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书法之“气”初探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代文人书法大家中,“气”的内涵贯穿于书法家自身及其作品中,“气”是构成书法的重要因素,也是书法家生命精神的外在发挥。书法传承到当代,“气”在书法艺术中反而追其“形”,丢其“气”。从最近10多年的全国书展上来看,表现得最为突出。这种状况显然是背离书法自身意义的。在当前以及今后的书法创作中,如何能够“养气”,提高书法创作的文化内涵,值得书法家们思考。
  中国书法的发展从“三代吉金”到现代已有2 000多年,历史悠久并且传承脉络清晰,其间有大批文人书法载入史册。这些大家的书法作品不仅本身有很高的艺术水准,而且文学功底极深。例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从他们的作品人们可以看到文章本体、书法技法、情感色彩的有机结合、一气贯通,堪称鬼斧神工之作。
  一、书法之“气”的诠释
  关于“气”,历代书法大家都有具体的描述和诠释,同时在中国书法文化发展史上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甚至带有某种神秘的色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谈到:“气,云气也,象形。”段玉裁注释为:“像云起之貌。”“气”也被认为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书法作者把自己的精神通过技法表现在作品中,以达到传神之效,接收者与作者以作品为媒介达到思想的共鸣,这也是一件书法作品之所以精彩的重点所在。
  书法随时代发展有着形式的变化,但是书法的本质是永恒的。目前全国书法展览很多,展览的作品风格大都千篇一律,缺乏自身的艺术特点,失去了书法本身的意义。
  “气”还被认为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源。每个书法家或者每件书法作品要有自身的气和本源;反之,没有“气”,书法就形同僵尸无活力可言。“气”在古代的含义与解释比较复杂、抽象,应该说“气”是贯穿于人们对自然、宇宙以及对人类自身的一种精神层面的认识,是对世界的一种高度概括和艺术的一种深度理解。
  在书法艺术中,历来文人士大夫的作品与自身的文化修养都与“气”合而不分,也诠释了“气”是人类思想的高度概括。
  首先,“气”是构成使之成为书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刘熙载在《书概》中谈到:“书要具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放,阳也。高韵深情,坚质豪气,缺一不可以为书。”阴、阳在传统观念中代表了一切事物最基本的对立关系,是万物变化运动的本源,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体现在书法作品当中,书法的虚实、大小、奇正、輕重等都是构成书法在变化中求生动、在情感中求释放的对立合成关系。书法格调的高低,取决于变化的永恒。
  其次,书法之“气”贯穿于具体书法实践中。清代学者沈宗蹇曾说:“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是力到。”由此可见,“气”在书法实践中的体现。回归当下,书法已俨然成为珠算子般集字的状态,这与传统书法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当下展览和社会意识的影响。
  每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社会背景和当代人类的意识有主要关系,尤其是在清代晚期书法出现断层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书法的探索、传统的回归出现了扭曲。这种现象现阶段仍然存在并且还有长时间延续下去的趋势,待到社会文化高度发达之时,我们的后代在我们探索的基础上,也许能够理解书法的真谛。
  最后,书法中的“气”同样是人精神的发挥,是作者自身性格、学识修养以及审美标准等诸多因素融于一体的一种理想化的综合体现。古人云:“书如其人。”正是书法实践的主体——人的不同,因而在书法之“气”中,所表现出来的品位也具有差异性,这也是形成书法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清代周星莲的《临池管见》中说道:
  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王右军、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谓喜气也。徐季海善用渴笔,世状其貌,如怒貌抉石,渴骥奔泉,即所谓怒气也。褚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古今,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楮墨。欧阳父子险劲秀拔,鹰隼摩空,英俊之气咄咄逼人。李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手有仙气。坡老笔挟风涛,天真烂漫。米痴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二公书横绝一时,是一种豪杰之气。
  周星莲对历史上的几位文人书法家作品所呈现出内在的书法之“气”进行了阐述,体现了不同文人书法家,书法之“气”所表现的不同状态。人的内在修养、气质水平高低也决定了书法之“气”格调的表现层次。古人以“士气”“书卷气”“金石气”等作为书法之“气”的最高追求,也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诉求。
  清代刘熙载《书概》中说:“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刘熙载认为书气以“士气”为上,而“江湖之气”“市井之气”“迂腐之气”等皆是低俗不可取的下等之气。黄山谷评价苏东坡书法时,在《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中说道:“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黄山谷认为苏轼的书法,高明之处在于其深厚的学问文章之气发于笔墨之间,以致凡夫俗子望尘莫及,可见黄庭坚对“书卷气”的推崇。
  二、如何“养气”
  在当下书法界中,书法审美混乱,成为书法健康发展的瓶颈。在这种背景下,书法家在关注技法锤炼的同时,还要关注如何能够“养气”,提高书法创作的文化内涵。笔者试从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首先,要坚持本我。在当下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高雅和低俗同时存在。区分清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需要自身的坚持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今日“快餐文化”成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兴起,尤其是当下展览之风盛行,从事书法者在面对金钱、名利的诱惑驱使下,投机取巧、跟风抄袭者举不胜举,以泯灭自身的个性来换取现实的各种利益,在这种书法理念下创作出来的作品,缺失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个性风格,更缺乏对书法本体的深刻思考,书法创作沦为书法复制。
  书法之“气”是个人性情的真实流露。历史上流传下的经典作品,无一不是作者本我的再现。王羲之在流觞曲水、放浪形骸之时,创作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然而事后复写多遍,却未合己意。究其缘由,乃是为外役驱使,已经没有当时本我自在之境。《黄州寒食帖》被评为“天下第三行书”,是苏东坡在被贬黄州之后,在政治失意、精神寂寞、生活潦倒的背景下创作的,是作者内在情怀的真实流露。黄庭坚在此帖后,题跋中说道:“东坡此诗似李太白,尤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可见真正的经典作品是作者本我的再现,艺术的真正表现力在于生命中的真实,只有表现生命中真实的自我,艺术才具有感染力。
  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当下书法创作在展览模式的裹挟下,对书法外在形式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很多书法家在创作中过多地关注书法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作品的内在价值表现,书法创作进一步沦为书法制作,作品呈现出“江湖气”“匠气”等。虽然在近几年中国书协要求不拼接、不染色,鼓励自作诗词,回归书法的本源,但收到的成效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归结于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国学基础薄弱、文化修养不深。书法之“气”的格调层次是伴随着书法家内外修养、不断精进而慢慢提高的。所以,作为书法研究者和学习者应当在技法提高的同时,切勿随波逐流,只关注外在形式,而是要“技道双修”,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从而促进书法之“气”格调的提升。
  三、结语
  书法的发展由实用到形成艺术,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书法艺术的本质不会改变,研究书法就是要遵循书法最本质的内涵和以“气”入道的境界,只有“气”才能通神,通神方能达意,这样才能给书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反之,过于追求书法外在的形式,就会背道而驰了。作为书法文化研究者,更要扎实研究书法,注重学术性,不能受社会书法风气的影响和流弊而跟风附势,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普及书法文化,提高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自信。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苏建功(1984-),男,山西朔州人,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
其他文献
红色是我国传统色彩文化中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色彩,从古至今,代表着热诚、饱满、喜庆的艺术气质,同时在现代历史中代表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在平面设计中,红色仍然备受青睐。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红色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中的应用,为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开始发生交融,促使意识形态更加独立、多变,同时差异性逐渐得到增强。红色文化在我国文化领域中代
期刊
岩画作为原始游牧民族记录生活、传递信息的载体,留存了上万年。岩画反映出大量原始社会状态的信息,给各个领域及学科带来了极高的研究价值。岩画同时是原始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研究岩画图式特征,从中发现原始审美特征,对当代艺术多样化探究具有现实意义。原始岩画的图式映射着原始社会人群特定的审美认知水平,本文以阿勒泰市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为研究样本,从美术学角度分析该岩画的造型和空间表现上的审美表征,研究
期刊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书法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审美心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史料,对书法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书法创作提供一定参考。  中国书法有上千年的历史。书法工具较为简单,毛笔一支,宣纸一张,墨水一瓶,便能够进行书法创作。不仅在本土,国外华人也热衷于这一艺术。书法看起来简单,但是拥有较高的造诣却很难。本文将探讨书法的本质,以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期刊
小剧场话剧是在有限的观演空间内,通过演员的动作、语言等向观众生动呈现历史和现实中的社会场景,近距离地与观众互动和交流,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小剧场话剧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青睐,近年来,小剧场话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基于此,本文从小剧场话剧的由来作为切入点,对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兴起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小剧场话剧的特征以及小剧场话剧舞台空间进行探索。  由林兆华导演的
期刊
笔墨是我国书法中必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元素,笔墨也是书法呈现出独特韵味的根本所在。墨色变化就是墨浓淡、干湿以及墨在纸上扩散的线条变化。书法创作中的墨色变化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明暗变化的感觉,使得书法作品更具美感。笔者针对行草书法创作中的墨色变化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有助于行草书法创作美感的呈现。  在书法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行草书法是继隶书发展后出现了一种与楷书相对的书体。起初,人们应用行草书法仅仅是因
期刊
当今世界,日本的设计一直名列前茅,独树一帜,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中国与日本同为亚洲国家,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因此日本这一设计强国的设计理念对中国设计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设计简述  (一)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史  1868年,日本开启明治维新,随着国门打开,一大批新鲜的事物和新奇的思想理念从西方流入。也就是在这时,日本人对于工业设计开始产生一定认知。当然,文化的传输是双向的,西方的
期刊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自始至终遵循着一套调剂人际关系的礼俗规范,但是文化不同,礼俗规范也不尽相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对本族文化的交际习俗习焉不察,并且常常不自觉地以本族文化的习俗和规范,衡量和判断其他文化的交际行为,得出褒此贬彼的结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习来说,初学者只关注词典的简单释义,却未考虑到词语运用时的礼貌交际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因此,在学习和教学中,人们必须深入了解礼貌语言
期刊
中国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红色歌曲。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当中,井冈山革命时期,湖南茶陵红色歌曲为例进行红色歌曲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湖南茶陵地区红色歌曲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井冈山革命时期,湖南茶陵红色歌曲的艺术特色。最后,根据目前红色歌曲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促进红色歌曲传承与创新的有效对策。  湖南茶陵的红色歌曲,在精神内核上,具有中国红色歌曲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现代人的思维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而雕塑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持续的创新、继承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实现突破。在这样一个时代,雕塑艺术创作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雕塑艺术创作多元化发展的策略进行具体研究,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为提升其雕塑艺术创作的时代感、丰富其艺术格局带来启发。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社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进行自身产业的革命,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摄影技术最开始作为一种记录工具出现,但是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开始走向美学,成为一种艺术。由此,这个时代不仅仅对摄影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还包括了画面所呈现的美感、比例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对摄影艺术要求的提升,美术领域的艺术也开始影响到摄影艺术,并在摄影艺术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摄影形式和观念都得到了丰富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