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5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欧政府采购研讨会,标志着中欧在政府采购方面一系列技术合作的启动。这些活动旨在加强双方在采购政策方面的了解与沟通,特别是在WTO框架下的政府采购协议。项目由中欧世贸项目(EU-ChinaTrade Project)组织实施。
于广洲:明年底提交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清单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在研讨会开幕词中说:由于各国政府采购的金额可以达到该国GDP的15%以上,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积极推动下,经过近20年的谈判,最终达成了现在WTO《政府采购协定》。这个协定要求各国应该开放国内的政府采购市场,按照国民待遇和非歧视的原则开展政府采购活动,通过更大程度的白巾贸易,来实现全球贸易的扩大。中国在加入WTO的时候做出承诺,将尽快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加入WTO之后,为履行承诺,中国政府于2003年1月1日实施了《政府采购法》,此后又制定了—系列配套实施办法,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的政府采购体系:第二方面,中国加入WTO之后,即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wTO的相关活动。了解协定的执行情况,以及《政府采购协定》各签署方的实践;第三方面,中国加强了政府采购透明度建设,在加入《政府采购协定》之前,认真落实最惠国待遇原则。
但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有广阔的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又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首先,中国的政府采购体制还不完善。政府采购在国际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政府采购体制才建立不久,尚处起步阶段,政府采购法制不够健全,缺乏专业采购人员。其次,中国目前的管理体制比较复杂,部门间的协调工作量很大。第三,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还比较弱,企业管理水平有限,缺乏国际竞争经验。
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今年4月,中国政府表示将在2007年12月底之前提交政府采购巾场开放清单,开始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的谈判。这是中国政府的郑重承诺。欧盟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和WTO《政府采购协定》的重要签署方,在政府采购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政府希望,在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的谈判中,欧盟对中国的特殊情况予以充分考虑,在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定》后,欧方应该更加努力促进双边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合作,为双方貿易关系的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这也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麦克理维:政府采购好处良多
欧委会负责内部市场的麦克理维先生在开幕词中强调:政府采购政策对经济体保持开放和充分竞争,以及对政府保持合理利用税收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麦克理维说:“政府是一个国家中最重要的买家,欧盟各国政府购买的价值相当于法国国民收入,相当于全世界汽车工业的销售额。”另外他还谈到,在欧洲,适当的政府采购政策使得各国政府节约了30%的费用。
麦克理维表示“欧盟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小国是欧盟第二大供应商。因此,将我们的政府采购市场对供应商开放是近期发展趋势的一种自然延伸”。
王绍双:挑战与机遇并存,以挑战为主
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臂理处的工绍双介绍了政府采购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目前面临的挑战和中国为加快改革进度所做的努力等。中国从1996年开始推行政府采购试点至今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这期间政府采购取得厂两方面有历史意义的阶段性进展:一是政府采购已经实现了从自由分散采购向依法采购的转变,二是实现了由试点向全面推行的转变,但是我国的政府采购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存在法制不完善的问题,在美国,与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大约有600多部,而中国包括《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在内也不过10部。其次,政府采购改革中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目前政府采购工作主要借助于招投标机构,他们擅长解决技术问题,却缺乏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第三,企业准备不足,政策需求上重视不够。企业应对制度方面反映比较缓慢,对环保、创新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照顾等政策需求反映迟钝。第四,各相关法律法规之间需要进行衔接,各政府相关部门在管理上需要进行协调。第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要想消除这种地区不平衡,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中国为加快政府采购改革进度,加大改革力度,做了许多不懈的努力,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员培训等,但毕竟起步较晚,不可能在一两年的时间里跨越欧美等发达国家两百年的历程。
沈培良:互惠互利,取得“双赢”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沈培良认为,许多中国企业在进入欧盟市场中,虽然看到了自由贸易带来的机遇,但是也遇到了违背自由贸易的做法。因为一些人为的壁垒,将一些优秀的中国公司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国企业拒之门外,这不仅与倡导公严、公正的经贸合作精神相违背,而且也有悖于通行的自由贸易惯例,这正是需要我们大家正视的问题。希望欧盟和欧盟各成员国消除壁垒,让具有竞争力,符合条件的中国公司、企业进入欧洲市场,公平竞争。
他呼吁:对像上海隧道股份这样的儿有专业特色的中国企业与欧盟企业在重要项目的合作上,欧盟及其各成员国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希望本着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精神,欧盟对中国公司开放市场,并且给予更多的便利,比如对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给予入境的准许等等。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今天,此举将体现欧盟对全球经济建设与和平健康发展的支持,更将为中欧企业以及中欧人民带来更多福音,实现双赢。
亚历山大·绍布:良好、开放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是一项长期挑战
欧洲委员会内部市场和服务总司总司长亚历山大·绍布先生认为,虽然欧盟和中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历史相差甚远,但两者都面临各种挑战,其中有些挑战可能成为下一代采购制度的基石,尤其是中国的公私合作关系以及欧盟需要完善的补救制度。
在中国,从零丌始建立一个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公司和其他经济实体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都在意料之中。在政府采购领域,控告成员国的诉讼案件数量正在与日俱增,这表明,欧盟仍然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建立一个运行良好,开放的政府采购制度,对于政府公共机构而言是颂长久的挑战,而且需要对公共采购技术进行不断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
政府采购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创新、环境和消费者保护。实现该目标的前提是:它们必须能够确保制度的开放性以及公平待遇原则,否则就容易出现政府采购的滥用。但是,我们必须牢记,政府采购的基本目标始终是实现“金钱价值的最大化”,这就需要一个升放、透明的制度。当然这开非易事:为了获得开放的政府采购市场所带来的好处,我们需要制定高效实际的程序和补救措施以及一个行之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这应该是政策和法规制定者着重关注的问题,他们应尽力实现这一日标,否则,即使最好的政府采购制度也会遭到破坏。
于广洲:明年底提交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清单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在研讨会开幕词中说:由于各国政府采购的金额可以达到该国GDP的15%以上,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积极推动下,经过近20年的谈判,最终达成了现在WTO《政府采购协定》。这个协定要求各国应该开放国内的政府采购市场,按照国民待遇和非歧视的原则开展政府采购活动,通过更大程度的白巾贸易,来实现全球贸易的扩大。中国在加入WTO的时候做出承诺,将尽快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加入WTO之后,为履行承诺,中国政府于2003年1月1日实施了《政府采购法》,此后又制定了—系列配套实施办法,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的政府采购体系:第二方面,中国加入WTO之后,即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wTO的相关活动。了解协定的执行情况,以及《政府采购协定》各签署方的实践;第三方面,中国加强了政府采购透明度建设,在加入《政府采购协定》之前,认真落实最惠国待遇原则。
但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有广阔的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又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首先,中国的政府采购体制还不完善。政府采购在国际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政府采购体制才建立不久,尚处起步阶段,政府采购法制不够健全,缺乏专业采购人员。其次,中国目前的管理体制比较复杂,部门间的协调工作量很大。第三,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还比较弱,企业管理水平有限,缺乏国际竞争经验。
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今年4月,中国政府表示将在2007年12月底之前提交政府采购巾场开放清单,开始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的谈判。这是中国政府的郑重承诺。欧盟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和WTO《政府采购协定》的重要签署方,在政府采购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政府希望,在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的谈判中,欧盟对中国的特殊情况予以充分考虑,在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定》后,欧方应该更加努力促进双边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合作,为双方貿易关系的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这也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麦克理维:政府采购好处良多
欧委会负责内部市场的麦克理维先生在开幕词中强调:政府采购政策对经济体保持开放和充分竞争,以及对政府保持合理利用税收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麦克理维说:“政府是一个国家中最重要的买家,欧盟各国政府购买的价值相当于法国国民收入,相当于全世界汽车工业的销售额。”另外他还谈到,在欧洲,适当的政府采购政策使得各国政府节约了30%的费用。
麦克理维表示“欧盟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小国是欧盟第二大供应商。因此,将我们的政府采购市场对供应商开放是近期发展趋势的一种自然延伸”。
王绍双:挑战与机遇并存,以挑战为主
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臂理处的工绍双介绍了政府采购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目前面临的挑战和中国为加快改革进度所做的努力等。中国从1996年开始推行政府采购试点至今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这期间政府采购取得厂两方面有历史意义的阶段性进展:一是政府采购已经实现了从自由分散采购向依法采购的转变,二是实现了由试点向全面推行的转变,但是我国的政府采购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存在法制不完善的问题,在美国,与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大约有600多部,而中国包括《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在内也不过10部。其次,政府采购改革中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目前政府采购工作主要借助于招投标机构,他们擅长解决技术问题,却缺乏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第三,企业准备不足,政策需求上重视不够。企业应对制度方面反映比较缓慢,对环保、创新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照顾等政策需求反映迟钝。第四,各相关法律法规之间需要进行衔接,各政府相关部门在管理上需要进行协调。第五,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要想消除这种地区不平衡,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中国为加快政府采购改革进度,加大改革力度,做了许多不懈的努力,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员培训等,但毕竟起步较晚,不可能在一两年的时间里跨越欧美等发达国家两百年的历程。
沈培良:互惠互利,取得“双赢”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沈培良认为,许多中国企业在进入欧盟市场中,虽然看到了自由贸易带来的机遇,但是也遇到了违背自由贸易的做法。因为一些人为的壁垒,将一些优秀的中国公司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国企业拒之门外,这不仅与倡导公严、公正的经贸合作精神相违背,而且也有悖于通行的自由贸易惯例,这正是需要我们大家正视的问题。希望欧盟和欧盟各成员国消除壁垒,让具有竞争力,符合条件的中国公司、企业进入欧洲市场,公平竞争。
他呼吁:对像上海隧道股份这样的儿有专业特色的中国企业与欧盟企业在重要项目的合作上,欧盟及其各成员国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希望本着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精神,欧盟对中国公司开放市场,并且给予更多的便利,比如对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给予入境的准许等等。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今天,此举将体现欧盟对全球经济建设与和平健康发展的支持,更将为中欧企业以及中欧人民带来更多福音,实现双赢。
亚历山大·绍布:良好、开放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是一项长期挑战
欧洲委员会内部市场和服务总司总司长亚历山大·绍布先生认为,虽然欧盟和中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历史相差甚远,但两者都面临各种挑战,其中有些挑战可能成为下一代采购制度的基石,尤其是中国的公私合作关系以及欧盟需要完善的补救制度。
在中国,从零丌始建立一个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公司和其他经济实体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都在意料之中。在政府采购领域,控告成员国的诉讼案件数量正在与日俱增,这表明,欧盟仍然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建立一个运行良好,开放的政府采购制度,对于政府公共机构而言是颂长久的挑战,而且需要对公共采购技术进行不断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
政府采购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创新、环境和消费者保护。实现该目标的前提是:它们必须能够确保制度的开放性以及公平待遇原则,否则就容易出现政府采购的滥用。但是,我们必须牢记,政府采购的基本目标始终是实现“金钱价值的最大化”,这就需要一个升放、透明的制度。当然这开非易事:为了获得开放的政府采购市场所带来的好处,我们需要制定高效实际的程序和补救措施以及一个行之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这应该是政策和法规制定者着重关注的问题,他们应尽力实现这一日标,否则,即使最好的政府采购制度也会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