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摔跤是最悠久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有着鲜明的特征,也有着教育价值。近年来我国摔跤项目有着良好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摔跤运动的特征,同时从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摔跤运动的教育价值。最后提出了几点实现摔跤运动教育价值的对策。
关键词:摔跤运动;特征;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摔跤运动的特征
1.对抗特征
作为格斗对抗型的运动项目,摔跤运动的对抗性非常强,不但需要同对手强大的阻力对抗,还需要自身持续用力。摔跤运动需要对抗双方利用自身灵活的技战术应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来控制对方。由于对抗型强的特征,摔跤运动能够非常直观地展现出激烈性与竞技性,有着非常强的观赏性,因其对抗性强,摔跤自古就被作为军事训练的项目,例如古希腊奴隶主将摔跤作为军事训练项目;我国黄帝时期军事训练也包含摔跤项目;目前许多国家特种部队在训练中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摔跤训练来提升实战能力。
2.战术特征
摔跤运动是以动制动,借力巧胜、以柔克刚的技能型运动,有着非常强的技战术内涵。摔跤运动需要运动员在比赛当中通过对手技战术应用以及变化,针对性地使用战术,并通过技术动作配合来获取优势。具体来讲,从摔跤运动的攻守情况来分,其可分为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从摔跤比赛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区分,其表现为站立以及跪撑战术。不同实际情况当中,其战术都可以灵活组合。总的来讲,摔跤运动的技战术内容体系非常丰富,形式多变,一个普通的技术能够发展出许多新技术,注重细节且没有固定的套路。战术丰富灵活的特征也能够对运动员起到很好的体能与心里智能锻炼的效果。
3.训练特征
世界一些摔跤强国在上世纪中期以前大多采取单周期的训练模式,而随着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赛事的增多,各国逐渐采用3-4个周期全年训练计划;摔跤运动训练对于力量训练也非常重视,摔跤运动需要多种力量的综合,因而在力量训练中许多摔跤强国采取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利用各种器械将力量训练转化为摔跤运动专项训练;此外,摔跤训练设备与仪器也较为先进,当前许多国家对于摔跤运动技术发展不断深入研究,积极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科学的信息处理并应用到运动员的训练当中,目前许多国家摔跤运动员也在积极使用各种科技信息设备来提升自身技战术能力。
二、摔跤运动的教育价值
1.依据国情优化发展前景
摔跤运动是古希腊的体育杰作,也是竞技对抗运动的鼻祖,有着极深的文化底蕴,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得日益珍贵。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日趋多样化,各种新型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设备层出不穷,摔跤运动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市场化进程也给我国摔跤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路径,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与实施,摔跤运动有利于全民建设服务体系的完善;同时,当前,我国学校领域所开展的体育运动内容一定程度上缺乏吸引力,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而摔跤运动在学校领域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则有效丰富了当前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于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从学校体育教学的角度而言,摔跤运动教育也能够有效弥补校园场地以及体育活动经费的短缺问题。
2.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是指个体为在社会上生存,进行生理与心理上的各种调整来同社会发展达成和谐的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包括基本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首先,摔跤运动能有效锻炼人的心肺功能,经过摔跤锻炼的运动员,心脏负荷提升明显,全身血液循环能得到有效改善;摔跤运动要求运动员全身肌肉的放松与协调用力,这对于提升身体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工作能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并且摔跤运动联系中需要忍受反复练习以及拉韧带的痛苦,这对于锻炼人的坚强意志也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其次,摔跤运动中,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赢得比赛的信心,也即坚强的意志力,无论是在摔跤运动训练还是在比赛当中,运动员都需要在较高强度的运动之下挑战自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与生理上的压力。特别是对抗性摔跤项目,运动员双方在场上互相斗智斗勇,身体接触频繁。这些因素对于运动员的困难处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长期的摔跤运动锻炼,自然也能提升风险承担能力以及果断自信的品质。并且,摔跤运动也有着竞技运动的残酷性,运动员在比赛以及训练单重需经历数次失败,承受巨大压力。这也锻炼了运动员的心理承受与调整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此外,摔跤运动也能够培养竞争意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无时无刻不再面临着竞争,只有敢于面对强残酷的竞争压力,才有可能激发拼搏与挑战欲望,获取胜利。摔跤运动自身的对抗性以及技术性等特征也决定其比赛的竞争性,其能够促进运动员不断挑战自身能力极限,培养挑战精神与竞争意识。综上所述,摔跤运动的这些品质锻炼作用对于提升社会适应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摔跤运动教育价值的对策
1.加强引导与宣传
当前我国高校摔跤教育取得了有效进展,但整体来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摔跤运动教育价值以及普及意义,构建起摔跤教学发展小组,制定摔跤运动发展详细规划,完善法规政策,充分挖掘摔跤运动的文化与历史资源,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同时应当加强宣传与推广,国际式摔跤运动技术特征正朝着更完美、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强摔跤运动体育文化宣传,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摔跤运动在大众中的地位。此外需构建起市场运营机制以及培训竞赛管理模式等,基于此应当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摔跤竞赛机制,构建起能有效提升摔跤竞赛质量的竞赛规程,培养摔跤后备力量,积极引入投资机制与市场机制,促进我国摔跤运动比赛活动的良性发展。
2.加强校园摔跤项目课本开发
校园摔跤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应当完善师资队伍。当前摔跤运动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以及运动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师资力量是教学的关键,教育等相关机构应当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与引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解决当前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同时提升教师对摔跤运动的重视程度。而在课本内容的建设上,摔跤运动教育中,应重视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此外需加强场馆设施建设。对于体育运动而言,场馆与器材是运动以及教学活动能否开展的基础条件与关键因素。就现状来看,当前我国摔跤教学场馆建设不容乐观,一些高校的摔跤教学只能在操场当中进行,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因而新形势下应不断加强摔跤场馆设施建设,适应教学需求,满足现代摔跤教学发展。
四、结束语
摔跤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教育价值。如今随着摔跤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摔跤运动总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世界大赛当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新形势下,我们应当进一步促进国际式摔跤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明确战略目标,加强宣传,促进课本开发,充分发挥摔跤运动的体育文化与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吕红芳.民族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J].宁夏大学学报,2015,(11):174-175.
[2]王家华.摔跤项目教学模式的提升研究[J].学苑教育,2014,(09):84.
[3]张超.浅谈体育教学中摔跤运动[J].体艺教育研究,2014,(07):226.
[4]杜金龙.国际式摔跤训练中持续训练法的研究[J].2015,(07):53.
[5]杨永平.浅谈对国际式摔跤训练的几点认识[J].经营管理者,2014,(04):233-234.
作者简介:杨旭(1989.10-),男,河南开封人,武汉体育学院,摔跤教学训练与方法方向。
关键词:摔跤运动;特征;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摔跤运动的特征
1.对抗特征
作为格斗对抗型的运动项目,摔跤运动的对抗性非常强,不但需要同对手强大的阻力对抗,还需要自身持续用力。摔跤运动需要对抗双方利用自身灵活的技战术应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来控制对方。由于对抗型强的特征,摔跤运动能够非常直观地展现出激烈性与竞技性,有着非常强的观赏性,因其对抗性强,摔跤自古就被作为军事训练的项目,例如古希腊奴隶主将摔跤作为军事训练项目;我国黄帝时期军事训练也包含摔跤项目;目前许多国家特种部队在训练中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摔跤训练来提升实战能力。
2.战术特征
摔跤运动是以动制动,借力巧胜、以柔克刚的技能型运动,有着非常强的技战术内涵。摔跤运动需要运动员在比赛当中通过对手技战术应用以及变化,针对性地使用战术,并通过技术动作配合来获取优势。具体来讲,从摔跤运动的攻守情况来分,其可分为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从摔跤比赛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区分,其表现为站立以及跪撑战术。不同实际情况当中,其战术都可以灵活组合。总的来讲,摔跤运动的技战术内容体系非常丰富,形式多变,一个普通的技术能够发展出许多新技术,注重细节且没有固定的套路。战术丰富灵活的特征也能够对运动员起到很好的体能与心里智能锻炼的效果。
3.训练特征
世界一些摔跤强国在上世纪中期以前大多采取单周期的训练模式,而随着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赛事的增多,各国逐渐采用3-4个周期全年训练计划;摔跤运动训练对于力量训练也非常重视,摔跤运动需要多种力量的综合,因而在力量训练中许多摔跤强国采取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利用各种器械将力量训练转化为摔跤运动专项训练;此外,摔跤训练设备与仪器也较为先进,当前许多国家对于摔跤运动技术发展不断深入研究,积极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科学的信息处理并应用到运动员的训练当中,目前许多国家摔跤运动员也在积极使用各种科技信息设备来提升自身技战术能力。
二、摔跤运动的教育价值
1.依据国情优化发展前景
摔跤运动是古希腊的体育杰作,也是竞技对抗运动的鼻祖,有着极深的文化底蕴,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显得日益珍贵。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日趋多样化,各种新型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设备层出不穷,摔跤运动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市场化进程也给我国摔跤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路径,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与实施,摔跤运动有利于全民建设服务体系的完善;同时,当前,我国学校领域所开展的体育运动内容一定程度上缺乏吸引力,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而摔跤运动在学校领域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则有效丰富了当前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于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从学校体育教学的角度而言,摔跤运动教育也能够有效弥补校园场地以及体育活动经费的短缺问题。
2.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是指个体为在社会上生存,进行生理与心理上的各种调整来同社会发展达成和谐的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包括基本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首先,摔跤运动能有效锻炼人的心肺功能,经过摔跤锻炼的运动员,心脏负荷提升明显,全身血液循环能得到有效改善;摔跤运动要求运动员全身肌肉的放松与协调用力,这对于提升身体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工作能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并且摔跤运动联系中需要忍受反复练习以及拉韧带的痛苦,这对于锻炼人的坚强意志也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其次,摔跤运动中,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赢得比赛的信心,也即坚强的意志力,无论是在摔跤运动训练还是在比赛当中,运动员都需要在较高强度的运动之下挑战自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与生理上的压力。特别是对抗性摔跤项目,运动员双方在场上互相斗智斗勇,身体接触频繁。这些因素对于运动员的困难处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长期的摔跤运动锻炼,自然也能提升风险承担能力以及果断自信的品质。并且,摔跤运动也有着竞技运动的残酷性,运动员在比赛以及训练单重需经历数次失败,承受巨大压力。这也锻炼了运动员的心理承受与调整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此外,摔跤运动也能够培养竞争意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无时无刻不再面临着竞争,只有敢于面对强残酷的竞争压力,才有可能激发拼搏与挑战欲望,获取胜利。摔跤运动自身的对抗性以及技术性等特征也决定其比赛的竞争性,其能够促进运动员不断挑战自身能力极限,培养挑战精神与竞争意识。综上所述,摔跤运动的这些品质锻炼作用对于提升社会适应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摔跤运动教育价值的对策
1.加强引导与宣传
当前我国高校摔跤教育取得了有效进展,但整体来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摔跤运动教育价值以及普及意义,构建起摔跤教学发展小组,制定摔跤运动发展详细规划,完善法规政策,充分挖掘摔跤运动的文化与历史资源,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同时应当加强宣传与推广,国际式摔跤运动技术特征正朝着更完美、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强摔跤运动体育文化宣传,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摔跤运动在大众中的地位。此外需构建起市场运营机制以及培训竞赛管理模式等,基于此应当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摔跤竞赛机制,构建起能有效提升摔跤竞赛质量的竞赛规程,培养摔跤后备力量,积极引入投资机制与市场机制,促进我国摔跤运动比赛活动的良性发展。
2.加强校园摔跤项目课本开发
校园摔跤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应当完善师资队伍。当前摔跤运动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以及运动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师资力量是教学的关键,教育等相关机构应当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与引进,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解决当前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同时提升教师对摔跤运动的重视程度。而在课本内容的建设上,摔跤运动教育中,应重视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此外需加强场馆设施建设。对于体育运动而言,场馆与器材是运动以及教学活动能否开展的基础条件与关键因素。就现状来看,当前我国摔跤教学场馆建设不容乐观,一些高校的摔跤教学只能在操场当中进行,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因而新形势下应不断加强摔跤场馆设施建设,适应教学需求,满足现代摔跤教学发展。
四、结束语
摔跤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教育价值。如今随着摔跤运动的不断发展,我国摔跤运动总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世界大赛当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新形势下,我们应当进一步促进国际式摔跤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明确战略目标,加强宣传,促进课本开发,充分发挥摔跤运动的体育文化与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吕红芳.民族式摔跤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J].宁夏大学学报,2015,(11):174-175.
[2]王家华.摔跤项目教学模式的提升研究[J].学苑教育,2014,(09):84.
[3]张超.浅谈体育教学中摔跤运动[J].体艺教育研究,2014,(07):226.
[4]杜金龙.国际式摔跤训练中持续训练法的研究[J].2015,(07):53.
[5]杨永平.浅谈对国际式摔跤训练的几点认识[J].经营管理者,2014,(04):233-234.
作者简介:杨旭(1989.10-),男,河南开封人,武汉体育学院,摔跤教学训练与方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