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奔雷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afasaasassa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国防务分析家公司是一家独立的顾问公司,为各国政府、军队和商业机构提供有关防务问题的咨询服务。它定期对亚洲军事问题进行评述,本文是该公司对中国的地空导弹所作的综合分析。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刊证实或同意其观点。
  
  中国空军的地空导弹系统
  
  S-300导弹系列
  2001年10月,俄罗斯“金刚石”公司(现为“金刚石—安泰”地空导弹系统康采恩)履行了向中国转让S-300PMU地空导弹系统控制技术的协议,这表明俄罗斯向中国转让S-300PMU-2“骄子”地空导弹系统已进入最后阶段。1990年代中期,中国曾购买了S-300PMU-1地空导弹系统。而此次俄罗斯向中国出售的S-300PMU-2是目前最先进的地空导弹系统,具有较强的战区反导能力。
  2002年9月,俄罗斯又与中国签署了出售S-300导弹系统的第三份合同。该合同转由新的工厂和设计局完成,而不是原来的合作伙伴“金刚石”公司。
  
  S-400“凯旋”系统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S-400“凯旋”地空导弹系统(即S—300PMU-2地空导弹系统)抱有极大热情。2001年9月《华盛顿邮报》报道说,中国已试验了专门为这种系统设计的某型导弹,这种导弹被西方称为SA-20。据说,该导弹的射程为396公里,这与已知的40N6远程防空导弹相同。值得指出的是,S-400不是一个单件武器,而是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防空系统。
  为了向S-400地空导弹系统提供预警,中国将利用引进的海上警戒雷达,加强对台湾海峡的监控。俄主管国防工业的官员证实,俄罗斯航空系统公司将通过其在圣彼得堡的控股公司向中国提供“海龙”海上警戒雷达。“海龙”雷达是俄“故事”雷达的出口型号,它可装在气球下面的吊舱里,因此又称为ARLK浮空气球雷达系统。ARLK浮空气球雷达系统主要用于探测和跟踪空中目标、地面车辆和海上舰船。该系统可与各军种武器系统的地面指挥所联通,通过指挥所向用户传送数据。配上其他设备后,ARLK系统可对无线电辐射源及电子环境进行监控。ARLK系统还可搜集天气和风暴等气象信息。“海龙”雷达系统装上MILK气球后,最大搜索范围达200公里,这也正是S-300PMU-2的最大射程。
  
  “红旗”-2B和“红旗”-2J
  
  “红旗”—2系列地空导弹最初是仿制的苏制老式S-75(北约代号SA-2)地空导弹。目前,红放—2系列导弹已实现了国产化。
  
  “飞腾”-2000系统
  
  “飞腾”-2000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反辐射地空导弹系统,在外观上它很像俄罗斯的S-300PMU。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已经开始出售这种未来型地空导弹系统。
  1999年9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飞腾"-2000系统的首次打靶试验。中国媒体将“飞腾”2000系统称之为“成熟的地空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它采用了被动探测和主动导引系统,可拦截各种类型的目标,既可攻击EA-6B这样的电子干扰机,也可攻击作战支援飞机。其最新型号还可攻击类似于E-2和E-3的空中预警机。“飞腾”-2000导弹武器系统由广谱被动雷达、导弹和发射车组成。
  
  中国陆军的地空导弹系统
  
  “前卫”—1和“前卫”-2系统
  
  “前卫”—2导弹有一个圆形导引头,其前端使用了一个冷气瓶来进行冷却。探测战斗机的距离大于8公里,探测直升机的距离大于4公里。发动机工作时间8秒,自毁时间14~17秒。“前卫”—2系统有一个光学电视瞄准装置,适于夜间使用,白天则使用机械瞄准装置。这两种瞄准装置对“前卫”—2导弹系统的环形瞄准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电池致冷装置的作用是对导弹探测头内的红外探测器进行冷却,从而使武器系统对各种空中目标都具有正面攻击能力,其中包括攻击超低空飞行的无人机。这种导弹与俄罗斯的“箭”—3非常相似。
  
  “飞弩”-6系统
  
  “飞弩”—6系统是一种单兵便携式地空导弹。中国的大多数便携式地空导弹都是仿造前苏联“箭”—2/3地空导弹系统,但“飞弩”—6不同于中国其他便携式地空导弹。它的电子装置主要安装在发射筒前下方的握把内。由于采用了数字化电子装置,使得控制手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与人的手掌大小相当。发射筒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重心不稳,但装弹后可使其平衡。“飞弩”—6的推进器为固体推进剂单级喷气发动机,采用破片杀伤弹头。它的导引头为金字塔形,看起来像一个标准的红外线圆形旋转探测器,其前方安装了反射镜。此外,它还可为操作人员配备敌我识别装置。
  
  “红缨”-5系列
  
  “红缨"--5系列大多是俄罗斯“箭"-2(“红缨”--5)和“箭”-2M(“红缨”-5A)地空导弹的仿制品。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在“红缨”-5A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改进型“红缨”-5B。这种改进型吸纳了一些新的设计思想,如通过电子热敏方式为导引头降温。对地空导弹而言,对其导引头降温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这主要是因为降低导引头的温度仍不能充分满足导弹系统的需要。
  “红缨”-5C与这些武器系统不同,它采用了新设计的“哈尔滨”卡车,可载8套这种便携式导弹,而且可组合使用“红缨”-5系列的各种导弹。新式运输工具配备了全天候跟踪电视摄像头和激光测距仪,发射筒本身通过加装外部电源可有效降低导引头温度,从而使操作员有更多时间跟踪和攻击目标。
  
  “红旗”-61导弹系统
  
  早在1965年8月,中国就开始研制中低空地空导弹。同年9月,这种导弹被命名为“红旗”-41。1966年1月,为反映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标准,它又被命名为“红旗”-61。到1970年9月,中国先后完成了一系列试验工作。1973年,对导弹的设计作了新的改进。1975年3~4月间,“红旗”-61进行了首次试验。1976年,系统进行了综合试验,同年12月又进行了3次海上试验。1980年末,在公海上进行了发射试验。1981年2月,引信问题最终解决。1983年3月,导弹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1986年11-12月最终完成定型试验。1988年11月,系统通过验收。
  
  “红旗”-7和“飞猛”-80/90
  导弹系统
  
  这个系列的地空导弹是法国“响尾蛇”导弹的改型产品,其舰载型称为“海红旗"-7。通过改进,“红旗"-7(或“飞猛”-80)的最大射程由最初的12公里增加到15公里。“飞猛”-80是一种全天候、低空与超低空地空导弹系统,它可有效对付各种空中目标,主要用于机场防空,保卫军事要地及重要设施。“飞猛”-90是“飞猛”-80的改进型,它较好地体现了1990年代的技术水平。“飞猛”-90导弹系统的威力更大,可有效对付来自低空、超低空的各种空中目标,如战斗机、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和反辐射导弹等。
  
  “霹雳”-9导弹系统
  
  “霹雳”—9系列导弹源自以色列的“大蟒”导弹,而以色列的这种导弹则是美国AIM-9“响尾蛇”导弹的衍生品。同其他中国导弹一样,中国希望通过引进零配件实现对导弹的现代化改进。
  促使中国对导弹系统不断升级的主要因素可能有两个:首先是缺少零配件(购买相当昂贵),这迫使中国军工部门需要彻底改进发动机,通过对相关部件和子系统的仿制,保证武器系统发挥其应有的战斗力;其次是使武器系统适应中国条件和中国军队的配置要求。要知道,对某一国家适用的武器系统,对另一国家可能就不一定适用。有趣的是,中国是将空空导弹改进后使之成为地空导弹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道尔”-M1系统
  
  “道尔”-M1野战地空导弹是从俄罗斯引进的。毫无疑问,它将成为中国构建S-400多层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近距离防空任务。据悉,中国正在对这种导弹系统的发动机进行改装,使其成为国产导弹。俄罗斯“安泰”公司的有关人员曾表示,他们没有参与这一项目的改装。如果中国通过采用更简便但非常有效的手段对“道尔”-MI导弹进行仿制,他们也不会感到惊讶。
  
  “红旗”—16系统
  
  “红旗”-16系统是中国赋予俄罗斯“山毛榉”地空导弹系统的编号,这一系统是随着956型“现代”级驱逐舰一同出售给中国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接收了这种军舰,并及时向俄罗斯造船厂支付了资金。俄罗斯造船厂已证实,他们将对中国订购的另外两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进行改造,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陆基“山毛榉”导弹系统,将有可能成为S-400多层防空系统的中程防御部分。
  
  “猎鹰”-60系统
  这种系统很容易使人想起意大利的“阿斯派德”导弹。“阿斯派德”导弹系统是一种弹炮综合防空系统。目前,“猎鹰”-60系统的最新型是“猎鹰”-60N。“猎鹰”-60属于中程地空导弹系统,具有自动应对有源和无源电子干扰的能力。该系统采用了连续波半主动寻的导引方式,具有很高的导引精度。“猎鹰”-60具有拦截超低空目标的能力,还可栏截掠海飞行的巡航导弹。
  
  “凯山”—1系统
  “凯山"-1导弹在1991年巴黎航展上首次露面,中国将其作为早期“红旗”-2地空导弹系统的补充。“凯山”—1地空导弹是在“红旅"-2导弹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研究才发展起来的。
  
  95-2弹炮综合系统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专门为国际市场开发了一种新型弹炮综合防空系统,最初被命名为90-2型,目前向国外出售时称95-2型。在1999年10月的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展示了这种弹炮综合系统。95-2型由4门25毫米高炮和2个4联装红外制导的导弹组成,并配有作用距离为45公里的搜索雷达和11公里的跟踪雷达。据报道,它的最大射高为4.5公里,车身前部安装有电视跟踪摄像机、红外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等设备。95-2系统高炮的参数为:最大射程2.5公里,最大射高2000米。此外,95-2弹炮综合系统还可使用中国军队现役的任何一种便携地空导弹。
其他文献
俄罗斯是世界上的潜艇大国。俄海军是一支实力强大的海上力量。本文是俄罗斯国家“红宝石”中央航海技术装备设计局前总设计师撰写的专稿,历述了前苏联时期研制巡航导弹潜艇的历程。今全文译出以飨读者。今后本刊还将择登类似文章,敬请留意。  上个世纪的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国作为当时惟一的核武器国,对苏联推行对抗政策和围堵战略。美国在苏联周边大举建立空军基地网,苏联的工业中心都在美国战略轰炸机的核打击范围之
期刊
仅以此悼念在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的战友们!——张义山  我叫张义山,是一江山岛登陆作战中的幸存者,在枪林弹雨中经历了九死一生。战前我所在的部队被任命为先遣部队,担负着第一批登陆任务。我是中队指挥艇212艇上的枪炮班长。战前我被任命为该支队的枪炮总指挥。中队领受的任务是用4艘25吨的登陆艇,把陆军一个加强营按时送到指定的地点登陆,不能发生任何差错。第一批在敌前登陆的部队要在敌猛烈的炮火之下开辟登陆点.
期刊
7月27日,台军在清泉岗空军基地举行实兵演习,该演习首度模拟了“解放军空降抢夺清泉岗空军基地”的整个过程,这是台军“汉光21”号演习的一项内容。与往年“汉光”演习相比,今年的“汉光21”号演习处处显示出台军“主动进攻”的战术表现与战略意图。    “歼灭”战术暗含“主动进攻”    7月27日,演习是这样进行的:台军最重要的清泉岗空军基地遭到“解放军”闪电突袭,先是“解放军空降兵小分队”从天而降,
期刊
也许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海将是中国军事的热点,当然围绕这个热点,如何对付国外势力的干预,或者说怎样对付游弋在台湾附近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歼轰—7战斗轰炸机出现前,中国航空兵对海上目标的攻击一直是采用轰—6丁中程轰炸机携带“鹰击”-6型反舰导弹的方式。在现代作战条件下,轰—6丁并不是很合适的作战武器。轰— 6最大载弹量为9000公斤,轰-6丁、普通的轰—6甲或轰-6F型载
期刊
追击炮自20世纪初问世以来,一直是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然而传统的迫击炮炮兵通常不得不背负着武器、火控和通信设备以及弹药转战于战场之间,机动性有限,火力也受弹药数量限制。  有了轻型车辆牵引后,步兵迫击炮的机动性尽管高多了,车上也能装载更多弹药和补给,但最好的解决方案还是将大口径迫击炮置于某种类型的装甲车上,从而全面提高杀伤力、机动性和防护能力。于是出现了很多以装甲人员输送车为底
期刊
在研制S-300P地空导弹之前,以反高空轰炸机和侦察机为任务的 SA-1(S-25)、SA-2(S-75)、SA-4、SA-5(S-200)等地空导弹,不但无法对付低空突袭目标,而且其机动性特别差,电子对抗能力也非常弱,难以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地面防空作战环境,因此,S-300P一开始就是为对付多目标而研制的。当时的设计要求是在保留高空作战性能的同时,增加其对付低空突袭目标的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机动
期刊
中子弹在战争中的使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适合用于攻击对方装甲部队和有生力量。  快中子具有很强的贯穿辐射效果,例如100毫米的钢板可以将Y射线减少90%,但对中子则只能减少30%左右,而且被减弱的中子还会产生次级γ射线。一般认为,防护装甲厚为200毫米的坦克,在遭受中子弹攻击时,车内中子剂量约为车外的一半。例如在开阔地面上,1千吨当量中子弹爆炸后(取最佳爆高),700米距离上的中子剂量约为
期刊
“现代”级驱逐舰是俄罗斯舰队中最现代化的驱逐觇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舰队主力之一,有着“航母杀手”的美誉。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两艘该级战舰,在这在当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为此举绝不仅仅是一艘舰艇或是几套先进武器装备的引进,而是代表着中国海军走向蓝水大洋的勇气与决心。    设计要求    “现代”级驱逐舰曾是前苏联海军内部关于水面战舰发展方向争论论较多的一个焦点,上世纪60年代
期刊
50年来的核军事平衡    1945年,美、苏军队分别占领“三八线”两侧时,美国处于核垄断的优势地位。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美国丧失核垄断地位,但仍然掌握着核优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每当美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遇到挫折时,美国就企图使用原子弹,但都因畏惧苏联的核反击而放弃。1953年,苏联氢弹试验成功。此后,苏联一直大力发展火箭核武器,在核力量方面极力追赶美国。到20世纪70年
期刊
当地时间2005年8月7日下午4时半左右,俄罗斯海军受困于190米深海底的AS-28小型潜艇浮出水面,7名艇员安然无恙。听到这一消息,家住堪察加半岛的娜德兹达·图尔科维奇和其他俄罗斯民众一样,都长出了一口气。  当叶莲娜·米拉舍夫斯卡娅在电话中得知她的丈夫弗雅切斯拉夫·米拉舍夫斯基活着回到岸上的时候,她欣喜若狂,喜极而泣。    被困在海底    当米拉舍夫斯基8月4日中午率领5名艇员和1名生产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