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奚若:犀利的批评家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wi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张奚若是西南联大的政治学系主任,中间曾一度被国民党聘为参政员。在一次国民参政会上,他当着蒋介石的面骂国民党腐败、独裁。蒋长时间按铃欲阻其发言,“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他不但不予理会,说完之后还搞了个愤然离场,拂袖而去。后来,参政会再开会,国民党政府给他寄路费和通知,他回电报拒绝,上面写“无政可参,路费退回”。
  1957年,共产党要求党外人士帮助整风,毛主席向他征询意见,他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评价之。
  
  叱咤政学两界
  先后被国共两党领导人奉为座上宾,这个张奚若到底有什么异于常人的本事?
  张奚若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在辛亥革命中经历血雨腥风。后来,袁世凯窃国专权,他留洋海外寻找出路,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捧回了法学硕士学位。归国后,曾计划创办进步杂志,但却因为情况发生变化改走仕途,先后担任过北京国际出版品交换局局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处处长等职。
  民国期间的仕途之旅并没有显著的亮点,倒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以爱国民主人士的身份参政议政,深厚的政治学素养才逐渐释放开来。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围绕新中国“国号”问题,与会者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和“中华人民民主国”两者之间争论不休。张奚若不失时机地站了出来,“我认为还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好,”他解释说,“人民”二字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了,没有必要再用“民主”重复一次。最后,大会采纳了他的意见。
  更多时候,他的身份是老师。从1928年开始,他先后在中央大学、清华和西南联大执教,直到1952年9月出任新中国第二任教育部长,才正式结束长达24年的教师生涯。
  在教育思想上,张奚若主张“兼收并蓄”,他的学生何兆武回忆说,张所授课程主要是西洋政治思想史和西洋哲学,其总体思想偏向于自由主义和改良主义,对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并不怎么认同。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将马克思的 《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 《国家与革命》列为必读书目,规定同学们课下阅读。
  他侃侃而谈的性格很受学生们的欢迎,1951年毕业于清华的朱镕基对张奚若印象特别深刻。2001年,他回母校做告别演讲,就特别提到这位老师,他说,“我们也很喜欢去张奚若先生家里,坐在地上,听张先生纵论天下,大骂国民党。”
  学术方面,他吝惜笔墨,目前所能查到的仅有《张奚若文集》里的11篇论文,据说每一篇都含金量十足。
  著名法学大师王铁崖曾于1931年读到其中的《法国人权宣言的来源问题》一文,他评价说,“那真是一篇罕见的好文章”,即使时隔几十年之后,其价值仍然十分珍贵。
  风云转圜的人生
  能言敢谏者,大多逃脱不了因言获罪的命运,张奚若也不例外。
  1936年,他在《独立评论》上发表《冀察不应以特殊自居》一文,触怒了当时北平最有权势的国军将领宋哲元,《独立评论》因此被停刊数月。
  “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的批评也让毛主席颇为反感。1959年,毛在庐山会议上提起这十六个字,并反驳说,“我是好大喜功的,好大喜功有什么不好呢?”当时,同样批评毛主席“好大喜功”的还有民革创始人陈铭枢,毛就把两人放一块儿批评,“希望他们长寿,不然,死了后,还会到阎王那里去告我们的状。”
  在后来的“文革”中,陈铭枢因“公然诬蔑毛主席”,受到多次揭发和批判。而张奚若却因为是辛亥革命元老,并且曾经批评过蒋介石,被周总理列入了需要保护的高级民主人士名单,未受太大的冲击。
  1958年2月,张奚若被免去了教育部长的职务,给他安排的新岗位是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这是一个部长级的闲职,而且与他自1949年12月起担任的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职务高度重合。1973年7月,84岁的张奚若终老在了外交学会会长这一位置上。
  虽然身世颇多传奇,但这个清华校园里走出的“批评家”却没有足够详尽的资料。2006年,《中国青年报》记者包丽敏到国家图书馆检索张奚若,没有任何传记,只有一本《张奚若文集》,在里面收录的11篇学术论著、18篇时评和21篇政论中,仅有3篇是1949年后所做。
其他文献
张木生先生的《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可以说是高调问世。有思想光谱中持不同立场的人参加的新书发布会,有连续长篇采访发表,新浪微博中,亦有热闹的消息报道,主题讨论和批评。估计该作引发的议论还会继续发酵。近年,类似出版现象还真不多——《中国不高兴》等书出版后引起的声音,与此不可同日而语。  如书名所示,本书主题谈的是“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分诊断与药方两部分。所谓历史文化观,又可细分为历史的和文化的观念
期刊
上月,收中国当代音乐研究发展中心出品之《中国新音乐年鉴》。主编钱仁平在扉页上威胁我:你跟或者不跟,标志就在这里,不舍不弃;你听或者不听,作品就在这里,不悲不喜。  20世纪以来,新音乐在听觉上颠覆了纯古典艺术理想和美学观念。多元漂移的音乐语境最终只有一个价值——探索新的方向: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巴黎首演,引发观众席中狂飙般的拳脚相加与嘘声四起;《4分33秒》钢琴无词歌,开启约翰·凯奇等一批激浪派
期刊
“真正的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是走不通的,但一个作家总是要写作,‘神实主义’为我的写作找到了新的路子。”    暗棕色的旧T恤,皱巴的卡其休闲裤,加上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的头发。匆匆走在人群中的阎连科,看上去就像一个做小生意的小老板,和人交流,还会略显紧张。  他常说,因为写作,他和现实的关系一直是焦虑和紧张的。他写过不少惹麻烦的书——《夏日落》、《为人民服务》……  最近他写了两本书也依然充满波折:长篇
期刊
北京告别重工业生产的年代后,周边化工厂炼钢厂零部件电器件等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就走到了末路。大批的下岗工人和各种废而不弃的厂房,则成为新时代的弃儿。不过也有幸运得跟古罗马斗兽场一样的地方,比如798工厂。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还是世纪年之前,798厂区里就有了一家艺术画廊,在那里可以随意走动看一些稀奇古怪的艺术作品,还可以坐下来喝一杯咖啡,虽然不怎么好喝,但可以与艺术家谈天论地。那时的798,荒凉
期刊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以前,强调文化艺术为工农兵服务,在城镇、农村和工厂广泛开展“扫盲”运动,各种文化夜校和识字班遍布城乡,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叫“文化播种人”。  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报纸的功能除了传递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担任新文化的宣传员,当扫除文盲和普及大众文化知识的排头兵。因此,要把报纸办成工
期刊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学校,从清华学校到成立大学部,继而成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迎来了一百周年纪念。  这一百年,清华走出了14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60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1949年之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有59位出自清华。在清华迎来一百周年之际,不仅要回顾这些辉煌的成就,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是清华?  诸多研究者喜欢把原因归结于清华传统,但是何为清华传统,却历来众说纷纭。可以
期刊
1927年,毕业于清华的著名教育学家邱椿在《清华年刊》上发表文章《清华教育政策的进步》,写出母校当时“最令人注意的”变化:“课堂内师生谈话,都用国语了。从前清华学校,最不注重中文,现在居然设立国学研究院了。”  “这真是清华的再生!”邱椿感叹道。  设立国学研究院,清华并非先行者。早在1921年与1923年,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已经成立了各自的国学研究所。  清华却是顺应潮流者。彼时,新文化运动刚刚
期刊
三山聚义打青州后,鲁智深上了梁山,成了梁山步军十头领之首。  鲁智深上梁山时,此前他所结交的朋友兄弟中,杨志、武松、李忠、周通一同入伙,而林冲早已在梁山落草,只有一个人尚未到来。他就是远在华州华阴县少华山落草的史进。自从与鲁智深在瓦罐寺一别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他的境况如何呢?  其实,鲁智深把史进“无一日不在心上”地挂念。上了梁山后,便向宋江请求,去少华山取他及朱武、陈达、杨春四个同
期刊
1952年的最后一天,阔别母校15年的蒋南翔,以校长的身份回到了清华大学。自梅贻琦1948年12月离开之后,清华总算有了新校长。  蒋南翔是清华大学校史上第一个共产党校长,任期近14年,人们习惯称他治下的清华大学为“新清华”,以区别他与前任梅贻琦及之前历任领导下的“旧清华”。    从学生到校长  39岁的蒋南翔从团中央调出,来到清华大学,这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委派,也是他的主动选择。当时,除了清华大
期刊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里进来,墙上挂着的一张张照片有温度起来。  赵纯均站起身来,解释着一张张照片上的“历史事件”。这些和他的合影里,有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等知名商学院的院长,也有知名的企业领袖,更有清华经管学院第一任院长朱镕基。  谁能料到今天在气派的伟伦楼、舜德楼里占据了整个“地盘”的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最早也面临着缺钱少人才的窘境呢。谁又能想到,参与建设和见证清华经管学院的老院长赵纯均起初是电机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