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数学学困生的产生不可避免,这一问题在农村初中尤为突出。如何有效地控制“学困生”的数量,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作者试从影响学困生的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及学生个人原因分析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关键词: 初中 数学学困生 成因 转化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程要求我们的办学思想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以后,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基础参差不齐,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的学生,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表现尤为突出。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成绩长期相对落后,常常招致教师、家长的冷眼及训斥,甚至遭到同学的嘲讽和歧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是后天形成的。如何使学困生认真读书,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素质,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下面就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谈谈一些看法: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目标达不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调查、询问,发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也是复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阶段数学基础较差。学生从小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初中学习,其中就包含一定数量的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尤其农村中学这部分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知识之间的衔接能力较差,从而无法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造成学习的相对困难。
2.学习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初中教材与小学教材相比较,学科及内容增多,知识的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整天忙于应付各科的作业,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新的知识和做课前预习,从而影响了数学课的学习。
3.社会方面的因素。在农村中学,每年升入高中的学生比例较小,读高中、大学的费用也较高,除了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外,大部分的学生产生消极心理,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进入高中而不愿努力学习,加上网吧、游戏厅、桌球室等的吸引,学生无心向学,成绩急剧下滑。也有的学生看到亲戚和他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虽然胸无点墨,但在各种场合照样能“应对自如”,甚至成了暴发户,对知识的价值产生怀疑,于是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后成为学困生。
4.家庭方面的因素。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的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又溺爱孩子,使他们养成自私、蛮横的不良习惯,缺乏吃苦耐劳、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占多数,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很少主动与学校、教师配合教育孩子,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发展。学生有困难、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成绩下降,成为学困生。
5.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1)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认为读书无用,觉得读书是一件困难的事。(2)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时精力不集中,不能根据教师讲课的内容作学习笔记。(3)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缺乏学习数学的毅力和耐力。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题,做作业、练习时生搬硬套,依赖性强,遇到问题不能主动请教教师和同学,学习效率低下。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对策探讨
数学学困生尽管因种种原因在学习上暂时处于落后状态,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完全丧失信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希望提高学习成绩,摆脱学习落后的状况。笔者在平时与一些学困生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非常羡慕,自己也想取得好成绩,可就是不知如何去做”,说明多数学困生仍然抱有良好的学习愿望,这就为提高其学习成绩,改变其学习落后的状况提供了可能。学困生固然成绩差,消极因素占主要地位,但他们并不是不可挽救的,只要方法正确,措施得当,他们一样能进步,甚至成为“优等生”。
1.教学中展现教师个性,感化学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刚上初中的孩子,其心理和情感还不是十分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向师性。教师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间接的学习兴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因此,我们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他们的朋友,只有孩子先接受了我们,才会接受我们的教育。教师在跟这类学生接触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千万不要说出“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真笨”等伤害学生自信心的语言,更不应该出现贬低、嘲笑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要显示出对他们充分的信任,注重他们个人的感受。其实他们因为没有搞懂,心里也很着急,教师要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能行。一个大人做事都需要充分的自信,更何况是读初中的孩子。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常与他们交流谈心,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指导学困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学困生学习不好通常是苦于学习不得法,他们在学习中往往没有目标,抓不住重点,消极被动,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分配精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对他们来说,学习是沉重的负担,毫无乐趣可言。因此对这些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帮助学困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去进行复习和预习,怎样去听课和做笔记,怎样去质疑,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使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拙学”为“善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纠正学困生的行为偏差,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大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志力差、生活懒惰。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所在,比如课堂上不专心听课,眼睛东张西望、手脚乱动,学习常满足于一知半解,不会提出疑难问题;数学学科中的应用题不懂得分析其数量关系及解题的思路;没有先复习后写作业的习惯,边玩边做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对其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训练。训练方法一般是:(1)专注教师讲课,聆听同学的发言,勤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2)认真作好数学笔记,及时反思学习情况,按时完成作业;(3)建立帮扶制度,互相学习,共同提高;(4)教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帮助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困生应该放低要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知识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让他们逐步提高。内容上尽量从易到难,降低难度,重点处则放慢速度,巩固练习时选择一些较简单的基础题目让他们完成,还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课堂上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错了也没有关系,争取弄清原因,答对了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在同学面前赢得自尊、自信和荣誉感。课后作业安排一些浅显和稍加思考就可以完成的作业,有难度的作业由他们选做,并合理安排作业的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即可,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学困生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教师可利用自习课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同时还应积极通过同桌互帮、伙伴互帮、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5.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避免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要从易到难,降低难度,可运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等,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这样可以避免学困生的再度产生。教学是一门艺术,理想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应考虑:(1)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去动手、动口、动脑,合作交流,努力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民主教学模式。(2)当堂反馈,及时矫正学习信息,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信息。(3)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课堂上有自我表现或争取成功的机会。
6.与家长沟通,构筑共同教育网络。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因素至关重要,学困生的学习更需要家长的关心支持,所以家长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理应应用起来。虽然家长大多忙于生计,无法顾及子女的学习,但为了搞好教学必须利用好这支力量。少了家长的帮助,教师很难顾及全部的学困生。根据了解,大多数的家长是乐意配合教师积极教育子女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特别是利用家长会的时间,让家长明白自己的思想行为对子女存在的影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要在孩子学习时在家中打麻将、看电视等,同时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方法,督促其认真学习,鼓励他们进步,使他们能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不断地发展。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最大。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也是一样,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因为没有脚踏实地地去学。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致地引导培养学困生,那么我们付出的汗水就会得到回报,真正体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最终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 数学学困生 成因 转化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程要求我们的办学思想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以后,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基础参差不齐,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的学生,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表现尤为突出。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成绩长期相对落后,常常招致教师、家长的冷眼及训斥,甚至遭到同学的嘲讽和歧视,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是后天形成的。如何使学困生认真读书,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素质,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下面就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谈谈一些看法: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目标达不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调查、询问,发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也是复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阶段数学基础较差。学生从小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初中学习,其中就包含一定数量的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尤其农村中学这部分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知识之间的衔接能力较差,从而无法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造成学习的相对困难。
2.学习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初中教材与小学教材相比较,学科及内容增多,知识的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整天忙于应付各科的作业,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新的知识和做课前预习,从而影响了数学课的学习。
3.社会方面的因素。在农村中学,每年升入高中的学生比例较小,读高中、大学的费用也较高,除了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外,大部分的学生产生消极心理,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进入高中而不愿努力学习,加上网吧、游戏厅、桌球室等的吸引,学生无心向学,成绩急剧下滑。也有的学生看到亲戚和他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虽然胸无点墨,但在各种场合照样能“应对自如”,甚至成了暴发户,对知识的价值产生怀疑,于是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后成为学困生。
4.家庭方面的因素。当代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的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又溺爱孩子,使他们养成自私、蛮横的不良习惯,缺乏吃苦耐劳、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占多数,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很少主动与学校、教师配合教育孩子,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发展。学生有困难、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成绩下降,成为学困生。
5.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1)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认为读书无用,觉得读书是一件困难的事。(2)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时精力不集中,不能根据教师讲课的内容作学习笔记。(3)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缺乏学习数学的毅力和耐力。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题,做作业、练习时生搬硬套,依赖性强,遇到问题不能主动请教教师和同学,学习效率低下。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对策探讨
数学学困生尽管因种种原因在学习上暂时处于落后状态,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完全丧失信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希望提高学习成绩,摆脱学习落后的状况。笔者在平时与一些学困生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非常羡慕,自己也想取得好成绩,可就是不知如何去做”,说明多数学困生仍然抱有良好的学习愿望,这就为提高其学习成绩,改变其学习落后的状况提供了可能。学困生固然成绩差,消极因素占主要地位,但他们并不是不可挽救的,只要方法正确,措施得当,他们一样能进步,甚至成为“优等生”。
1.教学中展现教师个性,感化学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刚上初中的孩子,其心理和情感还不是十分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向师性。教师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间接的学习兴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因此,我们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他们的朋友,只有孩子先接受了我们,才会接受我们的教育。教师在跟这类学生接触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千万不要说出“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真笨”等伤害学生自信心的语言,更不应该出现贬低、嘲笑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要显示出对他们充分的信任,注重他们个人的感受。其实他们因为没有搞懂,心里也很着急,教师要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能行。一个大人做事都需要充分的自信,更何况是读初中的孩子。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常与他们交流谈心,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指导学困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学困生学习不好通常是苦于学习不得法,他们在学习中往往没有目标,抓不住重点,消极被动,不知道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分配精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对他们来说,学习是沉重的负担,毫无乐趣可言。因此对这些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帮助学困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去进行复习和预习,怎样去听课和做笔记,怎样去质疑,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使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拙学”为“善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纠正学困生的行为偏差,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大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志力差、生活懒惰。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所在,比如课堂上不专心听课,眼睛东张西望、手脚乱动,学习常满足于一知半解,不会提出疑难问题;数学学科中的应用题不懂得分析其数量关系及解题的思路;没有先复习后写作业的习惯,边玩边做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对其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训练。训练方法一般是:(1)专注教师讲课,聆听同学的发言,勤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2)认真作好数学笔记,及时反思学习情况,按时完成作业;(3)建立帮扶制度,互相学习,共同提高;(4)教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帮助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困生应该放低要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知识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让他们逐步提高。内容上尽量从易到难,降低难度,重点处则放慢速度,巩固练习时选择一些较简单的基础题目让他们完成,还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课堂上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错了也没有关系,争取弄清原因,答对了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在同学面前赢得自尊、自信和荣誉感。课后作业安排一些浅显和稍加思考就可以完成的作业,有难度的作业由他们选做,并合理安排作业的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即可,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学困生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教师可利用自习课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同时还应积极通过同桌互帮、伙伴互帮、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5.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避免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要从易到难,降低难度,可运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等,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这样可以避免学困生的再度产生。教学是一门艺术,理想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应考虑:(1)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去动手、动口、动脑,合作交流,努力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民主教学模式。(2)当堂反馈,及时矫正学习信息,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信息。(3)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课堂上有自我表现或争取成功的机会。
6.与家长沟通,构筑共同教育网络。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因素至关重要,学困生的学习更需要家长的关心支持,所以家长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理应应用起来。虽然家长大多忙于生计,无法顾及子女的学习,但为了搞好教学必须利用好这支力量。少了家长的帮助,教师很难顾及全部的学困生。根据了解,大多数的家长是乐意配合教师积极教育子女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特别是利用家长会的时间,让家长明白自己的思想行为对子女存在的影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要在孩子学习时在家中打麻将、看电视等,同时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方法,督促其认真学习,鼓励他们进步,使他们能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不断地发展。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最大。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也是一样,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因为没有脚踏实地地去学。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致地引导培养学困生,那么我们付出的汗水就会得到回报,真正体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最终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