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坚定、睿智的农村改革家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vs18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9日,中国最具权威的“三农”问题专家、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的实践者、组织者,一个坚定、睿智的改革家杜润生以102岁高龄辞别了人世,而他在农村改革理论和实践中的卓越贡献却永远留在人民心中,展现在中国大地上。
  杜润生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两度进入全国农村工作领导中心。1953年,中央组建农村工作部,统管即将在全国展开的农业合作化。毛泽东提名由公认的党内农村问题专家邓子恢出任首任部长,杜润生也一同进京,出任中央农工部秘书长,辅佐邓子恢工作。两人志同道合,兢兢业业担当起此项大任,决心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稳步推进合作化事业。然而,由于他们“稳步推进”的主张与中央最高领导高歌猛进、迅速发展的方针相悖,在合作社发展速度问题上不断受到批评,最终在1955年合作化高潮中被批判为“右倾机会主义”,邓被讥为“小脚女人”,杜则被免职调出。邓子恢继续在农村体制变革的风浪中沉浮,最终在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被批判为右倾“单干风”的代表人物,其本人被反复批判后撤职,连带中央农村工作部也被撤销,结论是“成立以来10年间没做过好事”。“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邓子恢受到更大的批判、冲击,于1972年含冤辞世。
  杜润生劫后余生,24年后,于1979年初被任命为国家农委副主任,后继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返全国农村工作领导的中心岗位。然而,世事沧桑,此时农村形势已非当年。当年他为之全力投入的农业集体化早已实现,但20年的实践检验显示:中国的农业集体化并不成功,通过政治斗争建立起来的大集体经济体制弊端丛生,不符合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不受农民欢迎。结果是农业生产停滞,农民在穷困、饥饿中煎熬。改革农业现行经营体制,调整政策的呼声高涨。
  杜润生就是在这样紧迫的形势下出山担负重任的,我也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他的。当时,我在新华社总社担任国内部副主任兼农村新闻组组长,负责农村新闻报道的组织工作,常去国家农委、农研室开会、采访。那时候,新闻媒体不像现在这样多,常来采访的就只有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单位的几位记者,所以我们都与杜润生很熟。他很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为人热忱厚道,待我们亲切、平等,如同自己的下属,常召我们去报告采访中看到的农村情况或向我们通报重要事项,提供采访课题。他对农村问题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思考,采访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重要新闻讯息,而且在理论上、思想上深受教益。他在我们心中既是一位忠厚长者,又是不可多得的良师。1982年,我奉调去筹备大型新闻周刊《瞭望》的创刊工作,离开了农村报道岗位,临走时向杜润生道别。他望着我连声感叹:可惜,可惜!又一个好同志离开了农村工作岗位。我说,我仍做新闻采编工作,今后您可以多使用这个周刊,报道农村改革。他说,对,对!离开了还想着农业战线,这才是我们老农村应有的感情。今后还希望你多关注三农问题。农村改革风风雨雨好几年这才刚刚破题,今后真的是任重道远。
  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决定了农村改革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体制,但当时没有条件进行整体改革,只能迂回前进,先从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入手;而地区上的不平衡也决定了改革行动只能在某一地区先行突破。每前进一步都困难重重。
  在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最早的是安徽省某些地区。1980年1月,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在安徽宣布给滁县的“包产到户”“报上户口”,承认它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然而当时全国不少地方还视之如洪水猛兽。
  1997年,万里在与《百年潮》记者谈话时,曾感慨满怀地回忆道:1980年初我到中央工作,进了书记处,分工管农业,这个难题可大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还很顽固。从整个农村工作来看,农民要求改革,有些地区行动起来比较快,但是,上层领导机关基本上还是推行农业学大寨那一套“左”的东西,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包产到户,抵触情绪很大。
  万里深知要推行“包产到户”,一定要得到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支持,各省省委第一书记是关键。他去找胡耀邦,说:农民的改革行动是农业的唯一出路。但中央文件对包产到户一直没有个肯定的说法,支持农民的正义行动反变成违法的事情,这样不行。他与胡耀邦商定,由中央召开一次省委书记会议,统一思想认识。
  当时国家农委中也有不少人反对包产到户。万里说:“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我就抓住杜润生。他实际经验多,也有理论水平,又比较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我就请他来主持起草会议文件,并在会上对文件作解释、说明。我的本意是想通过这次会议把‘不要包产到户’改为‘可以包产到户’或‘支持包产到户’。但是预备会议上争论就很激烈。赞成的一个是贵州的池必卿,一个是内蒙古的周惠,还有一个是辽宁的任仲夷,这是少数;多数沉默不表态,还有的坚决反对。”
  处在漩涡中心的杜润生压力尤大。有人当众指责他:讲得头头是道,可你只能代表你自己,不能代表国家农委,因为党组没有讨论过。有人说:“包产到户”、单干,搞了几千年了,还要搞?还有些老战友、老领导找他说,毛主席一生坚持农业集体化,坚决反对“包产到户”,现在他老人家刚刚离开我们几年,可谓尸骨未寒,就公然搞“包产到户”!无论如何我都要反对!
  但杜润生更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深知改革已无路可退。压力、阻力只能更坚定他的决心。而且他也明白,推进改革除了必须坚定不移的决心,还要讲究策略,要有智慧。要根据现实情况,找出大多数人能够接受、支持的办法。
  杜润生对农村改革上的坚定和睿智在他做的会议文件说明中得到充分体现。他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总揽全局,从实际出发,提出农村实行责任制要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他在向会议的说明中说:“我国地大人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本身又有多样化的结构,因此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结构与形式必须是多样化的,过早地主观地把它定型化是不利的,也是不可能的。多样化,包括适用于生产水平较高地区的一些形式,也包括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某些过渡形式。既然过渡,必然是不稳定的,性质不甚明确的,不完善的。有些地方过去走得太快了,群众跟不上来,需要适当迂回或退却,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前进。这样,将更便于我们达到最终的目的。”在一番阐述之后,他提出:“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发展,现行的生产责任制群众满意或经过改进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搞包产到户。对那些边远山区贫困落后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表支持,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期保持稳定。”   杜润生在“说明”中避开包产到户姓社姓资的争论,既坚持原则明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的轨道”,但又不勉强肯定它“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责任制”,将说明的重点放在“包产到户”对贫困地区的重要作用上。指出在那些地方,“包产到户”确实可以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对这一点,没有人反对。
  在当时那样众说纷纭、争论激烈的情况下,杜润生在“说明”中紧紧抓住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这一条,又成功地回避对包产到户性质的争论,多讲它在特殊地区的现实作用,既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坚持了改革的原则,又非常灵活地适应了不同地区领导人的思想认识,找到了统一大家认识的共同点:即允许在一些特别困难贫穷的地区实行“包产到户”。
  国务院农研中心原副主任吴象在他所著的《中国农村改革实录》一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对这次会议有这样的记述:“9月14日至22日,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对包产到户问题进行了专题座谈,会议争论很大。农委副主任杜润生受中央委托,做了个专题报告,对文件做了阐述和解释。他在当时激烈的争论中机智地选择了一个最易统一双方认识的结合点,就是包产到户对急需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地区具有巨大作用。温饱问题,是摆在各省领导人面前最紧迫、最头疼的问题,任何坚决反对包产到户的人,也不能不承认在迅速解决穷困问题上,除了包产到户,别无选择。杜润生在讲话中引用了实际调查材料,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很有说服力。经过讨论,会议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包产到户是必要的,至少应该在贫困地区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权宜之计或特殊政策,不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即中发1980年75号文件。”
  当年中央75号文件的总的方针是分类指导,本来设想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地区放开搞包产到户,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中间地带”可以不搞。但结果事实超出预想,广大中间地带抵挡不住“包产到户”(或者“包干到户”)的吸引力。因为凡实行包产到户的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前几年有些实行“包产到户”地方的农民们得了利,因上级不准,媒体也不敢宣传报道,农民只能自己“偷着乐”。75号文件下达后,不仅准许一些地方名正言顺地搞“包产到户”,而且宣传上也开了“禁”,各地实行“包产到户”发生巨变的“神话”,一时间充满了报刊版面和各媒体之中。农民是最讲“眼见为实”的。他们亲眼看到“包产到户”如同一剂“灵丹妙药”,使许多贫苦地区当年翻身,甚至只包一季庄稼就吃上了饱饭。前几年虽然听到安徽凤阳小岗如何如何,但毕竟离自己太远;现在这些事就在自己身边出现,无疑给农民们树立了一个个现实的榜样!包产到户使那些穷透了的庄稼人怦然心动。那些本来已经对生活绝望了的农家汉心上又腾起生的希望。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从而使“包产到户”在面上迅速推开。
  经过一年多的迅速发展,1982年初,以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的责任制已在全国农村建立起来。这时,杜润生正带领他的改革班子从理论上对各地实行的包产到户进行总结概括,创造性将它命名为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它名正言顺地写进中央文件和国家宪法。至此,中国农村体制改革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杜润生在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过程中实践上、理论上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他在农村改革中的精神风采,尤其是在改革过程中表现出的坚定性和智慧,永远记在我们这些亲历者的心中。他在中国农村改革的业绩将永铭史册。
  (责任编辑:吴玫)
其他文献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粉碎百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高举抗日救国旗帜,纵横征战十余省,胜利到达陕甘宁地区,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
期刊
忠实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  1940年,陈云基于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写了《党员对党要忠实》的文章。这是一篇论述如何保持党的纯洁、划定党员忠诚底线的重要文献。陈云对这个问题的系统论断,今天读来依然倍感精辟。  在陈云看来,党员对党忠实,就是向党组织讲老实话,特别是政治性的问题,对组织不应该有任何保留。陈云认为,党员对党忠实与否,说到底是阶级立场的问题。各种不忠实行为“都是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
期刊
遵义会议正式开会的时间只有3天,主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和确定红军之后的行动方针。其主要成就有三:  其一,会议全面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之后军事指挥的得失,集中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军事路线,重新肯定了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及其战略战术,并将其确定为红军之后的作战方针。这在张闻天的“反报告”和毛泽东及绝大多数与会者的发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二,会议剥夺了“左”倾教条主
期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重要战略机遇和严峻挑战同时并存。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确保“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保持党坚强有力的领导。  首先,要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一要明确职责定位。从中央来看,主要是把握方向
期刊
1935年3月下旬,长征中的红一方面军在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后,决定取道云南北上四川。红军接连调虎离山,对贵阳、昆明虚晃一枪后,于5月初到达金沙江边。此时蒋介石才如梦方醒,急忙调集军队围追堵截。金沙江波涛汹涌,涛声惊天动地,两岸群山陡峭,高耸入云,自古便是天险,蒋介石试图利用金沙江围困并消灭红军。危急之时,川滇37名船工鼎力相助,协助红军抢渡金沙江。由此,红军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重重包围,把敌人远远地
期刊
早在两岸关系还没有打开之前的1978年,我就开始与来自岛内的台湾同胞直接接触。那时我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任领事部主任,领事部的职责之一就是办理各方面人士到大陆的签证,这其中就有台湾同胞。尽管当时台湾当局限制民众到大陆探亲,但是那些思乡心切的台湾同胞还是甘愿冒着风险,绕道这里偷偷地办理到大陆旅行的签证。1978到1982年我在东京工作期间,经领事部手就办理了几百个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的旅行证件。  无巧
期刊
毛泽东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不仅自己经常到全国各地考察调研,体察民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掌握第一手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特别注重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出去搞调查,无论是秘书还是警卫部队的战士,都让他们调查农村情况。在他看来,不懂得中国的农民,就办不好中国的事情。  为深入了解农村实情,1955年初,毛泽东提出从全国每个省份选调一名军队干部,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
期刊
海湾上闪烁着一条长长的火带  “同志们,刚刚接到上级命令,令我团在第二十八军八十四师二五一团二营配合下,渡海攻歼大嶝岛守敌,为兵团主力而后夺取厦门、金门创造条件。为了圆满完成渡海解放大嶝岛的战斗任务,今天把大家请来,好好议一议作战方案。”  1949年9月下旬的一天晚上,位于福建省同安县新店镇(今厦门翔安区)莲河村的解放军第二五九团指挥所里,营以上干部济济一堂,正在召开攻打大嶝岛的作战会议。  团
期刊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曾发文要求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再称职务。于是,“少奇同志”“小平同志”等等都被陆续叫开了。然而,在党内老一辈革命家中,有两个人从中央到地方都一直被叫职务而没叫同志,这两个人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早在江西苏区时就因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而被人们喊惯了“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集党的主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和第一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务于一身的
期刊
大寨创业时期,贾进财“让贤”的故事曾广为流传,成为人尽皆知的一段佳话。  贾进财是大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曾对大寨的发展做出特殊贡献,是在大寨村里受尊重的人。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将要全面兴起,国家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厚道务实的贾进财,审时度势,担心自己不识字的弱点会误了党的大事,误了全村人走合作光明大道的前程,坚决辞去所担任的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推荐了比自己小6岁的陈永贵担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