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烟囱居然不在屋顶上!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8308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认知里面,烟囱一般都是建在房子的屋顶上的,但东北传统民宅的烟囱,与南方的有很大不同,形成了一大怪!那么,东北民居把烟囱建在哪里了呢?
  东北传统的民宅烟囱不是建在山墙上方的屋顶,也不是从房顶中间伸出来,而是立在距房山墙三四尺远的地面上。这种烟囱独立垒起,有圆也有方,下粗上细,逐级上敛,像一座小塔,高出房檐约数尺。这种在房屋外侧竖起的烟囱,民间叫做“落地烟囱”、“跨海烟囱”,满语则称之“呼兰”。
  落地烟囱源于山林中满族人的住宅。由于他们住宅屋顶是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关东冬季风特别大,人们烧炕做饭多用茅草、树枝,往往燃烧不尽。如果将烟囱附在墙壁上或设在房顶上,烟火一旦被大风抽出去,落到屋顶上,很容易引起火灾,危害极大。所以,就把煙囱设在距离房子稍远一点的地面上,比较安全,经久耐用,成为了东北房屋建造的一大特色。
  落地烟囱,通过有内留烟道的矮墙搭建连通屋内火炕的炕洞,俗称“烟囱桥子”,烟火经过炕洞循环,再经过烟囱桥子,到烟囱口时,已经没有半点火焰、火星儿存在,也就很少发生火灾了。最早的落地烟囱,是用森林里被虫蛀死的中空大树做成的。将中空的树干截成适当长度直接埋在房侧,为了防止裂缝漏烟,人们就用藤条上下捆缚,外面再抹上黄泥,落地烟囱就建成了。满族人走出山林后,这种烟囱就被带到了东北汉族居住的地区,并逐渐被汉族人所接受和传承,由此也就形成了东北“烟囱立在山墙外”的奇妙一大怪。
  建落地烟囱时,要在地平面上事先挖一个浅坑,俗称“狗窝”。“狗窝”要位于烟囱的正中间,这样可以防止“倒呛风”(冷气倒灌),有了它作底,烟囱一般就不容易“犯风”了。落地烟囱的高度要明显超过房檐,这样就不会因房屋遮挡而出现“窝风”的现象,这样就使得烟囱更加顺畅好烧。落地烟囱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人家往往还要在烟囱的顶端套上一只荆条筐,以避免灌入雨雪,从远处看好像戴了一只奇形怪状的帽子,别具关东民宅之韵味。
  早些年,在东北广大的农村,几乎每个屯子都可见这样的落地烟囱。这种烟囱“身兼多职”,不仅仅是用来排烟,比如,有的人家冬天把鸡窝搭在常有热气通过的“烟囱桥子”上,鸡的待遇也随之提升,也能住在热乎的“炕”上,这样开春母鸡就可提前下蛋了。
  民间还认为,烟囱根是这家祖先亡灵的栖息之处,年节时要在此处烧纸祭奠。家中老人病重咽气之初,儿女也要到烟囱根下喊“朝西南大路走”,谓之“指路”。当老人故去七天,家人要是想见其足迹,便取小灰撒于烟囱根部,并用大碗盛上水,放置在烟囱的通道上。第二天早上,其灰上若有老人的足迹,水也被老人喝去了一些,这表示老人想念家人,回来看望过了。于是,全家人都很高兴,也较欣慰,所以民间又把烟囱称为“望乡台”。这个习俗,显然是人们对已故亲人的一种留恋和思念,也是人类对灵魂的一种敬畏和恐惧心理,是人类早期对灵魂不灭的一种粗浅认识,但这也从另一个说明了“烟囱”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地位。
  落地烟囱,是关东的一大独特景观。乾隆皇帝曾在《盛京土风杂咏》“呼兰”诗中形容它“疏风避雨安而稳,直外通中朴且坚”,这应该算是迄今为止对这种烟囱“最高级别”的赞美描述了吧。
其他文献
为何夜晚的宁静会被打破?为何今晚的蓝田瑶族乡“星光”点点?从远处望去,在田间垅头,在祠堂,在乡间路上,点点星火汇成一条“银河”;阵阵清脆的歌声,由近及远,从蓝田瑶族乡上空,飘散至远处。今晚,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今晚究竟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大喜事?  生活在广东惠州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少女们,一生起码要举行三场成年礼,才可以谈婚论嫁。在这里,少女们的成年礼有一个很独特的称呼——“舞火狗”。每年的农历八月十
期刊
总说“高手在民间”,聪明的老百姓总是擅于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东西制作出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是精巧的工艺品。除了小到各种簸箕箩筐,大到各种竹篾工艺品,在百变的竹编世界里,还有一种称得上是绝技的工艺,那就是用细如发丝编织而成的竹丝编织画。  没有错,除了可以用画笔在画纸上通过色彩和线条的搭配展现世界,画,还可以是编织出来的。这么一种不走寻常路的书画作品,就诞生在广东揭东地区,是潮汕地区已经濒临失传的一门
期刊
民間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四喜”中以“金榜题名”为最喜,因为它不是一时一事,而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决定人的一生。我们看看每年的六月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高考,即可想象到古代科举考试的竞争状况,所以金榜题名作为人生四大乐事之一,不仅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而且是当今学子奋斗的目标。  “金榜题名”中的金榜又称黄甲,是指古代科
期刊
春节回了一趟乡下老家,正赶上村里舞龙灯,但见邻里乡亲家中正堂摆了几张八仙桌,桌子上摆着千姿百态的温州米塑工艺品,给新春舞龙灯平添几分热闹气氛。  温州米塑,是温州民间工艺品的奇葩,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种色彩捏制成人物、花鸟、虫鱼、走兽等艺术品。温州米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传,这一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出现,从最初的简单祭品,发展为具有浓郁温州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
期刊
“一葫蘆四两,四葫芦半斤”,是鲁西南一带商家的一句流行语。直到四十多年前,还经常有人念叨。尤其在那些副食品店铺里,售货员在销售白酒、食油或醋酱油之类流质商品时,都会一边用葫芦或提子从坛子里向外提取,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  当然,念叨归念叨,付钱时是不会照此计算的。因为只要识数的人都知道,这里明显计算有误:即便按照过去十六两一斤的老秤,如果一葫芦是四两,四葫芦也足够一斤;
期刊
皎白如霜雪,  方正若布棋,  宣情且记事,  宁同鱼网时。  南朝 梁武帝《咏纸诗》  “有女不嫁永录村,每日起来站墙根”,在山西省高平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讲述的就是当年永录村桑皮纸业的盛况。当时永录村家家会造纸、户户以纸为业,永录的女人每天都重复着把捞起的纸贴晒到墙上,十分辛苦。古朴泛黄的纸张,略显粗糙的纹理,有“纸中之王”之称的桑皮纸,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纯天然和纯手工的造纸过程与精湛工
期刊
我国古代称以脚蹴、蹋、踢足球的运动为“蹴鞠”,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现山东淄博市东部地区), 已在中国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汉朝,蹴鞠深得帝王喜爱。据《汉书》记载,汉武帝闲暇时,经常会在宫中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主要内容的“鸡鞠之会”。唐宋时期蹴鞠最为繁盛,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宋朝,足球运动火热,已发展到全民踢球,从皇帝高官到平
期刊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必备节目,那么最早举行端午“赛龙舟”习俗的地方在哪里呢?据史载,泉港沙格龙舟赛,始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沙格村也由此成了世界上最早举行端午“赛龙舟”习俗的乡村之一。沙格村面山背海,一衣带水,是中国罕见的天然良港地,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港口之一,古称“北海”。村落至今还保留着被岁月浸染过的印迹和传统的习俗,走进村落,可以看到古井、古厝、祠堂等古印迹;每逢
期刊
[摘 要]乌迳古道域内有较为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对域内的古村落进行活态保护会遇到很多难题,破解这些难题,加强对乌迳古道域内古村落活态保护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乌迳古道 ;古村落 ;活态保护  乌迳古道(古称乌迳路),它和梅关古道一样,是连接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通道,也是南粤大地北出赣湘、连通中原之要道。它们不仅是商贸之道,也是移民之道。自秦征南越始,历汉、唐、宋、元、明、清诸朝,大量中原民
期刊
56个民族各有风采,这一次我们将连载两期带大家走进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勐简大寨,全方位地探秘生活在这里的一个叫做“黄衣阿佤”的民族。我们的勐简大寨之旅,首先从这里开始……  这里有传奇式的婚俗、神秘的“色林”;这里的人们爱穿土黄色的衣服,有皇族气息;这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感恩自然,祭祀“色林”;在这里可以参加当地与汉族春节相似的——青苗节,还有各种特色美食让人大饱口福。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