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拾级而上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an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半个也叫二分之一个”:从已有知识和经验到新知的最佳切入点
  
  教师用课件呈现例题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操作、交流,指名演示其中的“分蛋糕”的过程。
  师:在将“蛋糕”剪开前,你为什么要对折一下呢?
  生:因为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教师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继续引导学生交流,得出了例题中虚线框中的三句话。也用课件呈现。
  师:半个是多少个呢?请自学课本第98页例题下半部分的这些内容(同时课件呈现要学生自学的教材)。
  [反思]“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属性之一,学生学习分数的概念,必须以“平均分”为基础。“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建立。小学生判断某种分法是否是“平均分”,一般看“每份分得是否同样多”。而具体的判断方法常有两种,一是看“多少”,即如“4个苹果分成2个和2个”,二是看“大小”,即如“将‘蛋糕’对折两边重合后再剪开”,这既是旧知,也是经验。学生还能根据生活经验知道“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于是,认知冲突产生了:“半个是多少个呢?”无法用学过的数来表示,认识新的数成为学生的需要。
  
  [片段二]“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在对话中完成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学生自学课本后: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个也就是多少个吗?
  生: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
  师:(继续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并贴出平均分成2份的蛋糕)左边半个蛋糕是整个蛋糕的多少?右边的半个蛋糕呢?(在“蛋糕”上写“1/2”)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吗?同桌间互相说,边说边想分蛋糕的过程。
  师:通过自学,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1:1/2是分数。(教师板书“分数”)
  生2:1/2中,2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的线是分数线。(教师板书“分母、分子、分数线”)
  师:根据刚才分蛋糕的过程想一想,分数线可以表示什么?分母2呢?分子1呢?
  生: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2表示平均分成“2份”,分子1表示“每1份”。
  师:(指“二分之一”)这是这个数的读法,(指“1/2”)这是这个数的写法。我们一起看着写法读一读。(生读)再看着读法写一写。(生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再用笔在纸上写1/2)
  师:(出示一个蛋糕,任意分成2份,指其中1份)这1份是一个蛋糕的1/2吗?为什么?
  生:这1份不是一个蛋糕的1/2,因为你没有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师:平时生活中,你还把什么东西平均分成过2份,得到这个东西的1/2?
  生1:我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师:看来只要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反思]教材常以静态的文本来呈现某些结论。学生自学的这部分教材可以划分成三段。第一段为“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第二段为“蛋糕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第三段为“1/2是分数,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这三段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浅层意思,学生通过自学能看懂、体会,教师的指导应重在让学生体会教材字里行间、文字背后的知识。所以教师呆用“自学——讨论”的方式教学这一内容。讨论时,教师重点1/2导学生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的句式内化为自身的习惯语言,通过在蛋糕图上板书2个“1/2”,强调“每份”都是它的1/2;还指导学生挖掘1/2各部分的含义,将读、写法互译,并及时提供反例,突出“平均分”在分数中的作用;最后还让学生将从分蛋糕中学得的知识应用在其他生活经验中。所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1/2概念的初步建立变得扎实、有效。
  
  [片段三]“给一张纸的1/2涂色”:以思维为核心的操作、观察与交流活动
  
  师:我们能将一个蛋糕、一个苹果或一个西瓜分别平均分成2份,各得到它们的1/2。如果给你一个图形,能得到它的1/2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片,请任意选1张。(学生选、举纸片)请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学生折纸、涂色)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做的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学生上讲台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1:我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分成两个长方形)
  生3: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生4:我也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分成两个三角形)
  师:请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么分、怎么得到1/2的。(学生互相看、说)
  师:请大家看刚才几位同学展示的图形。他们用的纸片各不相同,但为什么都能表示1/2呢?
  生:因为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涂颜色的都是这样的1份,没有涂色的也是这样的1份。
  [反思]教材的“试一试”要求学生“用长方形纸折、涂”,实际教学中,我丰富了图形的种类,给学生提供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片,主要出于以下考虑:“试一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学生体会“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图形的1/2”。如果仅让学生分长方形纸片,就应启发学生找到3种分法,而其中沿对角线折的分法,须剪开后重叠才能“说明2份同样多”,这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但这一难点又不是认识分数所必须解决的。而用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操作,回避了这一难点,却能更充分地说明“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图形的1/2”。而且在交流中,学生能不断变换题材却用同一句式说明自己折、涂的过程和结果,以语言促进思维。
  
  [片段四]“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为迁移而教
  
  师:学了1/2,还想学其他的几分之一吗?
  生1:想学1/3。
  生2:想学1/4。
  ……
  师:(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想学的几分之一)请大家再任意选一张纸片,也用折一折后涂颜色的方法,表示出你想学的几分之一来。(学生折纸、涂色)
  师:谁愿意把自己“做”的几分之一给大家看,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生1:我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生2:我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1/8。
  ……
  [反思]把“想想做做”中的第4题提前至“试一试”后、例2前,能使学生的学习出现两次正迁移。首先,学生在解决“试一试”的问题(即“做1/2”)时,用一张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纸片“做”出1/2,并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做”的过程和结果,由此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活动经验,对“做”其他的几分之一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学生“做”各种几分之一,为学习比较“不同的几分之一”的大小丰富了感性积累,也为这样的理性思考做了铺垫:同样大的圆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大。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17、18日两天,第二届“苏派名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高中组在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进行。高中数学由四位名师上课,他(她)们是: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殷伟康;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副校长谈雅琴;江苏省沙洲高级中学副校长、苏州市名教师瞿高海;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校长、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陈江辉。四位老师先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
早在南通师范学习的时候,那本淡绿色的小册子,便早早走入我的视野。  其实,和张老师的这本书结缘,有着颇为有趣的故事背景。最初是因为要参加学校的毕业论文答辩,我幸运地成为四位答辩选手之一。在那个年代,普通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参与论文答辩颇为鲜见,我们的重视程度自不在话下。当然,以我们那时仅有的一点水平,要想顺利过得了答辩专家的“盘问”,最好的办法便是投其所好——看答辩专家的著作,以自己的虚心好学赢得他们
主持人语:  当前,在实践领域,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重教学、重课堂、重课文而轻课程、轻单元、轻儿童,这与我国长期缺少在实践领域的真正课程研究相关。尽管近十年来我们引进了不少西方的课程理论,但似乎总体上是嘴上说得多,实践领域做得少。可以说,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教学层面,而是出在课程理论层面。  单元是课程重要的基本单位,因而,语文课程单元教学的话题也就应运而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开展
记者:褚局长,您好!今年在昆山举行了第24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是对昆山多年来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肯定。请问你们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  褚局长:我们市教育局、市科协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数年间,昆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经历了由弱到强、由点到面的历程,当初的“星星创新之火”,在专家领导的呵护下,在全市科技辅导员的努力下,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我们重视青少年科技
【关键词】作业设计;儿童;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54-03  作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形式,作业不仅能让学生的知识得以及时巩固,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小学阶段正是各项基础能力积累、提升的关键时期,优化作业设计,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拓更多路径。本文以苏教版六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为例,谈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伟人、哲人、智者、勇者、智勇双全者灿若星辰,不胜枚举。倘若现代,冠以大师、大家、明星、大腕等头衔者更如过江之鲫。但在我肤浅的认识中,一直对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和西南联大的那些教授学人顶礼膜拜,推崇备至。在素有“颂圣文化”和“明君情结”的中国,在浩浩两千多年的时空里,这两大“团队”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道统,也即“士”
朗读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手段,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教学时不仅要有让学生朗读的意识,更要在朗读方法的多样性上给学生以引领,让学生读到位。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不少特级教师指导朗读的方法非常经典高效,值得我们学习。  一、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林冲棒打洪教头》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数学是一门让人变得聪慧的学科,通过数学学习应当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应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下将通过一年级《我们认识的数》这一实践活动课来阐述。  一、媒体演示,激趣导入  1.一颗算珠。  课始教师用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计数器上有一颗调皮的算珠,瞧,现在它在计数的哪一个数位上呢?(个位)表示数字几?  现在它又跑到哪儿去了?(十位)又表示什么数呢?  同样是一颗算珠,
在江苏省淮阴中学北院东侧,有一座灰砖青瓦、一宅三院、颇具典型江淮建筑风格的院落。它的主人就是苏皖近代教育事业的早期开拓者和实践家李更生。  李更生(1883—1927),名荃,出生于淮安的一个书香世家,被陆定一誉为“勇于革新的、实干的爱国教育家”。其毁家办学的行为,被毛泽东盛赞为“革命爱国行为”,其杰出的教育业绩,被载入《民国人物大辞典》《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等重要文献。  一、担国事,小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执教的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一课,感觉简洁明快、大气灵动,关注的是语言,是文字,是如何表达,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片段一:学习的自主  师:看课题——《祖父的园子》,谁来把课题变成问题?  生:祖父的院子是什么样的?  师:好问题。请带着这个问题,浏览全文,当你脑海里有词语冒出来的时候,把这个词写在课题旁边。  (生自读、浏览,陆续写下几个词语:应有尽有 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