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五官科冲洗用接水槽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耳、鼻和口腔等头面部器官炎症或异物时常常采用冲洗治疗,手术时需要冲洗消毒,由于面部特殊的器官结构和外形,在这些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会溢出到头、面、颈、胸甚至其他头面部器官中,引起污染和患者的不愉快,但由于头面部凹凸不平,至今没有一个合适的接纳污水的器具.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经过反复实践比对,最终设计出一种"五官科冲洗用接水槽",并应用其模型做了临床试验,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五官科;冲洗;接水槽

其他文献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显示[1],全世界面临着卫生系统人力资源短缺.人力缺乏直接导致护理工作量难以保证,降低护理服务质量,增加住院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2-4].因此,促进临床护理工作量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为护理人力资源最优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使有限的护理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日益增多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为护理成本核算提供重要参考5-8.本文就护理工作量化管理的相关内容综述如下.关键
目的 通过运用盖洛普Q12问卷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职业环境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及对策.方法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 078名护理人员,采用盖洛普Q12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045份,回收率为97%.护理工作环境测量中“工作很愉快”的占59.71%,10.33%的护士感觉“不在状态中”或“很不愉快”.不同年龄、科室、职务护士职业环境认可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目的 探讨麻醉前认知干预措施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以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方法 将气管插管全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由麻醉专科护士于麻醉前1d及麻醉诱导前,对其实施全麻相关知识、全麻过程、全麻苏醒期的感觉和不适、怎样和麻醉医生合作的认知干预,对照组患者由手术室护士常规访视,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躁动52例,轻度躁
摘 要:立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并实施一套满足学生“真实性学习”需求的拓展性课程,既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历史与社会课程发展的需要。借助研学活动为载体的“行走历史”拓展性课程是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有益补充。笔者所在的团队依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结合区域特色,整合课程资源,确定课程目标,搭建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在“行走历史”过程中认知、触摸历史的脉络;以
目的 观察小组责任制会诊管理方法在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1-12月65例压疮患者(实验组)实施小组责任制会诊管理,比较实施小组责任制会诊管理前后科室压疮预防护理措施执行率、执行正确率;并与2010年1-12月排班分工合作会诊99例患者(对照组)在压疮发生高危患者呈报率、院内压疮发生率、临床科室对小组责任制会诊管理工作方法的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执行小组责任制会诊后科室压疮预
留置导尿多应用于病情危重、昏迷及排尿困难等患者,因治疗护理需要,需要在床上主动或被动翻身活动,反复多次移动患者身体,尿袋外固定不牢,导尿管极易受到外力牵拉而脱出.因此妥善固定导尿管可以预防意外拔管,我科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对275例患者导尿管进行"双固定"新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期刊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常并发多数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糖尿病并发症等.为治疗慢性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并且需要经常更换药物和调整剂量.老年人记忆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减弱、家属陪护少等,常出现口服药漏服、错服或不按时服用现象,影响治疗效果和疾病控制,甚至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为提高老年人服药安全性及疗效,笔者设计了出院带药提示
期刊
患儿男,3岁4个月29天,发热8d、出疹6d、左上肢肿痛3d为主诉于2011年12月26日15:36入院.入院查体:体温中高热,窦性心动过速,呼吸波动19~38次/min,全身可见点状丘疹、斑丘疹、水疱疹,大部分已结痂,左上肢、左胸部肿胀、压痛,波动感明显,已出现化脓、流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8.3×109/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0%,血红蛋白浓度122 g/L,血小板计数52×109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消化内镜下治疗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广泛开展,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常规将切割下的息肉、组织回收以送病理检查.一般常用的回收方法有用网篮、圈套器、异物钳等器械将组织取出,有时需反复插镜,费时费力,稍有不慎还会损伤创面.鉴于此,笔者采用内镜配套的负压吸引装置对<0.5 cm的息肉、组织,将其从内镜的活检孔道吸出回收,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9月收治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37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9-12月收治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3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表实施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术前住院时间为(3.27±2.49)d,对照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