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基石。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创设问题的水平越高,问题设计得越巧妙,就越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越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本文从问题设计的激趣性、启发性、层次性、科学准确性、开放性和拓展性等方面,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点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加以点拨,旨在为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教学指导。
一、问题设计的情境应具有激趣性,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积极思考。课堂问题的情境设计要富有情趣和意味,让学生对情境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当学生在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悦。在讲“农业”中的“种植业”时,先展示当前网络上非常流行的QQ农场画面,提问学生:“你们玩过QQ农场吗?”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这时引用农场告示“菜随我动,想种就种”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可以“想种就种”吗?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种植业的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教学时,先播放两个有关新疆的视频:一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途经火焰山(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时炎热难当的场景,一是新疆“瓜果飘香”的场景,使得学生立即对新疆这两个迥然不同的场景产生的视觉冲突,产生疑问:新疆是一个气候干旱的地方,怎么会成为“瓜果飘香”之地?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为教学内容的引入和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问题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问”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问”,有问题才能讨论,有问题才有探究的意义。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转化,精心设计成富有探究意义的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主动探究,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转化成问题提出来。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手段。
三、问题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循序渐进
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能力的转化。应根据学习者特征进行分层设问,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问题的设计有梯度、有层次,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例如,在“经纬网的判读”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只有标明度数数值的经纬网图,设计几个具有梯度性和系统性的问题:1.请判断图中哪些数值表示纬度?哪些表示经度?2.你能判断出它们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吗?3.你能读出图中任意一点的经纬度吗?4.你能根据某地点的经纬度判断它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中的哪一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问题设计从经纬网判读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入手,由浅到深,层层递进。
四、设计的探究问题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青少年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青少年学生现实所实际具有的水平,是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青少年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青少年学生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一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到这“不是伸手可得的,而是要跳起来才能摘得到的桃子”,这样的问题设计才最有探究价值。
如讲授《中国的农业》时,在介绍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现状后,向学生展示一组材料:“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山东的苹果树在南方栽培,效果则不好。”“东北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生产的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中国地形、气候等差异)进行讨论、分析,教师稍作点评补充,引导学生得出“农业生产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的结论。这时,教师再展示另一组材料:“上海郊区的蔬菜、花卉、乳牛业发达。”“江苏的沿海滩涂,昔日是不毛之地,如今是鱼米之乡。”进一步提问:“如果农业生产只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索,发现农业生产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市场、交通、经济技术条件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中,由于学生已了解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也学过有关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地区差异的内容,经教师的提示与点拨,学生只要能回忆起前面学过的相关内容,“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实现对本节课探究问题的有效解决。
五、问题设计应有科学性,指向明确
课堂问题的提出,意图应该明确而不含糊,问题中的概念含义和用语要准确,表达的意思要明了,问题指向要明确,问题范围大小要适中。每个问题都要明确其答题方向和答题范围,否则,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作答。
如在讲授“上海”时,上海的经济繁荣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课堂亮点常出现在此。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课堂的开放性,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让学去自主学习并进行讨论。由于问题的设置范围过大,指向性不明确,初中生还未具备分析如此复杂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感到一片茫然。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从上海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历史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使问题细化,指向更明确,学生的讨论热情将会得到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将更活跃。
六、问题设计的数量应适当,避免出现“满堂问”
巧妙而精制的问题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但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追求“多问多答”,把问题盲目抛出,数量太多,那么,即使是精心设计的问题也会使学生神经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疲于应付。因此,课堂的问题设计要注意避免由过去的“满堂灌”向“满堂问”发展,问题的设计要讲究“巧”与“精”,做到数量适中,松驰有度,节奏明快。
七、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开放性是指,允许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有多种的结论。开放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种种推测和假想,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得到多种结论。
在“新疆”一节教学中,学习了“农业发展与新疆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的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注意哪些方面?”“新疆除了发展农业以外还可以发展哪些方面的经济?它利用的是新疆哪些方面的资源?”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地理问题或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八、问题的设计应具拓展性和延伸性
探究问题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应注意向课外及社会拓展和延伸,这种延伸可以用问题型作业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学完课堂内容之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尝试作出自己的推论,把学习延伸到课外,实现“从生活到地理,从地理到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如在讲授“上海”时,学生通过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进行分析,知道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引导学生思考家乡莆田市,同样是沿海港口城市为什么没有达到上海的水平?学生会尝试运用上海经济发展的条件进行迁移、延伸,分析莆田的发展前景。像这样,把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也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和活化,从而达到把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的目的。
本文从问题设计的激趣性、启发性、层次性、科学准确性、开放性和拓展性等方面,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点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加以点拨,旨在为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教学指导。
一、问题设计的情境应具有激趣性,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积极思考。课堂问题的情境设计要富有情趣和意味,让学生对情境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当学生在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悦。在讲“农业”中的“种植业”时,先展示当前网络上非常流行的QQ农场画面,提问学生:“你们玩过QQ农场吗?”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这时引用农场告示“菜随我动,想种就种”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可以“想种就种”吗?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种植业的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教学时,先播放两个有关新疆的视频:一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途经火焰山(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时炎热难当的场景,一是新疆“瓜果飘香”的场景,使得学生立即对新疆这两个迥然不同的场景产生的视觉冲突,产生疑问:新疆是一个气候干旱的地方,怎么会成为“瓜果飘香”之地?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为教学内容的引入和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问题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问”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问”,有问题才能讨论,有问题才有探究的意义。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转化,精心设计成富有探究意义的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主动探究,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转化成问题提出来。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手段。
三、问题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循序渐进
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能力的转化。应根据学习者特征进行分层设问,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问题的设计有梯度、有层次,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例如,在“经纬网的判读”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只有标明度数数值的经纬网图,设计几个具有梯度性和系统性的问题:1.请判断图中哪些数值表示纬度?哪些表示经度?2.你能判断出它们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吗?3.你能读出图中任意一点的经纬度吗?4.你能根据某地点的经纬度判断它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中的哪一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问题设计从经纬网判读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入手,由浅到深,层层递进。
四、设计的探究问题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青少年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青少年学生现实所实际具有的水平,是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青少年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青少年学生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一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到这“不是伸手可得的,而是要跳起来才能摘得到的桃子”,这样的问题设计才最有探究价值。
如讲授《中国的农业》时,在介绍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现状后,向学生展示一组材料:“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山东的苹果树在南方栽培,效果则不好。”“东北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生产的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中国地形、气候等差异)进行讨论、分析,教师稍作点评补充,引导学生得出“农业生产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的结论。这时,教师再展示另一组材料:“上海郊区的蔬菜、花卉、乳牛业发达。”“江苏的沿海滩涂,昔日是不毛之地,如今是鱼米之乡。”进一步提问:“如果农业生产只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索,发现农业生产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市场、交通、经济技术条件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中,由于学生已了解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也学过有关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地区差异的内容,经教师的提示与点拨,学生只要能回忆起前面学过的相关内容,“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实现对本节课探究问题的有效解决。
五、问题设计应有科学性,指向明确
课堂问题的提出,意图应该明确而不含糊,问题中的概念含义和用语要准确,表达的意思要明了,问题指向要明确,问题范围大小要适中。每个问题都要明确其答题方向和答题范围,否则,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作答。
如在讲授“上海”时,上海的经济繁荣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课堂亮点常出现在此。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课堂的开放性,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让学去自主学习并进行讨论。由于问题的设置范围过大,指向性不明确,初中生还未具备分析如此复杂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感到一片茫然。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从上海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历史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使问题细化,指向更明确,学生的讨论热情将会得到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将更活跃。
六、问题设计的数量应适当,避免出现“满堂问”
巧妙而精制的问题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但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追求“多问多答”,把问题盲目抛出,数量太多,那么,即使是精心设计的问题也会使学生神经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疲于应付。因此,课堂的问题设计要注意避免由过去的“满堂灌”向“满堂问”发展,问题的设计要讲究“巧”与“精”,做到数量适中,松驰有度,节奏明快。
七、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开放性是指,允许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有多种的结论。开放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种种推测和假想,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得到多种结论。
在“新疆”一节教学中,学习了“农业发展与新疆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的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注意哪些方面?”“新疆除了发展农业以外还可以发展哪些方面的经济?它利用的是新疆哪些方面的资源?”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地理问题或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八、问题的设计应具拓展性和延伸性
探究问题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应注意向课外及社会拓展和延伸,这种延伸可以用问题型作业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学完课堂内容之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尝试作出自己的推论,把学习延伸到课外,实现“从生活到地理,从地理到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如在讲授“上海”时,学生通过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进行分析,知道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引导学生思考家乡莆田市,同样是沿海港口城市为什么没有达到上海的水平?学生会尝试运用上海经济发展的条件进行迁移、延伸,分析莆田的发展前景。像这样,把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也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和活化,从而达到把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