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君子教育”风景线开拓文化育人新路径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旬阳中学平坦而宽阔的“君子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尊青铜主题雕塑,碧草绿树为底,蓝天白云作幕,雕塑如旗帜,似火炬,又像一束展开的书卷。沿着“君子大道”前行,成行的香橼树结着灿灿金果,鲜花簇拥着的名人雕像在阳光下显得庄严圣洁。身着校服阳光向上的学子随时向客人微笑示意,轻声问好,好似君子形象。这是旬阳中学多年着力打造“君子文化”的成果。
  旬阳中学的树种,最多的是香橼,最高的是香樟,最茂盛的是桂花,最挺直的是松柏,最峻拔的是翠竹,最雅洁的是玉兰。屈原的《橘颂》赋予了香橼坚贞不移的高洁品格;香樟,挺拔傲岸,志在高远;桂花,不争春,平易近人,淡泊宁静;松柏,傲霜雪,耐贫瘠,傲骨峥嵘;翠竹,高风亮节,绝尘脱俗;玉兰,以花比玉,如君子以德比玉。顾眄庭柯,一草一木皆有君子气度;游目骋怀,一花一叶皆富人格内涵。
  一、雕塑文化,砺志笃学,释君子内涵
  “君子广场”主题雕塑的周围有四个方正的花圃,其中矗立着古今中外十位名人雕塑,有孔子、牛顿、贝多芬、诺贝尔、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鲁迅、陶行知、巴金,涉及科学、艺术、文学、哲学各个领域,塑像洁白如玉,栩栩如生。2017年11月2日,旬阳中学创始人李梦彪的青铜塑像在学校下院落成,为校园再塑一座令人仰止的精神丰碑,激励师生忆念老教育家“重教兴学,造福桑梓”的家国情怀,崇德砺志,成为具有“高远志向、高尚情操、高雅情趣”的现代君子,成为“懂文明、知礼仪、有修养、爱学习”的具有旬阳中学特质的现代中学生。
  旬阳中学的校园规划精致有序,分为上下两个院落,上院是现代园林格局,下院是古典文化风情。下院由“中华文明图”“旬阳文脉图”“君子活字图”“校训释义图”“旬阳中学赋”五组浮雕构成“君子文化群雕”。“中华文明图”由中华文明的四个典型代表组成—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和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代表科技文明,“人文始祖”黄帝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代表人文文化。“旬阳文脉图”展现了明清两代的旬阳著名人物雕像,如近现代旬阳教师李秾藻、文学评论家王愚、旬阳中学创始人李梦彪等。“君子活字图”以方正活字的形式展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礼、乐、射、御、书、数”等君子品格和才学。“校训释义图”以孔子问道老子、苏武牧羊、司马迁发愤著《史记》、岳飞精忠报国的典故分别阐释了旬阳中学“崇德、砺志、笃学、尚健”的校训内涵。“旬阳中学赋”讲述了旬阳民风和建校历史,以及旬阳中学的办学实力、育人宗旨、奋斗目标、辉煌业绩等。
  二、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塑君子行为
  旬阳中学每年除举行新生军训活动和入学教育系列大会外,还有以“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爱国主义影评”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有“学雷锋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有“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青年”主题教育活动,有团员纳新、 “君子远足” “少年君子评选及颁奖典礼”“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暨兵役登记进校园”活动等,也有五四青年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纪念活动。通过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宣传展板、微信公众平台、大型户外显示屏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爱国教育等,君子教育结出丰硕成果。
  学生社团建设在2014年开始启动,截至目前共成立50多个社团,参与学生达到2800余人。各社团活动有序开展,最多的全年活动达20余次,创意美术社、炫舞青春社、清音古筝社、上善茶艺社、指尖创意社、礼仪社、尚武协会、创客社等深受学子追捧。社团社员的才艺展示得到专家的衷心赞赏,一致评价“旬阳中学是一座微型大学”。
  三、凝聚精神,承接历史,传君子薪火
  “君子”是中国人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是几千年来推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正能量和主旋律。2018年10月,在秉德楼七楼建成了580平方米的校史馆,真实的史料、教具、情景浓缩了77年的历史精华,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前辈们建校的艰难和求学的艰苦,自然生起了自强不息的君子精神。共和国将军宋元刚、勤政亲民的杨春芳、国际数学精英包维柱、生命科学家高宁、全国杰出进城务工青年陈明钰等杰出校友的履历辉映着77年的岁月印鉴,昭示着理想远大、厚德载物、敏学笃行的君子精神。在“生命之源”现代馆内,通过有效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热爱大自然的品质,传承君子胸怀天下、入世担当的情怀。在“上善若水”体验馆中,通过水文化涵养学生,从而领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德,最终达到君子至善的境界。校史馆、水文化馆,已经成为接续历史与未来的重要文化纽带,也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旬陽中学校志、十年大事记要、校庆纪念画册、校友录、纪念文集等精神文化载体已成为旬阳中学君子文化的重要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使中华优秀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君子文化要在传承创新中绽放出新时期的灿烂花朵 ,奏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黄钟大吕。旬阳中学提出“创多元教育,育君子人格”核心理念,坚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牢记育人使命,确立学校的育人目标:让少年君子生活有讲究、学习有方法、行为有规范、待人有礼貌、心中有梦想、做人有担当。
  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旬阳中学坚信,将会有更多的教育者汇入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队伍中。
  (作者单位:陕西省旬阳中学)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其他文献
在传统文化教育热风的吹拂下,文言文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语文教师的关注。在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英国哲人罗素在回忆他学习古代拉丁文的经历时,曾感慨:“就我而言,年轻时我曾在拉丁语与希腊语上耗费过大量光阴,但现在想来,感到那些时间几乎全部白费了。”  这不禁让我们产生联想:在一堂热热闹闹的文言文课过后,我们的学生是否会发出与罗素先生相似的喟叹呢?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仅
一、当代青年的阅读危机  当今时代,“读书为稻粱谋”已在现实层面内化为家长、教师甚至学生本人的价值追求。开卷则思应试,无关就束之高阁。要学生兴致盎然、专心致志、从容不迫地读书,困难重重。宋人赵与时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悌。”这三篇恰是中学语文教材多年来必选篇目,放眼语文课堂,读此下泪者寥寥。由是观之,古今读书用情
編者按  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与学校纷纷开展了对讲话精神的传达与学习活动,深入探索落实讲话精神的方法与路径。本刊特别邀请三位政治特级教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展示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探讨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以期为广大思政课教师与教研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摘 要】“认
如果评选最受财经人士关注的学校,美国的AltSchool恐怕当仁不让。AltSchool 是2013年由谷歌公司个别化部门原总监马克斯·温迪拉(Max Ventilla)创办的私立学校。据说,因为温迪拉夫妇始终无法为长子在硅谷找到心仪的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夫妇俩决定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办一所私立学校。他们认为,“现有的学校形态和教学方式是适应19世纪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形成的,几百年过去了,怎么能
编者按  为探索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路径,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启动“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项目,以行动研究方式探索學生阅读素养提升的系列问题。项目组针对学生阅读现状和阅读能力发展,分学段、分群体开展阅读指导研究。从阅读内容选择、阅读方式跟进、阅读评价与反馈指导等多个维度,探索不同学段学生有效阅读的机制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项目实验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现摘选部分学
2015年8月28日,走进崇高研究院在枣庄举办研讨会和实践教育基地揭牌活动。设在北京的走进崇高研究院,是由共和国的一批将军们主办的以学习和弘扬军队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为宗旨的教育公益组织。  我是抱着支持和学习的目的参加这次活动的,本无打算在会上发言。可会议期间,聆听将军们讲述我军的英雄故事,整个心灵深深地为这些共和国英雄们的事迹所感染,内心充溢着不吐不快的冲动。  近期,走进崇高研究院要出版一本文
我要对你们的二十年后负责  教龄31年、特级教师、获奖无数,那应该是一位严肃认真、“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这是笔者脑海中的吴俊伟。深入接触后,笔者才发现,现实中的吴老师与此截然不同:声音洪亮、笑声爽朗、神采奕奕,甚至可以说是风风火火,完全看不出已年过五旬。吴老师热情而又略带歉意地请笔者休息等待,因为,他要给学生连上两节体育课,陪学生完成跑圈。  每一节体育课陪学生一起跑圈,早已是吴老师的一种习惯和教
本刊讯 9月6日,由民进中央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民进湖北省委会、民进中央办公厅承办的“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暨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幕,论坛主题为“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艳玲,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周洪宇
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师从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亨利·列文教授,获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硕士和教育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教育经濟学教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国际和跨文化系系主任,学术研究范围涉及教育财政、教育成本分析、教育经济效应、中国教育发展和政策、国际教育比较研究等领域。自2006年,一直在北京大学担任教育经济学“长江学者”,2007年至今一直担任北
对于大部分学校而言,选课走班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随着教育部和各省新高考政策的发布,选课走班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词,但大家对选课走班的反应还是比较多样的:有人说这是“理想”,但对一般的学校而言,有些“高大上”;有人说,我们的硬件、软件、师资等都有缺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有人一提到“走班”就充满了担忧,走班会不会走乱了人心,走丢了成绩,成为一场“乱哄哄”的闹剧后又回到原点?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