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_lin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葫蘆四两,四葫芦半斤”,是鲁西南一带商家的一句流行语。直到四十多年前,还经常有人念叨。尤其在那些副食品店铺里,售货员在销售白酒、食油或醋酱油之类流质商品时,都会一边用葫芦或提子从坛子里向外提取,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
  当然,念叨归念叨,付钱时是不会照此计算的。因为只要识数的人都知道,这里明显计算有误:即便按照过去十六两一斤的老秤,如果一葫芦是四两,四葫芦也足够一斤;更不要说早就换了十两一斤的新秤了。这时,如果有小孩子告诉他算错了账,他就会笑笑说:“是么?是我错了。你真是个实诚孩子。”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笔错帐,也屡经纠正,这种说法却照旧流行。再去那些店铺里,还会听到类似的念叨。这是为什么呢?小时候我就对此充满好奇,也问过一些营业人员,他们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上一代、上上一代都喜欢这样说,所以他们也就这样说,手里拿起提子嘴里就不自觉地念叨出来了。
  若干年以后,我才从一位老人那里得到了解释。原来,这句话出自一个古老的传说。
  不知道多少年以前了。
  某个村子里来了一个卖油的老头儿。这老头儿谁也没见过,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他挑着油篓,在大街上叫卖:“打油啦,打油啦!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村人们听出来这老头儿不会算账,于是纷纷前来打油,结果都用半斤的油钱买到了一斤油,而且油的质量还很好,香味很浓。买了油的人觉得占了便宜,暗笑老头儿是个大傻瓜。有的人想多买,老头儿却不卖,每家只卖给四葫芦。已经买过的人家再去买,他也不再卖给。从他这么好的记性来看,这老头儿又不像个缺心眼儿的人。还有,像他这样拿着一斤油当半斤卖,再好的家底也会赔个精光的,但人们却没看出他生意难以为继的迹象。
  村里的成老汉也早就听说了这个卖油的老头儿,但他一直没有去买油。一则家里的油还没吃完,二则他不想占人家的便宜。这天,他家的油吃完了,听到卖油老头儿又在大门外吆喝,他便提了油罐子来到街上。卖油老头儿正把担子放在树荫下歇脚,见成老汉过来,知道这人是没买过油的,便给他打油。一边打着,一边嘴里轻唱:“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油打完了,成老汉交给他一斤油的钱,他非要退回一半,还说:“半斤油怎好收你一斤油的钱?”
  成老汉看着慈眉善目的卖油老头儿,诚恳地说:“不,老哥,是你算错了,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就是一斤,你应该收一斤油的钱才对。”
  卖油老头儿见四下无人,便示意成老汉放下油罐子,与他小声细说了原委。成老汉心里的各种疑惑这才有了答案。
  原来,这卖油老头儿不是凡人,他是玉皇大帝派下来考察世道人心的。因为玉皇大帝接到人间举报,说这一带的人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多少年来的道德伦理全不讲了,许多人一切向钱看,什么便宜都想占,他们身上只剩下一张人皮,所作所为已经与禽兽没啥区别了。玉皇大帝很是生气,便派一位神仙变成卖油老头儿来到凡间,看举报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就让洪水把这一带彻底淹没,让那些贪心的人和他们聚敛的财富一块儿付之东流。老头儿来到凡间,挑着油篓,走遍了这里的村村寨寨,各村寨的人几乎每一家都买过他的油,也都知道他算错了账,但都贪图小便宜,没有一个人说破,更没有一个人打算付给他一斤油的钱。正当他准备回天上复命的时候,遇上了成老汉来打油,他感慨地说:“偌大地方,总算遇到了一个实诚的人。”
  卖油老头儿告诉成老汉,回去后抓紧做三件事:一是把家里的粮食都做成干粮;二是赶紧请匠人做一条大船;三是每天早晨到村里大庙门前看碑下的乌龟的眼睛是否红了。如果发现红了,就马上带领全家人带上干粮,登上大船,躲过洪水,免遭祸害。临了还再三叮嘱:天机不可泄露。
  成老汉半信半疑,但事关全家性命,也只能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他回家就安排家人做干粮,并请人做大船,要求十天做成,工钱优厚,却不说为什么。家里人和村里人都说这老头儿是疯了,净做傻事儿。成老汉不为所动,只是每天早晨一个人到大庙门前去转一遍,好像对碑底下那个乌龟格外留意。做那么多干粮啥时候吃得了?咱这里又不靠江临海,做了大船能干什么用?但家里人和匠人们知道他的倔脾气,不敢违拗他,就按他的要求,做干粮的忙着做干粮,造船的忙着造船。
  大船造成的第二天早晨,成老汉发现那乌龟的眼睛真的红了,马上回家安排家人带上干粮和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上了船。这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一声响雷过后,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鸿沟,下面也有洪水涌了上来。大船很快飘浮了起来,被大风吹着向远处漂去。在他们身后,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所有的人畜都淹死了。
  成老汉仅凭一念至诚,挽救了全家十几口人的性命。多年后,才又搬了回来,成了这地方的大户人家。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其他各姓,都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那边移民来的。
  许多年以后,这个故事被大多数人忘记了,但卖油老头儿的那句“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的叫卖词却流传了下来。许多老辈商家念着这句词儿,口口相传,却慢慢忘记了它的来历。
其他文献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在广东,因为口音的原因,把“七夕节”、“乞巧节”,叫做“七姐节”、“七姐诞”、“女儿节”。根据清康熙《新安县志·风俗》载:“七月七日,曝书帙、衣服。是日鸡唱时,儿女早起焚香,于天街前乞巧。”如今曝书帙和晒被服,人们不一定非要选在七夕那一天进行,可这一天焚香拜祭、汲“七姐水”的习俗百年犹存。  “七姐水”又叫“圣水”。明清几个版本的《广东通志》都有记载道:“七月七曝衣书,家汲
期刊
2017年,我访美的季节正值隆冬。主人好意安排我在南部暖和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逗留数周。我于是有机会在圣迭戈、奥斯汀、圣安东尼奥和达拉斯等城市停留。这些地区的墨西哥人较多,而得克萨斯州本身更与墨西哥相接壤,我得以在这里感受到墨西哥文明那浓浓的粗犷剽悍的品味。  那日下午,艳阳照得人暖洋洋的,戴博驾车送我从洛杉机到圣迭戈市。在长约200公里的路途中间,我们经过了一处墨西哥风格的教学博物馆——这
期刊
葭沚,一个位于浙江省台州湾椒江口岸的小渔村,是什么让它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受到越来越多外界的关注?  它的出名,应该归功于当地一个与别不同的活动。农历二月份,当地人就为迎接这一天开始动手做准备,直到大暑到来,神秘的帷幕才被拉开。跨越几个月的精心准备,足以可见这一天在当地人心中的份量了。而今年,我有幸参与到这个在葭沚已经延续了上百年的盛事。  只因这五个人,才有了这延续百年的盛事  “同治中,临海县
期刊
喜欢音乐的葡国华人聚在一起时经常都会谈到一个话题:意大利有歌剧,维也纳有音乐会,西班牙有弗拉明戈,去葡萄牙必看不可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葡萄牙人的国宝--法朵(FADO)。法朵又称为悲歌,实际上它是由歌曲和器乐两部分组成的,歌声充满悲切、哀怨之情。高音的葡萄牙吉他和中音的西班牙吉他在一起合奏,创造出独特的抒情气氛,使人感受到一种甜蜜的忧伤,这可能就是法朵的魅力所在。  里斯本是座古老的城市,曾在500
期刊
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民间俗称“七月半”,是传统的祭祀祖先的日子。去年的“七月半”,我一大早就接到外婆的电话,外婆热情地邀请我们一家去乡下过节,还说做了我最爱吃的米饺子。在祭祀和美食的双重驱动下,我们去香火店买好祭祀物品,便立马赶往外婆家。  “米饺子”是东至的特色小吃,离开了东至,就再无处寻觅。每年同学聚会永恒的话题就是:身处异乡的我们如何怀念东至的米饺。如若外地的亲朋好友来到东至,米饺子也是我们必
期刊
生活在湖南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当地人特别爱喝一种酒。这是一种经山泉水浸泡,用杂粮酿制的甜酒,苦甜相混,浓郁芳香,食后余味无穷,而且这种酒还有一个挺奇怪的名字——“瓜箪酒”。  “无酒不成席”,喝“瓜箪酒”是当地瑶家主人接待客人的最高礼仪。外地人到瑶家做客时,他们会捧出自己酿制的“瓜簞酒”,用精美别致的葫芦瓢(即瓜箪)把酒舀入大碗中,痛快淋漓地喝,“瓜箪酒”这个名头由此而来。  “瓜箪酒”以杂粮为
期刊
为何夜晚的宁静会被打破?为何今晚的蓝田瑶族乡“星光”点点?从远处望去,在田间垅头,在祠堂,在乡间路上,点点星火汇成一条“银河”;阵阵清脆的歌声,由近及远,从蓝田瑶族乡上空,飘散至远处。今晚,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今晚究竟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大喜事?  生活在广东惠州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少女们,一生起码要举行三场成年礼,才可以谈婚论嫁。在这里,少女们的成年礼有一个很独特的称呼——“舞火狗”。每年的农历八月十
期刊
总说“高手在民间”,聪明的老百姓总是擅于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东西制作出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是精巧的工艺品。除了小到各种簸箕箩筐,大到各种竹篾工艺品,在百变的竹编世界里,还有一种称得上是绝技的工艺,那就是用细如发丝编织而成的竹丝编织画。  没有错,除了可以用画笔在画纸上通过色彩和线条的搭配展现世界,画,还可以是编织出来的。这么一种不走寻常路的书画作品,就诞生在广东揭东地区,是潮汕地区已经濒临失传的一门
期刊
民間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四喜”中以“金榜题名”为最喜,因为它不是一时一事,而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决定人的一生。我们看看每年的六月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高考,即可想象到古代科举考试的竞争状况,所以金榜题名作为人生四大乐事之一,不仅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而且是当今学子奋斗的目标。  “金榜题名”中的金榜又称黄甲,是指古代科
期刊
春节回了一趟乡下老家,正赶上村里舞龙灯,但见邻里乡亲家中正堂摆了几张八仙桌,桌子上摆着千姿百态的温州米塑工艺品,给新春舞龙灯平添几分热闹气氛。  温州米塑,是温州民间工艺品的奇葩,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种色彩捏制成人物、花鸟、虫鱼、走兽等艺术品。温州米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传,这一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出现,从最初的简单祭品,发展为具有浓郁温州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