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智慧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qsswqs1976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步天下
  “独步天下”乃隋唐之智谋,以逸待劳,以众御寡,备战充分,方能一举制敌,胜算稳操。从洞若观火,静待时机,到虚张声势,震退敌人;从韬光养晦,伺机起兵,到处心积虑,厚积薄发……足智多谋,是制胜的手段和高招。
  览古思今,一切成功,皆有其技巧。“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这绝不是只歌谣。有一位企业家,从一无所有,到坐拥巨万,从负债累累到绝地重生,他用艰辛的汗水蘸着心血抒写着“独步天下”的“秘笈”,明示世人,创业致富之道。独步天下,并不是孤独寂寞的独行侠,而是领头羊、茅头兵,是争先创优,是天空中一颗璀璨的辰星。
  当代年轻人,如何“独步”职场,独领风骚?除了要从历史经典中汲取经验教训,还要弹性地深入变化多端的现实格局里,坚持团结和谐的方针,杜绝分裂,遏止矛盾发生。既要在独处时学会管好自己的心,还要在群处时控制管好自己的口。并在与他人相处时,抓住虚心学习的好机会;回到自我世界时,认真反思自省,充电学习,凝心聚力,“集团式”冲锋,智取成功。当真正懂得以智慧的心做人与处世时,每一扇门,每一条路,便会向你展开,而你将稳妥攻下一个个“阵营”。
  经略兴衰
  “经略兴衰”之智谋,治国兴邦离不了。经略意指筹划治理的韬略,策划一项宏伟大业,需行走正确的路线,对准目标。两宋之所以成就霸业,就是运用经略边疆的智谋,出师得利,战无不胜,频传捷报。
  “经略兴衰”的智慧,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不仅对治国、兴邦、助教、兴业有所指导,对于医学教育也至关重要。经略用于医疗当中,找准正确的穴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足以达成健康的目的,奋力冲刺夺取生命的锦标。“经略兴衰”的智慧,对于人生修品、养德当是特别奏效。只要懂得近海不宁何以经略远海,内部不安何以经略局外的道理,当面对复杂多变,世事无常的人生格局时,就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做到内以养志,外以养德,培养长者风度,修炼气质神采,让思维敏捷,培养钢铁意志,增加学识,通达事理、多谋善断、知机权变。并且,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强魂,见微知著,洞烛先机,把握趋势,务求先人一步,始终领先同行二年,永远领先优势,独占鳌头,足以成功地经略人生的每一处风景。
  横空出世


  “横空出世”,此乃元、明惯用之智谋,且看崛起的一代天骄。仰望盖世英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使人生智慧豁然开窍:人生的任何理想和目标,似高峰峻岭上的风光无限美好,总引来无数英雄竞折腰。
  历史给我们一个观察的至高点,智谋给我们一条思维的途径:一个靠征服的民族,自然是意志坚强的民族,能够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巅峰。一个国家,只要它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就活着。而其历史文化正是这个民族智慧之魂。所以,智慧的运用,无论对于统军作战还是治国兴邦,无论是科技发明还是企业经营,无论是决策应对还是说服巧辩,无时无处不彰显其威力。有时候,一句包含智慧的话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以收复失地,可以力挽狂澜……汲取中华智慧精髓,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并获取无数可能成功的机会。
  大智若愚是一种缓冲的智慧;守拙口讷是一种消灾的智慧;隐忍谦让是知雄守雌以退为进的智慧;包容大度是以和为贵的智慧;低头走路是小心谨慎的智慧。故意示弱,假装糊涂,是一种避免挫折的智慧。达观生活,知足常乐,是修身的智慧。当人常怀一颗平常心,不去计较是是非非,笑看庭前花开花落,人生会是怎样的出彩和多娇!
  异军突起
  “异军突起”,是军事作战的智谋,一幅图腾,图文并茂,“十三副铠甲拉开征服中原的大幕”,不为私人恩怨,而破坏雄图伟志。努尔哈赤一心想打败大明朝,独自闯年号。
  从“清军灯筏惑明军”,到封疆大吏,征战疆域,保全王朝;从典故“毕矮买十担膏药”,到“独创八旗制,建立牢固邦交”;从“起义军木头穿衣”,到“林则徐虔诚求雨”,智慧关乎朝廷的兴衰,懦弱的精神,必将使清王朝的皇位动摇……
  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令人神清智明的一剂永久不失效的良药,有助于人在旅途,把握好方向和目标。研究中华智慧,可以触类旁通、通今博古、心领神会,使人不会陷入无知的泥沼;掌握中华智慧,博闻强记,丰富阅历,可以洞穿一切诡计阴谋;正确应用中华智慧,能把握大局,增强多谋善断与决策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挥臂起跑;全面正确理解中华智慧,就会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掌握分寸、抓大放小、相机因时、背亡趋存,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传承中华智慧,前方会有无数扇大门向你开启,世界也分外妖娆而精彩。
其他文献
我们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经常出现处置犯人的时候,要“秋后问斩”,而别的时候就不斩,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主要是农业为主,秋后都收成完了,进入了农闲,这个时候集中处理可以召集人群观看,起到震慑的作用,并且秋冬时节有一种肃杀之气,再还可能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冷,容易处理尸体,不容易引起瘟疫的传播。  另外,问斩不但选季节还选时刻。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
期刊
孙膑“装疯卖傻”保命  回首历史,孙膑是当之无愧的“最聪明的疯子”。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兵法家。他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向鬼谷子学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深得魏王的信任,可他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便阴谋派人把孙膑骗来,然后蓄意用计陷害孙膑,假借法令挖去他的膝盖骨,并在额头刺字。  当时的孙膑被困在牢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是,孙膑没有绝望,为了打消庞涓对他赶尽杀绝之心,他决定用装疯卖
期刊
树上每一片叶子都是相似的,每一片叶子又都是不同的。芸芸众生也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他有统帅三军之才,你有诗文辞赋之长;他善歌,你善舞;他能力拔大山,你能泅渡大河。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和别人相同而出生。人各有天赋,各有使命。  米兰花虽小却清香扑鼻,罂粟花虽艳却淡而无味。鄙浅有鄙浅的妙处,华贵有华贵的悲哀。高官厚禄者与庸常贫贱者,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脚,所处的位置是那么的悬殊,然而,两者所看到的对方却是同
期刊
朋友中不少人喜欢《论语》,彼此交流时探讨的首要问题是 《论语》的读法。  有两种读法引人注意。  一种,是把孔子 “圣人”化,许多儒学大家这样读。 “圣人”化的读法常常能够使人领悟到孔子学说很深刻的真谛,那是一般人领悟不到的。只是在把孔子 “圣人”化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偏离历史和人物的某些真实,看不到孔子既是圣人又是普通人,看不到孔子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圣人的真实轨迹。这种读法无疑是崇尚传统的,是
期刊
《水浒传》中的柴皇城,职务不高,皇城使,相当于武功大夫,正七品。他家住房虽然敞阔,精致,却只能称为“宅”。  第五十三回,殷天赐带混混打伤老柴。柴进从横海郡急匆匆赶来探视,“入城直至柴皇城宅前下马”。第三十回,武松随同众人,“到得张都监宅前”。张都监,名叫张蒙方,是孟州守御兵马都监,州里的一个小差遣官而已。老柴和老张,要是把“宅”说成“府”,会立马进监狱。  《宋史·舆服志》说,执政官及亲王的房子
期刊
遇到李隆基,杨玉环靠颜值就能得宠吗?先看下李隆基是个什么人物!别的不说,李隆基擅长打击乐,尤其是羯鼓。这玩意儿是用桑木蒙上羊皮做的,用棒槌敲打,声音急促响亮,如果是在高处,更是昂扬。李隆基玩羯鼓玩到什么地步呢?有一回,他问大唐中央乐团的王牌乐手、歌手李龟年:“你练习羯鼓,敲断多少根棒槌?”李龟年得意地回答:“敲断若干根。”李隆基笑了:“你得努力,我敲断的棒槌能堆满几柜子。”  李隆基是顶级敲打乐手
期刊
收藏界有“雅骗”一说。  郑板桥“诗书画三绝”,但平生有“三不卖”:贪官、奸商、小人休想得之。一次,板桥路遇一落魄老者,见言语投机,便应邀做客其家,进门见大门上悬“富儿绝迹”匾,问何意,答曰:“平生寡欲,寒舍不纳铜臭之徒。”板桥暗想与己趣味相投。入室,见壁挂青藤居士徐渭《补天图》,余壁皆空空,再问其故,老者又答:“青藤走狗爪痕也堪钦。”板桥暗喜老者竟悉自己别号。  近午,老者留郑用膳,并说“家薄无
期刊
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原味历史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
期刊
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如果不懂得中医的话,我想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把握不住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体会不到的。现在有些人要否定中医,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的一个否定。所以,这不仅仅是中医界的责任问题,同样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研究中国文化的责任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一百多年前当我们刚接触到西方文化,对于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问题还了解不深的时候,当时一些人
期刊
最好的沉香是什么?这是他几十年一直在追寻的答案。  从最初接触沉香开始,他一发不可收拾,痴迷上这嗅觉的享受,第一块沉香,是印尼苏门答腊的鹰木香,色泽漂亮,香味浓烈,张扬洒脱,时有时无的咖啡味,随湿度及体温变化而不同,他格外欢喜,遇到朋友,定是兴奋介绍,为自己请得一件好香而喜悦,家中,路上,只要有闲暇,便拿出沉香来赏玩,体会这天地造化。  有一天,接触到一位资深玩家,一番交谈才知道,沉香产地不同,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