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指出:“系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解决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问题只有在被发现的时候,才能引起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研究表明,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课常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探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此,本人就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
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1.教师及时鼓励、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是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甚至是漫无边际。但教师必须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否则,孩子们那种提问的欲望会被我们无情地扼杀在萌芽状态。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后不断地问自己:“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瓦特看到大壶水开了之后自问:“壶盖为什么会响?”正是这些我们看来有些愚蠢的问题,造就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蒸汽机”的发明。孩子们的提问,我们教师有时可能认为是可笑的。但对于他们来说是经过思考得来的,是严肃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抱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及时鼓励,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
2.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提问的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比如:辩论法等,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在学完小女孩第五次擦火柴后,我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一位学生问道:“如果小女孩的奶奶没有去世,小女孩会这么惨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就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奶奶没有去世,她会给小女孩什么帮助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说出了几种可能:奶奶会把小女孩从寒冷的街上找回来;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奶奶不让爸爸打她等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再一次发问:奶奶如果活着,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帮助,小女孩的命运会发生根本变化,会过上幸福生活吗?就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进行辩论,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得出了小女孩最终还是无法摆脱悲惨命运的答案。这激发了他们提问的兴趣,他们逐渐地想问、敢问,也乐于提问。
二、教学生方法,使学生学会发问
新课程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本切入点。于是,在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时,我就尝试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求得多种答案。使学生不仅“爱问”,而且“会问”,形成较强的质疑解疑能力。
1.预习自学中挑疑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过程。”每一次上新课前,我都会要求学生事先进行预习,对于不懂的字词句及课文内容做上记号。检查预习时,对质疑有意义的学生加以表扬,形成榜样。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形成边阅读边产生疑问的习惯,而且带着问题来听课,学习就多了一份自主性,学习效果也好很多。
2.从课文题目发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有所了解。因此,新课开始,我经常这样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或“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对文章做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使阅读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从课题入手阅读课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提出异性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求异性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讲述人们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狐狸和乌鸦》等课文,我就提出求异性的问题: “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用什么办法救出小伙伴呢?” “有一天,小狐狸和小乌鸦碰到了,小狐狸会动什么样的脑筋去骗小乌鸦嘴里的肉,而小乌鸦又会怎么做呢?”这样的问题往往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而往往这时候最能体现出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三、正确对待、处理学生的提问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哪怕有些问题“不象样”。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需要老师的鼓励,一次提问就是孩子的一次尝试,我们不应该扼杀学生的尝试与好奇心。
学生提出问题,往往寄希望于老师,让老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用不大。我们不妨把这些问题在推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解决这些问题。比较简单的,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自行解决。稍难一些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解决,运用集体的力量去攻克难题,对于教学中难于回答的疑难问题,我们可以课下共同查阅资料,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才会想方设法,一步步向目标迈进。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
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1.教师及时鼓励、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是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甚至是漫无边际。但教师必须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否则,孩子们那种提问的欲望会被我们无情地扼杀在萌芽状态。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后不断地问自己:“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瓦特看到大壶水开了之后自问:“壶盖为什么会响?”正是这些我们看来有些愚蠢的问题,造就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蒸汽机”的发明。孩子们的提问,我们教师有时可能认为是可笑的。但对于他们来说是经过思考得来的,是严肃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抱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及时鼓励,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
2.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景,调动学生提问的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比如:辩论法等,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在学完小女孩第五次擦火柴后,我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一位学生问道:“如果小女孩的奶奶没有去世,小女孩会这么惨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就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奶奶没有去世,她会给小女孩什么帮助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说出了几种可能:奶奶会把小女孩从寒冷的街上找回来;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奶奶不让爸爸打她等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再一次发问:奶奶如果活着,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帮助,小女孩的命运会发生根本变化,会过上幸福生活吗?就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正反两组进行辩论,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得出了小女孩最终还是无法摆脱悲惨命运的答案。这激发了他们提问的兴趣,他们逐渐地想问、敢问,也乐于提问。
二、教学生方法,使学生学会发问
新课程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本切入点。于是,在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时,我就尝试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求得多种答案。使学生不仅“爱问”,而且“会问”,形成较强的质疑解疑能力。
1.预习自学中挑疑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过程。”每一次上新课前,我都会要求学生事先进行预习,对于不懂的字词句及课文内容做上记号。检查预习时,对质疑有意义的学生加以表扬,形成榜样。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形成边阅读边产生疑问的习惯,而且带着问题来听课,学习就多了一份自主性,学习效果也好很多。
2.从课文题目发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有所了解。因此,新课开始,我经常这样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或“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对文章做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使阅读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从课题入手阅读课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提出异性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求异性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讲述人们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狐狸和乌鸦》等课文,我就提出求异性的问题: “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用什么办法救出小伙伴呢?” “有一天,小狐狸和小乌鸦碰到了,小狐狸会动什么样的脑筋去骗小乌鸦嘴里的肉,而小乌鸦又会怎么做呢?”这样的问题往往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而往往这时候最能体现出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三、正确对待、处理学生的提问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哪怕有些问题“不象样”。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需要老师的鼓励,一次提问就是孩子的一次尝试,我们不应该扼杀学生的尝试与好奇心。
学生提出问题,往往寄希望于老师,让老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用不大。我们不妨把这些问题在推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解决这些问题。比较简单的,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自行解决。稍难一些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解决,运用集体的力量去攻克难题,对于教学中难于回答的疑难问题,我们可以课下共同查阅资料,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才会想方设法,一步步向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