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能力—素质教育的最终课题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_z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前人之述备矣。素质教育不是全新的概念,但近年来,国家将素质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愈发热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关于素质教育的部分讨论,受到了局限。
  这种局限就是:学校教育。大部分基于素质教育的讨论是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进行的,但忽略了校园以外的受教育者,而这些受教育者的数量之多是不容忽视的。素质教育是基于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撇开教育主体谈素质教育,不但是对我们忽略的那部分受教育者的不尊重,也必将阻碍我们看待素质教育的视角,或一叶障目,或有失远见。
  一、素质教育的终极关怀
  1.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人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自然人,人具有与其他生物一样的生物学属性。因此,生物的遗传性应该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体素质。
  人又是社会人。人是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和社会性。社会素质,是人的又一个基本素质。
  身体素质和社会素质构成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其中每个部分又包含了相应的内容,如社会素质,在社会生存要具有立身之本,需要知识,受教育者就需要具备知识素养;在与人相处中需要有健康的心态,受教育者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
  2.素质的非终身性要求教育的终身性。
  人的素质是一成不变,终其一生的吗?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就身体素质而言,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就人的生命历程来说,身体就受到生存环境的不断挑战,可能在人的不同时期表现也不尽相同。好的身体素质,是长期不懈的科学锻炼,并尊重人的生命规律的结果。
  3.素质教育的终极关怀。
  素质教育的终极关怀,就是要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怀。不仅仅是对受教育者在校阶段的负责,也要体现对受教育者整个人生的关怀;不仅仅对受教育者的学校教育负责,也要负责对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构建科学的可持续体系;不仅仅要研究受教育者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中的教育规律,而且要在充分研究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规律,突出人的价、人的完善、使受教育者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终身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历史必然性
  国际终身教育思想提出是在本世纪60年代,这一思想一经提出,便在全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发了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一系列变革。到现在,这一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终身教育思想已经不仅是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思潮,而且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决策他们未来国家发展当中的一个战略思想,其影响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教育领域。
  终身教育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世界终身教育的思想是人类教育活动,特别是近代成人教育产生、发展以后,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产生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必然结果。
  三、终身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终课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兴产业层出不穷,新的就业机会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在缩短。今天所学的知识无法保证明天的需要,今天掌握的技能无法竞争明天的岗位。当赖以生存的技能受到挑战,累积的知识日渐老化,人们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产生质疑、丧失信心,从而导致能力恐慌和知识恐慌。
  巨大的生存压力、群体压力和社会压力,成为引发终身学习的无穷动力。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通过培训,掌握新技能;通过教育,获得新能力。有了对终身学习的需要,才会有终身教育的必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学校教育对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终身教育是一种系统性很强的教育方式。终身教育体系就是按照终身教育思想和原则,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确立的包括教育结构、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运行机制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各种形态教育一体化的有机结合体。其中,学校教育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人生最初阶段的接受的正规教育,具有基础示范作用。
  在我国,学龄儿童在6—8岁开始走进校园,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根据不同情况,受教育者要经过3—12年不等的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这个期间经历的青春期 ,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成形的时期。学生对于社会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对学习兴趣的养成,包括对终身学习的认识和优秀思想品质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成功的学校教育是成功的终身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知识架构的设计师,职业方向的领航者。
  在最初阶段,九年义务教育搭建了学生最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常识。之后,一部分学生流入社会参与就业,一部分学生进入高级中学,一部分学生进入专业、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并不成熟,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发言权微乎其微,对二次选择专业的自由度很小,对择业的选择面过窄。因此,学校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3.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实践改革应大力贯彻终身教育思想。
  正是因为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者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特别是终身教育观念,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就显得十分关键。一方面是对基础学科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继续教育,为他们的知识深化做准备。既要考虑与中专教育相衔接的大学专科学历教育和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又要考虑学生就业之后要面临的继续教育。另一方面是对专业课程的改革,教育者应当以发展的目光,以专业教育者的职业敏感,认清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力求教学内容设置先进性与实践性的充分融合。
  当学生走出校园,带走的不仅仅是一身的知识和本领,也带走了真正素质教育者对他们成功职业生涯的关注和期待。我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香”不但要香得浓郁,还要香的持久。赋予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摆在每个素质教育者面前的最终课题。
其他文献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让数学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数学学习模式,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
期刊
武术作为体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武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颇为少见,偶尔在公开课中见到的武术教学,似乎也成了“舞术”教学,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武术的魅力所在 ,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在武术文化的开发方面,首先应该深入发掘教材的文化价值,如教材中的一些传统的健身拳: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我们可以发掘这些拳术的由来发展以及古人创作的文化根据
期刊
或许我有一颗向往童年的心吧,十几年来,我像慈父一样爱着我所教的孩子们。我喜欢拉拉他们的小手,蹲下来与他们讨论一些东西,与便于了解他们那些天真无邪的心灵世界。我多么希望摒弃这世界里大人的嘈杂生活,将整个身心都融入孩子们纯真的生活。在多年的儿童世界里打转,常常感慨:当老师是多么幸福的人生选择啊!能得到孩子们的喜欢,或许,正是因为我拉拉手的那一刻,蹲下身的那一瞬间吧!或许是我常坐在他们的中间,听听他们毫
期刊
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升入高中的的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地理知识的学习非常辛苦。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求明显不同,难度跨度大,而且与初中地理知识的联系也十分密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旦遇到与初中地理知识连接不上的地方就很容易出现“卡壳”。继而初高中教学衔接不上的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学生在学习上也紧接着出现滑坡现象。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良好的教学不能只看到学生现有达
期刊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创新、探究。教师在课堂上的不断提问目的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听课质量,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启发学生弄清讲课重点、难点、疑点和延伸讲课内容等。因此,提问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提问应本着一定的原则。  一、提问的地点  1.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  选择好的
期刊
生命意识的淡薄与缺失已经是现代人的一大痼疾,生命意识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迫切使命。叶澜在《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一文中谈到教育的生命性时,曾指出:“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生物学科本身就是研究生物和自然界变化的过程,其旨在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但受应试的束缚,
期刊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的智者。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一、教
期刊
自2013年9月市级课题《探究听写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成功立项以来,笔者一直十分注重实践研究,采用网络学习、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课堂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从近二十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学习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词汇、短语、句式、语法等。听写作为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一方面利于教师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它一直
期刊
新课程指出,生物教学应注重信息技术与生物学习的结合,而信息技术就是现今中小学课堂所使用的多媒体。这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优化生物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其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  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一)“活化”了生物教材,丰富了课堂  初中生物本身,就是一门解释世界生命奇观和本质的一门自然科学。单凭干枯的文字
期刊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他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为了提高民族素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物理学的教学中,不但要学到知识,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故此教师不应是传统授业、解惑,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学习方法,培
期刊