的评估系统形成。建立一个反思的良好系统,促进教师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教学反思特质。
(3)加强反思合作:良好的反思行为反映了教师的独立活动,不仅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要教师打破束缚个人的文化思想,加强与同事的合作。教师应该意识到,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个人的职业生涯,而且要更多地依赖于同事之间的密切合作。从实用角度来看,教师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反思实践中的共同体。
(4)反馈与评价:教学日志:学生是教学日志总结的一个对象,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方法、评价模型和教学内容做出更好的选择,让教师了解学生理解教学行动的思想,理解学生评论。教学文件夹:教学文件夹是老教师分别在期中和期末记录的文件夹,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并给出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5)培养反思型教师的品质 :强化教学反思意识,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只有清晰和正确认识教学反思,接受反映真实的情感思想,以激发内在动机的反思,才能有具体行为。培养积极的反思态度,促进教学反思。积极态度是坚持地保证教学反思,将有意识地、积极地和不断思考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掌握反思的正确方法,强化个人教学反思的效果,在反思中实现自我教学认识、自我知识更新与自我提升。
4.结论
基于“国培计划”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研究,进一步加强反思性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教学改革浪潮中,某一政策的实施和某种理论的提出,其提出的意义在于具有应用价值,能用提出的理论指导实践,达到预期效果。而且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正确的理论不仅能使实践减少消耗,少走弯路,而且能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使理论得到改进和升华。当然,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了解和分析之上的。基于“国培计划”背景下,进一步研究中小学教师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实践性探索和研究,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新课改顺利实施,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Joanne M.Arhar Mary Louise Holly Wendy C.Kasten著.黄宇,陈晓霞,阎宝华,等译.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国培计划 中小学 教学反思 能力培养
1.引言
当前,在“国培计划”实施推动下,我国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动下,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才能在时代要求下顺应教学改革的浪潮,才能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国培计划”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发展,更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教师教学反思成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国培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落实中小学教师发展的重要举措。
2.教学反思的内容
(1)教育理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省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另外,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还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执行者和研究者,是教学改革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育是教学行为研究课题思考的对象,应把一些教学现象作为研究内容,找出自己的想法,并从理论高度满足这些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自己专业发展。
(2)教学目标设计: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领域的目标取向,重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关注人文精神领域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首先,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准确、规范和合理。其次,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而且要区别不同个体的年龄、性别及身体发展差异,才能正确把握教学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核心,反思教学实践可以帮助教师找到富有教育意义过程中的教育行为,支持这一行为的教学理念和教师个体知识结构系统。
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思,其次是对教学有效性的反思,要反思学生“学”的有效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合作性。
3.教学反思培养
(1)结合实践强化教学反思效果:在领导与专家的理论基础上,教师进行必要的反思,自然会发现真相,教师与专家、学者的合作是双赢的。不仅有利于教育理论创新,而且有利于了解更多关于教育的专家和学者的实践,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研究专家理论为学者开展教育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在结合专家理论行动研究下,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更新教师的个人知识和技能,更快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从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2)营造良好的教学反思文化氛围:领导要具备反思意识和素质;试行鼓励教师教学反思的制度;教学反思的评估系统形成。建立一个反思的良好系统,促进教师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教学反思特质。
(3)加强反思合作:良好的反思行为反映了教师的独立活动,不仅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要教师打破束缚个人的文化思想,加强与同事的合作。教师应该意识到,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个人的职业生涯,而且要更多地依赖于同事之间的密切合作。从实用角度来看,教师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反思实践中的共同体。
(4)反馈与评价:教学日志:学生是教学日志总结的一个对象,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方法、评价模型和教学内容做出更好的选择,让教师了解学生理解教学行动的思想,理解学生评论。教学文件夹:教学文件夹是老教师分别在期中和期末记录的文件夹,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并给出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5)培养反思型教师的品质 :强化教学反思意识,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只有清晰和正确认识教学反思,接受反映真实的情感思想,以激发内在动机的反思,才能有具体行为。培养积极的反思态度,促进教学反思。积极态度是坚持地保证教学反思,将有意识地、积极地和不断思考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掌握反思的正确方法,强化个人教学反思的效果,在反思中实现自我教学认识、自我知识更新与自我提升。
4.结论
基于“国培计划”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研究,进一步加强反思性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教学改革浪潮中,某一政策的实施和某种理论的提出,其提出的意义在于具有应用价值,能用提出的理论指导实践,达到预期效果。而且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正确的理论不仅能使实践减少消耗,少走弯路,而且能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使理论得到改进和升华。当然,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了解和分析之上的。基于“国培计划”背景下,进一步研究中小学教师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实践性探索和研究,将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新课改顺利实施,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Joanne M.Arhar Mary Louise Holly Wendy C.Kasten著.黄宇,陈晓霞,阎宝华,等译.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