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高中课堂优化的“五思”数学教学范式研究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相对城镇的高中学生,乡村的高中学生数学底子薄、基础较差,认知系统构建不完整,不仅如此,乡村高中学校提供的设备条件也较差,不利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为了提高乡村高中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乡村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以目前乡村高中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思维为基础对“五思”(“创设情境,启发思维”“自学感知,诱导思维”“活动探究,合作辨思”“学以致用,训练反思”“知行合一,践行拓思”)数学教学范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乡村高中;“五思”范式;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改革,乡村高中教学也得到了诸多变化,但由于多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思维,其数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还是无法赶上城镇高中数学教学. 我们知道,高中学生面临的高考并不会因为城镇和乡村的教学基础不同而分为多个层次进行考试,因此对乡村高中学生来说,要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其难度是更大的;对乡村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快速提高乡村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提出在乡村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改革和优化的“五思”数学教学范式,使得乡村高中数学课堂更具针对性、完整性、趣味性、实效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改良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数学学习兴趣,期望“五思”数学教学范式对乡村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快速提升发挥更大的作用.
  [?] 一思:创设情境,启发思维
  在创设情境这个阶段,乡村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境因素不足、教学设备匮乏,这个客观条件在短时间之内或许是无法解决的,由此需要乡村高中数学教师发挥更大的智慧,挑起更大的教学责任,从乡村的实际背景出发去思考如何通过情境创设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笔者曾和同行进行过高中数学教学难点的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认知(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
  这些教学难点有相同的特性,即抽象性极高,想要直接通过公式、定理、公理完全了解这些知识点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需要情境的引入生成问题达到知识过渡的目的. 对于目前乡村高中数学教师来说,理论是有的,但是“难为无米之炊”,在情境创设因素老化、缺乏的状态下想要保持情境创设的持续性、趣味性,是乡村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的问题. 在这里,笔者经过思考研究后有一些建议:(1)在情境创设中,要从乡村的实际背景出发去思考,要求可以放宽,不必太严格和严谨,最主要的是注重情境的逻辑性,能够合理并水到渠成地引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对情境创设因素的采集,可以作为学生的一个课外作业,集思广益的同时让学生找到数学的学习价值和趣味性,以及形成问题的雏形. (3)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数学游戏、故事引入等方法进行情境创设.
  [?] 二思:自学感知,诱导思维
  在乡村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往往忽略了课前的引领以及课后的知识实际应用,而这两个环节最不容易受到教师的掌握和了解,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自主性. 所谓的自主性,即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之前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应用,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从自主性的定义来看,从三个维度对乡村高中学生提出了学习建议,也对乡村高中数学教师指明了引导方向.
  在学习活动之前,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对乡村高中数学教师而言,首先教师自身要有教学目标,可以说先有教学目标才会有学习目标;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清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一个是学生通过学习最终要完成的目的,一个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在这里要避免学生将学习目标错误地等同于教师的教学任务;再次,要引导学生确定多元目标,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还可以设计如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能力目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等)、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的兴趣、气氛等)……通过学习目标的确定,由此制定教学计划并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的引导,可以从它们的三大共同特点进行说明:一是自主性,即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地参与学习活动;其二是迁移性,即学生可以将某个学习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或获得的经验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或领域;其三是反馈性,即审视和检查、总结和反思在学习活动中得到的知识或经验. 对这三大共同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教师引导的三大实施策略:一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学习活动之前制定目标、学习活动之中实施计划到学习活动之后实际应用,都要让学生以主体角色参与学习活动;二是以探究性问题为主,以类比、比较、拓展等方法引起学生的知识迁移;三是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在反馈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以数学语言为主提供信息.
  在学习活动之后,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应用,与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具有诸多相同特点和实施策略,在此笔者不再赘述. 笔者主要强调一点,即实施策略的最终目的是诱导学生的数学思维. 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曾提出了思维的“三棱结构”模型——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以及思维的材料,由此,为诱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三棱结构”模型为基础设计各个阶段引导的实施策略.
  [?] 三思:活动探究,合作辨思
  新课程改革提出多年,有效教育理念已深入大部分教师的内心,在课堂中都会试着通过各种方法或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活动进行探究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可以说,教学活动的优势已是多数教师的共同认知. 但笔者认为多数教师只是“试着利用教学活动进行探究”,因为实际上能真正用到教学活动的课堂并不多,特别是乡村高中数学教学. 笔者曾和同行讨论过关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的使用情况,也拜读过一些有关教学活动的文章,得到的实际情况是:接近50%的高中教师认为教学活动会影响教学进度,有20%的高中教师并不想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 这样的数据表达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并非教师没有利用教学活动的意识,而是对教学活动的理解不到位,使得教学活动在实际课堂中成了“食之无味,弃之不甘”的环节. 笔者认为,“活动探究,合作辨思”就是教学活动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合作活动”. “合作活动”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组建合作团队,二是探究程度和方向. 组建合作团队,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性格、爱好等因素,尊重学生的自愿,由此进行适当的分配和调整,从活动开始就能让学生发现个体在团体里的存在价值. 探究程度和方向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和课程内容的熟悉度,这将影响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进程与层次,需要教师善于接受他人评价,具有自我提升能力.
  [?] 四思:学以致用,训练反思
  在乡村高中数学课堂中,笔者听到的最多的声音是“学数学有什么用”,这既是对教师和数学课堂的疑问,也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数学效果的感叹. 对此我们是否在课堂教学之前思考过:这节课堂教学的内容能否在实践过程中应用?课堂探究中学生能否参与实践体验?是否经常引导学生对学到的内容进行揣摩,了解其含义(包括学习方法、注意事项等)?在笔者看来,训练学生反思,首先教师就得开展自我反思,如果学生发出了“学数学有什么用”这样的声音,那么无论考试分数有多高,对于教师来说,课程都是失败的. 其实,对于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国际上已有多次积极的探索,比如美国学者泽茨纳概括出了六种培养职前教师反思能力的行动策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在教师教育中开展了反思性教学、探究与质疑、反思性写作等活动来培养职前教师的反思能力;东北师范大学构建了“体验—提升—实践—反思”贯通培养全过程的实践反思模式……从这些探索可以看出,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受到教育界重视的,这对乡村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基于师生共同反思的教学实践才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保障.
  [?] 五思:知行合一,践行拓思
  乡村高中能否营造智慧课堂?在笔者看来,智慧课堂的核心并非是设备条件,而是适切的教学拓展,体现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下,对教学活动的挖掘、深入和延伸. 它是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知行合一的良好结果. 要实现这样的结果,首先是师生思维的共同发展和情感交流融洽,这能促进在课堂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得轻松、愉悦,为教学拓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其次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包括对课程、作业(任务)的安排,对团队合作的组织,对教学方法的使用等等,要符合针对性、目的性、系统性、有效控制等原则,要有时间观念;最后是要明确教学拓展和深化的目的,这将影响教師的引导方向和引导途径,以及教师的教学评价和课程反思.
  基于乡村高中课堂优化的“五思”数学教学范式并非只适用于乡村高中课堂,在一定条件的修改或改变下,也非常适合城镇高中课堂. “五思”体现的是思维的转变和进程,能促进师生共同突破固定型思维模式,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这对师生的共同发展是积极有利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以生动直观的展现方式为学生增添了多彩的学习环境,以多元互动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推进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文章通过几个案例介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尝试与实践探索.   [關键词] 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注
对于当下的教学,都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思路:只有坚持继承,那当下的教学才不会与传统的教学相脱节;只有坚持创新,那当下的教学才会超越传统的教学.基本经验对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来说,是一个基础,起到的是支撑性作用:从学生学习的过程角度来看,数学概念或者规律的得出是一个建构过程;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内容的教学都不应当是一个空洞的过程——要么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要么是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要么是两者的结合.
[摘 要] 分层教学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法. 其实施过程包括学生、目标、授课、作业与指导等方面的分层. 文章以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的一节课为例,对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谈一些看法与思考.  [关键词] 分层教学;数学;作业  布卢姆提出:“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不同的学习内容[1].”这句话凸显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材施教”与“以人为本”的理
[摘 要] 文章研究了夹在两条直线之间的条形区域表示的“粗”直线在解决交点(零点或解)的个数问题上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粗”直线;条形区域;零点个数  有道小学趣味题:画一条直线,把图形(如图1)分成两个三角形.  答案出乎意料,是画一条很粗的直线(如图2). 结果似乎很滑稽,与其说是数学题,不如说是脑筋急转弯,但想法确实很新奇,突破了思维定式.  其实在平时
[摘 要] 文章对一道解析几何探索性题目的解法,从同构式、曲线系、设点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究,并对问题进行了推广和引申.  [关鍵词] 解析几何;斜率;探索性问题  [?] 试题呈现  题目:(2021年深圳市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P是直线x=-2上的动点,过P作两条相异直线l和l,其中l与抛物线C:y2=4x交于A,B两点,l与C交于M,N两点,记l,l和直线OP的斜率分
[摘 要] 数学实验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资源,灵活运用数学实验进行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文章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载体,从探究兴趣、知识理解、探究效率、探究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重点阐述数学实验在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中有效运用的重要途径,以期给教育同仁带来一些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 数学实验;高中数学;探究教学;能力  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注重数
[摘 要] 极点极线定理定义在圆锥曲线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定理对于学生而言相对较为陌生,但深刻理解,灵活应用,可显著提升解题效率,因此深入探究有着现实的意义. 文章从问题背景、知识定义、定理规律、应用强化等方面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极点;极线;圆锥曲线;定理;定义;应用  极点极线结论是研究圆锥曲线内在性质的基本理论,虽然在高中教材中体现得并不突出,但其作为圆锥曲线的
[摘 要]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为调控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文章对目前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对CIPP评价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相应的反思.  [关键词] CIPP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反思  [?] 前言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为调控教学模式和教学过
抛物线中的直线与圆的相切模型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该模型是基于教材常规问题的提炼与总结,实现了圆锥曲线知识与隐圆特性的融合.开展圆锥曲线探究,建议采用猜想验证、总结拓展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自我形成新知.文章以抛物线中的相切模型为例,开展探究教学.
导数是研究函数与不等式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在高考中备受命题人青睐.通常函数与不等式、导数问题解析过程需要转化问题,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知识来分析函数性质,问题的解法虽较为多样,但导数始终是解此类题的关键知识.文章围绕一道函数与不等式问题,开展解法探究,多解思考,并立足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