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老萨!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geous1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萨达姆·侯赛因终于还是死在了绞刑架上,亦或者说,他是死在了21世纪的丛林法则上。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悲愤难平,有人慷慨激昂,有人感叹唏嘘……不管你感受如何,萨达姆·侯赛因都已经永远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永远地退出世界政治的舞台,让我们再次走近他,算是与一个桀骜的生命挥手作别。
  
  “我很高兴在我的敌人手上死去,成为一名烈士,而不是在监狱里度日如年。”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当地时间12月30日早晨6时05分(北京时间30日上午11时05分)被绞死。那一刻,巴格达全城还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中,天气很冷。
  
  行刑前高呼万岁15人目睹全过程
  
  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的政治顾问萨米·阿斯卡里见证了行刑过程。他说,行刑地设在巴格达北部卡迪米亚的伊陆军基地,那里在萨达姆当政时是军事情报部门总部。
  


  阿斯卡里说,萨达姆被6名警卫带入一间小厅。萨达姆穿着黑色大衣、深色上衣、黑色裤子、黑色鞋子。他被绑着,戴着脚镣。行刑前,他被要求取下黑色帽子,但获准受刑时留着灰色头巾。
  “进入小厅之后,萨达姆坐在椅子上,一名法官向他宣布了判决细节。但当他看见一个摄像师扛着摄像机走进房子录像,他开始呼喊‘巴勒斯坦万岁’和其他口号。”阿斯卡里说。
  阿斯卡里说,进小厅的时候,萨达姆双手被铐在身前,当他被带上绞架时,手铐被松开,但双臂被反绑到身后。
  阿斯卡里说,共有15人目睹了行刑过程,包括政府部长、议员、受害者亲属以及来自特别法庭和司法部的代表。
  
  拒绝戴上黑面罩 临刑前没有颤抖
  
  一名目击行刑过程的高级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说,69岁的萨达姆被绑着送上金属绞架,还戴着脚镣,但行刑时他的脸没有被遮起来。按照惯例,伊拉克在绞刑处决死囚时,会给死囚头上罩一只黑色的圆锥形头套。
  这名官员还说,萨达姆被刽子手带上绞架的时候,只背诵了一句伊斯兰教中的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没有再说其他话。
  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穆瓦法克·鲁巴伊也向半官方的“伊拉克”电视台简单讲述了行刑过程。他说,行刑前萨达姆完全“顺服”,没有做任何挣扎。行刑室内一些摄影记者和一部摄像机记录了行刑过程。
  一名法官问萨达姆还有什么要说的,萨达姆说:“没有,来吧,动手吧。”
  “他没有要求什么,他当时正拿着一本《古兰经》,他说:‘我希望这本《古兰经》交给这个人。’——一个他称为班代尔的人。”鲁巴伊说,他不知道班代尔是什么人。
  “萨达姆活着和死后都受到了尊重对待。”鲁巴伊说,处决萨达姆完全由伊拉克人执行,美国方面没有介入。
  在“伊拉克”电视台稍晚播出的画面中,萨达姆面色苍白,发须整齐,神态平静。4名身材魁梧的刽子手戴着黑色头套,在把萨达姆推上绞架前,其中一人还打着手势,向萨达姆讲述着什么,萨达姆也说了几句。说话后那人把一块黑色的布系在萨达姆脖子上,然后和其他人一起将萨达姆拥上绞架。当刽子手把粗麻绳套套在萨达姆头上时,萨达姆没有反抗。
  
  


  扳动开关立即死亡吊在绞架约十分钟
  
  阿斯卡里说:“萨达姆被警卫带到绞刑台上,但他被处死时举止安定。”
  他告诉路透社记者说,行刑过程大约持续了25分钟。准备就绪之后,警卫扳动开关,萨达姆脚下的金属板对开,他的身体立即从洞中垂下来,当场死亡。
  “其中一个警卫扳动开关,他的身体从金属板门洞中垂下大约半米。我们立即听到了他脖子折断的声音,我们甚至看到绳套上有一点血迹,他们让他在那里吊了大约10分钟,后来一名医生进来证实他已死亡,他们这才把他解开,将尸体装在一只白色的口袋中。”
  另一名目击者也证实萨达姆立即死亡。
  “他看起来非常平静,”这名目击者对路透社记者说,“他没有颤抖。”
  阿斯卡里还说,萨达姆受刑时,他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早晨6时05分。
  行刑过程中,现场15名目击者一直保持沉默,当他们确认萨达姆已经死亡后,其中一些人才相互祝贺。
  伊拉克电视台晚些时候播出了萨达姆被行刑以及尸体的画面。从画面上看,萨达姆躺在一副担架上,身体盖着白色的裹尸布,头部露在外面。他的头扭曲到了一个奇怪的角度,脖子和一部分裹尸布看起来似乎血迹斑斑。萨达姆的双眼紧闭。
  “我生来就没有害怕过,我是一个圣战者,我准备随时死去。”
  虽然萨达姆被伊拉克法庭宣判了死刑,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在萨达姆的生死问题上,有关方面会在最后一刻达成交易,萨达姆最终将逃过此劫。所以,当听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当地时间12月30日早晨6时05分被绞死的消息,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突然,其实选择在这一天对萨达姆执行绞刑,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必然选择。
  萨达姆被执行绞刑后,美国官员透露,伊政府之所以匆忙将萨达姆处死,主要是担心他会借机越狱。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说,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当时非常担心,如果不尽快处决萨达姆,这名伊拉克前领导人有可能越狱逃走,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逃脱惩罚。“他对于安全问题非常担心,”这名官员说,“他担心武装人员会制造大规模集体绑架事件,通过人质交换萨达姆获释。” 尽管关押萨达姆的监狱戒备森严,但是越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去年12月9日,萨达姆的侄子艾曼·萨巴维就从位于伊北部城市摩苏尔以西约70公里的拜杜什监狱出逃。
  有分析认为,美国之所以急于处死萨达姆,首先还是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据报道,布什已定于元旦和1月23日发表国情咨文期间宣布美国政府的伊拉克新战略。而萨达姆的死,正好可以给即将出台的伊拉克新战略造势,使布什政府免于承认伊拉克战争是一个完全的错误。明年1月4日,美国新一届国会走马上任。布什政府担心民主党在掌握两院控制权后会对其伊拉克政策进行彻底地清算,正因此,萨达姆“及时”被绞死无疑可以使其掌握主动权。只要看看萨达姆在11月5日,即美国中期选举前两天被伊拉克高等法庭判处死刑,就不难看出布什政府这种盘算了。按照这一逻辑,萨达姆很可能会在布什宣布伊拉克新战略之前被送上绞刑架。
  其次,布什政府还希望处死萨达姆有助于改善伊拉克的局势。布什政府认为,对萨达姆执行死刑可以争取伊拉克民心和最大限度消除萨达姆的影响,让伊拉克人相信萨达姆朝代已一去不复返,从而可以打击支持萨达姆的反抗武装的气焰。不过,在这一点上,布什政府内部实际上意见不一。一些人担心,处死萨达姆可能在伊拉克引发更严重的流血冲突。但总的来说,布什政府趋于相信,萨达姆的命运早在他被捕时就已决定,他的生死难以引起更大的波澜。
  而选择在12月30日执行绞刑,首先这是因为12月31日是重要宗教节日“宰牲节”开始的第一天,依据萨达姆时期制定的相关律法,宗教日开始后不得杀生,因此这是今年最后一个可以选择处决萨达姆的日子,且选择一年岁末比新一年开始处决萨达姆要“吉利”得多。
  其次,这一天行刑,也可以阻止伊拉克抵抗力量立即实施大规模的报复。依据宗教律法,即便是抵抗力量也不便在宗教节日期间大开杀戒,因此这就给伊拉克政府安全部队有个时间上的缓冲期。同时,美军部队正好部署到位。目前,增援伊拉克的美军战斗部队已经抵达科威特,在未来一周时间内可以随时增援伊拉克。
  此外,布什政府急于处死萨达姆,还有一个技术上的原因。根据伊拉克的法律,法庭不能对70岁以上的人判处死刑。到明年4月28日,萨达姆将年满70岁。届时,伊拉克当局如果再想对萨达姆执行死刑将比较困难,至少会显得太不人道。
  “打败敌人后不要侮辱他”
  在萨达姆执政时期,伊拉克国内曾免费发放萨达姆语录的小册子,在全国流行,连小孩子们都倒背如流,其中有一句“打败敌人后不要侮辱他”……但在萨达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却遭受到他最不愿意遭受的侮辱。
  
  


  最后一夜遭受干扰与侮辱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说,萨达姆去年12月29日午夜被驻伊美军移交给伊拉克方面,从位于巴格达机场附近的克罗珀战俘营转移到卡迪米亚区一处两层水泥建筑的牢房中。移交过程中,萨达姆曾稍做挣扎。
  萨达姆拒绝了最后一顿晚餐,那是一只鸡。萨达姆只要了一本《古兰经》。
  前日凌晨1时前,萨达姆要求睡觉,但他的看守们却有不同想法,他们都是什叶派伊拉克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的成员。其中一名叫阿里的看守特意要让萨达姆在最后一夜难受。
  “他们一直在取笑萨达姆,”一名看守告诉《星期日电讯报》说,“阿里拿着一根几个小时后用来绞死萨达姆的绳子,他还对萨达姆说:‘这东西等着你呢,这东西等着你呢。’”
  “看守们在他面前跳舞,但萨达姆试图入睡时,他们每隔30分钟就进牢房去一次,他们说:‘我们不让他睡觉,我们要毁掉他的人格。’”
  凌晨5时过后,一些官员到了监狱。萨达姆再次拒绝了早餐,他向看守们要一支烟,遭到拒绝。
  而后,萨达姆被带到行刑室,双手铐在身前。
  
  死前遭行刑人员嘲笑奚落
  
  萨达姆于2006年12月30日死于绞刑,在伊拉克当局公布行刑画面后不久,一段用手机拍摄的行刑录像几乎同时出现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和互联网上。
  这段录像展示的场景迥异于官方版本。录像中,行刑人员嘲笑奚落萨达姆,还围着萨达姆的尸体喊口号庆祝。
  人们还能听到萨达姆反击那些人说,“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男子汉气概?”录像还展示了萨达姆死后的样子。
  这段录像公布后,激起了伊拉克逊尼派阿拉伯人、以及一些温和什叶派民众和库尔德人的愤怒与反感。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的政治顾问萨米·阿斯卡里2日说,马利基已下令在内政部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找出哪些人在行刑现场喊口号,以及谁在偷拍行刑过程并泄露给媒体。
  马利基的另一顾问萨迪克·里卡比在接受美国资助的一家伊拉克电视台采访时说,他不清楚谁泄露了这段录像,但认为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必须展开调查”。
  
  两名高官涉嫌偷拍
  
  里卡比说,在他印象中,那些行刑目击者登上直升机前往行刑室前,他们的手机已被暂时没收。此前,伊拉克内部部长和一名总理顾问也说,那段手机录像系一个警卫所拍,但在场的唯一一名检察官穆基思·法鲁恩2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拿手机偷拍的是两名政府高级官员。
  “两名官员拿着带摄像头的手机,”法鲁恩说,“其中一人我认识,他的级别很高。另外一人也面熟,我不知道名字,但他也是高级官员。”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把手机带进去的,美国人收走了我们所有手机,包括我那个不带摄像头的手机,”法鲁恩说。
  法鲁恩还透露,看到行刑前的混乱场面,他差点想拂袖而去。而一旦他走人,死刑执行就得被迫中止,因为根据伊拉克法律,执行死刑时必须有检察官在场。
  互联网那段录像中,喊话要求保持安静的正是法鲁恩。“我威胁要离开,他们知道,如果我走人,死刑就没法执行了。”
  法鲁恩是“杜贾尔村案”中的副检察官,也是仍在审理的“安法勒案”首席检察官。
  
  录像打击和解计划
  
  这段手机录像激起伊拉克逊尼派民众的极大愤慨。不仅因为行刑人员对萨达姆百般嘲笑,还因为画面中拍下的萨达姆凄惨死状。
  1月1日,在什叶派圣城萨迈拉,一群逊尼派民众闯入去年2月被部分炸毁的金顶清真寺。他们抬着仿制棺材,举着萨达姆照片,在这个什叶派清真寺内哀悼萨达姆。
  同一天,数百人在巴格达一个逊尼派居住区举行示威,悼念萨达姆。在巴格达以北约120公里的多尔,数百民众向一个巨大的萨达姆马赛克像致敬。在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的一个清真寺,墙上挂满了从伊拉克南部和约旦寄来的悼念卡片。
  伊国民议会中最大的逊尼派政党“伊拉克民族和谐运动”成员萨利姆·基伯乌里2日说,匆匆处死萨达姆和偷拍行刑场面泄露一事,将给马利基提出的民族和解造成打击。
  基伯乌里告诉路透社:“行刑日期和那段录像伤害了那些想参与政治进程者的感情。”他认为,这些强化了伊拉克逊尼派的看法,即什叶派主导的政府正在以教派界线管理这个国家。
  连一些什叶派民众也对此深感不安。舅舅死于萨达姆统治时代的一名什叶派伊拉克人匿名接受采访时说,当他听说萨达姆临刑前受辱时,“我意识到,这不是行刑,这是复仇行为”。
  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2日下令成立专门机构,调查处死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时的混乱场面和手机偷拍事件。
  
  “围着他的尸体跳舞,那是伊拉克人的习俗”
  
  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穆瓦法克·鲁巴伊3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否认萨达姆临刑时遭到侮辱。
  “他哪里受到了侮辱?人群中的喊叫吗?”鲁巴伊反问说。
  在用手机偷拍的录像画面上,行刑现场有一些人高喊伊拉克什叶派宗教人士穆克塔达·萨德尔的名字。
  “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庆贺,最后提到了‘穆克塔达’这个名字,”鲁巴伊说,“萨达姆也回应了他们。坦率地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侮辱,穆克塔达并不是骂人的话,也不是脏话。”
  萨达姆被行刑后,一些人围着他的尸体跳舞,鲁巴伊对此的解释是,那是“伊拉克人的习俗”。
  鲁巴伊还表示,伊拉克国家电视台之所以公布处决萨达姆的录像片断,是为了打消外界猜测,证实萨达姆的确已被处死。
  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公布的录像片断中并没有声音,鲁巴伊说,在对偷拍萨达姆死刑的调查中,当局将播放有声音的完整录像。
  但是鲁巴伊承认,伊拉克当局在行刑过程中的确存在失误,而且拍摄并公布这段录像将损害伊拉克政府的和解计划。
  目前,伊拉克政府已经对此展开调查,但许多说法自相矛盾。马利基的顾问萨迪克·利巴基告诉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几名在行刑现场的警卫已经接受调查,其中一名警卫被怀疑用手机拍摄录像。
  鲁巴伊认为,行刑现场的警卫遭到一家阿拉伯电视台或是其他外人的渗入。
  “看!只要手里握着枪,我就能面对全世界!”
  萨达姆是典型带有军人特质的国家元首,他的一生与战争从未分开过,而这些战争也为他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两伊战争埋下“祸根”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军队进入伊朗境内,两伊战争爆发。
  萨达姆发动战争的动机之一很简单:确立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地位,并成为中东霸主。但出乎萨达姆意料,尽管得到美国、英国、法国等支持,这场惨烈的战争还是持续了8年,萨达姆最终未能打败伊朗。
  战争期间,萨达姆下令镇压北部库尔德人,数千库尔德人死在化学毒气下。萨达姆被捕后面对的第二起审判——“安法勒案”就源于那段历史。
  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萨达姆的“滑铁卢”,但为接下来两场战争埋下了伏笔。
  而美国人的鼎力支持,让萨达姆产生一种错觉:他可以在这一地区为所欲为。
  
  入侵科威特自取其辱
  
  多年战火令伊拉克经济凋敝,国力大降。萨达姆转而求诸邻国科威特,要求科威特放弃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的借款债权,并敦促科威特提高石油出口价格,以便伊拉克通过高额石油利润重振国力。
  萨达姆的要求遭到断然拒绝。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突然入侵科威特,弹丸之国的科威特很快丧失抵抗能力,萨达姆随后宣布吞并科威特。
  
  “沙漠风暴”与美对决
  
  此举震惊国际社会,美国再也无法坐视越来越桀骜不驯的萨达姆试图控制中东石油的野心。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沙漠风暴”攻势,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曾经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宠儿”的萨达姆一跃成为美国的敌人。萨达姆与美国的恩怨从此进入对决阶段。
  伊拉克军队很快被赶出科威特,但在联合国制裁和国内动荡中,萨达姆政权还是生存下来。
  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南部什叶派民众趁机揭竿而起,但遭到萨达姆镇压。萨达姆被送上绞刑架的“杜贾尔村”案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布什“反恐”终结萨达姆
  
  萨达姆已经成为美国的“眼中钉”。2001年9月11日,大规模恐怖活动袭击美国本土。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随后提出“反恐战争”的概念,在阿富汗战争后,美国终于把萨达姆重新纳入射程。
  1990年4月,萨达姆曾暗示,伊拉克秘密拥有“超级武器”。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用“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这成为美国后来指控“萨达姆恐怖威胁”的口实。
  大量事实证明,伊拉克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对中东能源和地缘政治利益有“新思维”的布什政府这回下了决心要推翻萨达姆政权。
  2003年3月20日,美军发起“沙漠盾牌”攻势,萨达姆的军队很快被击溃。
  2003年4月9日,萨达姆在首都巴格达的巨型塑像被美军士兵套上绳索,拉倒在地。12月13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的一个地洞中被美军抓获,等待萨达姆的是牢笼和被告席。
  两伊战争中的“杜贾尔村案”和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的“安法勒案”成为置萨达姆于死地的最“保险”案件。2006年12月30日晨,萨达姆的脖子再次被套上绳索,不过这次是活人的脖子。脚下的金属板倏然打开,强人萨达姆走到生命终点。
  “也许我本来应该当个医生的,而不是什么政治家。”
  萨达姆被执行绞刑的消息传出以后,世人的反应迥异对立。
  伊拉克政府发表声明说,萨达姆的下场,对于镇压本国人民的暴君来说是个“醒目的教训”。美国总统布什把绞死萨达姆称为“伊拉克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伊拉克民主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以色列一位政府官员认为,萨达姆数次把中东地区推向“血与火”之中,还使用化学武器杀害本国人民,他的死使正义得到了伸张。一向与美以不对付的伊朗也站在了同一立场上。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阿塞菲强调,处死萨达姆是“伊拉克人民的胜利”。
  也有一些国家对绞刑表达了不满,但语气都不重。
  联合国资深使节团发表声明,重申联合国反对死刑的坚定立场。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强烈反对处死萨达姆,认为这样做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政治安排,会给伊拉克未来的局势带来潜伏的危机。英国首相布莱尔以在美国私人休假为由没有作出回应,但外交大臣贝克特发表声明说,英国政府认为,萨达姆遭绞刑是为他自己所犯的罪行付出代价,但英国政府反对死刑制度。俄罗斯反对执行绞刑,并对此表示遗憾。俄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对处死萨达姆向伊驻俄大使馆提出抗议。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表示,萨达姆被处死是“令人悲哀的事件”。
  只有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公开称绞死萨达姆是“荒谬的”,并宣布利比亚全国降半旗表示哀悼。利比亚官方通讯社说,利比亚所有公共建筑物当天已经全部降半旗,并取消了宰牲节所有庆祝活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认为,处死萨达姆是“政治谋杀,违反所有旨在保护战俘的国际法”。 沙特认为对萨达姆的审判是“政治化的”,不仅在审判中途更换主审法官,而且是在美国占领下进行的审判。
  英国《独立报》的评论题目为“胜利者的公正”。文章指出,当时在选择哪个法庭可以审判萨达姆时,其实有多个选择。荷兰海牙的国际法庭曾表示愿意审判萨达姆,还可以在伊拉克建立一个联合国的法庭审判他,但美国人认为,这些法庭最严厉的惩罚只能是终身监禁。当时美国政府认为萨达姆的死将对伊拉克的安全局势有利,所以最后选择了与皮诺切特案类似的方法来解决萨达姆案。事实证明,在伊拉克这样一个法律系统尚不健全、并不完全独立和安全的国家里做这样的审判相当艰难。该报认为,萨达姆案的整个过程不仅有漏洞,而且与美国占领军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降低了该案在国际法上所具有的意义。它太容易被支持萨达姆的伊拉克逊尼派和阿拉伯世界中反西方的人描绘成“成王败寇”的“胜利者的公正”。
  奥地利《标准报》也说,执行死刑是耻辱、失败,并且使伊拉克错失了实践西方民主的机会,这种行为是短视而且愚蠢的,双手沾满鲜血的独裁者不会因其罄竹难书的罪行载入史册,数以百万的伊拉克人会永远把他当成烈士。
  总部设在阿联酋迪拜的阿拉伯电视台执行总编认为,与西方眼中的萨达姆不同,很多阿拉伯人不认为萨达姆是恶魔。萨达姆曾经非常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以阿拉伯人的名义抵御外侮的领导人形象,他曾经为了阿拉伯人与伊朗开战,向以色列发射导弹。选择这个时间行刑,会让阿拉伯人再次认为这是针对他们宗教的一个阴谋。迪拜资深媒体人士认为,行刑的画面不是一般的新闻画面,是历史性的、具有强烈冲击力的画面,它对人们感情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是短时间能显现出来的。大多数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首先产生的是耻辱感,而耻辱感会变成愤怒,产生暴力。宰牲节是神圣的,代表着赦免和原谅。选择这一天行刑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有可能伤害到穆斯林的感情。
  所有这些直接关系到萨达姆的评价和议论,他本人都已经听不到了,也许他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了,既然选择了政治就不要再抱怨政治的游戏规则,老萨早就领悟到这一层了,所以在一次医生在给他抽血时,他才会用英语说出那句让大家吃惊的话——“也许我本来应该当个医生的,而不是什么政治家。”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不能释怀的了。
  别了,老萨!
  (责任编辑 闫莉莉)
其他文献
西南板块的走势,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大发展趋势。对于地处西南三环的优筑来说,开盘当日内优筑成交率95%以上,这可以说是年初以来,一直处于宏观政策调整中的楼市最大的一个亮点,也可以说是优筑点燃了即将进入冬季楼市的“第一把火”,也是烧得最旺、最耀眼的“一把火”。探究优筑如此热销的秘密,也成为我们今天不约而同所关注的热点。    区域板块的成长价值    北京新出台的规则着重发展“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都
期刊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黄河大合唱》的开篇词一开始就深深打动着人们。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迎着滔天的浊浪,一条方舟逆流而上,赤脚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依稀还听得到一声声闯滩的号子……当十八块木纹画《黄河颂》依此展现开来,观者无不为之震撼、倾倒:黄河源头、黄河船夫曲、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日出、黄河与日月同辉、黄河之冰、黄河纤夫、黄河雪
期刊
编者按:2006年过去了,时事慢慢变成了历史。战争、灾难、政变、反恐、换届……依然是2006年国际社会风起云涌的关键词。新年伊始,我们试图用以下简短的篇幅,将过去的2006年所承载的眼泪和欢笑记录下来,毕竟历史的瞬间会在每个人心中留下永远抹不去的痕迹,痛苦的抑或是幸福的。每一年,都承载着美好的希望起步,在变数中发展,并依循着历史的逻辑结束。希望2007年世界的天空云淡风清。    人物篇    1
期刊
结识工凭,是在北京远方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画家颇为引人注目。经朋友介绍,知道他是王凭,北京画家,擅长无笔泼墨人物画,此次参加拍卖的就有他的泼墨八仙图(八条屏)。据远方国际拍卖公司艺术品部负责人士介绍,这组作品网上点击率颇高,有望拍出好价格。及至亲眼见识这组作品,果然是令人眼前一亮,不禁为其画法之奇妙所倾倒。  深入交谈后得知,王凭的身世和从艺之路很奇特。青少年时到道教名山五当
期刊
于1月22日正式上任的玻利维亚当选总统、印第安人领袖埃沃·莫拉莱斯的发言人1日宣布,从1月3日开始的10天内,莫拉莱斯将对委内瑞拉、西班牙。法国、比利时、南非、中国和巴西等7国进行友好访问。此举被视为莫拉莱斯提前展开外交攻势。拉美观察家们分析说,这系列访问不仅是对国内外攻击他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者的有力回答,而且也将勾画出他外交政策的走向和特点。自从莫拉莱斯当选总统后。他因以往的“反美”言论和左
期刊
伊拉克正式议会选举投票已于2005年12月15日结束,但时间过去了20多天,不仅没能公布选举最终结果,国内暴力事件却有增无减。2006年的第一周,伊拉克共有240多人死于暴力袭击,280多人受伤。仅1月4日和5日两天,连续自杀式袭击事件就造成163人死亡,184人受伤。美国的一些中东问题专家认为,伊拉克内战已经打响,这是一场悄无声息极具破坏性的内战。因为选举结果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化态势,所以战线的划
期刊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日披露,美国中情局在美国以外的8个亚欧国家建立了秘密监狱系统,用来关押并审讯被捕的“基地”组织重要成员,以获取“反恐”情报。紧接着,总部设在美国的人权观察组织声称,已经确定罗马尼亚和欧盟成员国波兰允许中情局设秘密监狱。该组织认为,根据中情局从2001年到2004年的飞行记录,罗马尼亚的米哈伊尔—科格尔尼恰努军用机场、波兰的斯奇特诺—希曼厄机场可能设有秘密监狱。  为了弄清
期刊
中国东北有一座瑰丽璀璨的城市——桦甸。她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座落在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脚下,美丽的松花江上游,幅员6250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除汉族外有朝、满、回、蒙等19个少数民族。2001年3月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中等城市。曾被授予“中国农民画乡”、“中国武术之乡”的称号,素有“长白山下黄金国”之美誉。    一、桦甸概况    桦甸秉松江之灵气,纳长白之精华。桦甸境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
期刊
父亲:一个永远追梦的人    “八一”前夕,驻吉林市某预备役师传来喜讯:该部高级工程师朱克明研制的通信兵被复线接续机具获军队科技进步奖。至此,朱克明已革新器材60余项,其中多项发明荣获国家发明奖、全军科技进步奖,他个人荣立一等功,被评为全军科技先进个人。朱克明出名了! 然而,荣耀与光环的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般人生经历。  “听说了吗?朱克明那小子被揪出来了。”  “谁是朱克明?”  “就是
期刊
2005年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演习最多,双边、多边军事合作最为频繁的“军演之年”,军事演习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新舞台。不甘只当经济大国的日本,为了获取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不断地挑战周边国家的和平底线,竭力借演习之机将自卫队推向全球,试图在世界舞台上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2005年是日本在战后隐忍与蛰伏半个世纪后历史上新的躁动期。印度已不满足于“南亚地区头号军事强国”的现状.它正朝着成为印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