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198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依据考纲,阐述了在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中,如何利用答题技巧,快速、规范地整理答案,从而突破高考中鉴赏诗歌的难点。
  关键词: 诗歌鉴赏 备考复习 答题技巧
  对于诗歌鉴赏,考试大纲是这样表述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这就决定了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范围和答题指向。每一位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在经过了第一轮的复习之后,对于诗歌鉴赏这一板块知识,大体掌握了诗歌的分类、意象、意境、风格、艺术手法等基本内容。第二轮复习就到了规范答题,精雕细琢,尽可能完美的阶段。如何做好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高考诗歌鉴赏第二轮复习中的一些答题技巧问题。
  一、掌握模式,按图索骥
  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读了一首诗,诗歌大意懂了,可是再读题干又无从下手组织语言,形成完整答案。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先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答题模式,通过套用现成的模式组织文字完成答题。
  1.诗歌形象类:身份 性格 思想
  2.诗歌意象类: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3.诗歌意境类:描摹诗歌图景 概括意境特点
  4.炼字(句)类:含义 手法 作用
  5.艺术手法类:表达方式 修辞 表现手法
  例①
  江 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这首诗初看是写雪景,大雪纷飞,一个老渔翁驾一叶扁舟,独钓于寒江上。诗人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他,一个老渔翁(身份),在大雪飘飞时,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孤傲(性格)。他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正是诗人自己的寄托和写照(思想)。
  二、回题,问什么就答什么
  命题者往往利用题干控制答案。学会审题,从题干中读出答题的信息。即:命题者要考查什么?从什么角度考查?
  例②(2006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端 居(唐·李商隐)
  远书旧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析]细读题干就会发现,其实命题者在这一道题暗含两个问题,即一是能不能换,二是为什么能换或为什么不能换(理由)。如果不认真阅读题干就匆忙答题,很可能就会漏掉判断(高考试题的赋分是1分)。
  (2)这首诗的第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析]命题者在这一题中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答题的偏差,注意是第三、四两句,而不是一、二两句。是从艺术手法上分析,而不是意境分析等。
  所以说仔细阅读题干非常重要。平时就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考试才会胸有成竹。
  三、运用诗歌鉴赏术语,言简意赅
  在鉴赏诗歌回答语言风格类的题目时,特别要讲究运用术语(专有名词),避免下笔千言,都是似是而非,总感到自己组织的语言无法表达心中的想法。品味语言风格要从整首诗来考虑,能用来答题的词有:平淡自然、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雄壮浑厚、多用口语、明白晓畅……
  解题时,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然后用诗中有关语气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③
  长干曲四首(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析]这首诗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结话形式,采用普通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以上分析“朴素自然,明快清新”这八个字可以说把这首诗歌的语言风格概括得非常精当,用字少但又能给人明白的感觉。这就是运用了鉴赏术语的效果。
  四、注意字数,不忽略小处
  有些题目在答题时,规定了字数,拟答案不超过多少个字。对这样细小的环节,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以免出现无谓失误。
  例④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诗中第二联写出了当时环境(限二字)的特点,对此题可能有人说“静”、“幽”、“优雅宁静”等,这样,尽管意思都对,但不符合字数要求,因此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总的说来,对于诗歌鉴赏的复习,一是注重积累(了解一些诗人的生平,了解一些时代背景,熟记一些鉴赏术语);二是尽量做到规范,不管是读题还是答题,都要做到规范不随意;三是注重细节,不留遗憾。在高考二轮复习中,补漏补缺,精雕细琢,精心组织语言,规范书写答案,在激烈的高考中,力争使自己多一个脱颖而出的砝码。
  参考文献:
  [1]贺新辉,主编.唐宋诗词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
  [2]历年高考全国卷、地方卷.
  [3]全国高考考试大纲.
  [4]教版全日制高中语文教材.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系列探索,旨在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忧患意识,明确历史使命,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最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 教学策略 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  化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因创造出更多的新物质而丰富人类的生活,在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又得担负起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的责任。因此化学与人类的生活质
摘 要: “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密切相关。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使学生逐步树立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高尚的情感、修养,另一方面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搭建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关键词: 职中语文教学 人文关怀 聆听 共鸣 反馈    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
摘 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需从整体上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而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有效途径。切入点的选择不拘一格,可以从内容的理解、艺术的欣赏切入,也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入。  关键词: 高中阅读教学 整体把握 切入点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是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在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比如字词,修辞及基本的文
一、案例背景  《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是一篇老课文,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叙事抒情散文。由于课文描述的情景远离孩子的生活,很难让孩子们真正体会期间的情感。如何在常态课中,让孩子们深切感受这份伟大的友谊呢?我陷入了焦灼中。反复品读课文后,我发现课文的前三段都采用叙事
摘 要: 词汇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记住并灵活运用词汇是要下一番苦功的。可现实情况是,平时学生们花了不少的时间,下了很大的功夫,可效果却不佳。究其原因,还是方法不恰当。为此,我们在用功的同时,一定要五官并用,勤于动口,善于思考,采用科学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一劳永逸的效果。  关键词: 英语词汇 记忆法 高效    词汇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共识。20世纪70年代,
摘 要: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教学中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关键词: 语文生活化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作业设计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祈使句及动词词组。通过教“Open the window,please.”及否定句“Don’t open the door.”两种句式,让学生掌握“请别人干某事”和“叫别人不要干某事”的英语表达法。  二、目标预设  1.语言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eat,drink,write,read,copy,draw,close,open。
某次,我听到一位学生代表做国旗下讲话,是爱国主义的大主题,说得都对也很好,相信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感觉演讲稿有点“官样”,说教有余,情感不足,教育效果自然也就打了折扣,因为面对青少年没有感动就没有教育。从写作的角度看,语文教师是有责任的,我们给了学生太多分析文章的技巧,却忽视了学生对生活这部大作的品味和对生活的思考;我们训练学生写作紧扣主题,却轻视了如何更好地表现主题和表达情感。技巧大于表达,知性
摘 要: 美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美感,实施美感教育,让美无处不在。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形成美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美的语言,并且洋溢激情,让学生充分感悟美的情感,使美感目标能顺利实现。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美感 美的氛围 美的语言    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是面对一大堆语言文字,而且
摘 要: 日语中的“间”除了其表意功能外,还具有很多的文化内涵,并且作为一种意识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化中。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以探讨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 日本人 “间意识” 文化内涵    一、引言  提到日语中的“間”(读作MA)字,大家并不陌生,它源于汉字“间”,但又不完全等同,在日语中它不仅使用频度高,用法繁多,而且这个词颇能反映日本文化的某些特征,日本学者剑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