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科学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探索求异;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氛围;课堂讨论;发散性思维训练;课外活动;多媒体
创新能力 从哪里来?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就显得尤为深远。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对这个问题,做了几点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1939年勒温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高考状元们认为“自己老师的最大优点是和学生做朋友,以宽松的方式管理学生” 。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求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课上要坚决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以期达到共同提高。当学生一时回答问题出错时,教师也不应立即予以否定。可先让回答错误的学生坐下,请别的学生来回答或请大家来讨论。通过正误比较,孰是孰非,不言自明。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只有这样,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解放,思维才会变得十分活跃,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 具有创新能力。否则,独断专行,家长制的作风,只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压抑,只会使学生不断产生较高水平的挫折,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科学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探索求异,这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任何科学理论的创新,首先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上的,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无问题为终极目的的。但谁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具 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有序地组织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创造性思维细胞被激活,他们就会积极地思索,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生培养自信心,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指出:“鸟儿要飞翔,必须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家要有所创造,则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
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挖掘现有教材的价值,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写、续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拓展想象。
例如,在教《项 链》时,我在赏析完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想象,即当路瓦栽夫人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她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该词所抒发的游子羁旅天涯的惆怅情绪之后,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在讲《孔雀东南飞》时,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仔细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发挥充分的想象,通过音乐,在梁祝和焦刘之间构建起了对封建礼教进行斗争的联盟。我们还可以进行音乐作文,让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的古筝音乐,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想象一幅夜景,并据此想象作文。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层理解,而且可以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心游万刃,思接千载”。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学好课本知识外,课外语文教学活动是一块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可以开展如“自编、自导课本剧”、“文艺沙龙”、“格言赠送、”“化装朗诵”、“专题辩论”、“知识竞赛”’“调查采访”等多种活动。在课外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避开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三个一”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我们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之中理性地去接受知识,它使知识形象化,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容量大,方便快捷。这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趣味大增,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要让学生在大课堂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氛围;课堂讨论;发散性思维训练;课外活动;多媒体
创新能力 从哪里来?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就显得尤为深远。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对这个问题,做了几点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1939年勒温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高考状元们认为“自己老师的最大优点是和学生做朋友,以宽松的方式管理学生” 。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求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
语文课上要坚决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以期达到共同提高。当学生一时回答问题出错时,教师也不应立即予以否定。可先让回答错误的学生坐下,请别的学生来回答或请大家来讨论。通过正误比较,孰是孰非,不言自明。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只有这样,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解放,思维才会变得十分活跃,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 具有创新能力。否则,独断专行,家长制的作风,只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压抑,只会使学生不断产生较高水平的挫折,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科学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探索求异,这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任何科学理论的创新,首先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上的,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无问题为终极目的的。但谁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具 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有序地组织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创造性思维细胞被激活,他们就会积极地思索,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生培养自信心,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指出:“鸟儿要飞翔,必须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家要有所创造,则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
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挖掘现有教材的价值,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写、续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拓展想象。
例如,在教《项 链》时,我在赏析完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想象,即当路瓦栽夫人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她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该词所抒发的游子羁旅天涯的惆怅情绪之后,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在讲《孔雀东南飞》时,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仔细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发挥充分的想象,通过音乐,在梁祝和焦刘之间构建起了对封建礼教进行斗争的联盟。我们还可以进行音乐作文,让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的古筝音乐,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想象一幅夜景,并据此想象作文。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层理解,而且可以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心游万刃,思接千载”。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学好课本知识外,课外语文教学活动是一块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可以开展如“自编、自导课本剧”、“文艺沙龙”、“格言赠送、”“化装朗诵”、“专题辩论”、“知识竞赛”’“调查采访”等多种活动。在课外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避开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三个一”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我们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之中理性地去接受知识,它使知识形象化,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容量大,方便快捷。这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趣味大增,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要让学生在大课堂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