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秘的苗族鼓藏节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flower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藏节是苗族众多节日中的一个,独特而又隆重。鼓藏节,又称“吃牯(鼓)藏”、“吃牯脏”、“祭鼓节”、“鼓社节”、“刺牛”等,苗语称“牯哝江略”,是以血缘宗族为单位的祭鼓活动,是苗族古老的祭祖节庆,举办时间各个地区不太统一。
  
  鼓藏节的来历与传说
  
  《苗族古歌》与鼓藏节苗族有语言无文字,能歌善舞,他们用歌记录本族的故事和过去,于是就有了苗族经典—《苗族古歌》。《苗族古歌》里说枫树是万物之源,在上古时代被女神妞香砍倒后,树根作泥鳅,树干作铜鼓,树枝作鸟鸽,树心中生出的蝴蝶生下12个蛋。蝴蝶妈妈经过3年的孵化,成功孵出包括雷公、鬼神、龙蛇、虎豹、豺狼、拥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11个人、鬼、神、兽。剩下的一个蛋经过3年的孵化后依旧无果。蝴蝶妈妈求助于暴风,暴风将蛋刮下山崖,壳裂钻出一头小牛。小牛怨恨蝴蝶妈妈没有亲自孵化它,就把蝴蝶妈妈气死了。拥耶、妮耶用这头牛耕地种田,但始终没有好收成。拥耶、妮耶从鬼神那里得知,因为牯牛气死了蝴蝶妈妈,所以这头牛耕种的田园长不出好庄稼,只有把牛杀掉,用牛祭祀蝴蝶妈妈才能得到丰收。
  民族迁徙与鼓藏节在远古时代,有一支苗族祖先辗转迁徙到西江地界。那时的西江一片原始森林,他们走累了就躺下休息。随迁的猎狗下山转了一圈回来后,身上粘着几粒谷子,先祖认为是吉兆,就在西江定居了。他们辛勤劳作、开垦种植,秋收时有了好收成,就把粮食储存在铜鼓里,一年装一铜鼓,连续13年,年年大丰收,于是他们决定不再走了,永久聚居于这里。为纪念这一盛事,他们举行了吹芦笙、跳铜鼓舞、杀牛祭祖的盛大庆典。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苗族一个叫“耶”的老祖公带着3个儿子和众多族人,经万里跋涉,从洞庭湖边来到了贵州境内,大家感到非常高兴,就聚在一起吹芦笙、跳铜鼓舞。一跳就是九天九夜,铜鼓跳破了,芦笙吹折了,“耶”就把碎了的铜鼓和折了的芦笙分成3份,分别送给3个儿子,要他们各走一方。小儿子兴耶带着一支人马沿都柳江上游迁徙,翻过雷公山,经过13年的时间来到西江。兴耶和部下为了怀念先祖,叮嘱他的子孙每13年跳铜鼓舞、吹芦笙九天九夜和杀牯牛来祭拜祖宗。
  爱情与鼓藏节很久以前,一个叫榜乔的苗家姑娘被变成人的老虎精抓走了。一位叫保更的年轻人历尽千辛万苦,把榜乔救了回来,但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榜乔为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就造了莽筒、芦笙、木鼓、铜锣、铜鼓,聚集族人在一起欢歌跳舞,最终在来看热闹的人群中发现了曾经救自己命的恩人。榜乔遭难3年,吹芦笙、跳铜鼓舞寻找恩人用了6年,榜乔的父亲乔公考察保更又用了3年,前后一共用了12年才成就榜乔和保更的婚事。在他们举办婚礼时,乔公家宰大牛、杀肥猪宴请来客,吹芦笙、跳铜鼓舞进行庆祝,鼓藏节由此产生。
  乡情与鼓藏节远古时,苗家有两姐妹,她们美丽善良、勤劳聪慧,姐姐叫“贲”(苗语:花),妹妹叫“鲠”(苗语:虫)。有一天两姐妹上山砍柴,被两只老虎盯上,老虎幻化成两青年人,将姐妹俩骗至大山里吃掉。全寨人痛不欲生,她们的父亲和哥哥想方设法用计谋捉住并砍死了老虎,同时关闭寨门,杀了一头牯牛祭祀死去的两姐妹。祭祀完毕之后,就请全寨人吃牛肉,并且告诫大家不要再上当受骗。这也是牯(鼓)藏节由来的传说。
  不同的传说都饱含了苗族人特有的文化寄寓。这些传说将苗族对先祖的怀念之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对爱情的忠贞之情、对乡民的和睦之情、对社会的安定向往和苗族人民的勤劳本性生动地体现出来了。
  
  鼓藏节的仪式
  
  鼓藏节一般在关系比较密切的苗寨间进行,由苗族鼓藏头组织、安排一系列活动。鼓藏节有小鼓和大鼓之分,小鼓每年一次,时间多在初春与秋后农闲时节,杀猪宰牛邀请亲友聚会,并举行斗牛、吹芦笙、跳舞等活动,一般持续5~9天;大鼓由各寨轮流承办,一般13虚年(12周年)举行一次,每次持续4年,有的寨子改为3年。
  鼓藏节的重要内容是杀牛祭祖。鼓藏头是由鼓社组织的领导、群众选举产生的,一般要具备夫妻双方身体健康、儿女双全、双亲健在、品行端正、口碑好、经济条件偏中上水平等条件。当寨中有多位壮年男子被推举为鼓藏头候选人时,就需要另请德高望重的“牯藏师”采用“打草卦”的方式从中选出一人。鼓社,苗语称“江略”,由若干有共同血缘的家族组成,是一种氏族组织。苗族在自治时期,鼓社管理整个氏族的生产、祭祀、伦理及纠纷的调解等事务。此外,先民还利用鼓社在审判和军事联盟等事宜中的作用来加强凝聚力,维系社会安定。
  
  大鼓
  
  大鼓一般包括招龙、醒鼓、迎鼓、审牛、白鼓节等仪式。
  招龙在鼓藏节第1年2月申日举行。全鼓社的男女老幼聚集到迎龙场的枫香神树脚下,由鼓藏头在五彩宝辇下主持仪式。神树上粘贴着太阳图案的剪纸和纸人地神,旁边摆放一头肥猪、12碗酒、12碗鸡、鸭、鱼作为祭品。祭师念“招龙词”,念毕,朗声背诵家族史,向全寨人进行苗族历史教育。之后,祭师用麻线穿一只公鸭的鼻子,沿途展示,一边吹奏招龙芦笙曲,一边呼唤“快醒快醒地龙,神鼓藏节日已来临,起来与祖神共欢庆”。全体族人在山上植树,之后踩鼓跳笙。
  醒鼓在第1年7月寅日于鼓山上的鼓庙里举办。仪式由身着鼓藏服的鼓藏头主持,参加人员有祭师、各寨寨老、各家族代表,祭品有酒、鸡、鸭、鱼和糯米饭,每样祭品分12份摆放,祭师先诵念“醒鼓词”。念毕,宰公鸭一只,将鸭血淋洒在圣鼓周围。寨老们吹响芦笙,鼓藏头敲鼓3下,祭师再念“醒鼓词”,醒鼓队伍回到寨上鼓堂时,全体寨民到鼓堂迎接。
  迎鼓在第2年10月卯日举办。仪式地点、参加人和祭品与“醒鼓”仪式相同,摆好祭品后,祭师诵念“迎鼓词”。念毕,鼓藏头举砍刀在前开路,象征性地将祖灵圣鼓迎回山寨,迎鼓队伍吹奏芦笙跟随,回到山寨鼓堂。全体村民跳“踩鼓舞”恭迎,之后在河滩上斗牛。
  审牛于第3年4月吉日举办。审牛时要唱“赞牛歌”,并用茅草扫遍牛全身,寓意将附着在牛身上的邪气驱除。同年9月丑日,举行献牲、祭鼓仪式,将每头按习俗打扮好的祭祖牯牛宰杀来祭祖,一般先杀鼓藏头家的牛,再杀其他的牛。当晚各户家祭。节日共计14天,最后一天全体寨民集中到鼓庙举行祭鼓仪式,之后整日载歌载舞。
  第4年10月丑日举行杀猪祭鼓仪式,称“白鼓节”,也是鼓藏节的结束仪式。是日天亮前,鼓藏头家率先杀猪,然后各户相继进行,中午各户举行家祭,寅日全体寨民在鼓庙举行公祭。第14天将祖灵圣鼓送回鼓山,持续4年的鼓藏节到此结束。
  
  小鼓
  
  小鼓一般包括斋戒、敬祖、敬寨芦笙、敬客饭、鼓牛旋堂、杀牲、分食牲牛等仪式。
  斋戒是指饮食、言语禁忌。由鼓藏头家杀一头猪,将肉切成小块用竹条串为肉串,按全寨户数分发。各户在收到肉串之前可以食蔬菜,收到肉串后就意味着进入节日期,从此开始忌食蔬菜,只食肉和米至节日完毕。节日开始后,语言禁忌也随之开始,只能讲鼓藏语。
  敬祖在节日期间奉行多次。由鼓藏户(杀牲家庭)请祭师到家里念祝辞,请祖宗来食用祭品。祭品有鱼肉、鸭肉、米饭、酒等。祭祖结束后,由男主人从各祭品中撕一点掷于地上,以示祖先享用过了,然后再由主人邀祭师一起吃祖先享用后剩下的祭品。
  前来参与祭祀的亲友到达后,为营造节日气氛而组织芦笙队游行,称为“敬寨芦笙”。从大寨开始,芦笙队吹奏专门曲目分别前往各个鼓藏户。进寨前,要在寨头吹奏芦笙燃放鞭炮,然后到鼓藏户家门前的场地吹奏芦笙;也有的是在寨子的广场上举行芦笙舞会,谓之“跳月”或“走堂”,参加者都是本寨和外寨来祭祀的男女青年。男子吹奏芦笙,女子着盛装跳舞,他们围绕广场中央树立的一杆幡逆时针转圈。
  敬寨芦笙的次日,鼓藏户向前来参加祭祀的亲友敬献酒食,举行“敬客饭”。这项活动是由各鼓藏户准备一套酒食,包括一箩筐糯米饭、熟猪肉及米酒,这些食品也是祭品。午饭过后,由各户挑着食物列队前往寨子广场的鼓藏坪。挑食物的队伍围绕鼓藏坪逆时针转3圈,然后由本寨长者宣布,将这些食物分给客人当场食用。主人用盛了米酒的牛角杯向客人敬献,酒食过后,在原地举行大型芦笙舞会。
  鼓牛旋堂又叫“踩牛堂”,在杀牲前举行。待宰的牯牛披缎挂彩编为若干队伍,每支队伍高举数面绘有传统图案的长条土布祭旗,其后是枪手、着百鸟服的芦笙手、鞭炮手和年轻的妇女们。牯牛在男人的簇拥下依次入鼓藏坪亮相,芦笙和鞭炮齐鸣,甚是隆重。鼓藏头家的牲牛率先旋堂,旋堂仪式是入场后逆时针绕中心幡转3圈,之后,由寨老将地上和好的泥涂在牛的脊背上,在泥上撒一把带壳的稻粒,再将绸缎披在牛身上,将两个银项圈分别戴在牛角上,用一块头帕缠好。随后,各户牲牛依次旋堂。
  旋堂后,请祭师分别对祖宗和祭牲做法事,对祖宗做法事时杀一只鸡,对祭牲做法事时杀一只鸭,这一仪式即为“杀牲”。随后,鸡鸭和杀掉的牛都被人们分享。杀牲的时间选在凌晨,子时过后即可开始。先杀鼓藏头家的牛,屠杀之后鸣铁炮报信,全寨祭祖牯牛顷刻间倒在利斧之下,这时寨子里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和血腥气。宰杀之后,将牛头冒出的热血涂抹在牛的双角上,用一根竹签将牛舌扯出嘴外穿住,寓意防止牲牛去阎罗王那里告恶状。有的村寨在杀牲前还祈福“一得儿女,二得铜鼓,三得大坝田……”
  牲牛解好后,以内脏祭天地、祖先,祈求保佑族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平安。祭祀毕,煮肉招待参与祭祀的亲友一起享用,剩余的牲肉分成若干份,客散时,主人送给来宾,这一仪式称为“分食牲牛”。至此,整个活动结束。
  【责任编辑】王凯
其他文献
我们对垂直农场所倾注的精力和关注,并不亚于其他科学家所致力于登月的计划。毕竟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现实的,这将使全球人类不必再担心下一顿饭从何而来。   —迪克森·德斯坡米尔    提到农场,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未来的农场或许会颠覆人们原来的印象。  想象一下在纽约的闹市,竖立着一座座30层高的大厦,它们不仅是水果、蔬菜和谷物的生产基地,更能产生出清洁能源和净化废水。在这里,可以利用无
期刊
随着对人和动物行为研究的深入,很多研究人员发现,人只不过是披上华丽马甲的动物,所以,美国科学作者汉娜·霍姆斯称人是“盛装猿”。而美国另一位研究人员则认为,人是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之外的第三种黑猩猩,因为人与这两种黑猩猩在智力和行为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如果从探索和寻找栖息地、占有和保护领地,以及破坏栖息地和领地来看,人类既胜于动物,又不如动物。    寻找自由的栖息地    人不仅仅与猿的行为相似,也与其
期刊
霸王龙块头超预期    霸王龙以其身体庞大、性情凶猛而著称,美英两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这一恐龙时代统治者的块头比此前估计的还要大。他们利用激光扫描了5种霸王龙的骨骼,并以此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复原霸王龙的皮肤、头、颈等身体各部位,从而估算它们的体重。模拟结果显示,6700万年前生活在北美大平原的一只被命名为“休”的霸王龙体重超过8.2吨,比此前估计的要重30%,其在发育迅速的青少年时期胃口很大
期刊
1911年10月10日,改变中国命运的武昌起义爆发,时任湖北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的命运,就此也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他被推到了历史前台,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首义是由革命党人发动的,但成功后坐上“头把交椅”的却是封建旧官僚。按照传统的解读,这意味着“革命胜利的成果,瞬间化为乌有”,因为黎元洪非革命党人,是典型“下山摘桃子”,不劳而获。然而拨开历史尘雾,黎元洪之所以成为都督,其历史成因并非人言“
期刊
科学史上有很多事令人感叹,这次要讲的故事与一个家庭有关。这一家人生活在德国慕尼黑,小女儿爱娃·维兰德很受宠爱,她也给家人带来了幸福和幸运。爱娃在科学史上并没有什么重大贡献,但她有个出色的哥哥,而她的父亲和丈夫居然都是诺贝尔奖得主。    幸福的科学世家    爱娃的父亲海因里奇奥托维兰德(1877~1957)1901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相继在慕尼黑工业学院和弗莱堡大学任教,1925年起
期刊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这是名著《红楼梦》中贾迎春为算盘制作的形象生动的谜语。  英国学者李约瑟称“算盘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对我国算盘的最高评价。现存最早的算盘是公元1444年我国制造的一把7珠25档算盘(第15档缺),现流落于日本。我国最早描述算盘的书叫《魁本对相四言杂字》,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收藏。当今仍在日、韩、朝等东南亚国家流行的算盘,
期刊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每年都有不少房屋被拆掉,建筑垃圾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建筑垃圾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维修、装修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相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具有体积大、运输难等特点。  作为各种建筑产品废料的混合物,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随意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
期刊
每当冬临大地,曾经喧闹的小河就会封冻,不少动物开始冬眠,鲜花也会枯萎,彩色的世界转眼一片沉寂。冬季没有其他季节的诱惑力大,浅薄的人觉得它冷面呆板、肃杀单调;冬季没有浮华的躁动,平庸的人悟不出它冰冷背后的深刻与激情。然而,腊梅在大雪纷飞、万簌俱寂中微笑粲然,正如陈毅在《冬夜杂咏红梅》中所描述的那样:“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青松也在北风呼啸、昏天黑地中挺拔依旧,腊梅和青松在
期刊
一位荷兰科学家在巴西境内亚马逊河东南地区的一处盆地发现了一个体型很大的西貒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巨大西貒。  西貒属于中小型偶蹄目动物,生活在美洲大陆。粗看上去,西貒的外形和习性与猪非常相似,但也有许多地方与猪不同,因此,西貒的祖先可能与猪同属一个家族,以后在长期的生物进化历史中,逐渐与猪分了家,成为偶蹄目中单独的一类。它的体型比猪略小,吻粗糙而坚韧,鬃毛通常呈褐色、灰色或黑色,后肢仅具3趾,尾巴退化
期刊
刺配是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对古代“黥”刑的延续。秦朝便有将犯人脸上刺字的黥刑,在汉文帝改革刑罚后,后世虽偶有使用黥刑,但总的来说,以笞代黥在北朝时已形成定制。隋唐两代均不再使用黥刑,因此,后晋刺配的创制,实际上是黥刑复活的标志。宋人承五代的刺配之法,但远远不止一个宋朝,实际上,自此以后直到清朝的各个朝代都无一例外地援用了刺配之刑,刺配刑罚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有很多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