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中,旧的教学模式很很难适应教学现代化的需要。现代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多媒体融入其中,运用多媒体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地演示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的特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接地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就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由于其课堂容量小,教学形式单一,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多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教师拓宽了教学思路。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很早以前我们就体会到了“情景教学”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拓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课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在讲解课文时,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在进行说话训练时,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想象力,从而引导学生打开说话的天窗。
  四、运用多媒体可开辟学生深层的思维途径
  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左右脑并用,眼、口、手、耳、脑多方位调动,全身心投入,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语言信息、音乐图像、特定情境结合,刺激控制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和控制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同时发挥作用。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进入高度注意的情境之中,学生情绪振奋,思维活跃,通过“生活显示,实物演示,音乐烘托,图画再现,参与体悟,语言描述,想象创造”等途径达到掌握所传授知识和技能。
  多媒体教学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审美的心理场,充分激发学生的心理生理潜力,他们的思维随情境而向四方发散联想和想象自由而不受束缚,或者曲径通幽,或者触类旁通,或者纵横捭阖,智慧的火花不断引燃,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显然远远优于单一的教学模式.
  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学习活动中,若能集中注意力,则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就能够保证对当前作用于大脑的事物或信息产生最清楚的反映.多媒体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实际学情,采用或交换媒体,多种媒体有机配合,学生在保持自由,宽松的心理状态的同时,始终充满着新鲜,新奇,兴奋感,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的思维就能时时聚焦在教师的控制下,且能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深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所以语文教师要尽量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适当应用,使语文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多个感官的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从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使用多媒体既要找准时机,又要善于配合,坚持适量、适当原则。用最现代化、最有效的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那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
其他文献
中西医结合五官护理临床教学涉及面很广,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生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较多。因此,教学模式的先进、科学与否,决定着临床护理医学学生的培养质量。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在实习过程中,若能妥善、合理的指导护生,使他们通过临床医学院充足的病人资源和良好的临床学习氛围,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护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多年对五官疾病的
期刊
摘 要:种草养畜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利用牧草发展草食型畜牧业。笔者根据日常工作,总结了种草养畜主要技术措施:根据畜禽品种选择牧草;因地制宜选择牧草品种;牧草的复种轮作和混播;适时播种,精心管理,合理利用;种养结合,兼顾养殖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种草养畜;复种轮作;混播;种养结合     近几年来,种草养畜事业发展很快,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既增加了土壤的植被覆盖率,有效保护了生态环
期刊
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参与式教学这部分的内容,我感触最深。在此,我结合语文教学谈谈“参与式”的运用。  一、以学生为主体,授之以权  “参与互动”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学活动中,同时发挥个体思维的作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语文教学中,我在运用“参与
期刊
摘 要:为了实现对航空发动机制件报废高温锻压模具的修复,采用自配的合金粉末,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对报废锻压模具进行了三层熔覆修复。利用OM、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设备对熔覆层的组织及硬度、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层与基材之间,第一、二层之间,第二、三层之间的结合界面均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基体相为α—Fe,基体相上分布有结晶析出的Fe5C2、Fe2B、FeSi等相;硬度在三个结
期刊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好许多其他方面的工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服务,还要保障学校计算机及网络的正常使用和运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又给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不但要掌握专业技术,还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教师现状  一堂课上,一位授课教师问在座的各位在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的兴趣, 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对小学体育快乐教学法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目标激励法  在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教师注意推敲自己的“开场白” 。例如在教“ 跨越式跳高” 时, 教师可以先向同学们讲述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三破世界男子跳高纪录的动人事例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期刊
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对课外英语活动的要求或者说是现行有效的方法很少,致使把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浪费掉了。为此,本文就从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作用及如何有效运用课外校外时间,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浅谈小学英语课外活动教学。  一、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课外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能拓宽学生视野,给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
期刊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激发求知欲望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即使
期刊
摘 要:传统数学教学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头表达。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学生记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与当前要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极不适应。本文从发展学生提问、讨论、讲评、总结“说数学”能力入手,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去质疑、猜想、进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发挥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