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故此,教师就要改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就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进行如下论述。
  关键词:问题意识;高中地理教学;教学研究
  一、 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使用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只能够被动接受,而无法形成自我判断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
  二、 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培养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需要掌握的新知识进行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进行《地壳运动》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课程预习,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那么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地壳运动、地壳运动的类型以及形成原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的问题进行整理,问题一,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发生地壳运动后会对地质构造产生什么影响?问题二,地壳运动为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后果?问题三,地壳运动使土地分离,那还会使分离的土地重新合并吗?等等问题。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加深记忆。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通过思考进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
  三、 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动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实际事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998年在欧洲举办的信鸽国际比赛,从法国放飞了5000只鸽子,由于在比賽途中,发生了为时9分钟的太阳色球爆发,导致鸽子迷失方向,在英国只找到280只信鸽。学生在听完实例后,会想了解“什么是太阳色球爆发”。教师带着问题进行授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教师通过实际事例,构建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会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状态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完成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 根据教学内容,教授学生发现问题的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学生在学习初期,难以形成主动提问能力。故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授学生提问的技巧,使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旧知识的引申,开展新知识的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要注重发现新旧知识的关联与差异。例如:在学习“环境问题”时,首先会学习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而后期会学习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突发严重性的环境污染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认为课程设置有问题,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课程内容都是正确的,只是表述方式不同。故此,教师要教授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第二,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在教材内容中发现问题。学生是通过教材学习基础知识知识的,故此,学生要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教材的涵义。例如:教材对于地球具备生命的基本条件的表述是,充足的水分、适宜人类生存的大气厚度与成分、温和的光照与温度等等。但在教材内容中没有表述为什么地球会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可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通过教授学生在教材中发现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问题学习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学习地理。例如:教师在教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时,教师就可以用所居城市进行举例。教师将城市的发展进行举例说明,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经历,真切感受到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在原有的农业发展基础上,通过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成为非农业生产为主的现代化城市。学生根据内容可以提问,城市发展的工业与服务业有哪些?现在还有哪些地方还在发展农业等等。教师通过选取适当的地理案例,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课堂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学生通过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案例,学会相关的地理知识。故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结合,通过问题实现地理知识的学习。
  六、 培养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应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讨的形式、课后查阅资料的方式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培养学生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从而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合理应用。
  七、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研究,进而能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从而完善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构建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授提问技巧,使学生成为符合未来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邢秋菊.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07):20.
  [2]尹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办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5(05):72-73.
  作者简介:
  马泉山,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对海南割舌罗野果进行营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割舌罗野果营养成份丰富,是生产饮料、果酒等的上好原料,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摘 要:历史是高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尤其对文科生而言。历史的综合性、趣味性都很强。高中学生历史成绩的好坏,小的方面,决定其高考的成败;大的方面,决定其人生的走向。因此,这就要求历史老师采取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历史,这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传授方法不恰当、不正确,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即使老师耗费了精力,但教学效果会大大降低。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对策  
期刊
摘 要: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学习任务增多,但课时有限,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已然成为当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在我国教育环境中播下种子,生根发芽,是否能茁壮成长,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心律,这还有待实践、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教学导入、开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下面我就结合实例具体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策略  微课,又称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归纳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归纳法的重要性和优势。而在中学地理气候教学中运用归纳法,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候学知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地理教学的全面开展。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归纳法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归纳法在气候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地理;归纳法;气候教学;应用  在地理学中,气候有十几
摘 要:新时期的课程理念提出的新要求,教学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有自己的顺序,也遵循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作为历史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进行合理优化,进一步细化教材内容,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材;教育教学;学习兴趣  中华民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